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宫斗宅斗 > 浮世王孙传 > 第1章 第一章 归来之宴

浮世王孙传 第1章 第一章 归来之宴

作者:冬天的菊花 分类:宫斗宅斗 更新时间:2025-11-09 09:23:43 来源:文学城

天京三月,春水初融,街头巷尾的桃花开得比市井传闻还放肆。南城王府灯火连天,宾客如云。那是王家公子王思明十五年游学归来之宴。王思明,乃当朝首辅王健通之子。此人幼聪,少时赴西夷留学,学尽异国奇谈;归国后却不谈经国之策,只爱风月之事。人道他荒唐成性,实则心如明镜。

那日王府摆宴三日三夜,邀文臣百官、商贾富豪、名伶美妓,声势之大,犹如给天下看戏。宾客中有人暗笑:“王家少爷回京第一事,竟是请三教九流齐聚——他要建什么功业?”答曰:“功业?怕是功德无量的荒唐。”

王思明席间衣白如雪,坐在主位,却将父亲王健通请在下首,自己举杯大笑:“父亲一生勤勉,今儿且歇,听我讲个笑话。”众人静默。他指着坐在北席的几位女客,道:“这几位是坊间红人——‘抖笙阁’的花魁、‘月轮馆’的歌姬。她们的收入,比你们京师八品官还高。世道有趣么?有趣。因为她们靠脸吃饭,你们靠脸皮。”满堂大笑,王健通脸色微变,却也不好发作,只能举杯敷衍。思明又笑着补一句:“我在西夷时,听说那边的女学子能论哲学。我回国见到的女子,只被问:‘嫁给谁。’——所以我敬她们。”言罢饮尽一盏。那杯里,盛的是十年未启封的“江南梦露”。酒烈如火,思明喝得面微红,眼神却更亮。

夜宴后,王思明走出府门,街灯如昼。他望着那一条被灯笼照亮的长街,叹道:“京师无风,皆是香气与谎言。”随侍的老仆王义低声道:“公子,您这言语……若被传出去,只怕又惹祸。”王思明拍他肩:“祸?我回国十五日,还未见天下事一件不荒唐的。若不说真话,我怕要醉死在假话里。”王义叹息:“老爷今日在朝,又为皇上写奏章,说您这番回归定能辅佐国政。”王思明闻言笑出声来,眼中尽是讥讽:“辅政?他要我装模作样地帮他收拾贪官——其实不过是帮他收拾别派。这京城的朝堂,比西夷的赌场还热闹。”

翌日,思明游至“浮生堂”。那是京师最大的一家烟花会所,门前画舫连天。思明未入,门便开——那红衣的掌柜笑盈盈迎出,正是前夜他席间所敬的花魁莫璃。“公子今日来,是为赎我,还是为罚我?”王思明笑:“两样都不是,我来赎天下的笑话。”他挥手令家丁抬入一只锦匣,匣内黄金万两。众人惊呼。思明淡淡道:“从今日起,‘浮生堂’归红女所有。王家不再收分成。”人群一阵哗然。莫璃怔怔望他,泪珠滚落。她从未见过有人用荒唐,去做一件正事。那夜,京师传遍一首曲:公子白衣醉浮生,一掷千金买清明。

次日辰时,王府内院静如寺。昨夜余音未散,地上仍有碎盏、洒酒、红绸,宛如一场梦留下的尸骸。王思明醒在书房榻上,头枕白犬“阿皇”,犬尾轻扫他脸。他眯眼一笑:“阿皇,你昨夜可比我有面子,莫璃抱你三次,抱我却只一次。”犬似懂人意,“汪”一声,竟似讥讽。门外侍从小声:“公子,老爷请您入正堂。”王思明笑:“今日怕是要论罪了。”他衣衫不整便入正堂。堂中香烟袅袅,王健通坐在案后,盔甲未卸,神情冷峻。案上堆着几封信,皆是昨夜官商来报。王健通开口:“你可知昨夜一席,毁了多少银子?红女三十皆罢工,‘浮生堂’被你白送,东市客栈三日酒价暴涨,坊间传你要改朝换代!”王思明笑嘻嘻:“儿子闲得无事,替父亲清清账。父亲的账太脏,怕长霉。”王健通一拍案:“放肆!”声音震得壁上字画都在颤。他怒指儿子:“你以为你是浪子?你是王家子孙!王家几代辛苦,打下多少产业?你一句玩笑就毁了?”

王思明抬眼,神色忽然沉静:“父亲可知,王家有多少银子,是从百姓身上抠出来的?我昨夜请她们当主人,只不过还她们一口气。”王健通眯眼:“你懂什么?这世道,谁不是吃人的?你想做圣人?你配吗?”王思明淡淡笑了:“我不配做圣人,但我也不想做屠夫。”一句话,让整个堂宇都冷了半寸。王健通盯着他,良久,冷声道:“你若真厌世,就给我滚。王家不留伪君子。”王思明作揖:“父命既出,儿不敢违。只是离府前,得先把狗葬好。”王健通皱眉:“什么狗?“阿皇。”

他指向堂外。那只白犬,不知何时静卧门边,身上血迹一线,早已气绝。王思明蹲下,抚毛良久,语声平淡:“昨夜酒多,客人给它喂了人食,毒酒里藏朱砂。——可惜,比人聪明的,终究活不过人心。”王健通神色动了动,终究没说话。王思明抱起死犬,头也不回地出了王府。

三日后,京城东郊,万人聚首。王思明为“阿皇”举行葬礼。棺为紫檀,陪葬用白玉碗二十、金项铃一百。他请僧百人超度,发告示曰:“阿皇生前忠诚,未曾害人;今死当葬礼仪,因它未曾说谎。”此告示传遍京师。有百姓愤然道:“他拿狗当人,当我们是狗!”也有人低声:“可惜,人不如狗,他说得没错。”朝中官员见风声不对,纷纷进谏王健通,请制止“犬葬闹剧”。王健通叹气:“他要玩,让他玩。浮世自有天收。”然而,“狗葬风波”一日之间,传遍天下——诗人赋诗,商人作画,戏子编曲,人人谈“王思明”,却无人敢谈“王健通”。因为人都知道,荒唐之下,是讽刺;笑声背后,是刀子。

半月后,“浮生堂”重新开张。掌柜换了人——竟是昨夜的红女“莫璃”。王思明未归,世人皆以为他遁走。莫璃却每日点灯,对门口坐一小童。那童子模样清秀,衣衫旧旧,却朗声问:“姐姐,可听见王公子消息?”莫璃摇头:“王公子浪荡成性,也许早在江南喝酒了。”童子叹气:“他若不归,天下就没趣了。”莫璃苦笑:“天下的趣,不靠一个疯子撑。”说罢抬眼,望见墙上旧画——题字是“浮世如梦,梦中荒唐”。那是王思明留下的墨迹。

——那一夜,谁都笑他疯。

——只有疯子自己知道,他在笑众人。

数月之后,朝中风起。一桩“斗技馆”投资案卷宗上呈,牵涉王府商号,账目不清,银流数万。都察院请查。奏本末尾,却附着一纸小札:“主谋非王健通,乃王思明。”御史李讷批道: “荒唐子,或真清醒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