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夫人请自重gl > 第1章 天子为媒

夫人请自重gl 第1章 天子为媒

作者:杠上游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09 03:08:14 来源:文学城

后赵平和廿年,京都尹府,深夜。

“老爷,清儿终于醒了。”年轻女子紧握女孩双手,喜极而泣。

昏睡三天三夜,被多位名医断言回天乏术,需尽早准备后事的七岁尹妤清,醒了。

她缓缓睁开双眼,呆愣几秒,在屋内扫视一圈后,最终目光落到床榻边的术士脸上,神情有些诧异。

于晴在心里暗自嘀咕,咦!那不是前两天,在青城山遇到的道士吗?怎么出现在我梦里。

就在她疑惑之际,忽然听到一声:“清儿,你终于醒过来了,阿父魂都要叫你吓没了。”

原来是屋内这个江湖术士,夜半叩门不请自来,给她喂下一颗丹药,将她从鬼门关抢回。

术士临走前,特地叮嘱尹厚蒙,说他女儿婚姻运势较为复杂多变,不婚能保平安,二婚才是良配。

尹厚蒙对此话深信不疑,在女儿到适婚年龄之时,即便媒婆踏破门槛,也坚决闭门不见。

尹妤清醒后性情大变,与之前判若两人,父母也只当是生病留下了些后遗症。

他们哪知此时的女儿已非彼时的女儿,是来自21世纪,首都医科大研三即将毕业的中医学学生——于晴。

不久,惠帝赵辛因昏庸无道,导致宦官专权,祸乱朝纲,害得百姓流离失所,国家动荡不安,引发大量流民起义。

周王杨伦振臂一呼,迅速得到了民众的广泛支持,不久占领京都,杨伦登基,改元建康,北梁政权正式拉开帷幕。

“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北梁政权刚建立,政权不稳,杨伦对于有归顺之心的前朝旧臣留为己用。

*

建康十六年春,司马府内。

“我沈泾阳,定是上辈子造了孽,这一世才会生出你这么一个蠢材!如今这点脸面都快让你丢尽了。”大司马沈泾阳面色发青,怒目圆睁,指着颤颤巍巍站在一旁的沈倦破口大骂。

“阿父息怒,气大伤身,儿自知朽木难雕,难有建树,倒不如另谋出路。”沈倦面露难色,头低垂。

“科举入仕便是你唯一的出路!今年要是再落榜,就趁早成家,常言道成家立业,先成家后立业,我已经够纵容你了!”沈泾阳言语激愤,唾沫在空中横飞。

沈倦擦了擦脸,无奈道:“儿有心无力,难以完成阿父的期望,为何阿父要苦苦相逼?”深知参加科举且金榜题名避无可避,只是还心存侥幸,想挣扎一番。她可不想落选被迫成家,那样一来,秘密就守不住了。

沈泾阳闻言怒意更甚,气急败坏道:“你莫不是忘了自己姓沈,谁人有你这般福分,几世修来的功德才能攀上司马府的高枝,记住,这是你无法推卸的使命。”若不是多年来仅得一子,他何至于此。

“阳郎,倦儿她……”周华秀小心扯着沈泾阳袖口,想为沈倦辩解。

沈泾阳无情甩开,怒瞪周华秀,指责道:“若不是你一味纵容他,怎会落得这般局面,慈母多败儿啊!”仿佛沈倦的不争气皆因她而起。

沈倦眉头紧锁,终是下了决心,“阿父请放心,此次科考,儿定当全力以赴,不负阿父所望。”

“如此甚好。”终于得到想要的答案,沈泾阳转身甩手离去。

“倦儿,辛苦你了,都是阿母不好,害了你。”周华秀忙地扶起沈倦,满脸愧疚。

沈倦见状苦笑,伸手抹掉周华秀眼角的泪珠,无奈道:“阿母,此时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呢。”

*

建康十六年菊月,秋闱放榜,大司马沈泾阳独子——沈倦,苦读十余载圣贤书,终得金榜题。

人说虎父无犬子,沈泾阳,当今大司马,曾名噪一时的状元郎,而儿子沈倦,却经历两次落榜,此番已是第三次科考,名字排在金榜末尾,三甲末等末位。

进士们经过为期三个月的翰林进修,迎来了殿前封官典礼,此次封官分为地方官和京官,前者人人避之不及,后者众人趋之若鹜。

北梁政治圈层被世族大家所主导,是为门阀政治,世族几乎垄断了北梁的官员选拔,官员级别,官位大小皆由出身决定,俗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世族子弟只要金榜题名,不论名次高低,便可以凭借身份授予高阶官衔,而寒门学子纵使拔得头筹,也无缘四品之上官衔。

依照名次进行授官,沈倦仅为三甲末等,但出身司马府,所授官衔也不会低于三品,沈泾阳暗中与杨伦通了气,京官已是囊中物。

可这泼天的富贵沈倦不接。

“陛下,臣才疏学浅,历经两次落榜,此番金榜题名排在末位,着实难堪大任,不如就让臣前往重州,为民请命当个一方太守。”沈倦言语一出,朝堂之上一片哗然。

果真是大司马的傻儿子,竟然蠢到自荐当地方官。

沈泾阳脑子翁一下炸开花,瞬间热血直捣脑门,两眼发黑,颤颤巍巍差点背过气去,这逆子,还未等他开口替儿开脱,太傅王冲便率先出声,罕见未和他唱反调。

“陛下,想来翰林进修学业繁忙,大司马稚子忙昏头,一时罔顾我朝规矩,任重州太守一职不合规矩。”太傅王冲加重大司马三字,意有所指。

杨伦眼中闪过一丝不解,王冲与沈泾阳不对付人尽皆知,如今这局面倒是头回见,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喔——,依太傅之见,沈倦任何职较为妥当?”杨伦反问。

“沈进士,出身司马府,按我朝规矩,不至授四品太守,且京都四品以上官职尚有空缺,好马配好鞍,陛下识人无数,想必心中已有答案。”王冲先拿规矩说话,句句不提授何官职,却句句传达出沈倦授京官较为妥当。

“大司马,你有何高见?”杨伦将烫山芋踢给沈泾阳。

“按我朝规矩,授四品太守确实不妥,一切听陛下定夺。”沈泾阳只能附和王冲之言,不好在朝堂之上,明目张胆为儿开口求官。

“沈倦,太傅和大司马都觉得四品太守不妥,你能金榜题名也是有几分才气在,莫要过谦。”杨伦先是安慰,接着又问:“重州远离京都,比不得京都繁华,非去不可吗?”

听出杨伦话里有话,沈倦连忙跪地,“臣心意已决,还望陛下成全。”

杨伦笑道:“罢了,你不被京都这繁华表象所迷惑,实属难能可贵,当为表率,孤成全你便是。”

成全沈倦不过是掩人耳目的说辞,杨伦真正要的是为打断世族垄断高官衔的局面扯开一个口子,刚好这个口子沈倦自己扯开了。

此言一出,沈泾阳与王冲异口同声道:“望陛下三思。”

“尔等无须多言,退朝。”杨伦不为所动。

*

建康十六年腊月,沈倦领查乐,从繁华京都远赴偏远的重州郡任职。

之所以选择远离京都的重州郡,只因沈倦女扮男装,若在京都为官,稍有不慎,恐落人口实,授人以柄。而重州山高皇帝远,远离权力中心,也就远离了纷争与危险。

不曾想,刚上任没两天,重州连下几天倾盆大雨,引发洪灾。经过几日的抢险救灾工作,各县丞上报灾情已得到控制,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恢复中,公文中不乏大力褒扬沈倦,曲意逢迎之态跃然纸上。

殊不知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一场惊涛骇浪正在席卷而来。

杨伦从奏折中知晓灾情已在可控范围,沈倦作为官场新人,处理结果还算得当,赏赐桑锦若干,良田十顷。在得知沈倦已过弱冠之年,尚未婚配,当众下旨,将素有京都第一才女之称的尹妤清赐婚沈倦,另其择日完婚。

天子赐婚,本是求之不得的喜事,多少世族子弟盼着这份殊荣。

可有人欢喜有人愁,沈倦怎么也想不到千藏万躲,溜到重州,还会被天子赐婚,纵有千般不愿,终抵不过圣命难违。

同样犯愁的还有一人,中书令尹厚蒙自陛下赐婚后,便一病不起,尹妤清知道大抵是因为那道突如其来的赐婚圣旨。

*

尹妤清端着一碗汤药,坐在床边:“阿父,生病可是因为清儿的婚事?”

尹厚蒙虚弱道:“阿父虽身居高位,却无法为你拒婚,清儿可会怨我?”

“清儿受阿父庇护十几载,从未受过半点委屈,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阿父无须自责,清儿从未怨过阿父。”尹妤清安慰着,吹了吹勺子的汤药,递上前。

尹厚蒙抿了一口,继续说:“坊间皆传我爱女爱到丧心病狂,一直拖着你的终身大事,你可知为何?”

尹妤清摇了摇头,她知道事出有因,却不知道因为何故。

尹厚蒙半倚在床头,眼神恍惚,思绪一下子被拉回十五年前,那个细雨纷飞的深夜,以平淡的口吻叙述着尘封已久的伤心往事。

“三岁前,你与你阿娘住于幽州,阿父升迁后,才将你二人接来京都,一家团聚。”

“你七岁时,生了场大病,他们都说莫要与阎王抢人,让我尽早为你准备后事,救你的术士说你不婚才能平安顺遂,二婚才是良配。”

“你阿娘命苦,还未享几年清福,便撇下我俩去了。阿父仅有你这个女儿,只想你好好活着。”

原来是因为那个道士,可这婚事是天子配的,拒不得。只能硬着头皮结,她想封建社会的男子大都喜欢温柔贤淑的妻子,若是自己反其道而为之,不信拿不到和离书。

尹妤清安慰道:“阿父且把心放宽,清儿自有办法拿到和离书。”

不管道士所言真假与否,她都不想守着陈规烂矩,整日围着男人转,毫无意义的过活,她还有众多产业要打理,还有抱负未实现,深闺内院的生活不适合她。

*

转眼间,年关将至,沈倦奉命返京准备成亲事宜,建康十七年,正月初五,乃沈尹两家喜结姻亲的大喜之日。

天子赐婚,人尽皆知,通往司马府的街道上,红奁铺地,一眼望去看不到尽头,街道两侧挤满凑热闹的百姓,他们喝彩欢呼讨要喜钱。沈府的丫鬟们早早在此恭候,在迎亲队伍经过的地方挥洒漫天桃花瓣。

喜轿内,新娘红盖遮面,足抵红莲。

“新娘下轿,新郎背新娘入府——”媒婆高声起。

沈倦半蹲,扎着马步,弯着腰,等尹妤清上背,神情如上坟一般,写满了不情愿。

“蹲下去一点,我上不去。”尹妤清压着嗓子,轻声说道。

沈倦微微一震,顿时重心不稳,一个踉跄差点跌倒在地,好在身边的媒婆及时上前扶了一把。

“这未免也太虚弱了。”尹妤清心想果真如传言一般柔弱不堪。

沈倦此时面色潮红,额头青筋微微暴起,布满豆大的汗珠,如牛负重,举步维艰。

她没想到背上的女子,竟瘦到皮包骨,骨头硌得后背难受得很,眼看身形清瘦,却重如泰山。

她只知尹妤清是当朝陛下宠臣,中书令尹厚**女,号称京都第一才女,却不知她还是京都众多产业幕后老板。人本是高配的人生赢家,却因一道突如其来的赐婚圣旨,强行与她鸳鸯配。

尹妤清听闻沈倦是家中独子,家世殷实,地位高贵,身体羸弱,且是个真废材,科举都考了三次才末位上岸,想来也没啥脑子搞心机,原本悬着的心也就放下了。

今日喜服夹带秤砣只是一个开始,如何让沈倦知难而退,同意和离成才是接下来要做的难事。

欢迎讨论剧情~

架空历史,私设如山,经不起考究,手下留情~

注释: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引自《书·盘庚上》

下面是预收文案啦,不想看的宝可以可以跳过~

接档文:《师姐养虎为患》又名《直球师妹的千层套路》,感兴趣的宝可不可以移步专栏点个收藏,金金含泪90°鞠躬致谢!

人设1.0:

【隐忍克制闷骚大师姐】VS【温暖直球勇敢小太阳】

人设2.0:

【表面克制内心逐步自我攻略大师姐 】VS【直球示爱被拒更得寸进尺小师妹】

人设3.0:

【师姐心甘情愿被拿捏看破不说破】VS【师妹满肚子坏水有心眼但不多】

她们朝夕相伴十余载。

淹没在门规戒律、长辈嘱托、摇曳之躯中,

不敢触碰的禁忌情愫,套上层层叠加的隐形枷锁。

是隐忍又克制。

不知何时起,一切不可都有了合适的借口。

涯边小院,飞流直下的瀑布,掩盖了不可说。

那些亲密接触,是禁忌恐惧,是求生渴望,是理智出逃,彼此心照不宣,共同编织一场美梦。

*

师门中年纪最小的和尘,备受宠爱,天生嘴甜,哄得一众师姐心甘情愿受她差使,对她有求必应,乐在其中,“小师妹就是用来宠的!”

可好景不长,在十五岁生辰当日,她的天塌了。

慌得一夜之间转了性子,卷生卷死两年,如愿继任堂主。

她罔顾堂中戒律,闯禁地读**,和堂规反着干。

夜夜软磨硬泡,打着治疗蛊毒的名号,挤进温迎漪闺房嘘寒问暖,将继任堂主需封心锁爱的戒律抛诸脑后。

“师姐体寒我体热,相拥入睡正好压制蛊毒……”

“**上记载,此酒可醉蛊虫,师姐要多喝……”

“温汤药浴有奇效,我帮师姐宽衣解带……”

当她沉浸在温柔乡,慢慢攻略温迎漪吐露心扉时,却迎来惊天噩耗。

温迎漪父亲惨死,长姐离奇失踪,母亲病重,怀家以联姻相要。

她机关算尽煞费苦心多年,好不容易把人捂热,难道只能拱手让人?

不!她不愿!

“师姐是打算穿起衣裳不认人吗?”

“这亲非成不可吗?”

“……”温迎漪沉默了。

*

在温迎漪记忆里,和尘自小就爱黏在她身边打转,稍大些时常打着各种的借口,夜宿她房。

美人在怀,温迎漪气息不稳,质疑道:“师父说蛊虫喜寒怕热,师妹这般做不会将它激醒吗?”

和尘将她揽得更紧了,“喝了酒,它便会沉睡。”

“汤泉热得都能煮熟鸡蛋,师妹当真不是对我有意见?”

她困惑不解,和尘的蛊毒治疗手段虽然古怪,确有奇效。

后来噩耗传来,温迎漪彻夜未眠,表白日成了离别日。面对和尘逼问,她只能以沉默作答。

再后来,洞房花烛夜,盟友不知所终,新房闪现说不清道不明的师门故友。

阔别重逢的喜悦难以言喻,寻姐追凶护师妹的重担,又让她心生退却,千言万语只化成一句:“胡闹!”

和尘却意味深长问她:“师姐不开心吗?今夜可是我们的洞房花烛夜。”

温迎漪:“你、你怎么会在此?”

“自然是……”和尘逼近,递来合欢酒,“来送酒,再拿回属于我的一切。”

温迎漪面色通红,和尘又说:“也包括你。”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天子为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