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凤栖君怀情倾繁华间 > 第25章 凤吟国主与皇夫,伴女共筑盛世

时光荏苒,沈语睛在岁月的洗礼中逐渐成长为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她的才华与智慧在凤吟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她那颗想要守护国家的心也愈发坚定。

这一年,凤吟国迎来了难得的丰收之年,百姓们安居乐业,街头巷尾洋溢着喜悦的氛围。宋莳予和沈识檐看着国家繁荣昌盛,心中满是欣慰。

一日,沈语睛在宫外游历,看到百姓们虽然生活富足,但文化娱乐方面却有所欠缺。回到宫中后,她便向宋莳予和沈识檐提议:“父皇母后,如今我们凤吟国物质丰富,可百姓们的精神生活还不够充实。儿臣认为,我们可以在国内多修建一些书院和戏楼,让百姓们有更多学习和娱乐的地方。”

宋莳予微微颔首,眼中满是赞赏:“语睛,你的想法很好。只是修建书院和戏楼需要耗费不少人力物力,我们还需从长计议。”

沈识檐也点头表示赞同:“不错,此事需召集大臣们商议,看看如何安排最为妥当。”

于是,在沈语睛的推动下,凤吟国开始了新一轮的建设。书院和戏楼在各地纷纷建起,吸引了众多百姓前来。一时间,凤吟国的文化氛围愈发浓厚,百姓们的幸福感也大大提升。

然而,就在凤吟国一片祥和之际,朝堂上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原来,一些大臣认为沈语睛过于插手国事,担心她日后会威胁到皇权。这些言论很快传到了沈语睛的耳中。

沈语睛心中有些委屈,但她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她找到宋莳予,认真地说道:“母后,儿臣知道有些人对儿臣参与国事有所不满。但儿臣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凤吟国的发展,并无半点私心。”

宋莳予温柔地看着沈语睛,轻轻握住她的手:“语睛,母后相信你。只是在这朝堂之上,人心复杂,你以后做事要更加谨慎,不可让有心之人抓住把柄。”

沈语睛重重地点头:“儿臣记住了,母后放心。”

从那以后,沈语睛在参与国事时更加小心谨慎。她不仅积极为国家出谋划策,还努力协调各方关系,化解矛盾。渐渐地,那些反对她的声音也越来越小。

这一年,邻国派来了使者,想要与凤吟国建立更紧密的贸易往来。沈语睛主动请缨,参与到了与使者的谈判中。在谈判桌上,她不卑不亢,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口才,成功为凤吟国争取到了更多的利益。

使者对沈语睛赞不绝口:“凤吟国有公主如此,何愁不繁荣昌盛。”

此次谈判的成功,让沈语睛在朝堂上的威望进一步提升。宋莳予和沈识檐看着沈语睛的成长,心中满是骄傲。

然而,平静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降临到了凤吟国,多地发生了严重的水灾,百姓们的房屋被冲毁,庄稼被淹没,生活陷入了困境。

沈语睛得知消息后,立刻向宋莳予和沈识檐请命,前往灾区救灾。宋莳予和沈识檐虽然担心她的安危,但也知道沈语睛心系百姓,便同意了她的请求。

沈语睛来到灾区后,立刻组织当地官员和百姓开展救灾工作。她亲自发放救灾物资,安抚受灾百姓的情绪,还积极组织人员修缮房屋,重建家园。

在沈语睛的努力下,灾区的情况逐渐好转。百姓们对她感激不已,纷纷称赞她是凤吟国的好公主。

经过这次天灾,沈语睛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她暗暗发誓,无论未来遇到多少困难,她都会坚守自己的信念,为凤吟国的百姓们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凤吟国,也在宋莳予、沈识檐和沈语睛的共同努力下,继续向着繁荣昌盛的方向稳步前行……

水灾过后,沈语睛并没有立刻回到宫中,而是留在灾区,监督着灾后重建的后续工作。她深知,重建家园并非一朝一夕之事,百姓们想要恢复往日的生活,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沈语睛深入民间,与百姓们同吃同住,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她发现,虽然房屋和农田正在逐步恢复,但一些百姓因为水灾失去了谋生的手段,生活依旧艰难。于是,她决定在灾区推广一些新的手工业和农业技术,帮助百姓们增加收入。

沈语睛从宫中召集了一些能工巧匠,向百姓们传授纺织、陶艺等手艺。同时,她还引进了一些适合当地种植的高产农作物品种,并邀请农业专家前来指导种植方法。在她的努力下,灾区的百姓们逐渐掌握了新的技能,生活也慢慢有了起色。

与此同时,沈语睛还关注着灾区的教育问题。她发现,很多孩子因为水灾失去了上学的机会,心中十分不忍。于是,她下令在灾区修建新的学堂,并招募了一批优秀的教师。在新学堂落成的那一天,沈语睛亲自为孩子们送上了书本和文具,并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将来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看着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的笑容,沈语睛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她知道,自己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凤吟国的未来更加美好。

当沈语睛终于完成了灾区的重建工作,回到宫中时,宋莳予和沈识檐对她的表现赞不绝口。宋莳予欣慰地说道:“语睛,你长大了,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凤吟国有你,是国家之幸,百姓之福。”

沈识檐也笑着点头:“是啊,语睛,你的善良和智慧,让我们看到了凤吟国的希望。”

沈语睛谦虚地说道:“父皇母后,这都是儿臣应该做的。儿臣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不辜负你们的期望,不辜负凤吟国的百姓。”

然而,就在凤吟国逐渐从水灾的阴影中走出来时,朝堂上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原来,一些大臣因为在救灾过程中没有得到足够的利益,对沈语睛心生不满,开始在朝堂上对她进行弹劾。

这些大臣们指责沈语睛在灾区滥用职权,私自挪用救灾款项,还质疑她推广的新技艺和新作物是否真的对百姓有益。面对这些无端的指责,沈语睛并没有惊慌失措。她冷静地站出来,一一反驳了大臣们的指控,并拿出了详细的账目和数据,证明自己在救灾过程中没有任何不当行为。

沈语睛义正言辞地说道:“各位大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凤吟国的百姓。在灾区,我亲眼看到了百姓们的苦难,所以才想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们。如果有人认为我是为了个人利益而做事,那就是对我和所有参与救灾工作的人的侮辱。”

宋莳予和沈识檐也站出来支持沈语睛,严厉斥责了那些弹劾她的大臣。在他们的支持下,那些不实的指控很快就被平息了。

经过这件事,沈语睛更加明白,在权力的道路上,她还会遇到很多挑战和困难。但她并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她知道,只要心中装着百姓,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让凤吟国变得更加繁荣昌盛。

随着时间的推移,沈语睛在朝堂上的地位越来越稳固。她不仅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还积极推动着凤吟国的各项改革。在她的努力下,凤吟国的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而沈语睛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长为一位成熟、睿智的领导者。她期待着有一天,能够接过宋莳予和沈识檐的重担,继续守护着凤吟国的百姓,书写凤吟国更加辉煌的未来……

夜幕深沉,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棂,洒下一片银辉,为屋内铺上一层柔和的薄纱。宋莳予正坐在梳妆台前,轻轻挽起一缕发丝,动作优雅而舒缓。沈识檐站在她身后,目光温柔地注视着镜中的她,眼中满是爱意。

沈识檐拿起一把精致的檀木梳,缓缓梳理着宋莳予的长发,那动作仿佛在对待一件无比珍贵的宝物。“夫人,这些年你为了凤吟国,为了语睛,操了不少心,也该好好歇歇了。”他的声音低沉而温暖,带着一丝心疼。

宋莳予微微侧头,对上沈识檐的目光,唇角勾起一抹浅笑:“我又怎会不知?只是这凤吟国于我而言,就如同自己的孩子,语睛亦是。看着它们和她一点点成长,我便觉得一切都值得,辛苦些又何妨。”

沈识檐将梳子放下,双手搭在宋莳予的肩头,轻轻揉捏着,试图缓解她的疲惫。“今日朝堂上那些弹劾语睛的言论,实在是让人气愤。我们的女儿一心为了百姓,那些人却为了一己私利,颠倒黑白。”他的语气中透着一丝怒意。

宋莳予轻轻叹了口气,眼神中满是无奈:“权力场上,人心复杂。语睛如今崭露头角,难免会遭人嫉妒。但我相信她的能力,也相信她的品行,那些莫须有的罪名,她定能一一澄清。”

沈识檐点了点头,走到宋莳予身前蹲下,双手握住她的手,认真地说道:“夫人,我想了想,我们不仅要在朝堂上为语睛争取支持,还得在民间为她树立威望。让百姓们知道她为灾区做的一切,这样那些谣言便不攻自破了。”

宋莳予轻轻抚摸着沈识檐的脸颊,眼中满是赞赏:“夫君,你想得周到。明日我便让内务府准备一些宣传之物,将语睛在灾区的善行一一记录下来,分发到各地,让百姓们都能看到。”

沈识檐站起身,将宋莳予轻轻拥入怀中,下巴抵在她的头顶:“有夫人在,凤吟国定会越来越好,语睛也定能成为一位贤明的君主。”

宋莳予靠在沈识檐的怀里,感受着他的温暖,心中满是安宁:“这些年,我们一同经历风雨,从初登皇位的青涩,到如今的沉稳,一路不易。如今看着语睛逐渐长大,能够独当一面,我便觉得自己仿佛完成了一项使命。”

沈识檐轻轻笑了笑,在宋莳予的额头上落下一吻:“可我们的使命还未结束呢。以后,我们还要看着语睛找到如意郎君,看着她孕育下一代,看着凤吟国在她的治理下走向新的辉煌。”

宋莳予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沈识檐:“是啊,未来还有许多路要走。但只要我们一家人齐心协力,又有何惧?”

两人相视而笑,在这静谧的夜晚,彼此的陪伴与支持,成为了他们心中最坚实的力量。窗外,月光如水,仿佛也在为这温馨的一幕而祝福,期待着凤吟国更加美好的明天,期待着这个家庭更多的幸福与温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