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凤栖君怀情倾繁华间 > 第12章 登基

凤栖君怀情倾繁华间 第12章 登基

作者:九艺梦澄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4 17:05:33 来源:文学城

京城中神秘盗贼的风波还未平息,皇宫内却是另一番景象。这日,皇帝宋慕言与皇后温若初在寝宫内相对而坐,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二人严肃的面庞。

宋慕言微微皱眉,手中的奏折被他轻轻放下,目光看向温若初,开口道:“皇后,朕近日思考许久,如今朝中局势虽表面平稳,但暗流涌动,朕的几个皇子,或无治国之才,或野心勃勃心思不纯,朕实在难以放心将这江山社稷交付于他们。”

温若初轻轻点头,美目之中也满是忧虑:“陛下所言极是,几个皇子确实难担大任。不过陛下,那您心中可有合适的人选?”

宋慕言微微沉吟片刻,缓缓说道:“朕思来想去,倒是觉得莳予或许可以担此重任。她聪慧善良,且经历过诸多磨难,心智愈发成熟。这些年,她在京城贵妇圈中颇有威望,对民间疾苦也有所了解,若能继承皇位,说不定能开创一番盛世。”

温若初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后认真思索起来,片刻后说道:“陛下,莳予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她自小在宫中长大,对宫廷之事也不陌生。只是让女子继承皇位,这在以往可是从未有过的先例,朝中大臣们能同意吗?”

宋慕言眼神坚定:“朕意已决,若莳予能继承皇位,定能让这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至于朝中大臣,朕自会说服他们。而且,莳予的夫君沈识檐武艺高强、忠心耿耿,若他能成为皇夫,在旁辅佐,定能保这江山稳固。”

与此同时,宋府内,宋莳予正和沈识檐一起研究着那伙神秘盗贼的线索。突然,宫中传来旨意,宣宋莳予和沈识檐即刻入宫。

二人不敢耽搁,匆匆换上正式的服饰,前往皇宫。在御书房内,他们见到了宋慕言和温若初。宋莳予和沈识檐行礼之后,宋慕言便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宋莳予听后,眼中满是震惊,她连忙说道:“陛下,父皇,女儿虽承蒙您的信任,但这皇位责任重大,女儿恐难以胜任。而且,自古以来女子继承皇位尚无先例,女儿实在不敢应下。”

沈识檐也随之说道:“陛下,皇后娘娘,臣也认为此事太过突然。莳予虽有能力,但这天下局势复杂,还望陛下三思。”

宋慕言微微叹了口气,说道:“莳予,朕知道此事对你来说有些突然,但朕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如今这江山需要一位有能力、有担当的人来守护,朕相信你有这个能力。至于朝中大臣那边,朕会想办法解决。沈识檐,朕也希望你能全力辅佐莳予,保我这江山太平。”

温若初也在一旁劝说道:“莳予,你就答应了吧。这天下百姓需要你,我们也相信你。而且有识檐在你身边,我们也能放心。”

宋莳予和沈识檐对视一眼,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犹豫和担忧。但宋莳予深知宋慕言的性格,他既然做出了决定,必定不会轻易改变。而且,她心中也有着一份对天下百姓的责任感。

沉默许久之后,宋莳予缓缓跪下,说道:“父皇,女儿愿意听从您的安排,只是女儿能力有限,还望父皇和皇后娘娘能多多教导,朝中大臣们也能多多支持。”

沈识檐见状,也跟着跪下:“陛下,皇后娘娘,臣定当全力辅佐莳予,不负陛下所托。”

宋慕言和温若初相视一笑,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然而,他们都明白,让宋莳予登上皇位,这仅仅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和困难等着他们去面对,尤其是如何让朝中大臣们接受这位女皇帝……

宋莳予和沈识檐领命后,怀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了皇宫。一路上,两人都沉默不语,各自思索着即将到来的巨大转变。

回到宋府,宋莳予坐在书房内,望着窗外的夜色,心中五味杂陈。沈识檐轻轻走进来,在她身旁坐下,握住她的手,轻声说道:“予儿,我知道你心中有担忧,若你不想做,我们再想办法和陛下说说。”

宋莳予轻轻摇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识檐,我并非不想做,只是担心自己能力不足,辜负了父皇的期望,也无法让天下百姓过上好日子。但如今父皇既然信任我,这江山社稷需要我,我便不能退缩。只是以后,还要多多仰仗你在我身边相助。”

沈识檐紧紧握住她的手,认真说道:“予儿,你放心,无论何时何地,我都会在你身边。我会尽我所能,护你周全,助你治理好这天下。”

次日,宋慕言便在朝堂上宣布了自己的决定,一时间,朝堂上议论纷纷,大臣们的反应不一。有的大臣面露震惊之色,显然对女子继承皇位一事难以接受;有的则眉头紧皱,心中在权衡利弊;也有少数几位大臣,对宋莳予的能力有所了解,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一位年迈的大臣站了出来,拱手说道:“陛下,自古以来,皇位皆由男子继承,这是祖宗规矩。如今让女子继承皇位,恐有违祖制,还望陛下三思啊。”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一时间反对声此起彼伏。宋慕言面色严肃,环视众人,说道:“朕意已决,莳予聪慧过人,且心怀天下,有何不能继承皇位?朕相信她能担此重任。”

然而,大臣们的反对声并未因此平息。宋莳予深知,想要让这些大臣们真正认可自己,光靠父皇的支持是不够的,必须要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能力。

接下来的日子里,宋莳予开始积极学习治国之道。她每日早起晚睡,研读各种典籍和奏章,向有经验的大臣们请教。沈识檐也一直陪伴在她身边,为她出谋划策,同时暗中加强对宋府和她的保护,以防有人心怀不轨。

宋莳予还亲自前往民间,了解百姓的生活状况和需求。她看到了百姓们的疾苦,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回到京城后,她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减轻赋税、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等。

这些措施一经提出,在朝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些保守的大臣坚决反对,认为这些措施会破坏现有的秩序;而一些有远见的大臣则表示支持,认为这是改善民生的好办法。

宋莳予没有被这些反对声吓倒,她耐心地向大臣们解释这些措施的好处,并且用详细的数据和案例来说明。在她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大臣开始理解并支持她的改革。

与此同时,沈识檐也没有闲着。他利用自己的人脉和能力,暗中调查那些反对宋莳予的大臣,发现其中有一些人竟然与之前的神秘盗贼团伙有所勾结,企图通过制造混乱来阻止宋莳予登上皇位。

沈识檐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宋莳予,宋莳予果断下令,让沈识檐带领一队人马,将这些不法之徒一网打尽。在沈识檐的精心策划和指挥下,很快便成功破获了这个盗贼团伙,将幕后黑手绳之以法。

这一举措不仅稳定了京城的治安,也让宋莳予在大臣们和百姓们心中的威望大增。那些原本反对她的大臣们,也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即将成为女皇的女子,对她多了几分敬佩和认可。

随着时间的推移,宋莳予的准备工作越来越充分,而朝中大臣们对她的态度也逐渐发生了转变。终于,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宋莳予举行了登基大典,正式成为了女皇,而沈识檐也成为了皇夫,陪在她的身边,共同迎接新的挑战和辉煌……

宋莳予登基之后,整个国家都迎来了新的气象。她身着华丽庄重的皇袍,头戴璀璨夺目的皇冠,端坐在龙椅之上,眼神坚定而自信,俯瞰着满朝文武。

登基大典结束后,宋莳予便立刻投入到繁忙的政务之中。她每日都会召开朝会,与大臣们共同商议国家大事,认真倾听每个人的意见和建议,然后做出明智的决策。

在经济方面,宋莳予大力推行鼓励商业发展的政策。她下令减轻商人的赋税,在各地设立贸易市场,促进商品的流通。同时,她还鼓励手工业的发展,支持工匠们创新技艺,生产出更多优质的产品。这些举措使得国家的商业逐渐繁荣起来,百姓们的生活也变得更加富裕。

在军事上,宋莳予深知强大的军事力量是国家稳定的保障。她重用沈识檐,让他负责整顿军队,提高士兵们的战斗力。沈识檐不负所托,他严格训练士兵,改进武器装备,加强边防防御。在他的努力下,军队的面貌焕然一新,国家的防御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然而,宋莳予的改革并非一帆风顺。一些既得利益者对她的政策感到不满,他们暗中勾结,企图破坏改革的进行。其中,以丞相为首的一派势力最为顽固。丞相认为宋莳予的改革触动了他们的利益,于是在朝中不断制造舆论,煽动其他大臣反对改革。

宋莳予并没有被这些阻力吓倒。她决定正面应对这些挑战,在朝会上,她毫不畏惧地与丞相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她用事实和数据证明了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也严厉地批评了丞相等人的自私和短视。

“丞相,朕推行这些政策,是为了让国家繁荣昌盛,让百姓安居乐业。你们只看到了自己的利益,却忽视了国家和百姓的长远发展。若不改革,国家如何进步?百姓如何过上好日子?”宋莳予义正言辞地说道。

丞相被宋莳予说得哑口无言,但他心中仍然不服气。他暗中勾结一些地方官员,故意拖延改革政策的执行,导致一些地方出现了混乱的局面。

宋莳予得知后,果断采取措施。她派遣了一批忠诚能干的官员前往各地,监督改革政策的执行情况。对于那些阳奉阴违、故意捣乱的官员,她毫不留情地予以严惩。

在这个过程中,沈识檐始终坚定地站在宋莳予的身边。他不仅在军事上为宋莳予保驾护航,还在政治上给她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建议。他利用自己的情报网络,及时掌握了丞相等人的动向,为宋莳予应对危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逐渐走上了正轨,百姓们对宋莳予的爱戴也日益加深。而丞相等人的阴谋最终没有得逞,他们的势力被逐渐削弱。

在宋莳予和沈识檐的共同努力下,国家越来越繁荣,百姓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他们的爱情也在这风雨同舟的岁月中愈发深厚,成为了人们口中传颂的佳话。而宋莳予这位女皇,也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书写了一段属于她的传奇历史,在国家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未来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但宋莳予和沈识檐坚信,只要他们携手同行,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他们将继续守护着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