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凡眼不识仙 > 第7章 修仙

凡眼不识仙 第7章 修仙

作者:许洛葵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12 17:10:08 来源:文学城

战台的青石板已被血浸透,灵力碰撞的余波震得周围的松林哗哗作响。皖秋半跪在地,蒙眼的绫罗被血染红了大半,元婴在体内剧烈震颤,通心诀传来的全是同伴撕裂般的疼痛——翎涵的寒川剑断了半截,左肩血肉模糊,却仍用剑鞘撑着身体护在她身前;沐琳趴在不远处,柔水诀的灵力微弱如风中残烛,嘴角不断溢出血沫,却还在试图凝聚水幕。

“易安!”嫚丸嘶声喊道。易安的流云剑插在地上,他捂着小腹的伤口,脸色惨白如纸,却硬是笑出声:“哭什么……小爷还能打……”话音未落,又是一口血喷在剑刃上。

对面的敖烈提着重剑走来,玄甲上的龙纹染满血迹,身后的龙云宗弟子虽也有折损,却依旧气势汹汹。“清凌宗就这点能耐?”他冷笑,重剑顿地,战台应声裂开数道缝隙。

钟然忽然站了起来。他的道袍早已破碎,左臂不自然地垂下,显然骨头断了,可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化神期的灵力如积压的火山,在他周身翻涌。“十绝阵,未散。”他一字一顿地说,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皖秋,定方位;沐琳,聚灵力;翎涵,稳住阵眼!”

皖秋咬着牙催动通心诀,血污的绫罗下,感知穿透疼痛,将龙云宗的阵型弱点一一标出;沐琳用尽最后力气抬手,散落的水珠重新凝聚,化作一道细弱的水线,连向每个人的丹田;翎涵猛地将断剑插入地面,寒川剑的残灵与钟然的灵力相触,竟迸发出刺眼的光。

嫚丸拖着受伤的右腿上前,烈阳剑的火光虽弱,却比任何时候都坚定:“想过我这关,先问过我的剑!”

易安笑了,笑得咳出血来,却硬是拔出流云剑,与曾如意、魏颜等人相互搀扶着站成一排。他们的灵力或许微弱,阵型或许散乱,可那股不肯倒下的气势,却比十绝阵最盛时还要滚烫。

敖烈的重剑再次扬起,却在看清这一幕时,动作顿了顿。战台上,清凌宗的弟子们浑身是伤,却没有一个人后退,连那盲眼的女弟子,都用染血的指尖,在空气中划出最后的阵纹。

风穿过战台,带着血腥味,也带着一丝不屈的剑意。钟然望着身边的同伴,忽然笑了——原来真正的十绝阵,从不是完美的灵力交融,而是哪怕只剩一口气,也愿意为彼此站成最后一道防线。

“清凌宗、奥岁宗、莞莹宗,胜!”

参判的声音刚落,战台周围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可胜利的喜悦还未完全铺开,就被一阵急促的惊呼打断——

皖秋身体一软,栽向身侧的沐琳,染血的绫罗滑落半边,露出苍白如纸的脸颊,元婴的灵力彻底溃散;沐琳刚想扶住她,自己也眼前一黑,两人相拥着倒在血泊里。翎涵的断剑“当啷”落地,她望着天空,眼前闪过十年间练剑的晨光,终是支撑不住,缓缓闭上了眼。易安的流云剑脱手时,他还在喃喃自语:“这次……没拖后腿吧……”

嫚丸强撑着站了片刻,烈阳剑的火光彻底熄灭,她看着倒下的同伴,喉头一甜,也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钟然瞳孔骤缩,刚想冲过去,却被龙云宗的敖烈拦住。对方望着倒在地上的六人,重剑“哐当”落地,忽然对着清凌宗的方向抱了抱拳,转身带着弟子们默然离去。

慧敏宗与礼訸宗的人也散了,战台上只剩下己方的人。肖凌长老与灰袍长老、莞莹宗掌门飞身掠下,指尖灵力涌入重伤的弟子体内。

“快!带他们回宗门疗伤!”

钟然忍着断臂的剧痛,将皖秋抱在怀里,少女的呼吸微弱得像羽毛,他能感觉到那身绫罗下,全是深浅不一的伤口。曾如意、则灰、涛澜、魏颜四人虽重伤,却还能勉强站立,他们互相搀扶着,看着被抬走的同伴,眼眶通红。

奥岁宗的小椿萱捧着疗伤丹药跑来,眼泪掉在沐琳脸上:“沐琳师姐,醒醒啊……”夜宸站在一旁,默默帮着搬运伤员,锁魂鞭上的血迹,不知何时已被他悄悄擦去。

胜利的战鼓还在两界山回荡,可此刻,没人再去在意那面象征荣耀的锦旗。担架上,皖秋的手指微微动了动,像是在无意识地寻找什么,最终轻轻搭在了沐琳的手背上。

阳光穿透云层,照在染血的战台上,也照在那些昏迷或重伤的年轻脸庞上。这场胜利来得惨烈,却让每个人都明白,所谓宗门荣耀,从不是冰冷的名次,而是这些愿意为彼此拼尽全力的人——哪怕遍体鳞伤,也甘之如饴。

静心苑的药香漫过鼻尖时,皖秋的意识像沉在水底的叶,缓缓浮上水面。她动了动指尖,触到一片柔软的锦被,不同于以往感知到的粗糙布面,这锦缎的纹路细腻得能数清经纬。

“醒了?”一个温和的声音在旁响起,带着熟悉的、历经沧桑的沉稳。

皖秋猛地睁开眼——没有预想中的黑暗,也没有绫罗遮挡的朦胧。入目是雕花的床顶,淡青色的纱帐垂落,阳光透过窗棂,在帐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斑,每一粒尘埃都看得清晰。

她愣住了,下意识抬手抚向自己的眼睛。指尖触到温热的皮肤,没有纱布,没有绫罗,只有一层薄薄的、刚愈合的细腻触感。

“我……”她张了张嘴,声音干涩得厉害。

林一坐在窗边的竹椅上,手中摩挲着那柄古朴长剑:“你的眼睛,是秘境时那道金芒与战台的灵力相冲,意外冲开了淤塞。”他顿了顿,看向她,“我只是帮你稳住了灵脉。”

皖秋转动眼球,视线缓缓扫过房间。药炉上的水汽氤氲,桌案上的瓷瓶泛着光,甚至能看清瓶身上刻着的“凝神丹”三个字。十年,她用通心诀“听”了十年的世界,此刻以另一种方式铺展在眼前,鲜活得让她眼眶发热。

“沐琳……他们呢?”她急切地问,目光落在床边的空位上。

“都在隔壁疗伤,钟然守着。”林一淡淡道,“你是第一个醒的,元婴期的根基,果然扎实。”

正说着,门被轻轻推开,沐琳扶着门框站在那里,脸色还有些苍白,看到皖秋睁着眼睛望过来时,手中的药碗“哐当”落地,泪水瞬间涌了出来:“皖秋……你的眼睛……”

皖秋望着她。眼前的少女眉眼弯弯,鼻尖小巧,嘴唇是自然的粉白色,笑起来时左边嘴角有个浅浅的梨涡——这是她用通心诀“听”了无数次的模样,此刻终于有了清晰的轮廓。

“沐琳。”皖秋轻声唤道,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我看见了。”

沐琳扑到床边,紧紧握住她的手,哭得说不出话。隔壁的钟然听到动静推门进来,看到这一幕,断臂的疼痛都忘了,只是笑着抹了把脸:“好小子……醒了就好,还赶上了这么大的喜事。”

翎涵、易安他们还在昏睡,但从钟然的语气里,皖秋知道他们都没事。阳光透过纱帐照在两人交握的手上,温暖得像从未有过的安稳。

她终于能看见这个世界了,看见她的同伴,看见那些在黑暗中支撑着她的光,此刻都真切地,在她眼前。

玉石平台的月光凉如水,林一望着清凌宗方向的灯火,缓缓抬手按住自己的左眼。指尖触及之处,灵力流转比往日滞涩了半分——那是剥离自身灵核碎片时留下的痕迹。

那日在静心苑,他对皖秋说的是托词。战台的灵力冲击虽烈,却不足以冲开十年淤塞的眼脉,是他趁皖秋昏迷时,以古神期灵力为引,将自己灵核中最纯净的一缕本源,炼化成了贴合她眼瞳的“灵膜”。

这缕本源灵力,关乎他修行的根基,剥离时几乎耗损了他三成修为。可当他看着皖秋睁眼时,那双清澈的眸子里映出沐琳的泪水,映出窗外的阳光,他忽然觉得,这点损耗算不得什么。

“古神期的修行,修的是天地大道,”他对着空无一人的平台轻声自语,掌心的古朴长剑轻轻震颤,“可大道……不也藏在这些细碎的光里么。”

他从未想过要让谁知道。皖秋不必背负这份因果,清凌宗也无需因此感恩戴德。就像秘境里那道金芒,就像此刻的月光,落在该落的地方,便已足够。

远处传来清凌宗练气的呼喝声,隐约能“听”到皖秋与沐琳的笑闹。林一收回手,重新闭上眼,周身的金芒比往日黯淡了些许,却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温润。

有些馈赠,不必言说,自有光记得。

秘境深处的山谷常年弥漫着薄雾,皖秋提着食盒走来时,总能看见林一坐在那块被月光磨平的青石上,膝上摊着一卷泛黄的古籍。

“前辈,今日做了莲子羹。”她将食盒放在石桌上,碗沿冒着淡淡的热气。自从能看见后,她总爱亲手做些点心,林一从不说喜恶,却每次都会吃得干干净净。

林一合上书,目光落在她发间别着的白玉簪上——那是上次她随口说喜欢,他便从储物袋里取出的。“通心诀最近可有进益?”他问,声音比初见时柔和了许多。

皖秋点头,指尖轻轻划过石桌的纹路:“能‘听’到灵气在土壤里流动的声音了,前辈教的‘观微术’很有用。”她抬眼时,恰好撞进林一的目光里。他的眼瞳很深,像藏着千年的星空,此刻映着她的身影,竟有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

心跳莫名漏了一拍,皖秋慌忙低下头,耳根微微发烫。这些日子的相处,早已超出了晚辈对前辈的敬重——她会期待每次来山谷的路,会留意他今天穿了什么颜色的道袍,会在他指点修行时,偷偷数他说话时动了几次眉峰。

林一看着她泛红的耳垂,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古籍的边缘。他活了太久,早已习惯了孤寂,直到这个盲眼却通透的少女闯入秘境,带着一身月光和暖意,像滴入静水的墨,在他沉寂的心湖里晕开圈圈涟漪。他知道这份情愫不合时宜,却控制不住地在她说话时放缓呼吸,在她遇到难题时提前备好解法,甚至在她今日簪了新玉簪时,多看了两眼。

“前辈,”皖秋忽然抬头,鼓起勇气问,“您一直守在这里,不孤单吗?”

林一沉默片刻,望着谷外流动的云海:“以前不觉得。”

风穿过竹林,带着竹叶的清香。皖秋看着他清瘦的侧影,忽然明白,那些藏在“指点修行”里的耐心,那些落在她身上的、不自觉的温柔目光,早已悄悄越过了辈分与身份的界限。她轻轻“嗯”了一声,没再追问,只是将莲子羹往他面前推了推。

夕阳西下时,皖秋起身告辞。走到谷口回头,看见林一仍坐在青石上,手里拿着她刚用过的瓷碗,目光正落在她离开的方向,久久未动。

她捂住发烫的脸颊,心跳如擂鼓。而谷中,林一摩挲着碗沿残留的温度,千年古井无波的心湖,第一次泛起了名为“牵挂”的涟漪。有些感情,不必言说,便已在每一次对视、每一句闲聊里,悄然生根。

秘境山谷的晨雾还未散尽,林一已在石桌上铺开新绘的阵图。“今日练‘星罗阵’,需以元婴灵力引动星辰之力。”他指尖点向图中北斗第七星的位置,“这里是阵眼的关键,你试试。”

皖秋刚要运转灵力,谷口忽然传来脚步声——是沐琳提着食盒走来,身后跟着想讨教剑法的易安。“皖秋,我带了新烤的灵谷饼……”

话未说完,林一已抬手布下一层薄薄的灵力屏障,恰好将两人挡在三丈外。“今日只练阵,”他声音平淡,目光却未离开皖秋,“让他们先回。”

屏障外的沐琳愣了愣,随即笑着对易安摆手:“看来前辈要亲自指点,咱们别打扰了。”她知道林一性情孤僻,却不知为何,近来总刻意避开旁人,连她这个最亲近的师姐,都难得有机会与皖秋一同受教。

石桌前,皖秋看着阵图上的星轨,能“听”到林一灵力的流向比昨日更细致,像是怕她跟不上,特意放慢了节奏。“这里的角度,再偏半分。”他微微俯身,衣袖擦过石桌,带起一阵清冽的草木香,“对,就是这样。”

午后,莞莹宗的弟子来请皖秋切磋通心诀,刚到谷口,就被林一的灵力拦下:“她在闭关。”语气里的疏离,让对方只能讪讪离开。

皖秋练得累了,靠在竹椅上小憩,朦胧中感觉有人为她披上外衣。睁眼时,正对上林一收回的手,他耳尖微红,转身道:“风凉。”

她望着他的背影,忽然明白——这些日子,他不让任何人插手她的修行,不许女弟子靠近,更拒了所有想一同讨教的男弟子,哪里是孤僻,分明是在不动声色地护着她,护着这段只有他们两人的、安静的修行时光。

林一走到崖边,望着远处的云海。他怕旁人的教法不够精准,怕女弟子间的闲聊分了她的心,更怕那些年轻弟子看她的眼神里,藏着他曾有过的、不合时宜的悸动。他用最笨拙的方式圈出一片天地,只装下她和修行,将所有可能的纷扰,都挡在了外面。

皖秋拿起石桌上他为她画的阵图,笔尖的灵力还带着余温。她知道他从不说缘由,却能在每一次被拦下的访客、每一次专属的指点里,触到那份沉甸甸的、不愿宣之于口的在意。

夕阳漫过竹梢时,林一收起阵图:“明日卯时再来。”

皖秋点头,走出谷口时,回头看见他仍站在崖边,玄色道袍被风拂动,像一尊默默守护的石像。她攥紧了袖中的阵图,指尖传来的温度,比秘境的阳光还要暖。

玉溪台的银杏叶又黄了六载,肖凌长老站在台首,拂尘轻摆,脸上的笑意比往日任何时候都浓。台下的弟子们交头接耳,目光在钟然、翎涵等人身上打转——这几年清凌宗人才辈出,钟然已晋入化神后期,翎涵与嫚丸也到了化神初期,最令人惊叹的还是皖秋,化神中期的灵力沉稳得不像个年轻弟子,那双曾蒙着绫罗的眼,此刻清亮得能映出云影。

“都静一静。”肖凌长老朗声道,声音里的喜气藏不住,“今日召你们来,是要宣布两件大喜事。”

他顿了顿,目光先落在沐琳身上:“沐琳弟子勤修不辍,昨日已引动化神劫雷,虽未完全突破,却已是板上钉钉,特赐‘灵溪’道号,允你入长老堂旁听。”

沐琳又惊又喜,快步上前行礼,声音带着激动的微颤:“谢长老!”她看向皖秋,对方正朝她笑着点头,眼底的光比阳光还亮——这些年,皖秋总在她修炼遇阻时,用通心诀帮她梳理灵力,这份情谊,早已刻进了彼此的道途里。

“第二件事,”肖凌长老的目光转向另一侧,语气愈发温和,“奥岁宗与我宗商议,愿结秦晋之好,以固两宗情谊。”

人群瞬间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叹。就见奥岁宗的灰袍长老带着夜宸走上台,小椿萱跟在身后,脸颊微红。“我宗夜宸,与清凌宗翎涵弟子,性情相投,修为相当,”灰袍长老笑道,“经两宗商议,愿为二人定下婚约,待翎涵弟子稳固修为,便择日完婚。”

翎涵站在那里,素来清冷的脸上难得泛起红晕,却挺直了脊背,坦然迎向众人的目光。夜宸虽还是那副冷淡模样,却在与翎涵目光相遇时,悄悄握紧了拳,耳尖泛着不易察觉的红。

皖秋看着台上的两人,忽然想起十年前合宗试炼时的针锋相对,再看今日的默契,忍不住弯了弯嘴角。沐琳凑到她身边,低声笑道:“没想到吧?当年打得多凶,现在就有多甜。”

钟然走到两人身边,化神期的灵力带着沉稳的暖意:“往后两宗便是一家人了。”他看向皖秋,眼底带着长辈般的欣慰——这孩子不仅重见光明,修为精进,眉宇间的从容也越发深厚,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需要人护着的盲眼师妹了。

阳光穿过银杏叶,在玉溪台洒下满地金辉。喜事的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了整个宗门。皖秋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山谷,心里忽然想起那个总在石桌前为她画阵图的身影,嘴角的笑意又深了几分——她的道途上,不仅有并肩的同伴,有新生的光明,还有一份悄然生长的、等着她去回应的情愫。

今日的玉溪台,满是欢腾,而属于每个人的故事,都还在继续生长着。

玉溪台的欢腾还未平息,肖凌长老忽然抬手压了压,眼底的笑意更深:“其实啊,还有第三桩喜事,这桩,可比前两桩更让老夫高兴。”

众人都屏住了呼吸,连刚定下婚约的翎涵与夜宸都好奇地望过来。

肖凌长老清了清嗓子,朗声道:“秘境的林一前辈,与我宗弟子慕皖秋,情投意合,愿结为道侣,共证大道!婚期便定在三周后,到时候,要请各宗都来喝杯喜酒!”

话音落下的瞬间,整个玉溪台静得能听见银杏叶落地的声音,下一秒,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惊呼——

“林一前辈?是那位古神期的前辈?”

“皖秋师姐?天哪!他们怎么会……”

“难怪皖秋师姐这几年总往秘境跑,原来是……”

沐琳一把抓住皖秋的手,眼睛瞪得圆圆的,惊喜得说不出话,只能用力晃着她的胳膊。皖秋脸颊绯红,绫罗早已摘下的眼望着台首,却悄悄垂下了眼帘,耳尖红得快要滴血——她知道这一天会来,却没想到会以这样热闹的方式被宣布。

就在这时,一道玄色身影从云端落下,稳稳站在肖凌长老身侧。林一依旧是那身素净道袍,古神期的威压收敛得恰到好处,只在目光落在皖秋身上时,才泄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

“是我求的亲。”他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玉溪台,“皖秋心性通透,是我此生唯一想共证大道之人。”

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比任何誓言都动人。皖秋猛地抬头,撞进他深邃的眼眸里——那里面映着她的身影,映着漫天飞舞的银杏叶,映着满台的欢腾,独独没有了往日的孤寂。

钟然走上前,对着林一拱手,语气是全然的敬重:“前辈与皖秋师妹情投意合,是清凌宗的幸事,晚辈代宗门恭贺。”曾如意、易安等人也纷纷上前道贺,连素来清冷的嫚丸,嘴角都挂着真心的笑意。

奥岁宗的灰袍长老不知何时也来了,站在台下抚须而笑:“古神期与化神期结为道侣,这可是千年难遇的佳话,到时候,奥岁宗定送上厚礼。”

阳光正好,银杏叶如金蝶般落在皖秋肩头。她望着台上那个为她坦然承认心意的身影,忽然想起山谷里的石桌,想起那些画满阵图的卷轴,想起他为她披上的外衣,原来所有的刻意靠近,所有的独家教导,都是藏在修行里的深情。

“三周后……”沐琳终于找回自己的声音,笑着抹了把眼泪,“我要给你梳最漂亮的发髻,戴上次我淘到的凤羽钗。”

皖秋笑着点头,眼角眉梢都染上了从未有过的柔和。而台上的林一,看着她被朋友簇拥着,笑得眉眼弯弯的模样,千年不变的沉静眼底,第一次漾起了名为“圆满”的光。

第三桩喜事,像投入湖心的石子,在每个人心里激起温暖的涟漪。玉溪台的银杏叶还在落,却像是在为这场跨越了辈分与岁月的爱恋,铺就一条金色的路。

皖秋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脚下的青石板被岁月磨得发亮,却再没了记忆中奶奶唤她“阿秋”的声音。二十多年了,她离开时还是个被奶奶牵着衣角的小姑娘,如今已是能独当一面的化神期修士,连眼睛都重见了光明,可这双眼睛,却没能再看到那个总在灶台前忙碌的身影。

村落比记忆中更安静,几户人家的烟囱冒着淡烟,却没人认出她。她凭着记忆往村东头走,越靠近那座小院,脚步越慢。直到看见那堵塌了一半的土墙,她才停住——记忆里青砖黛瓦的小院,如今只剩断壁残垣,荒草从裂开的地基里钻出来,长到半人高,把那扇曾被奶奶无数次推开的木门,压得变了形。

“奶奶……”她轻声唤了句,声音被风吹散,没激起一点回响。

通心诀不自觉地运转起来,她“听”到空气中残留的、属于奶奶的气息,很淡,像蒙尘的旧物,带着灶膛的烟火气和晒干的草药香。那是五年前消散的,她算得清时间——她在秘境闭关时,曾隐约感知到一缕温和的灵力骤然变弱,当时只当是错觉,原来……是奶奶走了。

她走上前,拨开齐腰的杂草,摸到木门上那道她小时候刻下的歪歪扭扭的“秋”字。指尖触到粗糙的木痕,忽然想起七岁那年,她眼睛刚看不见,总在门上乱摸,奶奶就握着她的手,一笔一划刻下这个字:“阿秋,记着,这是咱家的门,走再远,也能摸回来。”

可现在,门还在,摸门的人,却不在了。

她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院子里的石磨倒在地上,磨盘上长了层青苔;灶台塌了一角,当年奶奶总在这儿给她烤红薯,香气能飘满半个村子。她走到里屋,屋顶漏了个洞,阳光直直地照在地上,照亮了散落的几片旧布——那是奶奶给她缝的小袄,边角磨破了,却还能看出针脚的细密。

皖秋蹲下身,指尖拂过旧布,眼眶慢慢热了。她终于能看见了,却没能看见奶奶最后一面;她有了保护自己的力量,却护不住那个护了她整个童年的人。可转念一想,奶奶若知道她如今的模样——眼睛亮了,修为高了,还有了想共度一生的人,定会在灶台前笑得露出牙床吧。

风穿过断墙,带着草叶的气息,像奶奶从前为她扇风的蒲扇。皖秋站起身,最后看了眼这座塌了的小院,记忆里的烟火气与眼前的荒草重叠,忽然就懂了:奶奶没走远,她就在那些温暖的回忆里,在她每次想起“家”时,心头泛起的暖意里。

她对着小院深深鞠了一躬,转身离开。阳光落在她身上,灵力流转间带着前所未有的沉静。有些告别,不必说出口;有些思念,会化作前行的力量。她要带着奶奶的期望,好好活下去,连同那份没能说出口的牵挂,一起走向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