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凡眼不识仙 > 第2章 修仙

凡眼不识仙 第2章 修仙

作者:许洛葵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12 17:10:08 来源:文学城

入宗的第一日,肖凌长老便带着他们两人往宗门后山的弟子院走去。沿途草木葱茏,风里飘着松针的清香,皖秋循着脚步声和沐琳的低语,慢慢记下路径。

“新来的弟子,住处需凭缘分。”肖凌长老指着前方一排挂着木签的架子,“架子上的签分了字号,抽到同号者,便同住一个小院。”

沐琳立刻拉着慕皖秋走到架子前:“咱们一起抽,看能不能凑个巧。”她先替皖秋摸了支签,自己又抽了一支,展开一看,眼睛瞬间弯成了月牙,“是‘音优’!皖秋你看,我这支也是!”

慕皖秋指尖触到签上的字迹,虽看不见,却能摸到那两个字的轮廓,耳边听着沐琳雀跃的声音,嘴角也跟着扬起:“真的?”

“可不是嘛!”旁边负责登记的弟子笑着核对,“音优小院就在前面第五间,院里种着两株玉兰,清净得很。你们俩运气真好,这小院上个月刚翻修过呢。”

沐琳牵着慕皖秋往小院走,脚步都轻快了许多:“你听,连老天爷都想让我们住一起呢!以后练剑累了,咱们就坐在玉兰树下歇脚,我给你讲院里的花开得有多好看。”

慕皖秋“嗯”了一声,指尖能感受到沐琳掌心的温度,鼻尖萦绕着草木的清香,心里第一次对这个陌生的宗门,生出了几分踏实的暖意——原来仙途之上,真的有这样恰好的缘分,能让她在看不见的世界里,始终有个同行的身影。

音优小院比想象中更雅致,两株玉兰树亭亭如盖,枝叶间漏下的阳光落在青石板上,碎成点点金斑。沐琳先扶着皖秋摸到东边的房间,又转身去收拾自己西边的屋子,动作麻利得很,不多时就把被褥铺得整整齐齐,连窗台上的灰尘都擦得干干净净。

她擦着手走进慕皖秋的房间时,见慕皖秋正坐在床边,微微侧着头避开窗外斜照进来的阳光,睫毛在眼睑下投出淡淡的阴影。沐琳心里一动,想起刚才路上皖秋偶尔会抬手挡一下光线,便从自己包袱里翻出一方素白的纱布。

“皖秋,”她走过去,声音放得轻柔,“我看你眼睛见了强光好像不太舒服,是不是会刺痛?”见皖秋轻轻点头,她举起纱布晃了晃,“我这包袱里正好有块干净的纱布,是出发前娘给我备着防蚊虫的,质地软得很。我帮你蒙在眼睛上吧,这样太阳就刺不到了,练剑的时候也能专心些。”

说着,她小心翼翼地将纱布轻轻覆在慕皖秋眼上,指尖避开眼睑,只在脑后松松打了个结。纱布很薄,虽挡了强光,却隐约能透出些光影明暗。“这样是不是好多了?”沐琳问着,伸手在她眼前挥了挥,“不碍事吧?”

慕皖秋眨了眨眼,果然没了那种针扎似的不适感,反而觉得眼皮上覆着一层温柔的暖意。她抬手轻轻碰了碰纱布,低声道:“谢谢你,沐琳。”

“谢什么呀,”沐琳笑得眉眼弯弯,“以后这就是咱们的家了,互相照应是应该的。走,我带你去院里摸摸那两株玉兰,花开得正香呢。”

沐琳牵着慕皖秋走到玉兰树下,停在一枝缀满花苞的枝头旁:“你摸摸,这花瓣摸着滑溜溜的,像上好的绸缎。”

慕皖秋依言伸出手,指尖刚触到那微凉柔软的花瓣,便轻轻拢住一朵半开的玉兰花。花瓣边缘带着点微微的卷曲,沾着晨露的湿意,她小心地将花摘下来,凑近鼻尖。

清冽的香气瞬间漫进鼻腔,带着草木的微苦和一丝甜意,像极了奶奶晾晒的花茶。她闭着眼,细细“听”着这香气在空气里散开的轨迹——仿佛有无数细碎的声音在鼻尖跳跃,那是花瓣舒展的轻响,是露水滑落的微声,都藏在这缕香气里。

“闻到了吗?”沐琳在一旁轻声问,“这花是白色的,像用月光揉成的,风一吹就晃悠悠的,可好看了。”

慕皖秋把花攥在手心,纱布下的嘴角弯了弯:“嗯,闻到了。它在笑呢。”

沐琳愣了一下,随即笑起来:“你说得真对,可不是像在笑嘛!等全开了,咱们把花瓣收起来晒干,泡茶喝肯定香。”

皖秋“嗯”了一声,指尖摩挲着花瓣的纹路,心里忽然觉得,就算看不见颜色,这世界也在用另一种方式向她展露模样——比如玉兰的香,比如沐琳的声音,比如掌心这朵花的温柔。

十五日的时光像院角的流水,静静淌过。沐琳每日清晨都会牵着皖秋熟悉宗门路径,教她辨认不同草木的气息,傍晚又一起在院里练习基础的吐纳法门。皖秋渐渐能凭着风声、脚步声,在小院附近自如行走,指尖也记住了玉兰花瓣从含苞到半绽的触感。

这日天刚蒙蒙亮,沐琳便兴冲冲地来拍她的房门:“皖秋,今日是正式开蒙的日子!咱们去修仙台学心法啦!”

皖秋跟着她走出小院,晨露打湿了石阶,空气里满是清冽的草木气。沐琳的声音像带着晨光的暖意:“修仙台在宗门中央的广场上,有九层石阶,上面刻着咱们清凌宗的入门心法呢。听说肖凌长老会亲自授课。”

穿过几条回廊,前方渐渐传来其他弟子的脚步声和低语。沐琳握紧了她的手:“快到了,台阶有点陡,跟着我的步子走。”

踏上修仙台的瞬间,皖秋感觉到一股更浓郁的灵气扑面而来,比玉台的气息更沉静,带着岁月沉淀的厚重。她能“听”出周围站了不少人,呼吸声、衣料摩擦声交织在一起,其中似乎还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熟悉的轻视气息——是那日同批考核的人。

“别怕,”沐琳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带着安抚的力量,“长老要开始了。”皖秋点点头,攥紧了手心那朵被她风干、日日带在身上的玉兰花,静待着修仙之路真正的开端。

晨雾尚未散尽,肖凌长老的身影已出现在修仙台顶端,青灰色道袍在风里微微扬起。他目光扫过台下,朗声道:“今日起,第四十五届新弟子正式开蒙。本届虽只收了两位,却皆是难得的好苗子——一位是身九十六品灵根、九十二点顶级灵感的慕皖秋,另一位是心性纯良、灵气通透的沐琳。”

他抬手示意:“大家掌声欢迎。”

周围立刻响起热烈的掌声,夹杂着好奇的议论。有早入门的弟子忍不住高声问:“肖凌长老,您说的那位顶级灵根的师妹在哪?倒是让我们瞧瞧,是什么样的天纵奇才!”

肖凌长老笑了笑,不自觉地抬手指向人群中那个蒙着纱布的身影:“喏,便是那位。”

话音刚落,掌声骤然停了半拍。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皖秋身上——她安静地站在那里,眼上覆着素白纱布,身形纤细,看起来平平无奇,实在难与“顶级灵根”“顶级灵感”这些耀眼的词联系起来。

“她……她怎么蒙着眼睛?”

“难道是……那位失明的姑娘?”

“不可能吧?顶级灵根的天才,居然看不见?”

窃窃私语声像潮水般漫开,惊讶里带着难以置信。沐琳下意识往皖秋身边靠了靠,低声说:“别理他们,长老都认可你呢。”

皖秋指尖微微收紧,攥住了袖中的干玉兰花。她没说话,只是静静站着,纱布下的眼睛虽看不见那些探究的目光,却能“听”出其中的惊疑与轻视——但这一次,她心里没有慌乱,只有一股更坚定的念头:总有一天,他们会知道,蒙着纱布的眼睛,也能看清修仙的路。

肖凌长老清了清嗓子,声音陡然提高:“怎么?觉得不可思议?告诉你们,灵根与灵感从不论形貌,她能凭自己闯过三轮考核,便配得上这份天赋。往后谁若再以偏见待人,休怪老夫按门规处置!”

一番话掷地有声,议论声顿时消了下去。皖秋微微侧头,朝着长老声音的方向,轻轻弯了弯唇角——原来,在这仙门里,除了沐琳,还有人愿意为她挡住那些不解的目光。

“接下来让两位新来的弟子,来认识认识各位大师姐和大师兄吧”肖凌长老话音刚落,从弟子队列中走出三人。为首的女子身着月白道袍,发间仅用一根木簪束起,气质清冷如月下寒潭,开口时语气平淡无波:“两位小师妹,你们好,我是翎涵,忝为大师姐。”

她身侧立刻站出另一位红衣女子,眉眼锐利,下巴微扬,语气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霸气:“我叫嫚丸,二师姐。”话音刚落,目光便扫过皖秋眼上的纱布,虽没说什么,却带着股审视的意味。

最后上前的是个身着青衫的少年,眉眼弯弯,笑容爽朗,目光落在沐琳身上时亮了亮,又转向皖秋,语气热络:“没想到新来的小师妹一个清雅一个特别,我叫易安,排行第三,你们以后叫我易师兄就好。往后在宗门里有难处,尽管找我!”

沐琳连忙拉着皖秋上前见礼:“见过翎涵师姐、嫚丸师姐、易安师兄。”

皖秋也跟着微微欠身,依着声音分辨方位:“见过各位师兄师姐。”

易安见她蒙着纱布还能准确朝着众人的方向行礼,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笑道:“慕师妹不必多礼,听说你灵根天赋极好,往后练剑若是有不懂的,我可以陪你对练。”

嫚丸却轻哼一声,插了句嘴:“灵根好有什么用?连剑穗子都未必能抓稳。”

翎涵淡淡看了她一眼,嫚丸便闭了嘴。翎涵转向两人,语气依旧清淡:“入门心法稍后我会抄一份给你们,先从吐纳筑基开始。清凌宗不养闲人,往后的日子,且看你们自己的造化。”

两人弯腰行礼,清脆的声音同时响起:“是,大师姐。”

肖凌长老看着她们默契的模样,眼中笑意更深了些,随即正色道:“好了,见过师兄师姐,便该入正题了。今日要教你们的,是我清凌宗的入门心法——‘静心诀’。”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两人:“这心法,说难不难,说易也不易。所谓心法,究其根本,便是‘心术’。练的是如何收束杂念,让灵气顺着经脉流转时,如静水流深,不躁不滞。”

说着,他抬手在空中虚画,指尖带起淡淡的灵气波动:“尤其是慕皖秋,你灵根虽强,却需格外注意‘心定’。看不见并非阻碍,反能少些外物纷扰,若能守住心神,让灵气与心念合一,往后进境定会远超常人。”

皖秋屏息听着,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中的干玉兰花瓣——原来心法练的不是招式,而是内心的安定。她忽然明白,肖凌长老说的“心术”,或许正是让她在黑暗中找到方向的钥匙。

沐琳也听得格外认真,时不时悄悄看一眼皖秋,见她虽蒙着纱布,却听得专注,便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心法记牢,回头再讲给皖秋听,帮她一起练。

修仙台上渐渐安静下来,弟子们各自盘膝坐下,闭上眼开始运转“静心诀”。沐琳坐在皖秋身侧,刚沉下心感受灵气流动,眼角余光就瞥见皖秋的手指微微动了动,像是在调整坐姿。她忍不住偏过头,想看看皖秋是不是遇到了难处,要不要悄悄提醒一句口诀。

“咳咳咳——”

三声清脆的咳嗽骤然响起,带着毫不掩饰的警示。沐琳心头一跳,连忙转回头,正对上嫚丸二师姐锐利的目光。

“练‘静心诀’,讲究收视返听,心神内守。”嫚丸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目光直直落在沐琳身上,“眼睛看别处,心思早就飘到九霄云外了,还修什么仙?给我看前方的石阶,把心收回来!”

沐琳脸颊一热,连忙低下头,不敢再分神,指尖却悄悄在膝头蜷了蜷——她是担心皖秋记不住口诀,毕竟蒙着眼睛,连长老写在石板上的心法图谱都看不见。

身旁的皖秋似乎察觉到她的局促,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气音说:“我没事,口诀记住了。”

沐琳这才松了口气,重新闭上眼,努力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只是眼角的余光里,总觉得嫚丸师姐的目光还在两人身上停留了片刻,带着些说不清的意味。

运转心法的气息刚在体内走了半圈,皖秋忽然觉得胸口一阵剧痛,像是有股乱窜的灵气猛地撞上了经脉。她来不及细想,喉间一甜,一口血“噗”地喷在身前的青石板上,染红了一小片石纹。

“唔……”她闷哼一声,额角瞬间渗出冷汗。

周围顿时起了些骚动,有人忍不住低呼。沐琳猛地睁开眼,见她嘴角挂着血迹,吓得连忙扶住她:“皖秋!你怎么样?”

肖凌长老快步走过来,眉头微蹙:“灵气逆行,心术不稳所致。”他看向众人,声音沉了沉,“方才说过,运转心法时若气血翻涌、吐血,或是被经脉中乱窜的灵气‘电’得发麻,都是心法入门失败的征兆。”

嫚丸在一旁冷冷开口:“果然如此。连最基础的静心诀都练不明白,还说要主战?”

易安连忙打圆场:“二师姐,慕师妹是第一次练,难免出岔子……”

皖秋推开沐琳的手,用袖子擦了擦嘴角的血,声音带着些虚弱,却异常坚定:“长老,是我太急了,想让灵气走得快些……我再试一次。”

肖凌长老看着她眼底的韧劲,缓了语气:“不急。静心诀,重在‘静’字。你灵根太锐,灵气比常人烈三倍,越是急着推进,越容易失控。先调息一刻钟,再从头来。”

沐琳连忙帮她顺气,低声道:“别硬撑,咱们慢慢练。”皖秋点点头,闭上眼调整呼吸,掌心的血迹还带着温热,却让她心里更清楚——这条主战之路,从第一步开始,就要比别人难上百倍。

皖秋正闭着眼调息,忽然感觉到身侧传来一阵柔和的灵气波动,像初春融雪般顺畅地漫开。她微微一怔,侧耳细听——那是灵气在经脉中完美流转的声音,没有丝毫滞涩,正是“静心诀”入门的征兆。

她下意识朝着沐琳的方向偏过头,就听见易安师兄低呼一声:“沐师妹这是……成了?”

皖秋心里猛地一惊——不过短短半个时辰,沐琳竟然已经将心法运转自如?

睁眼望去(尽管隔着纱布,只能模糊感知光影),只见沐琳周身萦绕着淡淡的白光,气息均匀绵长,脸上带着一丝沉浸其中的平和。肖凌长老走上前,指尖轻点她周身穴位,随即抚须大笑:“好!好一个‘纯灵通透’!这丫头的心性竟如此澄净,连灵气都愿意跟着她的心意走,竟是你们之中第一个入门的!”

翎涵师姐素来平静的眼底也泛起一丝波澜,看向沐琳的目光多了几分赞许。易安更是咋舌:“我当年可是练了三天才摸到门道,沐师妹这天赋也太藏拙了吧!”

唯有嫚丸师姐抿着唇,脸色有些复杂——她当年用了一日才入门,却没想到这个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师妹,竟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成功。

皖秋更是心头震动,她知道沐琳性子稳,却没料到她在修行上竟有这般天赋。喉间的血腥味似乎淡了些,她对着沐琳的方向,轻声道:“恭喜你,沐琳。”

沐琳此时恰好收了功,听见声音睁开眼,看见皖秋嘴角的血迹,连忙起身走过来:“我成功了?可你……”她开心的神色立刻淡了些,“没关系,我学会了,回头一点点教你,咱们肯定能一起练好。”

肖凌长老看着这对相互牵挂的小弟子,眼中的笑意更深了——一个锐不可当,一个润物无声,或许这届弟子,真能闯出些不一样的天地。

一刻钟后,皖秋指尖的颤抖渐渐平息,胸口的滞涩感也散了大半。她深吸一口气,按照肖凌长老的嘱咐,刻意放缓了引导灵气的速度,像牵着一匹烈马般,轻轻引着体内那股躁动的灵气往经脉里走。

起初依旧有些滞涩,灵气撞上脉壁时,带来细微的刺痛。她想起沐琳刚才那股柔和的灵气波动,便试着模仿那份“静”——不去想“必须成功”,不去急着往前冲,只专注于每一次呼吸,让心念像院中的玉兰花瓣般,悠悠落在当下。

忽然,指尖传来一阵极轻的酥麻,那股烈如火焰的灵气,竟真的温顺了些许,顺着经脉拐过第一个弯时,没有再冲撞。皖秋心头一紧,却强压下雀跃,继续稳住心神,一点点往前引。

不知过了多久,当灵气终于完整地在经脉中走完一个周天,她听见身侧传来沐琳压抑的惊呼,紧接着是易安师兄的声音:“成了!慕师妹也成了!”

皖秋缓缓睁开眼(尽管被纱布挡着),只觉得浑身经脉通畅了不少,掌心甚至渗出一层薄薄的白气——那是灵气初步炼化的征兆。她转头朝向沐琳,声音带着刚经历过灵气冲刷的微哑,却难掩一丝释然:“我……好像做到了。”

沐琳连忙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滚烫:“我就知道你可以!你看,咱们都成了!”

肖凌长老走上前,指尖在皖秋脉上一搭,眼中闪过惊叹:“半个时辰调整,一个时辰入门,这般韧性与悟性,果然没看错你。记住今日这份‘稳’,往后练剑,亦要如此。”

翎涵师姐也微微颔首,清冷的眼中难得带了丝认可。唯有嫚丸看着两人相握的手,眉头微蹙,却终究没再说什么——谁也没想到,这两个初来乍到的小师妹,竟能在一日之内双双入门,一个快得惊人,一个韧得意外。

暮色漫进音优小院时,沐琳正帮皖秋拆着纱布换新药,忽然听见院门外传来轻叩声。开门一看,竟是翎涵师姐站在玉兰树下,月白道袍被夕阳染了层淡金。

“师姐怎么来了?”沐琳连忙侧身让她进来。

翎涵走进屋,目光扫过桌上两碗还冒着热气的清粥,语气依旧清淡,却比白日里多了几分温和:“来看看你们。今日入门心法,你们比我当年快了整整三日。”

皖秋正坐在榻边整理袖中的干花,闻言动作一顿。

“别觉得入门容易,往后的路才难走。”翎涵走到窗边,望着院外渐暗的天色,“清凌宗的核心是剑修,往后要练的剑法、步法,只会比静心诀难十倍。而最难的,是宗门镇派的古神术——那是需要灵根与神魂完全契合才能催动的术法,我入宗十年,至今也只摸到些皮毛。”

沐琳捧着刚温好的茶递过去:“古神术很难吗?”

“难。”翎涵接过茶盏,指尖微凉,“据说创术的先祖曾言,‘神术非术,乃心映天地’。你们一个灵根纯透,一个灵感卓绝,或许将来能触到门槛,只是切不可急于求成。”她看向皖秋,“尤其是你,灵根太锐,练神术时更要守住心神,否则容易被术法反噬。”

皖秋轻轻“嗯”了一声,将干玉兰花放进木盒里——原来仙途之上,还有这样需要“心映天地”的法门。她虽看不见前路,却忽然觉得,那些难走的路,或许才更值得去闯。

翎涵放下茶盏起身:“明日卯时来演武场,我教你们基础剑法。”走到门口时,又回头补了句,“院里的玉兰,再过三日该全开了。”

沐琳愣了愣,随即笑着应下——这位清冷的大师姐,原来也会记得她们说过喜欢玉兰。待院门关上,她转头对皖秋笑道:“你听,师姐都在为咱们鼓劲呢。”

皖秋“听”着窗外玉兰叶的轻响,指尖在木盒上轻轻敲了敲,嘴角扬起一抹浅浅的弧度。

天还浸在墨色里,卯时的梆子刚敲过第一响,沐琳就牵着皖秋的手出了音优小院。夜色中的石板路带着露水的凉意,远处演武场已隐约传来兵刃碰撞的脆响,是早课的弟子在练剑。

“你听,好多人已经在练了。”沐琳轻声说,脚步放得很稳,特意避开路上的碎石。

皖秋“嗯”了一声,耳尖捕捉着风中传来的剑风——有的沉猛如惊雷,有的轻盈如流萤,想来是不同修为的弟子在切磋。她指尖无意识地蜷了蜷,心里竟生出几分期待。

演武场中央的高台上,翎涵师姐早已站在那里,身前摆着两柄木剑。见她们来了,便扬声道:“来得正好。今日先学握剑式,剑者,手之延伸,心之锋芒,握不稳剑,便谈不上练剑。”

沐琳扶着皖秋走到台前,先替她选了柄重量适中的木剑,自己也拿起一柄,试着握了握。

皖秋指尖触到木剑的瞬间,忽然微微一顿——剑柄的纹路、木材的质感,竟让她想起小时候摸过的砍柴刀。只是这木剑更光滑,也更轻,却透着一股沉静的力量。

“握剑时,拇指扣住食指第二关节,掌心要虚,像握着一团气。”翎涵的声音在晨光中格外清晰,“沐琳你先看我示范,皖秋,你伸手,我来教你。”

皖秋依言伸出手,感觉到翎涵微凉的指尖握住她的手,一点点调整姿势。“手腕要直,却不能僵,”大师姐的声音近在耳畔,“就像院里的玉兰枝,看着挺,却有韧性。”

皖秋忽然明白了——原来练剑和心法一样,都要在“稳”与“柔”之间找平衡。她试着按照翎涵教的姿势握紧木剑,掌心果然泛起一丝熟悉的酥麻,像是灵气顺着手臂,悄悄流进了剑柄里。

翎涵将两柄木剑换成了真正的铁剑,剑身映着初升的朝阳,泛着冷光。她手腕轻抖,铁剑忽然离手而起,悬在半空中微微震颤,带着破空的轻鸣。

“接下来要学的是飞剑基础——御物诀。”翎涵的声音平静无波,“先以灵气牵引剑体,让它如臂使指。”

话音刚落,皖秋握着剑柄的手忽然轻轻一颤。她能“听”到飞剑悬在空中时那细微的嗡鸣,像无数根细针在刺着她的耳膜。看不见剑的轨迹,如何能让它听话?连握剑都要靠旁人引导,更别说让剑凭空飞起了。

沐琳察觉到她的紧绷,悄悄碰了碰她的胳膊:“别怕,师姐会教我们的。”

翎涵目光落在皖秋微微发白的指尖,放缓了语速:“御物不在眼,在心。你灵气锐,灵感强,本是练飞剑的好料子。先闭上眼,别去想‘剑在哪’,试着用灵气‘摸’它——就像你摸玉兰花瓣那样。”

皖秋深吸一口气,依言松开手,任由铁剑悬在身前。她闭上眼(纱布下的睫毛轻轻颤抖),努力摒除杂念,将灵气一点点探出去。起初像在黑暗中摸索,灵气撞上冰冷的剑身时,她忽然“看”到了——不是用眼睛,而是用灵气“看”到了剑的形状、重量,甚至剑身的纹路。

“对,就是这样。”翎涵的声音带着一丝赞许,“试着让它往左边移一寸。”

皖秋集中精神,引导着灵气轻轻推了推剑身。铁剑果然颤了颤,往左边歪了歪,却忽然失去平衡,“哐当”一声掉在地上。

她瞬间攥紧了拳,掌心全是汗。

“没关系。”翎涵捡起剑递还给她,“我当年第一次练,剑掉了七次。你这是第一次,已经很好了。”

沐琳在一旁也试着引动飞剑,虽飞得歪歪扭扭,却比皖秋稳些。她见皖秋抿着唇不说话,便笑着说:“你看,我也飞不好呢,咱们一起练。”

皖秋握着失而复得的铁剑,忽然抬起头,朝着翎涵的方向轻声道:“师姐,我想再试一次。”

晨光穿过云层落在她蒙着纱布的脸上,竟透出一股不服输的锋芒。翎涵看着她,清冷的眼中闪过一丝暖意,点了点头:“好。”

演武场的晨光渐渐变得炽烈,铁剑落地的“哐当”声一次又一次响起。

皖秋的额角渗出细汗,顺着纱布边缘往下滑。她一次次引动灵气,让铁剑悬起,却总在移动时失了平衡——有时是灵气太猛,剑直接飞出去撞在石壁上;有时是灵气不稳,剑刚抬起半寸就重重砸落。第十六次,木剑“啪”地掉在脚边,她的手腕已经酸得发颤,指尖被剑柄磨出了红痕。

“歇会儿吧?”翎涵扶着她的胳膊,声音里满是心疼,“你都练了快一个时辰了。”

皖秋摇摇头,弯腰摸索着捡起剑,掌心的红痕蹭到剑柄,传来一阵刺痛。她刚想再次尝试,却听见身侧传来一阵轻响——沐琳手中的铁剑正稳稳悬在半空,随着她的手势缓缓移动,虽不算灵活,却再没掉落。

“我……我好像成了?”沐琳自己也有些惊讶,看着悬在身前的剑,脸上绽开笑容,“皖秋你看,第三次就成了!”

易安不知何时站在不远处,见状朗声笑道:“沐师妹悟性真高!这御物诀我当年练了整整五日呢!”

皖秋听着沐琳那边稳定的灵气波动,心里忽然涌上一股涩意。她攥紧剑,低声道:“我再试一次。”

这次她刻意放缓了速度,灵气像涓涓细流般缠绕住剑身。铁剑慢慢升起,悬在离地面一尺的地方。她屏住呼吸,试着让它往前挪一寸——就在此时,灵气忽然微微一滞,剑身猛地倾斜,眼看又要掉落。

“稳住心神!”翎涵的声音及时响起,“用你练心法时的‘静’!”

皖秋猛地回神,强行压下心头的急躁,指尖灵力一收一放,竟硬生生稳住了倾斜的剑身。虽然最后只往前挪了半寸,剑还是落了,但这一次,她没有立刻去捡,而是站在原地,感受着刚才那瞬间的“掌控感”。

翎涵走上前,递给她一块干净的帕子:“第十七次,比上次多撑了三息。看得见的人练飞剑,靠眼睛追剑;看不见的人,靠心驭剑。你要走的路本就不同,慢些没关系,走得稳才重要。”

皖秋接过帕子擦了擦汗,看着沐琳那边已经能让剑转圈的身影,忽然笑了笑:“嗯,我知道。”

她重新握紧剑,阳光透过纱布落在眼上,虽仍是一片模糊,心里却亮堂了——别人的捷径或许她走不了,但她的路,一步一步踩实了,总会有能让剑稳稳悬在掌心的那天。

两日来,音优小院的灯总亮到深夜。沐琳夜里醒来,总能听见院中风声夹杂着木剑落地的轻响,披衣出去看,总见皖秋独自站在玉兰树下,一遍遍抬手、引气、收剑,月光在她蒙着纱布的脸上投下固执的剪影。

第三日清晨,天刚泛白,演武场上忽然传来一声极轻的嗡鸣——慕皖秋手中的铁剑竟稳稳悬在了半空,随着她的手势缓缓移动,时而盘旋,时而直刺,虽仍带着生涩,却再没有半分歪斜。

“成了!”沐琳惊喜地拍手,连一直冷眼旁观的嫚丸都忍不住停下动作,目光落在那柄听话的飞剑上。

皖秋脸上露出一丝疲惫却释然的笑,正想让剑再转个圈,忽然觉得眼前一阵发黑,体内灵气像是被抽干了般,连站都站不稳。她下意识想抓住什么,却只摸到一片虚空,随即身子一软,直直向后倒去。

“皖秋!”沐琳惊呼着冲过去,刚好接住她软倒的身子。

翎涵也快步上前,指尖搭在她腕脉上,眉头微蹙:“灵气耗尽,体力透支。她这两日几乎没合眼,硬撑着把灵气榨到了极限。”

易安连忙搬来一张石凳,帮着沐琳把皖秋扶坐下。沐琳摸着她滚烫的额头,急得眼眶发红:“练剑也不能这么拼命啊……”

皖秋迷迷糊糊中听见沐琳的声音,想抬手安慰,却连指尖都动不了,只能虚弱地“嗯”了一声,便彻底晕了过去。

等她再次醒来,已是深夜,躺在自己的床上,鼻尖萦绕着淡淡的药香。沐琳正坐在床边给她拧毛巾,见她睁眼,立刻喜道:“你醒了?感觉怎么样?”

皖秋动了动手指,声音沙哑:“剑……”

“剑在这儿呢。”沐琳把那柄铁剑放在她枕边,“你放心,你已经成功了,翎涵师姐说,你这是硬生生靠毅力闯出了一条驭剑的路子,比旁人更扎实。”

皖秋“看”着枕边的剑,嘴角牵起一抹浅淡的笑。虽然代价是晕倒,但她知道,这一次,她是真的握住了属于自己的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