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独角兽与守夜人 > 第20章 UFC2

独角兽与守夜人 第20章 UFC2

作者:你家小林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10 16:45:26 来源:文学城

UFC的现场,比忆芝从电视上看到的还要炸裂得多。

音乐像一记记重拳砸在人胸口,灯光狂闪,英文、粤语与普通话解说不断穿插啸叫,场馆内人声鼎沸,几乎听不清彼此说话。

八角笼上方的360度环绕大屏幕,循环播放着过往选手的KO名场面,比赛还没开始,现场观众已经嗨到起立。有人挥舞着选手的围巾,有人举着啤酒高声呐喊,各种语言在空气中交汇成一团躁动的浪潮。

他们的座位不在最前排,却也足够近。更让忆芝兴奋的是,前方几排,她一眼就认出了张伟丽。

她眼睛一亮,抓着靳明的手拼命晃,兴奋地指着前方,“你看!是伟丽!张伟丽!”

靳明早就看见那些嘉宾了,这会儿只看着她笑,问她,“要不要去合个影?我应该能找到人打招呼。”

忆芝眼神还黏在偶像身上,头都没回,“太麻烦了,别打扰人家。”不过还是默默把手机塞到靳明手里,小声补一句,“拍几张……别太明显。”

靳明笑着接过手机,拍了几张她和偶像背影的同框照。递还给她时,她低头翻着,眼睛都在发光。

他轻轻碰了碰她膝盖,“怎么只跟偶像合影,不跟我来一张?”

忆芝嘴上笑他什么醋都吃,干脆一转身坐在他腿上,让他从后面抱着,从他臂弯里伸出手机自拍。拍着拍着,还拉着他领口,咬着他下唇亲了一口。

身旁立刻有人吹了声口哨,她一点没害羞。

可能是想起了夜店那回,也是被她这样亲,靳明的耳朵立刻泛了红。

比赛开始,擂台上的拳手迅速进入贴身肉搏,拳风夹着喘息砸响,每一记击打都实打实落在对方身上。拳手的肌肉在灯光下清晰起伏,汗水飞溅,在台上扬起一道道碎光。

每一次重击,全场几乎同时爆炸,仿佛每个观众都替他们挨了一下。

忆芝是真的看得入了神。

她还牵着靳明的手,却因为紧张死死攥着他的指尖,完全没察觉。身子自然前倾,整个人被那种几近原始的搏斗牢牢吸引住了。

她不是第一次看比赛,但在现场,在这种没有转圜,没有保留的肉搏面前,这种热血淋漓的真实,比任何屏幕都来得冲击。

这就是她喜欢拳击的原因。

不是为了赢谁,也不是为了发泄情绪。她喜欢那种酣畅淋漓的疲惫,身体搏斗到最后,连血液流动和毛孔扩张都能察觉得到。汗水流下来,呼吸中带着铁锈味,心跳冲上头皮,脑子却异常的清醒——什么都没有,只有她自己。

靳明安静地坐在她身旁,手掌自然地落在她膝盖上。商场沉浮多年,他见过无数不见血的搏杀,反而在这种真刀真枪中,看得很平静。

他没有跟着起哄,只是沉稳地看着擂台,偶尔转头看她,眼神温和而专注。

从银河综艺馆出来时,场地里的灯还亮着,像一场不肯落幕的演出。

人群正往外涌,情绪还没退,所有人的耳膜被一整夜的喊叫声震得发胀,嗡嗡作响,不知是热血未凉,还是酒精尚未退烧。

他们走得不快,顺着潮水般的人群慢慢往出口去。靳明一只手轻轻搭在她腰上,像是怕她在人流里被冲散。

“回酒店?”她偏头问。

他挑了下眉,“饿吗?去吃点东西。”

她扫了眼人潮,这种大型活动一结束,观众大多要去找地方喝一杯。

“怕是到处都要等位吧。”

毕竟澳门就这么大。

他拉住她的手,“跟我走。”

等她反应过来,他们已经在氹仔码头上了轮渡,她这才明白,他们是要去香港吃这顿宵夜。

她低头笑了笑,觉得这人实在是细致到讲究。

他们坐在轮渡靠窗的位置。船缓缓离岸,身后的澳门像刚谢幕的舞台布景,喧闹的华彩渐渐后退,退进海风和夜色里,退到只剩一团模糊的光晕。

忆芝望着水面一闪一闪的碎光,像最后一回合灯光炸响时,顶棚飘下的彩纸,纷纷扬扬落进海里。

轮渡上人很多,嬉笑喧闹,只有他们这片角落是安静的。她有些累,轻轻靠在他肩上,手指有一搭没一搭地在他手背上轻敲。

她的头发微凉,带着海风的潮湿。

靳明低声开口,“刚刚最后那个飞膝踢 ,你有没有觉得裁判判得太快了。”

她抬头看他,“你也注意到了啊?我以为你全程都没怎么仔细看呢。”

他笑了下。船上空调开的很低,他扣住她有些凉的手指。

她问他,“你以前看过现场的吗?”

“UFC是第一次,NBA和F1以前看过。”

“哪个更好看?”

“NBA吧,我大学时喜欢打篮球。”

“我还以为你会说F1。”她靠着他笑。

他低头,下巴贴着她额角,压低声音,“去装逼的,在包厢里喝酒吹牛,赛车一眼没看。”

她轻笑出声,肩膀一抖一抖的。

船轻轻晃了一下,他抬手将她搂得更紧。

她在他怀里换了个姿势,望着窗外渐行渐近的维港灯火,忽然觉得夜晚还长,晚风吹得刚刚好。

下了船,空气立马变了味儿。

不是澳门赌场那种密闭的空调风,是湿热、泛咸的老街夜气。混着汽油、海腥和油炸食物的气味,温温吞吞地钻进鼻子里。

靳明牵着她穿过天星码头,在摩天轮脚下驻足。

“太晚了,停运了。”他仰头看着那团不再转动的灯光,有些遗憾。

她倒不觉得,轻轻晃了晃他手腕,“我们昨晚看过更好的了。”

他们没叫车,只是步行,沿着港岛西边靠海的旧街,一路往深巷里绕。

夜深了,路上行人不多,偶尔擦身而过的是拖着小车的送货工人、刚收摊的小贩,或者并肩踱步的老香港人,讲话都不带标点符号。

跟着他脚下不停,她有些惊讶,“你以前来过?”

他嗯了一声,牵着她的手,带她避开路边的积水,“有一阵子出差来得勤,香港办公室的同事带我来的。白天不开门,晚上就变成这一带最香的地方。”

他顿了下,“不过那时候,没女朋友一起。”

忆芝笑了笑,知道这话是说给她听的,是种声明。末了还是忍不住调侃了句,“此地无银三百两。”

他也不解释,只是笑着摇头,把她的手收在臂弯里。这一刻,不知道为什么,他竟有点希望那家店永远走不到。

食肆藏在两栋旧楼之间,红底白字的霓虹灯牌坏了一截,“記”字的左下角一闪一闪,像咬字不清的老粤剧。

门口用电线拉着几个灯泡,摆着塑料凳和折叠圆桌,他不喜欢店里油腻,捡了张桌子和她坐在外面。

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斜叼着半截烟,头发被油汗抹得发亮。他认得靳明,含糊说了句“嚟咗”,又看了忆芝一眼,点了点头,

靳明让她先坐,自己到灶台前和老板点了几道菜,又卷起袖子,去靠墙的餐具台烫了两副杯碟过来,还顺手冲了壶茶。

“喝点热的。”他把茶推到她手边。

她接过来,低头闻了闻,是港式茶餐厅标配的普洱,涩里带焦,像这座城市一样——不甜,但不至于难喝。

抬头看他一眼,眉眼微弯,“要不是你带着来,我可能一辈子也不会知道这地方。”

他也喝了口茶,轻轻咳了下,“也不一定多好。之前每次来都是刚加完班,饿得前胸贴后背,吃什么都香。等下你尝尝看。”

她没说话,只是看着他。

他可以公务机接送,也会在深夜加班后狼吞虎咽。那一瞬,她看见他不为人知的一部分。

她手指绕着杯口转了一圈,还是问出了那天团建时就想问的问题,

“那天在温泉,碰到白屿晨……”

靳明抬眼,像是早知道她会问。

“我感觉他话里有话。”她说出了心里的疑惑。

靳明轻轻点了下头,示意她继续说。

“倒不是他调侃我那些有的没的。”她想了想白屿晨那天说的话,“他当着我的面和你提上市,挺奇怪的。”

他低头笑了下,像是在说,“你都看出来了”。

“嗯,他那是想让女朋友架着我,内外夹攻,拱着我上市。”

他耸耸肩,“他这人,现在挺没劲的。”

老板一手两碟,端上来四个菜,转身又从灶上提过来一煲老火冬瓜汤。

撂下句“慢慢食”,回去接着忙了。

忆芝抢着给他盛了碗汤,用不太标准的粤语说,“小心熱。”

靳明回了句标准的,“唔該”。

两人对视了一眼,都笑了。

他喝了口热汤,像是真的解了乏,顺着刚才的话题接下去,“白屿晨打从第一天就念叨着上市。只不过那时候,技术都没落地,八字没一撇儿,没人当真。”

她点点头,“但你不想。”那次他带她去旧仓库,她多少猜到了一些。

他没急着接话,只是抬头望了望天。两座老旧高楼之间只剩一条蓝黑色的窄缝,像夜里一道打不开的门。

“想与不想,其实没那么重要。只能说在我看来,这件事利不如弊。”他斟酌着措辞,想尽量用她能听懂的话来解释。

“我们的技术壁垒够高,项目落地节奏也算稳定,公司现在并不靠资本活着。”他把筷子放下,“再继续融,说白了就是加速度。但很多时候,加速度不等于增长,它也可能失控。”

“你想让车跑得快,就要牺牲稳定性、砍掉悬挂减震,甚至连引擎都换掉。”他用她喜欢的赛车来打比方,“我不怕慢,只怕到了某一站,这辆车已经面目全非了。”

他笑了笑,“有些我想尝试的东西,比如那个共感模型,变现能力不高,但我觉得值得做。可一旦上市,董事会肯定第一个要砍这类项目。”

他语气很轻,却带着种淡淡的固执,“我做的不是为了让董事会夸我,可能就是想让这个世界多一种可能性吧。”

忆芝点点头,“这件事上,你、白屿晨、董事会,立场不同,诉求也不同。”她低声说。

“投资人想要回报最大化,白屿晨……我猜他更需要上市的……”她犹豫了下措辞,“光环吧?”

“但那些都不是你的诉求。”

她没有胡乱站边,也没有替他指责谁。这件事本身就只有立场,没有对错。

可恰巧,他站在了所有人的对立面。

自从旧仓库起,他想做的,从没变过。

靳明看着她,许久没说话。

在所有人争着讲道理、算收益、抢方向的时候,只有她,不动声色地和他一起守着那点坚持。

他看着她,忽然笑了下,轻轻点了下她手指,“我要是真想卷啊,早该去你那赛道。”

“我?”她一怔,微微蹙眉,片刻后才反应过来——“体制内?”

他点头。

她当然知道,他说的体制内,可不是街道办这种小打小闹。他要入体制,起点和方向都低不了。

他也有些倦了,打了个哈欠,“但那种地方掣肘更多,每分钟每秒,自己说了都不算,我还不如去上市呢。”说着笑了笑,自嘲似的。

她盯着他看了两秒,心里一动。白天那个八面玲珑、滴水不漏的人,这一刻却像个仍在屋檐下拉线修灯的少年。

他看出了她眼神里的担忧,握了握她的手指,给她一个无声的回应,又顺手帮她布了些菜。

看她吃了些,才问,“所以,这地方你吃着怎么样?”

她嘴里嚼着牛肉,声音含糊,“好吃,牛肉炒得入味还嫩,你也吃呀。”

她吃得香,他心情也放松下来。她吃饭从不扭扭捏捏,他之前注意到她是口味清淡的肉食动物,所以特意点的都是肉菜。

“要不要给你请个拳击教练?”他自己也夹了一筷子牛肉,笑着问她。

她飞快地咽下嘴里的东西,连连摆手,“千万别。”

前几天他刚提过赛车教练,现在又打算把她往自由搏击方向培养。

她喝了口茶,笑着解释,“我去打拳,一开始纯粹是给玲子打工那拳馆凑人头。”

“后来发现,有氧里面,拳击最好减肥,又不像跑步那么无聊,就没撂下。”

他喝着汤,头没抬,翘着嘴角幽幽地说了句,“看来我也得多去几趟健身房,总不能体力还不如你。”

她笑着瞪了他一眼,脸颊却有些热——昨晚他体力就好得很,抱着她没完没了,荤话一句接着一句——她赶紧摸了下头发,佯装镇定。

她清了清嗓子,“其实打拳和开赛车很像,肾上腺素拉满时,感觉时间都变慢了。速度、力度的变化,特别明显。好像这个世界就只剩我自己了。”

他看着她。

生物反应、神经机制、肾上腺素,他全都明白。可他没完全明白的,是她为什么喜欢这种状态。

那种全世界消音,只剩自己一个人的状态。

赛车也罢,拳击也罢。如果她追求的是速度、刺激,甚至是胜负,他都可以理解。但她要的似乎不是那些,她要的是某种从世界里抽身的安静,像是只有在失重中,她才能稳住自己。

靳明总觉得自己对她的了解,还是不够。

他能精准拿捏会议节奏,看透资本意图,也能在大多数人面前掌控局势,但在她身上,有一部分,总是模糊。

她并不藏,她比很多人都更诚实。但她的诚实本身,就像一道裂缝,不是谁都能踩进去看得清底部。

就像是……从不说谎,但实话,她也没有说全。

他没有继续追问。

他们刚在一起没多久,他知道,每个人总会有一块地方,是要靠时间慢慢解开的。

他不急。

他低头又帮她夹了一筷子菜。

“吃吧,趁热。”他说。

她“嗯”了一声,抬头看他一眼,眼神里没什么特别的情绪,只是微微笑了下。

心里微微舒了一口气,像是知道他不会逼她说更多,这才安稳了些。

宵夜摊前灯光泛黄,像一团低处的月色。老板的破收音机里,午夜电台播放着一首粤语老歌:

【當潮流愛新鮮 當旁人愛標籤】

【幸得伴著你我 是窩心的自然】

热气、油烟、晚风,和他们之间那点未说出口的东西,混在一起,被一碗热汤慢慢熨平。

那两天可能是想起来一些人和事,忽然很想写一点港风,于是就有了这几章。

"If you love her, take her to Hongkong, For it's heaven."

BGM:Eason,《无条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章 UFC2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