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宫斗宅斗 > 帝师的教谕 > 第10章 第十章

帝师的教谕 第10章 第十章

作者:赏心心 分类:宫斗宅斗 更新时间:2025-10-19 22:51:29 来源:文学城

窗纱拉开,阳光透进来,宋南卿才看清了这房间的全貌。不算大的一张床上放着两个枕头,房间里弥漫着阴湿发霉的味道,连红色的床幔如今也已经褪色成发黄的样子。斯人已逝,连她曾经住过的房间也像是陪她去了。

宋南卿对母亲的印象不算很多样,自他出生起贾贵妃就没了曾经的圣眷优渥,他印象中的母亲总是低垂着头替别人洗衣服,爱流泪但也没抱怨过老天不公。她尽自己所能好好保护自己,但有时在倾盆大雨下,那一个小小的芭蕉叶实在是遮挡不住多少雨和电。

但母亲爱看书,宫里有很多藏起来未被夺去的书籍,大概在皇宫中,只有真的黄金屋才令人觊觎,书中的自然没多少人惦记。

他从小被母亲教着认字、看书,心智早熟,所以才能在尔虞我诈的后宫里好好活到六七岁,在之后如何能与当时作为质子的沈衡共同做局图谋皇位,也是母亲从小将他培养的好。

宋南卿站在床前,因着尘埃飞起又打了个喷嚏。头上的蓝色飘带因着动作幅度较大,从发丝间飘落,慢慢落到了床底。

他扁了下嘴,弯腰捡飘带,在摸了一手灰即将生气要放弃的时候,手指突然触碰到了一个冰凉的硬物。

捏住那个冰凉的硬物往外拉,宋南卿看见一个不大的木盒子从床底被拽了出来,他摸到的正是盒子上的银锁。

时过境迁,锁头已经磨损,他用力一掰,银锁脱落。

宋南卿眯了下眼,心想这难道是母亲年轻时藏在床底的秘密?

他蹲在地上双手合十,心里念叨着:“母亲不要怪我哦,如果是财物我就烧给您,如果是别的秘密,我是你儿子知道一下也不要紧吧!”

木盒子敞开,出乎意料的是,里面是一张绣着独特刺绣的帕子,里面包着一沓泛黄的信纸。这个刺绣技法独特,是母亲独创的,信纸也一定是她好好保存的。

宋南卿一页一页翻过,都是同一个人给母亲写的信,情意绵绵有时还附有作的情诗。时间跨度很大,一开始是作为好友相约出去游玩,后来是青涩的、羞怯的、不好意思的,再后来是大胆示爱的、表示将来一定要娶你的。

但再往后,信中的一字一句是不解和询问,问她为什么,问她难道情爱都是假的吗?

最后一封,是未寄出去的信:

文康:

身为家族中人,享受家族带来的优渥条件就势必要背负使命。姐姐在宫中处境艰难,父兄都令我进宫帮扶姐姐,也是为了振兴门楣,救贾家于水火。父兄可靠读书做官来为家族带来荣耀,我不能随你而去弃贾家于不顾。且兄长告诉我,圣上有将公主下嫁于你的意图,我不想阻碍了你的前程。

情与爱都是真的,我们之间的感情不会有任何东西可以削弱。就算贾家和郗家世代关系不好,我们之间也从未受这些关系牵连分毫。不要去责怪我的兄长,他也有很多无能为力的地方。

望你平步青云,家庭和睦,幸福安乐。

落款是贾娴。

这是宋南卿第一次知道母亲的名字,不是贾贵妃,不是贾家那个被圣上厌弃的女人,而是这个独属于她自己的名字。

看完这些信,宋南卿久久沉默。原来在入宫成为贾贵妃前,她还有这样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

贾家和郗家一向不睦,从哪个角度来说他们这两个有情人都没办法终成眷属,更别提还有权力纷争在里面。但郗文康这个人,宋南卿屡有耳闻。

在十年前先皇在世时就是个文采出众的人,出身望族又精通制图,现在祭祀的礼堂设计就有他的手笔。但几年前一病不起,后来宋南卿继位,贾良出任首辅,郗氏一族大受打压。

听闻郗文康到现在还未娶,当然,这种私事宋南卿知晓,还是因为世人常常把他和沈衡相提并论,关于京中芝兰玉树翩翩公子单身榜,那可是印成小册子风靡一时的,春见买来的话本子中还有以他们为原型写的。

那日沈衡说关于科举改制推行有个人选,说的就是此人。

宋南卿把信件全都拿出叠好塞在袖子里,又把木盒放回原处,拍了拍手掸掉灰尘。

屋外的春日阳光带来丝丝暖意,把那间屋子里的阴霾彻底驱散,宋南卿出门往西看,发现是一条长长的巷子,不知通向哪里。

他借着找地方净手的名义带着春见穿过那条巷子,通向的地方竟然是一个马棚。

十几匹骏马毛发油亮正在吃草,负责给他们喂食的是一个身量高大皮肤古铜的男人,他的头发很奇怪,像是死刑犯才会留的,后面剃短了,露出后方脖颈的刺青,宋南卿在墙后面躲着细瞧,在看清刺青痕迹的一刹那,眼睛睁大。

就在他想要往前几步时,一个漂亮的女人款款从一侧走上来,手指搭上那个喂马男人的肩膀笑着说了什么,耳朵上的翡翠耳环在阳光下流光溢彩。

宋南卿听到那个男人叫了声姨娘,往后退了几步没让她靠太近。

“小小贾府还真是精彩啊。”宋南卿告别贾良出来后,在马车上轻轻感叹。他往后靠在软枕上,眼睛微阖,对魏进问道:“有什么发现?”

魏进坐在前侧驾马前行,听见问话微偏过头道:“贾府似乎有许多禁地,而且据奴才看,那些家奴身上都带武功,招数还都不是出自同门同派。”

宋南卿道:“豢养私奴?”

“奴才有这个怀疑。”魏进应道,“贾府太大了,有很多地方可以藏,而且今日有些仓促,没有把地形图画完全。”

宋南卿回想着今日的那个养马男人,那双翡翠耳环,那个玳瑁勺子,他眉毛微扬,“你有时间去找一趟云岫,就说她那个心上人,我给她找到了。”

魏进抬手给马车加速,听到这话道:“是,陛下已经有对策了。”

宋南卿一笑:“看看云岫这位心上人,能为她做到什么程度吧。”

马车转过一条街道,美食烟火气扑面而来,宋南卿刚刚在贾府没吃几口的肚子开始叫起来。

他撩开马车帘子,看着热气腾腾的小吃摊,咽了下口水,“停一下,朕要下去。”

太阳透过掀开的车帘,照到宋南卿的手上,同时也照在街边小吃摊的旗子上。

蓝色布旗上印着“陈记食肆”三个字,往下是木头的四方桌,周围围了一圈长板凳。这一片地方就这家人满为患,宋南卿摩拳擦掌,看着好不容易空出来了一条板凳,他一屁股坐了上去。

“公子!奴才给您擦擦再坐!”春见忙不迭掏出帕子要给他擦桌子和凳子,宋南卿的眼睛已经粘在菜单上拿不下来了。

“要一碗鳝鱼面,还有这个豆腐皮包子。”他看了看桌上其他人的碗里都有什么,又指着桌上的绿豆糕说:“这个也给我来一份吧。”他闻到热气扑鼻的食物味道,对着春见魏进道,“随便点,爷请客。”

对于美食他一向兴致颇高,但是沈衡不太愿意让他吃街边的东西,怕他肠胃弱吃不得,但宋南卿觉得天子当与民同乐。

菜还没上来,他就被同桌的食客浇了头冷水。

“我等凑钱共食一碗素面,那有钱有势之人开口便是随便点,别提科考,就是饮食上,我们也差了一大截。”

有钱有势之人宋南卿默默眨眼,心想他吃的也没多荤啊,而且就点了三个菜而已,一个还是点心。

旁边像是举子模样的人发出叹息:“我来京已数月,吃食能省则省,但贾大人授课要的银子却是一节更比一节高,不上又怕落在人后面,真是为难啊。”

“每年科考名额就那么多,一大半还被世家子弟占去,我们吃的是残羹冷炙,学的也是他们从指缝中漏出来的边角料,自古寒门难出状元。”

“你们也别那么灰心,只要努力还是有希望的,你看新任御史陈大人,不也是草根出身,人家现在得陛下青睐,宫中文武百官无一不怕他弹劾,就是首辅也得任他挑理。”

一个穿绿布衣的青年打断了他的话,“我和陈大人可是同乡,当时是地方官对他家有亏欠,他父亲因此丧命,所以多给了一个名额,他才有机会入朝做官的。”

宋南卿的耳朵打开听着旁侧人的谈话,听的入迷,直到他的面上来了,才把心神收回来。

清亮的汤底里是细细的面,上面被油爆过的鳝鱼丝油亮诱人,葱花翠绿,香气扑鼻。宋南卿挑起一筷子面和鳝鱼丝混合放进嘴里,鲜甜咸香在嘴里瞬间爆开,鱼肉弹牙笋丝清脆,再来一口面汤,整个人的五脏六腑都被暖流熨烫妥帖。

他把头埋在碗里吃的脸颊鼓鼓,吃相香到旁边那几个刚刚对他出言嘲讽的人都被他吸引。

绿布衣咽了咽口水,准备继续刚刚的话题:“你们知道当时那个地方官是何人吗?”

身旁同学摇头,心里想着要不也点笼豆腐皮包子尝尝,怎么感觉那么香。

“是贾大人。”他故作神秘,一只手挡住嘴轻声说道。

但宋南卿就坐他旁边,声音再小怎么也听到了。他边夹起一块绿豆糕边想:“没想到陈立文和贾良还有这一段缘由在,怪不得天天给他递贾良德行有亏的折子。”

绿豆糕一入嘴,入口即化,可是清新的绿豆中含着一丝似有似无的酸味,宋南卿皱起眉,但眼看同桌的人吃的正好没有丝毫异样,他皱着眉咽下了口里的东西。

在离开前,听到那些学生在谈论贾良过寿该送什么礼物云云,宋南卿失去了兴趣。他今日听那管家说起,还以为贾良是免费开课,原来不止收费还收礼。

马车朝宫门驶去,重重的大门关闭。皇帝的寝宫门却接连开启,御医和今日随宋南卿出门的侍从都被叫进来问话,连贾良那边都被派去宫人询问,今日在贾府用了什么菜。

内殿高床之上,宋南卿闭着眼睛,墨色的头发散在枕头上,巴掌大的小脸很精致也很脆弱,没有了睁开眼时那抹坚韧和不饶。

沈衡进了房间,掀开帘子仔细观察着床上人的脸色,手背贴在宋南卿额头试体温,又从床头的铜盆里绞了湿帕子替他擦汗。

原本红润的唇瓣此时变得苍白,一缕青丝被汗浸湿贴在腮上。沈衡撩开他那缕头发,细细沿着鬓边擦拭。

原本狡黠的眼睛闭着,失去了往日的活力和灵动,沈衡眉头紧皱,一边握住他的手一边冷声问负责诊断的御医:

“陛下到底怎么样?”

[狗头叼玫瑰][狗头叼玫瑰][狗头叼玫瑰]大家好,这周更四章,另外有感兴趣的预收可以点点收藏哦,谢谢大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第十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