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盗墓笔记:凌烟传 > 第92章 第九十二章

盗墓笔记:凌烟传 第92章 第九十二章

作者:长街旧人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0-07-14 22:25:05 来源:xx

汪瑾琛果然信守承诺,替张凌烟将解家保了下来。其实根本都未费太大的力气,只是让高层中潜伏的汪家人适时的汇报了点别的东西,声东击西,“它”的注意力果然就被吸引到了新的点儿上。

虽没立刻就放过了解家,但留意了许久,也没什么可疑点,渐渐地也就把逐渐败落的解家给忘在了一旁。

其实不止解家,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经历了那次浩劫之后,九门都元气大伤,法律规定盗墓是违法行为,不下地就意味着没有好东西,九门的生意大部分都转到明面儿上来,捣鼓些古董交易的生意。

自然是今时不同往日,风光不再了。

汪瑾琛不得不佩服张凌烟的审时度势和精明算计,他真的特别想看看张凌烟的这个小脑瓜子里究竟盛着些什么,怎么就能另辟奇径,想出一片开阔天地来。

张凌烟不仅说服了汪瑾琛去帮助解家,还为他算好了接下来的路,光是解决了燃眉之急,并不就是坐等着收利了。她让汪家将一些消息透给远在美国的裘德考,利用他去探寻长生之谜,不仅不会暴露汪家,反而能将全盘都掌在自己的手里。

汪瑾琛虽对裘德考不熟悉,但是张凌烟却很是了解他,这个忘恩负义,冷血至极的老东西,她不禁在心里冷哼了几声。

“你打算怎么帮他一把?他拿着从吴老狗那里骗来的战国帛书,宝贝得很,但揣着捂着这么些年,连个屁都没看出来。”汪瑾琛也很是不屑裘德考这样的人,嘴上也没打算积着德。

“他算个什么东西。就凭他也配知道这些。你们汪家掌握的东西应该不少吧,我没什么兴趣,你们挑几样有意思的给送去博物馆,在安排几个人给他点提示,找普通的人,一人给他捎去几句话便可,如果这样他都没察觉,那就活该他一辈子解不出来了。”张凌烟咗了一口,一脸的鄙夷。

汪瑾琛听完,又详细问了几个关键点,张凌烟都一一给他说明白了,最后汪瑾琛亮着一双眼睛说道:“阿烟,你可真是个宝贝。”

张凌烟摆摆手,示意他别光说这些虚的,她抿了一口茶,对着汪瑾琛挤了挤眼睛,“既然是宝贝,那你打算给点什么酬劳?我想吃糖醋里脊了。”

汪瑾琛一听,笑了起来。

张凌烟知道他这是答应了。

汪家行动很是迅速。

一个月之后,汪瑾琛收到了消息,裘德考解开了战国帛书的密文,是通过一本绣谱得到的灵感,最终发现了解码方式,说白了就是数学上的点阵成图。

当然,这本中国的绣谱古本便是汪家托人送入的博物馆,在别有用心的安排下让裘德考看到了,在他犯难的时候,旁边恰巧有人适时的提点了一句。

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巧,没有一丝刻意的感觉。

这只是张凌烟设的这个局的第一步。

解码方式出来之后,裘德考便召集人手彻夜不休的翻译密文,最后出来的是一幅古怪且毫无章法的图。

裘德考查阅了无数的中国古文典籍资料,均是一无所获,最后他走访了一位华裔汉学家,后来是一位老专家给了他指导:这是一幅地图。

裘德考再追问下去,那老专家也只是摆摆手了。

这个老专家的确只知道这么多,因为汪家只允许他传达这么多。

这便是计划的第二步。

果然不出张凌烟所料,裘德考毕生追求这些,他已经狂热到缺乏了判断能力,也丧失了大部分的理智,一心一意的投入了帛书残片的搜索和翻译之中。

裘德考一无所知的走进了张凌烟的局中。

他得到突破性进展是在他54岁生日那天,收到的一个中国包裹,里边的一些帛书残片的照片让他很是震惊,打听之后才知道,这是长沙一个盘口里的东西,走私商是替别人牵得头儿。

待裘德考确认其价值之后,便匆匆离开美国,回到了阔别多年的中国,通过那个文物走私商,联系上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

这个人便是吴三省。

吴三省的出现不在张凌烟报告给汪瑾琛的计划里,但是他存在于张凌烟自己心里的那个秘密方案里。

吴三省是吴老狗的小儿子,年纪轻轻已经能在盘口独当一面了,他的胆魄,非常人所能比。

是的,吴家和解家策划的尸身调包案并没有完成,还差最后一步:藏尸。

张凌烟在了解到之后便有意的为他们创造机会,让被卷进来的几方都顺着她设的这个局展开他们的计划,看似是自己费尽心思得来,实则是张凌烟理清了这其中千丝万缕的关系,让她想帮的人占尽了好处,却还寻不到一丝的诡秘。

汪瑾琛在得知吴三省被卷进来的时候,就已经很是吃惊了,他的那处盘口究竟怎么会拿得出帛书碎片,吴三省又是从哪里得到的远在美国的消息,吴解两家到底在背后策划着什么。这其中的纷乱线头他一时还理不清,但他总有一种直觉。

自己连带着汪家被人给算计了。

汪瑾琛这几日时不时就注意着张凌烟,有了上一次的前车之鉴,他不得不先怀疑她。但是这种怀疑又好笑得很,张凌烟正常的不能再正常了,连门都不出的她,难道能有通天的本事不成?

怀疑归怀疑,汪瑾琛却什么也说不出来,倒是把他自己给憋屈坏了。

吴三省和解连环跟着裘德考组建的考古队,陈文锦带队,进入了西沙海底进行考察。

这支考古队里,几乎集齐了九门里的所有第二代。

这么大的事儿,又是在中国的国土上,自然没能瞒过“它”,但是还未等“它”出手,考古队就在底下出了事儿。

1984年,西沙考古队出现重大事故,解连环身死,真相扑朔迷离,一时间人心惶惶,整个事件就像是夜晚海上的迷雾,隐在雾霭之后看不真切。

当然,这其中的曲折也不需要再次赘述了,汪家和“它”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这件事情上,吴解两家最终完成了藏尸。

第二代的使命就此完成。

张凌烟做的局,也算是完成得七七八八了。

“它”为了掩人耳目,动用特别的权利,将考古队的成员迷晕在了西沙墓里,随后秘密转移到青海格尔木的军人疗养院的地下室里,开始了长期的软禁生活。

1989年,国内发生了大事情,被软禁在疗养院里的考察队成员抓住了机会,在局势混乱之际,逃离了疗养院。

在局势稳定之后,他们也就此被遗忘和掩埋了。

将近十年间,他们都在利用他们所有的知识储备去探寻汪藏海,战国帛书以及海底墓的关联,他们孜孜不倦的进行记录和整理,企图从中间发现一些联系。

而此刻开始,轮盘开始运转,这个局里,关系开始变得更加错综复杂了。

看似汪家和“它”已经失去了对这支考古队的掌控权,但事实上只有后者不再去追究,但汪家却未有过一丝的放弃之意。

张凌烟让汪瑾琛放一部分权给吴三省,由着他去做他自个儿的事情,看看他是要翻了天还是能入的了地,若是苗头不对,拉回来便成。

汪瑾琛为此还嘲弄过她,“你对着吴老狗和解九倒是记挂了许久都放不下,怎么对着他们的儿子们,就这么不在意了?”

张凌烟没有正面回答他,只是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你这样的聪明,难道还没有看出来吗?”

汪瑾琛一愣,嘴角勾起的笑容愈发的残忍。

快要开学了,又因为在存稿《百日余年》,心情有些调整不过来,害怕影响文章质量就没有更新,希望大家能理解。

本章信息量有些大,请仔细阅读。

因为这里的内容很多都能跟《盗墓笔记》里的联系起来了,所以我也就不多啰嗦了,主要去讲关键点了,还有就是裘德考的时间线我做了调整,为了跟主线能更好的契合,这部分的意义可能跟三叔写的有些出入,是我自己理解加想象的,希望能够接受吧。

然后就是依旧宣传自己的《百日余年》,感谢小天使们点进去并收藏了,已经30个收了,或许我能拥有100个吗?

我打算把微博链接放进主页了,欢迎大家去微博找我玩,接受私信单撩哦,百分百回复,讨论剧情啥的我最喜欢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2章 第九十二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