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大明生活日常 > 第3章 第 3 章

大明生活日常 第3章 第 3 章

作者:空巢独居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6 12:30:31 来源:文学城

田婆婆也就是受人所托给谢九九提个醒,出了黄家的门就不再提及这事,连家里女儿女婿问起她也只摆摆手,随便找了个借口糊弄过去。

这种事就算提前知道了也不能主动去闹,谁稳得住谁占优势,谢九九现在都巴不得族里先闹起来。

要不然他们就这么黑不提白不提的,自己主动去要反而落了下乘。

人家会说族里好心好意帮你们孤儿寡母料理产业还成错处,把族里的人得罪干净了,云客来要回来也很难维持下去。

这事谢九九搁在心里谁也没说,直到正月十七谢家一家子带着准备好的东西,回到鹿鸣村的祖坟山上,把除服的仪式做完,还没来得及上马车,就被谢家族老给拦住了。

“初一那天,宝柱和天佑去给你们拜年,本是有几件大事要跟你们商量。你们说要等给德昌出了孝期再说,现在孝也脱了,事情是不是能说了。”

“族爷,您说得没错,我父亲当初走得急,这几年我跟我娘和弟妹全靠族里帮衬,才把这三年熬过来,我也正有事要跟您商量呢。”

“中午我在镇上祥云楼定了席面,要不咱们先去吃饭,吃完了饭再说。”

给亲爹脱孝,一家子真就是天还没亮就从家里出发,把所有事情都办完其实也才巳时(上午十点)中,离吃中午饭的时间还早。

鹿鸣村紧挨着鹿角镇,坐马车过去不到半个时辰就能到,走路的话村里人脚程快,大半个时辰怎么也够了。

祥云楼是镇上最好的酒楼,谢九九一说是在祥云楼定了席面,好些本来不打算去的人也愿意去凑这个热闹。

一是看看谢德昌留下来的这点家业到底怎么办,二是蹭一顿好饭。正月十七年过完了又还是农闲的时候,好些人家里一天两顿都是稀的,得有几天没见过肉了。

谢九九专门扯着嗓子说的话,中午祥云楼整个一楼被谢家人包圆了大半。

没有家家都来,但至少每家都来了个能主事的男人,有几个性子利索好热闹的婶子也跟着来了,就为了看个热闹。

一桌饭菜五钱八银子,是祥云楼上等的席面。没有那么些花里胡哨的菜色,都是大鱼肘子整鸡整鸭这样的大菜,吃得好些人都说九九这丫头实在,请客不来虚的。

族爷连同族里几个老人坐在主桌,席面都是一样的,但谢九九给他们一人单点了一盅冰糖血燕,甜白的瓷盅里血燕看着红丝丝的,勺子舀起来吃一口又甜丝丝的。

要说味道有多稀罕倒也不至于,就是谢九九这个捧着长辈的态度叫人舒服,特别的舒服。这一舒服,就更加觉得谢德昌留下来的妇孺孩子极好拿捏。

等吃了饭,几个族老连家都不回,坐在饭桌上把谢九九叫到跟前,像是宣布一个无关紧要的消息一样,“你们孝也守完了,你的亲事是不是该定下来了。”

“族爷,我的亲事有我娘和舅舅操心,不着急。”

谢九九笑着从隔壁一张空出来的桌子旁抽过一张椅子坐下,她可没有一直弯着腰听训的习惯。

“你娘?”族爷皱着眉看了一眼带着谢芝娘跟女人们一起坐在最远最角落那一桌的黄娟,“你娘年纪还轻,我们谢家也无意强留寡妇守节。”

“正好,你四婶子娘家有一远房外甥为了读书耽误了成家娶妻,要是那边不嫌弃,把你妈嫁到那边去,倒是可行。”

老头儿席上多喝了几杯,酒就是镇上酒作坊里酿的浊酒,祥云楼买回来再卖,基本上镇子上的人都喝这种,因为便宜其实不怎么醉人。

谢九九看着眼前这个借着酒劲装疯卖傻的老头,勉强维持的笑意渐渐冷淡下来。抬手冲坐在另一桌陪客人的谢文济招招手,“你来。”

“族爷,您说的那人,是在鹿角镇上都出了名的那个二赖子吗。”

谢文济走过来站在自家大姐身边,虽然身量单薄却也挺拔,虽然听了个没头没尾但也大概猜到了是什么事情。

“那人我也认识,为了赌钱把家里的地和房子都输了,记着他们家的地大半都是被族爷家买了去。他是读书人,读的哪门子书啊。”

“你!”老头儿没想到刚刚还笑盈盈一副乖顺模样的谢九九,和一直沉默少言老实头儿一样的谢文济,会一出口就把自己的脸面往下撕。

偏偏谢文济不说这桩亲事不成,只说那人不行。捎带手还把自己也攀扯进去,用极低的价钱把儿媳妇外甥家的祖产买下来是多风光的事吗。

这事族里知道的人都不多,也不知道这俩在家守孝的小崽子是怎么知道的。

族爷为什么会成为族爷,就因为他这一辈儿他最能活。还有两个同辈份的老人儿都糊涂了,一个姓的宗族里可不就只剩下他能倚老卖老,充大辈儿了。

老头儿脾气并不好,被两个没了爹的小家伙当众下了面子,脸上已经添了愠怒。

还没等他拍桌子骂人,就听见脑袋顶上传来两声咳嗽。抬头一看,不知道什么时候谢九九身后多了两个五大三粗的汉子,不说话就这么直勾勾的盯着他。

人是小舅黄河从岳老子家借来的,正经的练武的汉子,健硕的膀子把短袄袖子撑得鼓鼓的,眉心有一道竖纹看上去就凶神恶煞,一下子就把那族爷到了嘴边的话给吓回去了。

“今天办的是咱们谢家的事,你这丫头怎么把外人给招来了。”

“族爷放心,都不是外人,这两位是我小舅妈娘家的表舅,都是实打实的亲戚。”

当初族里说光靠黄大舅请来的潘掌柜不能放心,一定要让族里出人一起打理云客来的时候,说的便是族里都是实打实的亲戚,绝不会哄骗自家人。

现在这话再从谢九九嘴里说出来,多少是有些讽刺的。

族爷把谢九九叫到跟前的动静不小,这会子整个祥云楼都安静下来,不光是谢家人眼巴巴的看着,就是零星几桌别的客人和掌柜也都等着看热闹。

这种族里出面要抢孤儿寡母家产的事不是没有,但大多数都是传闻,现在正儿八经碰上了谁都好奇。

“你娘的事也不那么着急,倒是九九你的年纪大了,亲事耽误不得了。你爹还活着的时候最喜欢你,你可得好好成个家,让他放心啊。”

接话的是坐在族爷另一边的,按着远近谢九九该叫他一声二叔。以前跟家里的关系不错,现在帮着族里谋划家里的产业出力也不少。

“二叔,这事不劳烦您费心。我娘是个直肠子,有什么话从来不会搁在肚子里过夜。

这些年她都和我爹一起生了我们三个了,如今爹爹去世了,我们就光想着把娘推出去再嫁人,这成什么了。”

谢九九真就猜到了族里的打算,想要吃孤儿寡母留下来的产业无非那么几条路。

谢家不像旁人家想要把黄娟留下来守寡守节,而是恨不得推着她赶紧再嫁。在他们看来,女人只要再嫁就跟前头男人家没关系了。

谢德昌留下来的财产黄娟也不要想带走,这都是要留给几个孩子的。为此这几年家里来了多少族中的婶子嫂子,旁敲侧击的都是劝她再走一步,话里话外都是为她着想的意思。

等黄娟一嫁人,他们就能更加名正言顺的插手自己的亲事。把自己这个最大的姑娘嫁出去,家里就只剩下从小身体不好的谢文济和还不懂事的谢芝娘。

到时候,谢家族里替两个孩子代管家产,就更加没人能置喙什么了。等到谢文济长大要成家,谢德昌留下来的这点家业还剩下多少,就不好说了。

或者把人心想得再险恶些,谢文济还能不能活到成家立业的那一天,都未可知。只要谢文济一死,自家就真成了绝户。到时候谢芝娘是死是活恐怕也没人在意了。

“我娘不嫁,老二身子不好又要读书,芝娘还不懂事,您说这一家子人我怎么能放心的下。”

谢九九说这话的时候还是笑着的,但眸子里却一丝笑意都没有,“所以啊,我跟我外公舅舅都商量好了我不嫁人,我要招赘婿。”

这话说出来,族里所有人都变了脸色。赘婿招进来就是谢家人,谢家有儿子有女婿的,那这云客来和谢德昌留下来的好几百亩水田,族里可就真没有理由继续代管了。

“你这……”族里几个族老和谢宝柱、谢天佑几人在族里再说得上话,其实说白了也就是普通的平头百姓。

谢九九抓了先机一个消息紧跟着一个消息往外抛,不给他们反驳和反应的机会,他们一下就懵了。想反对又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说辞。

“族爷,您放心。我招了女婿回家就是给咱们谢家添丁进口,是好事啊。到时候云客来有我和我家姑爷守着,您当长辈的也能放心不是。”

谢九九抬眼去看众人神情各异的样子,没给老头儿插嘴的机会又抛出一句惊到众人的话,“族爷,我知道这几年我们能安安心心守孝,都是多亏了族里。”

“如今文济在读书,我爹当年走之前又千叮咛万嘱咐,说一定要让文济以后读书上进考科举。

这事我不敢忘,我想以我爹的名义在村上办一家私塾,房子可以用我家留在村上的老房子。先生一年所需的束脩我问过,老童生一年三十两,秀才公一年五十两。”

家里的田产都在鹿鸣村,这几年自然也是由着族人代管。家里一共有三百亩上好的水田,二百亩中田,如今天下太平,这样好的田就是有银子也没地方买去。

一亩中田按照年景平均一下,大概能出两石米左右,二百亩便是四百石。一两银子能买两石米,四百石能换来二百两银子。

这是纯产出,这二百亩是五户佃农在耕种,因着五家里有四家是同姓的人家,这么些年都是五五分账。再刨去各种赋税杂税,每年换成银子能拿到手的也就八十两上下。

私塾不是说光请个先生就能上课的,一日三餐要准备,冬天还要准备炭火木柴。还有灯油笔墨纸砚,瞧着细碎可真到了用的时候处处都是要花钱的地方。

“既如此,我想着就把那二百亩中田的所得拿出来,紧着私塾里用。也算是我们家为族里做的一点实事,您说这事能不能行。”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第 3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