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十六日晨,郭生、柳旦、秦丰三人终于回到了府衙。
仍留在衙中的人不免心急,毕竟前日接到京中袁偀送来的急报,说将军苏贵方、岐国公李灏提前二日出发,率五万精兵已向幽州赶来,恐怕这两日就要抵达。
见三位男役疲惫的身影终于出现在院前,李暄一刻也耽误不得,立即迎上去问道:“真诺山有多少伏兵?由谁将领?呈什么阵势?”
而几位男仆却都低着头,许久才犹豫说来。
“真诺山……没有伏兵。”
“什么?”李暄闻言一惊,向来平静的面色都为之一颤。
“……是。”郭生沉声禀报道,“我们绕过陀丹营帐,由东翼山道往真诺山去,到处却发现空无一人。奴等本也不信,可在山中仔细搜查了两日,却依旧莫说个人影,就是片篝火也寻不着。”
“这……”周以以不禁困惑,“难道说太后的情报是假的?陀丹根本没有设伏、就只是营帐中那一千乌合之众而已吗?”
那他们岂不是白来一趟,等大军赶到,收拾这几匹色厉内荏的野狼怕是用不了半个时辰。
李暄也满面疑色,沉默不语。
一群人正百思不得其解间,忽而田功曹从外头跑了进来。
他气喘吁吁地撑着膝盖,圆脸上滴下油亮亮的汗,也顾不上擦,见到李暄就急忙大喊道:“殿下!兵、兵来了!”
众人脸色又是一变,朝中援兵来的比他们所想还要快。
据田功曹所说,他派出去侦查情况的侍卫在距关隘不过两三里的瞭望台上看到了远方黑压压而来的大批官兵,旌旗招展,上头赫然写的是一个“贵”字。恐怕再过不了多久,苏贵方与李灏就会抵达州衙处。
此时也顾不上再多想真诺山之事,李暄立马动身,去找季曦与唐明戈。
-
在肃穆的号角声中,幽州折冲府官兵沿途立正,恭迎护国将军苏贵方、岐国公李灏入府。
而在见到出来迎接的人并非情报中所讲的长史季元初,而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孩童时,两人顿时面露讶异之色。
唐明戈只好又将原委与他们道来,还望宽恕欺瞒之罪。
李灏闻言,明显是觉得谬不可言:“你们就这样让他领了一个多月的政事?不是如同儿戏!难怪幽州变成了这样!”
听见他将朝中迟迟不来援的罪责推到季曦头上,唐明戈敢怒不敢言。
而苏贵方老将军却出声将他叫止:“岐国公殿下,吾初次领兵平岭南叛乱时,也不过十五而已。”
他嗓音沙哑和缓,却带着久经沙场的不怒自威,李灏被他噎住,又不好直接反驳,毕竟对方是屡立战功、先帝亲封的镇国将军,于是只能阴阳道:“那季大人,与吾等说说目前的情况罢。”
季曦点头,将他们引入屋中坐下,而后将目前幽州的形势、陀丹的恶行与兵力状况一一道来。
他叙述得极有条理、将局势的重点简明扼要地指出,使得苏贵方不禁赞许地连连点头,仿佛看见了当初年少成名的自己。
而季曦越是善言、苏贵方越是赞许,李灏的手攥得就越紧。这次母后和舅父命他来,是要他大展身手为萧家搏名声、顺便拉拢苏贵方的,怎可被这一黄毛小儿抢了风头。
但他又暗暗冷嗤了一声,听季曦讲幽州城中的陀丹兵不过千人而已,他这战功是要手到擒来了。
“既然如此,今日下午命将士好好休息,晚上就发兵,打陀丹人一个措手不及。”他于是直截了当地指挥道。
苏贵方几不可见地皱眉:“殿下,这是不是有些仓促,不如让斥候先去探查情况。”
“苏将军。”李灏却并不赞同,毕竟五万对一千,优势巨大,实在想不到怎么输,“幽州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中,恐怕是拖不起几日了呀。”
苏贵方听他这么一讲,心知担不起鱼肉百姓的罪名,只好默许。他也听闻了陀丹年初内乱之事,觉着应该不能出什么差池,便许道:“好,那便如岐国公所言,速战速决,将陀丹人逐至真诺山以北,加筑防线。”
“呵呵。”而李灏此时却又神秘莫测地笑出了声,摇了摇头。
“苏将军,此事并非如此简单。”他侧过眼,颇有几分得意地扫过众人,而后拱手谦谦有礼地将这独一无二的情报奉上。
“陀丹可汗在真诺山设了伏兵,等的就是我们长驱直入。”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惊的不止是苏季唐,还有屏风后偷听的二人。
周以以看向李暄,用眼神问李灏是怎么知道此事的?是萧家也得到了情报?还是太后那边走漏了风声?还是李浚那傻大儿没忍住去告了密?
李暄微微摇头,同样蹙眉不解。
周以以于是只好别过头去。
可是……这情报是假的啊。
“竟有此事?”苏贵方惊讶地从椅上站起了身。
“正是。”李灏温和笑道,“小辈来前便派精兵前往探查,得到了这一至关重要的情报。”
这是对苏贵方刚才对他不遣斥候疑问的反击,也是对季曦侃侃而谈却犯下致命遗漏的反击。
苏贵方闻言,顿时也对他刮目相看起来。他原以为这位深宫养大的皇子不过是空有皮囊、纸上谈兵,没想到思虑却这样周全。
想着他不禁对向来避之不及的萧家都徒生几分好感。
“好,那我们就将计就计。”苏贵方凭借多年领兵的经验,迅速部署道,“敌众我寡,就利用陀丹兵在真诺山蹲伏之机,令一支精兵作为诱饵深入吸引敌方注意,大军从两翼迂回,里应外合,歼灭敌兵。”
几人制定好计划,便迅速行动起来,大有今夜就要将这边境战乱扫平之势。见唐明戈领着苏李二人出去,季曦将门关紧,方才小声唤道:“殿下,岐国公所说,是真的吗?”
“那吾又该如何知晓呢。”李暄从屏风后走出,皮笑肉不笑道。
季曦稚嫩的圆眼中却透出了然的微光:“殿下,臣看到您的奴仆前几日离府去,直到今早才回来。”
李暄闻言,笑容愈深。
“是真,也不是。”她如实讲来,“吾也听闻了真诺山设伏之事。”
“那果真有伏兵?”季曦不禁皱眉。
李暄打量着他焦急的神色,似乎一时玩心大起,呵呵笑道:“要不这样,你回答吾几个疑问,吾就将所知都告诉你如何。”
季曦肚子里憋了气,直直盯着她揶揄的眼眸,也只能谨慎道:“您问。”
“刺史褚之忠为何要叛逃?”李暄抛出第一个问题。
季曦于是缓缓说来:“幽州原刺史病逝后,本该由我祖父季元初升任,而那之前无人知晓的褚之忠却不知为何被调到幽州直接占了刺史位。但他在幽州没有根基,官兵百姓都更愿听命于我德高望重的祖父,使他心生嫉妒,于是投了陀丹,还泄露军机,叫幽州成了如今这般摸样。”
看来是一个关系户恼羞成怒引发的血案。
李暄紧接着又抛出第二个问题:“你们在幽州,可曾见过太后身边的人?”
“太后?”季曦闻言不由得疑惑,毕竟幽州地处边境,怎能见到那样尊贵之人的亲信。而他又忽然想起什么似,讲道,“对了,曾经褚之忠酒后失言,炫耀他与太后身边的公公有来往。”
看来关系户的根找到了。
李暄这便抛出最后一个问题:“季元初遇刺时,你们可有见到刺客?”
季曦皱眉,似乎不愿回想起那血腥的夜晚,但仍如实说道:“有,刺客行刺后逃离得极快,追赶的府兵看不清长相,只知是穿的是一身黑衣,不似幽州人的打扮。”
李暄点头,像是终于心满意足般,这就往屋外走去,一边把之前谈好的条件抛下:“吾在真诺山探查的结果,是那儿无一兵一卒,绝无设伏的可能。”
季曦闻言一惊:“什么?”
而他诧异的声音此刻已被抛在了身后,无人应答。周以以连忙追上李暄,擅自揣测地发问:“这事是不是和太后脱不了干系?”
李暄捂唇轻笑,戏谑道:“原来是移花接木,贼喊捉贼。”
周以以一听,立马不高兴地扁嘴:“我哪里喊别人捉贼了?”
李暄一怔,随即笑声愈发放肆,心情愉悦地自顾自走远去了。
“什么嘛。”周以以不满地抱手,“行行、咱所有人就看您一个表演吧。”
-
傍晚时分,残阳如血,将数万将士的铁甲染成暗红,长矛戈戟在余晖中闪着森森寒光。暮色苍茫中,所有人都肃立着,等待首领一声号令。
战鼓敲响,他们便立即整齐地抬起步伐,呈破阵之势,向前快步奔袭去。
朝廷对此次驱逐陀丹之事十分重视,所以派来的是大邺名声赫赫的苏贵方及其精锐军士,皆是训练有素、身经百战。这廂意气风发而动,将幽州土地都踏得如闷雷般嗡嗡作响。
他们做好的部署,是先踏平幽州城内驻扎的陀丹营帐后,再兵分三路,将真诺山反包围。
知道前方并不如他们所想那般顺利的李暄等人自然也是从远处秘密驾马相随。
他们依旧心存质疑,真诺山到底是否真如探查般毫无伏兵,若当真是没有,那陀丹人竟真就只是一支孤军深入这般简单不成?
很快大邺军就抵达了那营帐。里头的一群乌合之众正如往常般饮酒作乐,忽而听到这般整齐如擂鼓般的响动,看到泱泱的大邺军队,纷纷都吓破了胆,哪还记得什么军纪,丢盔弃甲地就北逃而去。
苏贵方与李灏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地拿下了这个营帐。李灏心中大喜,扬起马鞭,大声命令道:“追!”
将士们此刻也士气大振,闻令高喊着向前方陀丹人窜逃的山谷奔去。
李暄等人自然也将情况都看在了眼里,没想到真如料想般未出半点差池。接下来无论大邺兵在真诺山有没有遇见伏兵,准备万全的他们都似乎只有大胜一个结局了。
而周以以抬头看见眼前不远处高耸的黄猊谷,夕阳中黑暗的轮廓却似乎与前日来时有所不同,使她不知为何心中一颤,没来头的有些不安。
“等等……殿下。”
许久后,她终于想明白了这异样来自何处,顿时面色惨白,落下冷汗。
“伏兵在黄猊谷。”
鉴于本文世界观大,出场人物多,又常埋伏笔,看文的朋友可能会记不清某些角色身份,故做一张人物缩略表,每十章更新一次。
【皇亲】
李缙:大邺皇帝,患病多年,不理朝政
韩序宁:元宁太后,韩党之首
萧佩环:皇后,萧党之首,被指控刺杀李暄而禁足
李瀛:大皇子,东宫太子,萧后长子
李浚:二皇子,相王,阮淑妃之子,受韩党扶持
李晗:三皇女,安平公主,窦贵妃之女,与李灏偷情被揭发,被陈徵休妻
李灏:四皇子,岐王,萧后次子,与李晗偷情被揭发,被削爵为岐国公,现领兵伐胡
李昀:五皇女,定阳公主(未出场)
李昕:六皇女,乐庆公主(未出场)
李暄:七皇女,长德公主,已故何昭仪之女〖本文男主〗
【权臣】
萧蔺:中书省中书令,左相,萧后之兄,萧党之首
韩绩:门下省侍中,韩太后之弟,韩党之首
张清正:中书省中书令,右相,与萧蔺对立
郭仁璟:御史台台院侍御史
仇明:皇帝身侧大太监,代表皇帝行事
袁偀:散骑常侍,李暄党羽,曾受恩于李暄
沈璧:大理寺丞,袁偀之友,李暄党羽
【其他】
周以以:原京城神偷,现公主李暄假驸马〖本文女主〗
玉手:神盗,周以以的师父,曾答应传衣钵给周以以,下落不明
周尔:原名周尔尔,周以以曾暗恋过的师兄,下落不明(未出场)
刘大郎:新科状元,奴籍出身,赐婚为长德驸马,新婚夜被李暄勒死
何月娥:昭仪,李暄生母,宫女出身,曾是皇帝的宠妃,逝世多年
【奴婢】
素芸:清平府掌事女官
听梧:贴身侍婢
听桐:贴身侍婢
织绮:绣娘,听皇后命勾引周以以
郭生:掌厨
柳旦:扫洒奴仆
秦丰:扫洒奴仆
(已全部被李暄换芯)
【皇室乱仑案】
韩玉赜:岐王妃,韩绩之女,李灏之妻
窦天恩:谏官拾遗,李晗舅父,窦贵妃之兄,从小照看李晗,以命检举刘仲达,现李暄党羽
窦鸢:贵妃,皇帝第一位妃子,李晗生母,常年卧病
陈徵:护国将军,李晗之夫,偷情事发后休妻
余炀:韩太后身侧大太监
【姐妹家暴案】
赵巧儿:周以以的友人,遭遇丈夫家暴
林大娘:赵巧儿之母,香料铺铺主,对周以以多有照顾
钱万:屠户,赵巧儿之夫,因家暴而被制裁
白莹:钱万新纳的小妾,最后卷款逃跑
【大理寺卿案】
刘仲达:大理寺正卿,萧党,被指控诬陷柳行止,最终以受贿罪贬为江州司马
柳行止:前大理寺正卿,清平府原主,因被刘仲达污谋逆罪**而死,后平反
方知侑:新任大理寺正卿,韩党
【西京人贩案】
庞士德:西京县令,为京兆尹裹挟作恶,现李暄党羽,后提拔为京兆尹
庞源:庞士德之独子,与周以以成为好友
贾氏夫妇:人贩子店主,被敲打后将改行帮人介绍生计
【私铸伪钱案】
陈甫听:京兆尹,庞士德上属,主谋伪造乾元通宝,后被斩首抄家
江崇:东都县令,巴结陈甫听作恶,自荐转运伪钱,后被革官流放
胡桐:蒲州刺史,私掘铜山、造伪钱,与陈甫听勾结,后被革官流放
于平:大理寺主簿,萧党
瘦虎:普济坊孤儿头目,义云帮帮主,周以以的老大,又收庞源为小弟,志向匡扶正义
【幽州伐胡案】
苏贵方:镇国将军,奉旨领兵讨伐陀丹
季元初:幽州长史,领兵抗胡,遇刺身亡
季曦:季元初之孙,仅十四岁,秘密领兵抗胡
唐明戈:幽州折冲府兵都尉
褚之忠:原幽州刺史,叛变投胡,泄露情报,与太后有勾连
田原:邢州功曹,李暄党羽
陈三锤:路遇的贼人头领,透露季元初已死情报,被李暄所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0章 旗开得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