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打搅南宋 > 第二章 大宋谋生计

打搅南宋 第二章 大宋谋生计

作者:冯妙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12-26 05:48:15 来源:转码展示1

然而生活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情。gsgjipo

赵诵首先认识到了他经济上的拮据,现在的他身无分文,身上最值钱的都是他从未来世界带来的。

如果去当铺抵押,牙人也只是图个新鲜,勉强换个几枚铜钱,也不值几个钱。

或许那背包里有生活指南,可以提点提点。

想着,他起身翻背包去了。

赵诵从背包里拿出一支太阳能手电筒。

此时整个屋内都亮了起来。

赵诵翻开背包,里面有《DK武器大百科:一部兵器与装甲的视觉史》、《画说中国历代甲胄》、《画说世界军服》等军事类的书籍,以及《图说世界科技文化》、《世界科学技术通史》等。

这些书是他从图书馆借来的,穿越前也只是看了个图文大概,本来想去还的,后来也没想到会遇到穿越这件事,也就带了过来。

赵诵觉得这书倒是有用,这些是人类历史上最精湛、最杰出的武器。从冷兵器时代到热兵器,从古代到现代……囊括了整个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兵器,大多数是这个时代所没有的!

只是现在他是一介白丁,没有钱财,没有势力。直接造武器定然是不行的。而且在古代造兵器也是死罪......更何况造反需要大量的金钱、人力、物力。

再说现在大宋治法极严,宋朝农民起义三百余次,基本每年都有,但在大宋造反容易,但造反成功,登基为帝就是地狱级别的任务。

除非你有超越这个时代的特权!赵诵有潜藏的实力,但现在这个暂时不考虑,那些书,他先放在背包里。

这东西,是他的宝贝,他打算找个绝密的地方先藏起来。

其他的,他看了看有黑色水笔、铅笔、橡皮,还有一张世界地图。

兜里有毛爷爷、打火机、几枚硬币、学校的饭卡、公交卡、市民卡、身份证、太阳能充电器、usb线、一只手机、还有一只存了不少电纸书的某文平板电脑,还有一把瑞士军刀,这瑞士军刀还是朋友送他的……除了这些就没其他的了。

身上还有一套短衣短裤,脚上还有一双椰子。

“我要在这个时代做些什么呢?”如其他穿越小说中的主人公一样,做肥皂、开酒楼、制煤球、开矿山、边境走私?或者做个文抄公?或者是当官,但当官从士他不感兴趣。

“想多了,先解决了温饱问题再说吧!”赵诵正打算放回背包的时候,忽然从背包里面掉出一张照片来,赵诵看了看,忽然发现这是他与一个人的合影。

“这外国佬是谁?”赵诵翻过背后一看,写着“NikeZhang”。赵诵不知道这是什么时候的合影,也不知道NikeZhang是谁,想了许久都没印象,放回相片,也不管了,直接回到床上,紧紧地裹着被子。

“阿嚏——”这大宋的冬天太冷了,赵诵记得1257年,印尼的龙目岛火山喷发,导致了全球性的气候改变,全球气温进入一个小冰期。粮食歉收导致了战争,然后蒙古人就南下侵略,大概就是这样。

......次日一早风雪已停,院里的雪有三四公分厚,但温度很低,屋檐下都挂着长条形状的冰柱子,看这情形这雪应不止下过一次,中间应该出现过大晴天,否则不会出现冰柱子。

赵诵起身,套了件王安穿用的衣服,头上戴了一顶小帽,遮住短发,脚上仍然穿着他的球鞋。去找王安,一大早就没了人影,只在后厨留了一碗饭、一碗咸菜,还有一张纸条。赵诵拿着一看,才知道王安出去要办事了。

用完早膳,赵诵想去逛逛这临安街市,他是现代人,总要先了解南宋这个时代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

推开院门,赵诵朝街市看去,只见街市嘈杂,人潮涌动,除了人流外,还有驴车、马车、牛车、以及抬着轿子的轿夫经过……原本拥挤不堪的街市,更加拥挤起来。

赵诵无奈,只能闪到一旁,等车马先经过再说。

脚下的青石板也不平坦,有些坑坑洼洼,地上有一些积雪覆盖。周围开了不少的店铺,街市上还有不少的地摊,还有沿街来往的货郎。

那些货郎一边挑着扁担,扁担两头的竹篮子里面塞满了货品。一边沿街吆喝,一边手拿着一只拨浪鼓。

赵诵知道这条街就是临安府着名的御街了。

此刻,御街上,早市热闹,街头巷尾,人潮如织。街市上,有卖吃的味道,也有马粪等气味,杂七杂八地很古怪,此时风吹来,隐约的夹杂了些烟花爆竹的气味,还能听到远处而来的炮仗声。

爆竹声过后,一支舞狮队伍穿着彩衣,从远处缓缓而来,从赵诵身侧走过,赵诵被挤了一下差点跌倒。

“这就是七百六十二年前的南宋了!”

正感慨完,忽然一个小孩子直接就撞入了赵诵的怀里,轻轻一跳,双腿夹住赵诵的腰,双手圈住赵诵的脖子,然后抬起头,可怜兮兮地看着赵诵,眼睛挤出几滴眼泪来,“哥哥,我要吃糖葫芦!”

赵诵囊中羞涩,不忍直视这个熊孩子。

一个妇女急匆匆跑了过来,“小伢儿不懂事,小官人莫怪。”一把将拳头砸在熊孩子头上,熊孩子哭喊起来,然后妇女抱起熊孩子就走了。

赵诵有些想笑,还好不是骗子,可是想着再过几日要过年了,心中顿时百感交集起来。

没有家人的陪伴,一个人要在南宋活下去了,心中情绪实在复杂。

“坚强点!”过了许久,赵诵自我安慰,努力收回情绪,继续在御街上走着。

……

南宋时期,江南的建筑格局已经差不多成型了,而且后世也保存了不少的宋代建筑。

赵诵看到了一水的宋代建筑,停下脚步,忍不住观摩起来。

此处是一条小巷,位于积善坊深处,小巷幽静,此时巷内无人。

赵诵正站在一户人家门口,那户人家门口的檐口上雕刻着精致的青砖花纹,有蝙蝠,有荷花,有麒麟,有寿桃,还有其他各色人物......

赵诵觉得古代劳动人民实在是太富有创造力了,并且在那院墙上还开了一束寒梅,粉红色的小花,在雪天后,虽然只开了一点,但能闻到淡淡的花香味,其余的含苞待放中。

赵诵觉得这梅花和这建筑融合地太完美了。

正看的入迷,忽然那道黑漆木门开了一条小缝儿。赵诵这才意识到他站在了别人家门口,赶紧闪身退后,当那道黑漆木门开启后,只见一道轻灵的身影跳脱出来。

那道身影如同一只灵巧的兔子。那是一个少女,年纪约莫十六七岁,长着一张瓜子脸蛋,柳叶细眉,青春可爱,模样甚是好看,少女头上简单地系了一个少女的发髻,并且用红色花绳系着,发髻处还有一只银色的蝴蝶簪子挽着。

少女外罩一身裘衣,下着一件绿色袄裙,脚踏粉靴,靴子上绣着一只粉色的蝴蝶,那蝴蝶的绣工也是精湛。

赵诵料想少女家室应不一般,又注意少女并无裹小脚,有些惊讶。

少女停下脚步,头微微低着,目光凝视赵诵的鞋子。

“这是甚么靴子,还是履?”少女抬头看了赵诵一眼,柳叶微蹙,面前这青年看上去有些呆傻,问他都没回答,少女似在狐疑,这人究竟是不是个傻子。

赵诵顺着少女的眼光,注意到了脚上的球鞋,这才意识到自己忘了换鞋,而且还是引人注目的椰子。

“这是鞋。”

“好奇怪的鞋!”少女惊叹起来,“我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么稀奇古怪的鞋子。”

但这个时候,少女却蹲下身子,细看起来。

赵诵汗颜,这个时代不是倡导理学为尊么,那些达官贵人家的女子不是都养在深闺大院,然后裹起三寸金莲么,方才看到那不是小脚,赵诵心中甚是奇怪,怎么跟自己认知的不一样。

其实不怪赵诵,在南宋时代,妇女缠足还并不普及,缠足者主要限于上层社会,在社会观念上缠足尚未达到人人接受的地步,所以并不是历史记载所有妇女都要缠足。

那可恶的习俗,是在明清时期才大范围推行的,更是在清代推崇到了极致。

下一刻,赵诵震惊。

少女抬头问道:“小哥儿,你这鞋多少钱,我要了!”

“这鞋子我已穿过,不卖的。”赵诵没想到这少女居然喜欢穿过的鞋子,顿时心中古怪。

“你想多了,我买鞋不是用来穿的。”少女淡淡道。

难道是收藏,赵诵知道后世有许多人在炒鞋。

“呃,我家是开履铺的,看你这双鞋样式新奇,不似这里的产物,究竟是那个能工巧匠之手制作出来的?小女子十分惊讶,所以才要买了来。”

少女从来都没有看到过这样的鞋子,方才一瞥,见鞋底不是木头,也不是布靴的千层布纳起来的,更不像动物的皮革,还是第一次见这种材质。

“你家是开履铺的,真是的,我想到哪里去了……”

赵诵哭笑不得,很是抱歉,猛然间忽然注意到一个问题,若能生产这种鞋,那他在宋朝不就有一个好生计了么?

可这鞋属于化工时代的产品,代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力,在古代是做不出来的。

赵诵想到。

但是他不知道怎么制鞋,也没有创业的资金,没有人脉,对这个时代也不了解,单枪匹马难以开展下去!

而且这个少女对这鞋很上心,看这少女穿的不错,应该是达官贵人或是商贾子弟。

既如此,赵诵决定试试看。

“可是这鞋我真的不能卖!”赵诵很为难地看着少女。

“你要多少钱?”

“我不要钱,这不是钱的问题!”

少女古怪地看了赵诵一眼,心想这世道还有不要钱的,难道真是个傻书生。

可今日这鞋,她势在必得,就算出再多钱也要拿下。

少女看着赵诵,忽生一计,胸有成竹,“我想看看你的鞋子。”

赵诵很快就脱掉了自己的椰子,露出白色棉袜。

少女接过鞋子,原本打算拿着鞋子就跑的,但此刻却注意到了赵诵脚上的白色袜子,好奇道:“你这袜是什么材质的?”

赵诵心道,要把袜子脱下来给对方瞧瞧?

咦,这重口味的。

“白叠子。”

“白叠子?这不是花么?”

少女没有见过将白叠子做成袜子的,光是见到这双鞋,就让她不可思议了,更何况是用白叠子纺织成的袜子,少女觉得此人身上一定还有其他行当,是以打算继续观详一二。

少女看着鞋子,赵诵踮起一只脚靠在墙上。

积善坊外,少女问了赵诵一大堆的问题。

赵诵都有些感觉支撑不下去了,那道墙太冰寒了,而且看现在的样子,赵诵就好像正被一个女子“壁咚”一样。

赵诵回答的一大堆名词,少女怔然,几乎都听不明白。

“橘子?鲜味?”

“.....”那是聚酯纤维。

“香蕉,能做鞋子?”

“.....”那是橡胶。

“什么是泥龙,没听说过这种龙,泥马听过,泥马渡康王?”

“.....”那是尼龙。

“......”

赵诵也不好解释,因为根本跟古人解释不清楚,也就开始胡诌起来。

“…….”少女点点头,似乎听懂了,又似乎听不懂,很是茫然。

少女忽道:“这鞋我不要了,你能告诉我这鞋的制法么?”

“这.......”赵诵有些为难,其实他不知道,他就只知道这鞋底的橡胶是怎么来的,至于做鞋子,他不会,他又不是莆田人。

“要不,立千照,此法天下所通行,常人所共晓?”少女征求赵诵的意见,问道。

“千照?”千照之法,赵诵听过,也就是宋朝的契约,赵诵摇摇头,“千照之法太麻烦,还要去官府,我觉得不妨立个字据,若能以此生计,铺开销路,日后你我平分利益,或者是我四你六。”

“不行,我七你三!”少女执拗道。

“也行!”赵诵没想到这妹子这么财迷,没多想就也就答应了,毕竟他不会制鞋,而且三分的利润也不少了,再说他不出钱,只出专利而已,也能躺着赚钱了。

少女听到满意的答案,点点头。

“阿嚏——”赵诵靠在墙上,背脊都冻僵了,那一只脚还光着,于是道,“小娘子,你能把鞋子先还我么。”

少女连是歉意,立马把鞋子还给赵诵。

“为免夜长梦多,现在就立个字据!”

少女迈入那扇黑漆木门,不多时,就拿了两张上好的澄心堂纸,那纸上写满了各种条、项,赵诵大抵浏览了一下,少女的字很好,小字正楷,看了条项之后,很是满意。

少女狐疑道:“就不怕我作假,诓你么?”

“无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你这算是好的了。”赵诵随即用毛笔在两张纸上签上了自己大名。

“你这字真的是……不敢恭维啊!”少女目光注视这赵诵,这赵诵看上去也就二十岁年纪,剑眉星目,唇红齿白的,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子弟,可这字实在是登不上大雅之堂,歪歪扭扭地似蚯蚓,也不知道会不会把家里的先生气死,想着少女就咯咯笑了起来。

“小娘子在笑什么?”

“没,没什么。”少女收住笑声,收了字据后,给了赵诵一张,又自留一张,吹了吹墨迹,揣进衣兜。

就在此时,来了一少女,穿着绿色袄子,看那样式应是这少女的女婢,婢女见到小主人,忙凑耳:“小娘子,家里出事情了!”

“银黄,怎么了?是我爹爹么?”

女婢银黄点点头,见面前的赵诵,狐疑道:“小娘子,这人是谁?”

“银黄,这是苏家的一个顾客而已。”想起家中有事,对赵诵道,“今日有事就不打扰了,明日正午小官人在此处等我便是,我与你有要事相商。”说完少女撇下赵诵匆匆走了。

赵诵注视那道身影从巷口离开。

等回过神来后,赵诵目光注视娟丽楷体小字上,神情恍惚,“苏婉——”

赵诵念了好几遍,忽觉老脸一红。

凝视许久,赵诵收回目光,无其他事,当即返回王安家。

......

此时王安正在屋内,见赵诵不见踪迹,以为赵诵业已离开,正打算关门,忽见一张熟悉的脸蛋从门框外挤了进来,呼吸急促,那脸蛋还是红扑扑的。

“啊,赵大哥,你来了啊……”王安思绪这才收回。

赵诵道:“不好意思,方才出去会。”

王安问道:“赵大哥是打算继续住在这里,还是?”

“这…….”赵诵支吾起来,随即一想,这王安莫不是要赶他走,不过赵诵很快想清这一层,毕竟在人家屋檐下。

只是他并不是这个时代的人,有许多东西都和后世记载的有些出入,虽然才和那开鞋店的少女立了个字据,但毕竟还没有赚钱,养活不了自己。

“北地兵荒马乱的,赵大哥儿好不容易逃了出来,我怎么......”

王安想起他亡故的双亲,他们去大理国经商,蒙古灭大理时,碰到南下的蒙古人,然后父母死在蒙古人的马蹄下,而他也差点死了。

若不是赵叔救了他,他也死了,只是返回临安想要报答赵叔救命之恩之时,对方就得了病,卧病不起。

这几年也只能一边照顾赵叔,一边打理生意,不过赵叔还是走了,不过好在赵叔生前还留下一子。

王安想要报仇,今天他出门就是去清点父母留下的家产、田产以及地契,而且已经卖掉了大部分,至于这间屋子他打算留给赵叔的儿子,卖房子、田产剩下的钱也都给了赵叔的儿子。

他已经安排好了一切,打算明日去投军。

正好那远在荆湖的吕文德吕将军正是自己的远房表舅!

父母之仇,不共戴天!

去荆湖,杀鞑子!

“赵大哥想住多久就住多久吧!”王安脱口而出,神情很是坚毅,眼神朝向远方。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此时屋内有些黑,赵诵没有注意到王安的表情。

他今天脑子里还在想积善坊外见到的那名少女以及字据一事。

听到王安这么说,也就高兴地点头。

“多谢安哥儿了,只是要叨扰你一阵了,等我找了住的地方,再搬走。”

“赵大哥多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