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穿越之青史留名 > 第三章 学生

穿越之青史留名 第三章 学生

作者:授与天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5-31 01:03:54 来源:转码展示1

“疯叔,这是我儿子的束脩,以后您就是我儿子的老师了,如果他以后不听话你只管打……”

这天,张青峰收到了第一份束脩,一块风干的干肉。zhongqiuzuowen

原因很简单,因为张青峰收了学生。

在古代,收学生是要束脩的,山里人穷,一块干肉已经是非常奢侈的拜师礼了。

自从上次在河边,张青峰教了一群孩子一些字后,很多孩子家长特意上门感谢,话里话外无外乎就是想让自己的孩子能够跟着张青峰读书识字。

在古代,知识是被上层阶级垄断的,平民百姓想要获得知识几乎不可能。

在唐宋以前,能够历史留名的人物,百分之九十九都是社会上层阶级的人,底层平民几乎没有。

很多人都知道,只要能够学习知识,家族一代代下来,迟早都能发达。

就算不能当官,去城里做生意当个账房啥的,也都比当农民好的多。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相处了几年的疯叔竟然还是个读书人。

有了获得知识的机会,很多家长自然不会错过。

就在昨天,张青峰终于答应收徒了,所以马上就有了孩子家长来送束脩。

这几天,张青峰收到了十几份束脩,有干肉,有小麦粟米,也有手巧人家家里自己织的麻布。

张青峰也没想到,这个时代的百姓,对知识是如此的渴望,这让他的心里很是触动。

这也是他愿意答应收弟子的原因。

在汉朝,虽然有一些县学私塾,但不管是县学还是私塾,基本上都被世家望族子弟垄断了。

县学就不说了,收费死贵,没有点身份的人还根本不收。

至于私塾,那根本就是世家大族设的家族学堂,平民百姓想进去读书比登天还难。

也是到了唐朝后,官方开科举,大办公学,招收寒门子弟后,才慢慢把世家垄断的权利过渡到全天下百姓手中。

而且就算如此,这个过程也是持续了好几百年,只有到了宋朝以后,平民百姓才有更多机会爬到社会最顶端。

这个时代百姓家庭对往上爬的渴望是无法想象的。

就好比后世零零后的孩子永远也无法想象六零七零后的爷爷辈们,当时为了学习拼命的样子。

也更加没办法想象在知识都被上层阶级垄断的汉朝,老百姓对知识的敬畏和渴求。

………………

从这天开始,张青峰就算是成为一个老师了。

为了让他更好的教书,村里人趁着农闲时间,给张青峰盖了一个可以容纳村里孩子读书的学堂,虽然只是用木头泥巴茅草盖成,但也能感受到村民对于读书识字的态度。

张青峰的学生,有三十六人,原本只有十来个人,都是十岁以下的小男孩。

但是张青峰要求女孩也要读书,十五岁以下孩子也可以学习。

在张青峰的要求下,他的学生一下子也就从十来个人变成了三十多个。

“今天,我教大家语文和数学这两门课……”

张青峰站在讲台上讲课,底下的学生一个个都非常认真听讲,几乎没有不听话的孩子。

在孩子父母不断的叮嘱下,孩子们的学习态度都摆的很正,不管是大孩子还是小孩子,学习时都非常的严肃。

而在这边,因为没有教材,加上孩子年纪不一,张青峰只能因材施教,学的快就教的多,学的慢就慢慢教。

经过时间的检验,学的最快的无疑是十来岁的孩子,这时候他们的大脑已经发育成熟,学习知识自然更快。

只是花了十几天时间,年纪大一些的孩子就已经学会了拼音。

学的慢的无疑就是五六岁的孩子,他们的年纪还小,张青峰已经做好了慢慢教的准备。

让张青峰很欣慰的是,孩子们学习都很拼,几乎是一天到晚都在学习,就算张青峰不教课的时候,也有很多孩子用树枝沙盘练字。

这些学生中,让张青峰印象最深刻的,是两个女孩,一个叫李二丫,一个叫柳三三,张青峰觉得这个名字不好听,于是给她们取了名字李二丫叫李师师,柳三三则叫柳如是。

当然,张青峰几乎给所有孩子都取了新名字,男生有李白,李商隐,赵匡胤,王维,王安石等等。

女生有杨玉环,王宝钏,陈圆圆,李师师,李清照,柳如是等等等等。

话归正题,最让张青峰印象深刻的还是李师师和柳如是两人,她们今年十岁,按照这个年代的习俗,再过五六年就能结婚生娃了。

之所以对两人印象深刻,主要是两人学东西很快,一年级的知识,这两个孩子一个月就学完了。

这样的情况下,张青峰就单独给她们教二年级的知识。

或许是有了知识基础,她们学二年级的知识更快,大半个月就学完了。

一年时间不到,两人就学完了六年级的知识。

除了两人之外,男生学习最快的是杜甫和李白,两人都已经十四岁,一年时间不到,他们也学完了五年级阶段的语文数学所有知识点。

两人之后学的快的,还有杨慎,李逵,王维,李清照等等。

张青峰为了减小自己的工作量,所以就让陈圆圆柳如是李白杜甫几个学的快的孩子来教学的慢的孩子。

这样下来,他的工作就轻松了很多。

…………

时间流失,很快一年就过去了。

在村子里待了一年,张青峰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

山里的村民除了偶尔去外面用粮食布匹换一些盐巴铁器之外,其余时间基本上就是与世隔绝的。

自从张青峰成为了村里的老师后,他的待遇和以前简直就是天差地别,他的两亩麦田,基本上有村里人帮他打理,每过一段时间,还会有孩子家长送来米面食物等等。

按照计划,张青峰今年是准备离开这里去投奔曹操的。

不过这一年下来,他也想通了。他认为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

与其如此,还不如多培养一些有用的学生,到时候一起去投奔曹操。

按照历史发展,曹操过几年就会吞并袁绍的地盘,到时候一山就是曹操的地盘,那时候他培养的学生也长大了,应该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有了决定,张青峰就继续留了下来,他也不关注什么外界局势了,只是专心在山里培养他的学生。

“从今天开始,我要给大家增加一门课程,那就是历史……”

“历史是什么?历史就是记录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文明轨迹……”

“只有知道了历史,我们才能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

张青峰开始给学生讲历史,他知道历史是一个文明的内核,没有历史的文明是没有灵魂的,历史能够凝聚民族人心,历史也是世界上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材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