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明堂自有记忆起,就生活在军营里。
每年冬天,胡人都会南下劫掠。
他七岁那年,他一个叔叔一边穿盔甲,一边笑着跟他说等回来煮盐水豆子给他吃,然后这个疼爱他的叔叔,就再没回来。
他十七岁那年,他的好友前一天还在盘算着要娶个媳妇儿,后一天就身首异处。
他三十七岁那年,他带着自己看重的晚辈上战场,打定主意要护住对方,最后却眼睁睁看着那个孩子死在自己面前。
他跟胡人的仇,称得上不共戴天。
边关那些将士,更是他生死与共的兄弟。
钱家为了一己之私,竟然弃边关将士于不顾,任由胡人南下,这对他来说,是不可饶恕的!
晋明堂深吸了几口气,但还是觉得胸口憋闷:“我以为,我离开后,他们会将军队的粮草给足,谁曾想……”
晋砚秋知道他很难受:“那些人总觉得,胡人冬天南下劫掠几个庶民不是什么大事儿。”
晋砚秋对洛阳那些世家的想法知之甚详。
他们觉得胡人冬天南下没什么,等这天暖和起来,胡人们自会回到草原放牧。
不过死几个庶民而已……这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不在乎。
但他们想得太简单了!
历史上五胡乱华,汉人死伤惨重,差点被灭绝。
她隐约记得,东汉鼎盛时期全国人口有六千万左右,但后来连年战乱,外加五胡乱华,只用了一百多年,六千万汉人就死的只剩下四百万。
这个世界也差不多,按照系统所说,若是她不去干预历史进程,大齐现在的六千万人,也会死得只剩几百万。
这是晋砚秋不想看到的。
“那帮蠢货!”晋明堂的胸口不停起伏,显然是气到了极点。
晋砚秋见状道:“爹,你别生气,神仙不想看到这场面,愿意给我许多粮食帮助我们,我们一定能阻止这一切的发生。”
晋明堂听到这话,情绪总算有所缓和,目光也聚焦在女儿身上。
晋明堂虽然没怎么跟女儿相处,但他一直都知道,自己的女儿是个聪明人。
这孩子不仅读书认字快,做别的事情,也总能做得比旁人好。
他女儿不过是去了几次厨房,就琢磨出几种新鲜吃食,后来去庄子上种地,他们庄子上的粮食产量就增加许多。
他女儿不仅聪明,还很善良。
这孩子刚学会说话没多久,就开口求她母亲救下快要饿死的孤儿寡母。
长大一些后,她不仅设法改善农庄里佃农的生活,还又救下了一些人。
就连这一路……
晋砚秋从洛阳往居庸关赶的这一路,张统领有安排人骑马跟他汇报路上事宜,晋明堂也就知道,自己女儿在这一路上,又救了几个孩子,还帮了一些人。
他一直觉得自己女儿,是这世间最好的姑娘,没想到神仙也是这么觉得的!
不,他女儿或许就是神仙下凡!
因为他女儿是神仙下凡,所以本该有顺风顺水的一辈子,当上皇后被帝王独宠。
不想最后竟出了纰漏,有小人扰乱命数,想要针对他的女儿!
然后神仙就再度出手,给他女儿许多粮食。
想到这里,晋明堂又问:“秋儿,这神仙给你粮食,可有什么要求?”
晋砚秋道:“是有要求,神仙让我多帮人。我帮了人,那人真心感激我,我便能得到更多粮食。”
原来只要多帮人,就能拥有粮食!
这也太简单了!
他女儿果然是天命之女,注定一辈子顺顺利利大富大贵。
晋明堂彻底放下心,同时也想起了居庸关那五千个正饿着肚子的劳役。
他正想跟女儿说一说这件事,好尽快赶去居庸关,突然发现暖冬已经吃完自己手上的饼干,正恋恋不舍地舔自己的手。
晋明堂正打算再拿一块饼干出来,一抬头,就瞧见不远处,自己的一个亲兵正在啃饼干。
那亲兵的马不满地用脑袋去推这个亲兵,想把饼干抢回来,但这个亲兵不为所动,狠狠地在饼干上咬了一口:“小黑,我昨儿个把口粮给了你,今儿个你也分我一点。”
“小兔崽子!你怎么还跟你的马抢吃的?”晋明堂都被气笑了,冲上去揪那个亲兵的头发。
“将军,我太饿了!”瞧着还不到二十岁的亲兵眼巴巴地开口。
他本就饿,刚才吃了一碗糊糊之后,还觉得更饿了。
这饼干他也想给自己的马吃,但实在忍不住……
晋砚秋已经把该说的都告诉晋明堂,见状道:“水应该已经烧开,我们进去再吃点吧。”
那些个亲兵闻言,把手上马儿没吃完的饼干塞进马嘴里让马儿自己啃,就飞快地回了屋。
这年头很多将领都有亲兵,也叫私兵。
之所以叫私兵,是因为这些人,差不多是将领自己掏钱养着的,他们的伙食和装备,跟普通士兵截然不同。
他们甚至吃得跟将领一样——将领们会跟自己的亲兵同吃同住,培养感情,也只有这样,这些亲兵才愿意为他们卖命。
晋明堂的亲兵也是这样养的,他们是晋明堂最忠心的手下,遇到危险愿意时,会毫不犹豫为晋明堂去死的那种。
但现在没有遇到危险,现在他们只想吃饭。
晋砚秋和晋明堂谈了许久,两个陶罐里的水都已经被烧开。
只是晋砚秋不在,其他人也就不敢去动包袱皮上放着的压缩饼干,因而饼干还没有放进去。
晋砚秋拿了一些压缩饼干放进陶罐,让小桃和另一个丫鬟将之搅拌均匀,再分给晋明堂等人。
晋明堂和他的亲兵,每人都分到了两大碗糊糊,他们的胃终于被填满,但还是想吃。
晋砚秋看出了他们对食物的渴求。
现代一些人节食减肥吃得太少,一段时间后会忍不住暴饮暴食。
晋明堂等人的情况,那些节食的人差不了多少。
这也是她不敢直接给他们吃饼干的原因,就怕他们一次吃下去太多,要是再喝点水,那他们的胃搞不好会被胀破。
他们真的是被饿狠了……晋砚秋道:“爹,你们都这般饿,那些劳役的情况是不是更糟糕?我们要不要连夜赶路,快些过去?”
晋明堂三碗糊糊下肚,却还是意犹未尽。
想到那个亲兵跟马儿抢饼干啃,吃完后一点事情都没有,他就想拿一块饼干直接啃着吃。
但不等他动作,就听到了晋砚秋的话。
他女儿果然是心地善良的仙女,都不等他说,就已经开始惦记那五千劳役。
“他们已经许久没吃正经粮食,很多人都快撑不住了,我们确实应该快些过去。”晋明堂道。
他来了之后,就没再让那些人干活。
但食物太少了,因此时不时地,就有身体虚弱的人死去。
早点送粮食过去,说不定就能少死一个人。
“爹,那你骑马带我过去吧。”晋砚秋道。
坐马车过去实在太慢,还是骑马过去快一些。
“好!”晋明堂应下。
他和几个亲兵将包袱留下,又把晋砚秋送到暖冬背上,自己再翻身上马,往居庸关那些劳役居住的地方赶去。
许是刚吃了压缩饼干的缘故,暖冬此刻的速度,竟是比之前更快,天还未亮,一行人就回到了这段时间晋明堂住的地方。
此时修长城,都是就地取材的。
晋砚秋上辈子去参观时看到的,是用石头修筑的城墙,但中原地区大部分城墙,其实是用泥土做的。
他们采用 “版筑法”,先用两排木板夹出墙体轮廓,再在中间填入泥土沙砾,然后劳役们会拿着工具夯锤。
他们需要反复击打至泥土紧实,这样打出来的夯土墙黏性很强,干燥后更是非常坚硬。
劳役修城墙时,还不止夯打出一层,一般是十五厘米一层,然后打出好几层。
而这时很多房子,也是这么建造出来的。
晋明堂居住的房子,就是上一任官员,让劳役用这种方法帮他盖的。
这房子盖得很大,还圈出一个很大的院子,在这个时代,这是有钱人才能住的房子,当然在晋砚秋眼里,它就是个泥土建成的破平房。
晋明堂离开的时候没关院门,也就直接纵马来到院子里。
他翻身下马,又把晋砚秋抱下来:“秋儿,这是爹在居庸关的住处,现在里面没什么东西,等下让人给你收拾一下。”
“好。”晋砚秋开口。
她也不拖泥带水,见院子里还算整洁,直接就兑换出一万公斤压缩饼干。
一万公斤就是十吨,听着很多,但堆放在院子里并不壮观。
这也正常,现代的蓝牌卡车载重都能有4吨,中型卡车已经能载重10吨,黄牌重型卡车,载重上限是49吨。
十吨粮食其实并不多,但这是压缩饼干,绝对够五千人吃,他们每人能分到两公斤呢!
晋明堂看到这成堆的食物,闻到诱人的香味,忍不住深吸一口气,同时心中升起万丈豪情。
在有足够的粮食的情况下,这世间还有什么能难倒他?
他看向自己的亲兵:“你们快去通知那些劳役,就说我女儿给他们带粮食来了,让他们生火烧水,准备吃饭!”
“是!”这些亲兵激动地应下,立刻往不远处的草棚跑去。
草棚里,周劲凌这样的民夫,还是包括管胡在内的流民,这会儿都已经不闹了。
他们太饿了,没力气闹。
人们躺在草棚里,茫然地等待天亮,偶尔还有抽泣声响起。
绝望的情绪在他们中蔓延。
突然,外面传来声音:“都起来烧水!我家女公子带粮食来了!”
有粮食了?草棚里的劳役,都怀疑自己听错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回居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