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穿书后成了女帝 > 第5章 劳役

穿书后成了女帝 第5章 劳役

作者:决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23 15:10:23 来源:文学城

夜晚已经来临,好在天空中挂着一轮弯月,给大地提供了些许光亮。

今天是农历七月廿二,居庸关附近已经有些冷了,夜晚更是寒风刺骨。

晋明堂穿上厚衣服,摸了摸自己那匹在这两个月里瘦了一圈的马,心疼不已。

他的战马平日里不只吃草,还吃麦子豆子,每次上战场前和上战场后,他还会从自己嘴里省点盐下来,给马儿吃。

但这一个月缺粮,他自己都只能吃一肚子野菜混个水饱,马儿自然也没有麦子豆子可以吃。

他的老伙计受委屈了,他现在都舍不得骑它。

暗叹了一口气,晋明堂翻身上马,低声道:“出发。”

他和他的亲卫一起,组成一支小小的队伍,消失在夜色里。

一行人离开后,远处草丛里站起来一个瘦骨嶙峋的人,他看了眼晋明堂等人消失的方向,踉跄着往不远处走去。

那里有好些草棚,这些草棚以木头为框架,用草编织成屋顶和墙壁,草棚的内里还糊上了厚厚的一层泥,防止冷风从缝隙里灌入。

这人进入其中一个草棚,一不小心,就踢到了一个躺在地上的人。

“谁啊?找死啊!”地上的人不满地开口,声音里却透着几分虚弱。

进来的人没搭理那个被自己踢到的人,而是大声开口:“周叔,出事了!出大事了!”

他的声音着实不小,草棚里睡着的人都被惊醒,窸窸窣窣地动起来。

同时,一个听着有些沧桑的声音响起:“出什么事情了?”

居庸关这五千多个修长城的劳役,有强制征发的民夫,也有罪犯。

而住在这个草棚里的人,都是强制征发的民夫。

他们来自一个县城,自备干粮走了半个月才来到这里,然后就开始了水深火热的劳役生活。

来之前,他们不知道他们这次服役要干大半年,更不知道干着干着,他们会吃不上饭。

最初带着他们修长城的,不是晋明堂,而是另一个官员,那人不仅不给他们吃饱,还让整日鞭打他们,逼他们多干活。

他们三百二十五人来自同一个地方,彼此相互帮扶,算是在那人手底下受罪较轻的,可还是死了十八个。

与他们一起干活的罪犯,那是十个里能死两个。

那些人其实不是罪犯,是广阳郡的流民。

之前广阳郡发生旱灾,颗粒无收,老百姓只能背井离乡求一条生路。

流民们千辛万苦逃到冀州,结果被冀州的军队当叛乱“剿灭”了。

老弱妇孺被割了脑袋用来换军功,青壮则被送来修长城。

这些流民身体亏空严重,又哪里干得动重活?可不就被饿死累死。

总之,在晋明堂来这里之前,他们苦不堪言。

流民的现在就是他们的未来,而他们不想死,自然人心浮动。

周叔实在看不下去,就跟他们商量,说要想办法弄死那个当官的,自谋生路。

只是,不等他们动手,朝廷就给他们换了个官员。

新来的官员叫晋明堂,他们这些以种地为生的人没听过这个名字,但周叔知道这个人。

周叔说这是个好人,他们也就放弃了动手的计划。

晋明堂这人确实不错,见粮仓里没了粮食,就把自己带来的粮食分给他们吃,甚至还去附近打猎,在抓到几只瘦狼后,连皮带骨熬汤给他们吃。

这位官爷还不逼他们干活。

他们就此安分下来,那些原本跟他们一样蠢蠢欲动的流民也一样。

可是,粮草迟迟没有送来。

他们都饿着,也就日日盯着营地的动静,然后就发现许久过去,朝廷连颗豆子都没有送来。

倒是晋明堂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些种子,带着他们一起种地,说等粮食送来,等地里的庄稼长出来,他们就不用饿肚子了。

后来,晋明堂又换了说法,说他女儿就要来了,等他女儿带来粮食,他们就不用饿肚子了。

他们便一直等着,等晋明堂嘴里,那不用饿肚子的一天到来。

可现在……

摸黑从外面回来的人开口:“周叔,我刚才饿得受不了想去外面寻摸点吃的,结果发现晋明堂带着他那几个手下跑了!”

“都跑了?”沧桑的声音再次响起。

这个被称为周叔的人,名叫周劲凌,他出身农家,因家中贫困,年少时卖身到一士族家中,成为奴仆。

因为人比较伶俐,他被选中,做了那户人家一个少爷的书童。

那位少爷学识渊博人品贵重,乃是一位名士。周劲凌跟在他身边,不仅认了字,还学了许多东西。

他家少爷年轻气盛,对暴虐的先帝极为不满,难免在言语中带出些什么,还写了文章暗暗批判。

这本没什么,在大齐,如此做的人非常之多,但他家少爷的仇家,将此事捅到先帝面前不说,还添油加醋了一番。

先帝大怒,当即下令杀了他家少爷。

主家没了以后,周劲凌回到家乡生活。

他是乡野间少有的有学识的人,渐渐地,附近村民遇到事情,便都找他拿主意,他成了一名小小的“乡望”。

这次朝廷征召民夫,周劲凌其实不用来,但当时征召的人数有点多,几乎把村里仅剩的青壮全部带走,周劲凌放心不下他们,便跟着一道来了。

来了居庸关后,他们这三百多人把周劲凌当主心骨,都护着周劲凌,也都听周劲凌的话,果然,所有劳役里,他们的伤亡是最少的。

现在晋明堂跑了,他们自然也找周劲凌拿主意。

“周叔,他们都跑了,我数着呢,十一个人十一匹马全没了。”

周劲凌已经坐起身,但在漆黑一片的草棚里,别人看不清他的动作,更看不清他的神色。

他沉默片刻,随即道:“之前我们打算先杀掉那个不把我们的命当回事的官员,然后离开这里另谋生路……现下不用杀人了,只自谋生路就行。”

周劲凌当初的主家并非沽名钓誉之辈。

他曾游历四方,观察民生,也曾前往灾区,赈济灾民。

他对身边人更是和善,见周劲凌在算数方面有天赋,还悉心教导周劲凌算学。

周劲凌刚到居庸关时,就算过这里的城墙要盖成所需的时间。

若是粮草充足人心齐,确实可以在规定的时间里盖完,但他们粮草不充足,人心也不齐!

那些被打成罪犯,实际上是流民的家伙本就已经忍受长时间的饥饿,身体达到了极限。

不给他们吃饱,他们根本干不动活!

他们干不动活,负责看管的官吏便鞭打他们,有时一鞭子下去,人就没了命。

这些流民本不是一伙的,但当他们死的人越来越多,便凝聚到一起。

在晋明堂来之前,他们看那些官吏的眼神让周劲凌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周劲凌当时就觉得,这城墙必然是修不下去的。

城墙修不完,劳役们会被降罪,没办法再回去过正常生活。

再加上他害怕那些流民饿疯了以后闹出更大的乱子,就打算先下手为强,在杀了那个官员后,带着乡民离开,去一处他知道的隐蔽的山谷中生活。

晋明堂的出现打断了他的计划,不过现在,事情还是走上了“正轨”。

周劲凌摸索着走出茅草棚,就见不远处那些住着流民的棚子里也有人出来,还传出许多声响,显然他们也醒了。

晋明堂离开的事情,那些流民怕也已经知晓。

晋明堂拿来骗他们的话,他是不信的,他知道晋明堂的来历,也就知道晋明堂被派来修长城,必然是得罪了人。

晋明堂得罪的人,肯定是巴不得晋明堂去死的,既如此,又怎么可能给他们充足的粮食?

至于晋明堂本身……看晋明堂浑身上下没有几两肉的模样,就知道他肯定拿不出粮食!

但他不信晋明堂的那些鬼话,流民们却是信的,现在晋明堂跑了,那些流民定然很生气。

也不知道他们会干出什么事情来。

周劲凌都想连夜带着乡民逃跑了!

但那些乡民中,有好些人在夜间是看不清东西的,这附近还人烟稀少,大半夜在野外赶路实在太危险,他不敢冒险。

周劲凌忧心忡忡地回到自己居住的草棚里,而附近的草棚中,那些流民都已经被惊醒,闹成一团。

他们都是底层百姓,从出生起就受欺负,受尽苦难活得浑浑噩噩。

他们也特别能忍受苦难,只要还有一点希望,就能像老黄牛一样,继续埋头苦干。

只是,再勤劳的老黄牛,也有受不住爆发的时候。

晋明堂来这里之前,他们即将爆发。

但晋明堂来了以后,他们被安抚住了。

晋明堂是从底层爬起来的,还带过兵,很会凝聚人心。

他跟这些流民一起吃饭,诉说自己的辛苦,还捕猎给他们吃。

这些流民第一次被官员这般对待,诚惶诚恐感恩戴德,很轻易就信了晋明堂的话。

他们抱着希望,一开始等朝廷送粮食过来,后来又等晋明堂的女儿送粮食过来。

结果现在人没有等来,晋明堂跑了。

流民们有的在哭,有的在骂,还有人早已经骂不动哭不动,躺着一动不动,等待死亡的来临。

晋明堂来了之后,尽量每天给他们吃点东西,还不让他们干活。

他们死的人立刻变少,只有几个之前就受伤生病的人陆续去世。

所以,他们是感激晋明堂的,但晋明堂跑了。

晋明堂怎么能给了他们希望又跑掉?

这些人难以接受现实,还有人哭道:“晋大人会不会是去接他的女儿了?”

流民中,一个个子异常高的青年男人突然道:“哭哭哭,你们就知道哭,哭有什么用?”

说完,他又连珠炮一样说起来:“晋明堂怎么可能半夜去接女儿?他就是不要我们了!扔下我们跑了!”

“他一直在骗我们!朝廷不会给我们粮食,他女儿也没有粮食!”

“我们都被骗了!”

……

哭泣的流民们突然安静下来。

这个瘦高个的年轻男人叫管胡,原是山中猎户,后来广阳郡大旱,田地颗粒无收,山里的猎物也都跑了,打不到猎物,他才成为流民。

一开始,他在流民中并不受欢迎,因为他会抢其他人的东西吃。

也就是他抢得不多,还会给人留点,并且换着人抢,才没有引起众怒。

但晋明堂来之前,流民被压榨得没了活路的时候,却是有一群人聚集到他身边的,因为他太凶,甚至敢去抢那些压榨他们的小吏的食物。

不过晋明堂来了之后,流民们就又散开了,他也不再逞凶斗狠,还跟着晋明堂等人去打猎。

“晋明堂这个老货,肯定早就想甩掉我们了!他嫌弃我们是累赘!哪天老子再见到他,一定打得他满脸开花!”管胡破口大骂。

管胡身边一个身形矮小的男人见状,拉了管胡一下:“别说了,省点力气想想接下来要怎么办。”

管胡看到这人,瞬间平静很多:“还能怎么办?要么在这里被活活饿死!要么跑出去被朝廷的军队弄死。我们脸上都被刺了字,是不能乱跑的!”

听到这话,草棚里的气氛更加低迷,就连管胡自己,也觉得非常委屈。

咽了口口水压下喉咙口泛起的哽咽,管胡问身边那个身形矮小的男人:“哥,我们怎么办啊?”

这个身形矮小,比在场大部分人矮半个头,个头只到管胡胸口的男人,是管胡的亲哥哥管平安。

管平安道:“我去问问周劲凌,看他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管胡“哼哼”了两声,又道:“早知道我就偷摸把晋明堂的马给杀来吃了,好歹能长点力气。”

居庸关的劳役因为没有足够的食物而慌乱,洛阳钱家,却刚结束一场宴会。

宴会上的食物十分丰盛,客人们只吃了不到一半,剩下的全部在管家的监督下被扔进河里。

这些剩菜主家不会继续吃,而要是给下人吃,主家不高兴,客人更不高兴。

下人怎么能吃跟他们一样的东西?

他们就算丢掉,也不会把食物分给下人。

下人们在收拾残局,而钱家家主的小女儿钱鞶来到书房,问自己的父亲:“爹,居庸关那边如何了?”

钱家家主道:“还未有消息传来。”

钱鞶闻言有些失落,但想到两地相隔极远,又觉得暂时没消息也正常。

钱鞶是重生的。

她上辈子先嫁给门当户对的世家,可惜对方在洛阳的动荡中早死,她只能回到钱家。

她容貌极美,又饱读诗书,曾是洛阳最有名的女公子之一。因此,即便嫁过一次,依旧有不少人前来求娶。

只是那时天下大乱,很多世家自身难保,钱家也需要旁人庇护。

她父亲押注卫琏,便想将她许配给卫琏。

结果卫琏深爱晋砚秋,还许诺晋砚秋一生一世一双人,不说娶她当正妻,竟是连收她当妾都不愿意!

她最后,只能嫁给卫琏的庶弟,结果她丈夫也对晋砚秋有好感,时常拿她与晋砚秋作对比。

之后,她丈夫更是死在战场上,让她再次成为寡妇。

卫朝建立,卫琏称帝后,晋砚秋被封为皇后。

她呢?她无儿无女,空有个卫家妇的名头却一点好处都得不到,还要眼睁睁看着处处不如自己,毫无礼仪教养的晋砚秋受人尊崇。

卫琏听晋砚秋的话,朝中大臣也都非常尊重晋砚秋,就连卫琏的对手,都说卫琏能赢,全靠晋砚秋。

后来,甚至还有大师说晋砚秋天生凤命,合该当皇后,又有高人说晋砚秋福泽深厚,能庇佑大卫。

她才不信那些!

晋砚秋不过就是一个沽名钓誉,拿贱民刷名声的心机女,哪有那么大的本事?

她比晋砚秋出色多了!

若当初救了卫琏的是她,她肯定比晋砚秋做得更好。

她确实是有大福气的,死后竟重活了一次。

钱鞶知道自己只是闺阁女子,做不了太多,就将前世种种,都告知了自己的父亲,钱家家主。

这一年半的时间里,她父亲收回旁支钱财,暗中交好卫国公,助她救下卫琏……她父亲做了许多事情,让她这一路,走得比晋砚秋上辈子更顺利。

已经做了那么多,她父亲自然是不愿意让晋砚秋和晋明堂活着的。

但晋砚秋非常小心,她身边还有晋明堂安排的士兵保护,他们想悄无声息地杀了晋砚秋,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要是被人发现他们做的事情……他们钱家在洛阳并非一家独大,肯定会引来对手的攻讦。

当时晋明堂还在边关领兵,手上有许多精锐,若是晋明堂拼死反扑,他们也不一定能应付。

要知道,晋明堂就这么一个女儿!

他们最终没有对晋砚秋动手,而是先对付晋明堂。

至于怎么对付……先不给粮草,让晋明堂焦头烂额,再把晋明堂发配去修长城。

那长城,是绝对修不起来的。

晋明堂留在那里,完不成任务,会被治罪。

晋明堂要是跑了,同样会被治罪。

当然,以上两个结果,已经算好的了,更大的可能,是晋明堂被那些劳役大卸八块,烹而食之。

在钱鞶前世,那个在居庸关督促劳役修城墙的人,是她丈夫所在家族的一个旁支族人。

那人本打算在修好城墙做出实绩后谋个更好的去处,不想居庸关的这批劳役里,有个疯子。

那疯子名叫管胡,据说拥有胡人血统,因而长得极为高大。

他不愿意修城墙,竟是带着部分劳役,将看管他们的官员小吏全部杀了,煮熟吃肉!

钱鞶上辈子这时,已经嫁到第一任丈夫家中。

得知丈夫的族兄被人吃掉,她着实受了惊吓。

后来,这管胡更是盘踞一方,在收了个叫作周劲凌的谋士后,还一度成为卫琏的大敌,让卫琏吃了几个大亏。

最后,是晋明堂的养子沐光击败了管胡,但沐光本人也在战场上被力大无穷的管胡所伤,不久后就病逝了。

现如今,钱家主将那个本该被管胡吃掉的官员召回,安排晋明堂去修长城,就是想让管胡杀了晋明堂,将晋明堂吃掉。

晋明堂若是就此死去,他们便少了一个大敌,还能在卫琏的阵营中,掌握更大的话语权!

想到此事,钱鞶又想到了晋砚秋。

半个月前,她发现晋砚秋已经偷偷离开洛阳。

最初她很生气,毕竟她打算在晋明堂死后杀了晋砚秋。

但很快,她便开心起来。

晋砚秋上辈子离开洛阳后,去投奔了晋明堂,这辈子应该也一样。

若是晋砚秋去了居庸关,说不定会跟晋明堂一样,成为管胡的盘中餐,那就有意思了!

钱鞶和钱家家主说了许多话,这才回到自己的闺房休息,并开始期待自己的未来。

这辈子,她会与卫琏相濡以沫,成为大卫朝的开国皇后。

黑夜里,晋明堂一行策马前行,速度虽算不上多快,但也远不是走路能比。

而他们赶路之余,对周边极为关注。

按照时间来算,晋砚秋已经快到居庸关。

他们这次是去逃命,定然不能把晋砚秋落下。

最要紧的是,晋砚秋那边即便缺粮食,应当也是能管他们一顿饭的。

他们想吃饭。

时间已经来到半夜。

张统领睡前刻意多喝了一点水,便在半夜被尿憋醒。

他醒来后没急着起身,而是偷偷观察守夜的士兵,见他们全神贯注,并未打瞌睡,便满意地点点头,从地上爬起。

他来到负责守下半夜的人身边,一人踢了一脚,然后走出破屋,去外面放水。

只是,这水放到一半,他突然感觉到不对劲。

顾不得提裤腰带,张统领就地趴下,将耳朵紧紧地贴在地面上,分辨大地传来的声音。

不过几息,他就翻身而起,提着裤子冲进破屋:“有人来了,里面还有骑马的人!都别睡了!快起来!”

大半夜竟有马队路过,这来的该不会是盗匪吧?

前几天有事更新不稳定,以后每天下午14点更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劳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