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成逃荒难民后 > 第3章 误会

穿成逃荒难民后 第3章 误会

作者:o文狸o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6-22 00:02:12 来源:文学城

“刘村正,来这边办事?”少年从远处跑过来,有些气喘。

“锄地呢?呵呵,我来这边划地界,他俩要在这边开块儿地。”刘村正笑呵呵指了一下蒋天旭两人。

说完又转头对他俩道:“这是新村的沈小哥,别看年纪小,很能服众呢。”

“刘村正快别笑话我了,什么服众,不过是大家一路过来的情分罢了。”沈悠然笑道,又看向蒋天旭两人,“两位大哥好啊,我叫沈悠然,今年刚来这边,两位大哥在这里开地,咱们也算是邻居了,以后多多关照啊。”

蒋天旭看他年纪不大,说话倒是老道,眉眼俊秀,干净爽朗,很容易让人产生好感。

沈悠然如果知道他的想法,肯定会呵呵一笑:“我这辈子年纪不大,上辈子可是活了二十四呢!哪个经过社会毒打的社畜不会说两句场面话呢!”

待两人介绍完,葛春生道:“我听你口音,有些像并州那边?”

“正是并州。”沈悠然道,“最先开始遭灾的地方,我们熬了几年也没能熬过去,不得已还是出来了。因为出来的晚,沿路好多地方不接收迁民了,没办法一路走到嘉州才安定下来。”

其实他去年刚穿过来时,差点当场又被饿死过去。虽然新朝廷已经建立,也有官员到任治理,但并州连年干旱,农田绝收,强盗土匪肆虐,百姓根本无法生存。

朝廷下令并州等几个灾情严重的地方,可以往东边和西南几个州迁移垦荒。

沈悠然家是在城里租了铺子做小买卖的,前几年乱军进城时被抢了一遭,沈父惊惧之下一病不起,没撑两个月就去世了。

沈母自生下二儿子沈悠明后,身体一直不好,此番伤心过度,也没能撑下去。沈家只剩沈悠然兄弟两个和奶奶李金花相依为命。

沈悠明只有四岁,李金花又上了年纪,原主每天忍饥挨饿,把仅有的一点食物省给奶奶和弟弟。但即使这样,他们也马上要撑不下去了。

去年沈悠然穿来后,说服了李金花,跟上逃荒的队伍,一路往东边来。

“我们队里之前有几个并州人,听口音和你有点像,我是秦州人,咱也算半个老乡吧呵呵。”秦州就在并州西边,灾情听说比并州还严重。

“葛大哥是秦州人?”沈悠然有些奇怪。蒋天旭简单说了一下葛春生的情况。

沈悠然肃然起敬:“两位大哥都是有情有义之人啊。”

“没有天旭说的那么夸大,我也怕死啊,呵呵,不过就是伸胳膊推了他一把。”葛春生笑道。

几人又聊了几句,看天色不早,刘村正笑呵呵道:“你们日后再聊,有的是机会,咱们赶紧把地量了,呵呵。”

“两位大哥就选挨着我家地这片儿吧,还稍微平整些,再往北就太低了。”沈悠然也跟着三人转着看,“别看现在杂草多,说明地肥着呢,等烧完还能肥地。”

“呵呵,你这会儿倒成老把式了,刚来的时候,连庄稼都认不全呢。”刘村正笑着揭穿他。

“哎呦刘叔给我留点脸吧!”沈悠然被说了也没有不好意思,声音依旧爽朗,“这不是想让两位大哥挨的近点,以后好照应吗。”既然说开了,他索性更加卖力的推荐起来。

其实他倒不是不认识庄稼,毕竟上辈子他也只是一名普通的小镇做题家,没考出去之前也是经常做农活的,只是因为这时候的庄稼形状和后世有些不同,他刚见到时没敢认。

蒋天旭看了一圈,也觉得沈悠然的话有道理:“沈小哥说得也没错,北边确实有些太低了。力群叔,就挨着他这块地划吧。”

既如此,刘村正就帮他们划定了靠近新村的十五亩地。在西洼最南边,土地尚算平整,到时平整起来也不会太费劲。

“两位大哥放心吧,这里土地肥力还是不错的。我们这地,翻了一春,抢着种了季豆子,每亩收了能有半石呢,比一般荒地强多了。”

沈悠然很开心,蒋天旭两人的地离他们近,以后免不了要相互照应,这对他们这群远来之人更好的融入这片土地,无疑很是有利。

但沈悠然也不是那种跟人相处,全看利益的人,他对蒋天旭和葛春生印象都不错,打定主意以后要多来往。

况他说的都是实情,上好的熟田一亩能收大豆一石多,像这种刚开的荒地能收半石,对他们来说已是意外之喜了。

几人又聊了几句粮食产量,蒋天旭两人则定好明天就来烧荒。趁着刘村正有空,两人又回村去看盖房子的地方。

沈悠然回到地里接着锄地,周围几个劳作的人围过来,你一言我一句的打听。

“刚刚那两人的地真划这里了?”钱老大拄着锄头,一条腿勾着,看上去有些流里流气。

“那还能有假,地界都划定了,明天就来烧荒呢。”沈悠然答道,“他们刚从南边打完仗回来,村子附近的地不是都分完了嘛。在这里以后和咱们也算有个照应,蒋大哥是本地人,以后种地再遇上不懂的,就不用老去麻烦刘村正了。”

“这事也是奇了,因为帮着挡了下刀,就要养着他一辈子了不成?一条胳膊也能过日子吧,他为啥不回家呀?”钱老大想不明白。

“钱大你这话说的,说明人家蒋小哥有良心呗,再说人家不回家肯定也有苦衷吧,咱们这不还从家里往外逃呢!”另一个叫孙正的人呛他。

钱老大不服气:“那哪能一样!”说着神神秘秘的往前探了探身子,“欸,我听说啊,东南那边有什么契兄弟的风俗,俩男的像两口子一样过日子,他们不会是那种关系吧?”

沈悠然一时没太听懂,等反应过来忙制止道:“钱大哥可别说些有的没的,咱们在这里落脚安置,人家刘村正帮了不少忙呢,可别传出去让人觉得咱们不知好歹。”

说完他内心寻思了一下,蒋天旭高大俊朗,葛春生虽然相貌普通,但也算周正,只是年纪看上去已有三十。再细想刚刚两人言行举止,他判断应该只是普通的朋友关系。

毕竟他上辈子可是有几个纯正gay友的,其中一个还坚定认为他也是gay,对此他当然是拒绝承认的。

钱老大讪笑两句:“我这不是猜猜嘛,呵呵。”见沈悠然还是一脸严肃看着他,只好正经表态,“好好我胡说八道,以后绝对不乱说了,行了吧?”

沈悠然虽然年纪小,但他读过书,且家里原是做小买卖的,头脑灵活主意定,一路逃荒过来的人都服气他。

“悠然你别管我哥,他一天到晚的不着调,你赶紧把这点活干完回家吃饭吧。”钱小山虽然是弟弟,但看着比钱老大正经的多。

说来两兄弟名字也有趣,钱老大其实本名钱大,他弟弟出生后本来打算就叫钱小,但钱父觉得钱小既不好听也不吉利,又给加了个山字。

这下钱老大也不干了,非要也加个字,钱大钱大听上去自己多“欠打”一样。因为家里都老大老大的叫,他就给自己改名钱老大了。

沈悠然觉得“欠打”两个字和他真是绝配。

“臭小子,哪有这么说当哥的。”两兄弟打闹着走开,其他人也陆续散开。

沈悠然看天已经快到正午,也抓紧把最后一点活干完回家。因为紧挨着村子,回家倒用不了几步路。

“奶,我回来了。”沈悠然把锄头立在墙上,朝屋里喊了一声。没听到答应,他进屋转了一圈没看见人,又转到屋后的菜地,李金花正在地里拔萝卜。

“奶,不是说了等我回来再收。”沈悠然上前把她搀起来,“你这身子还没好利索,再病了可怎么办。”

李金花今年五十多了,但她身体一向硬朗,从不觉得自己老了。年初在嘉州落脚后,他们在官府组织下开荒耕种,没日没夜的劳作。

等前段时间抢种的这季大豆收完,李金花看着两个孙子终于能吃顿饱饭,强撑的一口气终于再撑不住,病倒了。因为买不起太多的药和补品,沈悠然只能尽量让她歇着。

但李金花是个闲不住的性格,她觉得前段日子生病只是秋收累着了,也不当回事,沈悠然下地后她该干嘛干嘛,一刻也不得闲。

“早好了,谁家秋收不累病个把人的,又不是啥大病,没事儿。”李金花推他,“再说我也没收多少,就是拔两个看看长得怎么样了。”

因为官府划给的地方不算少,新村的人家又只有十来户,因此每家每户都在房屋周围收拾出了菜地,这样就不需要占用田地种菜,能多种一口主粮。

沈悠然家把菜地圈在了屋后,种了各种青菜以及茄子萝卜等。

李金花举着手里两个萝卜给沈悠然看:“这地可真是不错,刚开的地,都能长这么大个,虽然比不上好地里长的,也不算很小了。”

沈悠然对李金花女士也很是服气,五十多岁在现代虽然不算很大年纪,但在这个时代可是实打实的老年人了,偏偏这老太太不服老,觉得自己啥都能干。

沈悠然看她身子骨还算硬朗,便也没有很拘着她,只是三令五申不能再干重活了。

他接过萝卜,搀着她往菜地外头走:“我看这萝卜还能再长几天,我今儿问了刘村正,他说等霜降过了再收也不迟。你等我把最后这茬草锄完,过几天再收。”

“你又到细柳村去了?”并州虽然和嘉州都在北方,但农作物的生长周期还是稍有差异,因此沈悠然经常去细柳村请教刘村正种地问题。

“没有,刘村正今天带人来量地。”沈悠然又跟李金花说了一下今天的事,“那蒋大哥和葛大哥,我看着都是正派人,明天他们来烧荒,我想着离咱家近,请他们到家里吃顿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