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不是跟你说过吗,这孩子好像没有以前活泼了,看着木木的,也不爱叫人。”
沈姨端着水杯,坐到了自己老伴儿身边。
沙发是纯皮的。
坐下去整个人都会陷进去,但又不是软塌塌的、没有质感的那种,而是会给人一种很安全的包裹感。
周老知道,老伴儿这是打算跟自己长谈了。
他于是把报纸放在旁边的小桌上,摘下老花镜,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这样的认真,让沈姨很是受用。
她面容柔和下来。
“刚才,我在楼道里碰到这孩子了。发现自己以前对她的印象好像不准确。”
“哦,怎么说?”
沈姨就把刚才自己跟林筱的谈话内容说了一遍,她说话温文尔雅,娓娓道来。让人很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周老听得很认真,末了点点头,说:“听起来这孩子性格还真的跟以前不一样了。”
说完了,自己又把自己刚才说的话给推翻了。
“我这样说不准确。应该说——”
周老思考了几秒钟,接着说道:“应该说,这孩子回归到小时候的性格了。”
周老第一次见到林筱,是在这孩子七岁的时候。
当时,他还没有退下来,是单位的一把手。
那是一个暑假,林建业带过去一个小姑娘,活泼灵动,长得特别好看。
只是小姑娘的衣衫有点不合时宜。
周老现在都记得林筱当时的穿着:白色半袖衬衣,浅蓝色裤子,一双白球鞋。
这样的打扮很规制化,有点像学校里在什么节日里让孩子们穿的。
而且,质感很一般。
一问林建业,还真的是。
是林筱六一走方队的时候学校给统一做的制服。
而当时周老见到林筱的时候,已经是阳历八月份了。别的小姑娘都穿的裙子,林筱却穿的是短袖和长裤。
小姑娘热得小脸通红,额头上都是汗水。
周老也是好心,就提醒林建业给孩子买条裙子穿。
林建业笑着说家里有。
周老就看到,小姑娘的眼睛里慢慢露出沮丧来。
那么漂亮的一个小姑娘,本来就很惹人怜爱,而当她沮丧的时候,也就更让人同情。
周老心里有点很同情,但也知道林建业一个单身男人,可能想不了那么多。
于是就让自己的老伴,也就是沈姨,买了一条裙子,第三天他带到单位给了林建业。
但林建业说,林筱已经回老家爷爷奶奶身边去了。
裙子自然就没收。
后来,周老一直想起那孩子,想起那双灵动的、会说话的眼睛。
再后来,他还见过林筱几次,都是寒假或者暑假,估计是那孩子放假了,来找爸爸。
林建业娶了新妻子,就不见带那孩子来了。
不知道为啥,周老就是很惦记那孩子,想着林建业既然已经娶了妻子,可能也不会有很多心思在林筱身上。就提让林建业如果照顾孩子有困难,他可以帮着养。
林建业婉言拒绝了。
周老是个有分寸的人,便没再提过。
提是没再提了,但心里到底是惦记着的。
下一次见面,就是六年级的时候,林筱从村里小学转到了市里。
林建业当时带着林筱特意上门来过一回,记忆中的小孩子长成了小少女。
那时候的林筱,还是很灵动的。坐在他家的沙发上,姿态很规矩,但一双眼睛却好奇地到处看。
林筱甜甜地喊他“周爷爷”。
后来,林筱的性格渐渐就变了。
她的眼睛里里光彩渐渐暗淡下来,人也变得沉默寡言了许多。
几次在楼下碰到,她不再欢快地叫他周爷爷,取而代之的是浅浅的、有些怯懦的笑容。
当时周老还跟老伴儿沈姨感叹了一番。
沈姨当时说:可能孩子大了,总会有那么一个阶段,不爱和大人说话,也不爱打招呼。
“看来,现在这样才是那孩子真正的性格呢。”
如果林筱此时在这里,一定会点头赞同。
这老两口对她,可比林建业对她了解多了。
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那几年,林筱活得很肆意。
想做什么做什么。
太小时候的事情不记得,只知道自己是全家的宝儿。爷爷奶奶就不说了,拿她当眼珠子,作为全家第一个孩子,她也得到了来自叔叔姑姑的疼爱。
那时候大家都不富裕,但每周都会有人给她买吃的。
大姑二姑,二叔,三叔。
后来,除了二姑之外,其余几个人都在县城有了工作,每天回到家里,第一句必定要问:“林筱呢?”
林筱就会从屋子里、从厢房里、或者从不远的外面跑进来,窜到回来的人跟前,笑着喊一声。
理所当然地,她会得到点吃的。
即便是家里最小的二姑,没有工作,去县城的时候,也会给她买点啥。
一小把花生米,糖麻叶,糖大饼,杏干……
在爱里长大的孩子,并不会觉得自己缺什么。
爸爸在林筱的思维里,只是一个英俊的、文质彬彬的,每年回出现两次的人。
或者说,只是一个符号。
她肆意地快乐,高兴地学习。
天生聪明的她,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是第一名。全校也是数得着的好学生。
长得又好看,还天生嗓子好,会唱歌。
六一出节目,总会有她的身影。
可以说,在被林建业接过来以前,林筱就是在鲜花和掌声中活着的。
她当然活泼,当然自信了。
这一切,在她来到林建业身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林建业这个人,是个很奇怪的。
目前,林筱对他的评价可以归结为两个字:拧巴。
在外面,他展现给大家的是忠厚、老实,颇有才华,温文尔雅。
但是在亲人面前,尤其是,在他面前处于弱势的亲人们,比如爷爷奶奶,比如林筱,再比如叔叔姑姑,林建业总是高高在上。
他仿佛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把自己高高地供在神坛上。
不管亲人们跟他说点什么,或者人家只是独立的在做什么,只要被林建业看到,他总有一大堆教训的话等着。
你还不能反驳。
你反驳,林建业就会用一种特别鄙视的目光看着你,说:“我这都是为你好,是为了让你提高,你怎么一点都不领情呢?”
现在林筱知道了,这就是一种PUA。
但前世的林筱不明白啊。
她很困惑,想不明白,最后就真的认为是自己不够好,所以才永远得不到林建业的认可。
这种想法,逐渐演变成了自卑。
最后深深地刻在了林筱的脑子里。
林筱回到家里,奶奶就叫住她,说有个同学刚刚给他打电话。是个男同学。
说这话的时候,林奶奶眼睛里满是担忧。
语气也是小心翼翼,“筱筱,你不会真的早恋了吧?”
昨天晚上开始,林建业责骂林筱,导火索就是有男同学给林筱打电话。当时,电话是林建业接的,没等人家说完,零件业就挂了电话。
放下电话之后,林建业就开始不重样地责骂林筱。
林奶奶不敢拦着,但她是心疼孙女的。
本着这个原则,她不想林筱重蹈覆辙。
“奶奶,没有。您想多了。”
林筱淡淡地安慰着,问清楚对方的姓氏,拿起电话,回拨回去。
接电话的还是林筱的同桌。
这个时候,林筱表现在外面的,还是很内向的性格。整个高中时期,他只有两个朋友。一个是一个瘦瘦小小的女孩子,另外一个就是这个两个男同学。
“林筱,下午我忘了问你,你高考分数是多少呀?”
男同学哈哈笑着,解释说,自己昨天被林筱的爸爸吓坏了。所以下午打电话的时候,才忘了问这个最重要的事情。
林筱:“我482分,你呢?”
同学忘记问她的分数了,他也忘记问男同学的了。
对面一声低呼,“你考得还不错呀,超常发挥了属于是。这个分数应该能上二本吧?”
林筱回想了一下,做了肯定的回答。
这个时候的学子们还没有那么卷,高考分数也没虚高。她隐约记得这一年的普通大学分数线是417分,当然,分数线现在还没有出来,得过几天。
实际上林筱的这个分数,朝过第二批分数线60多分,都快够着一本线了。
当年的一本线好像是差几分500分。
林筱记不太清楚了。
而她之所以记二本线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他觉得委屈。
她今年的高考分数,就像男同学所说的,其实不算低。完全可以走个二本。
只是现在分数线还没有下来,林建业觉得她考得很烂,再加上有男同学电话这件事,林建业数罪并罚,这才整整骂了他一晚上。
过几天分数线出来,林筱明明考上了二本的。
就相当于,白白地挨了骂。
可是林建业没有一句道歉,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也不是那么差嘛!
就过去了。
绝口不提他骂了林筱一晚上,不让一个不到18岁的少女整夜不能睡觉。
“ 你考得真是不错!肯定今年能走了,我就不行了……”
男同学的语气里满是羡慕,继而是对自己分数的无奈和后悔。
林筱:“你别这么想,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坎而已,不用看的那么重要。人生的路还有很长,咱们慢慢来。”
这可不是林筱站着说话不腰疼,而是真真切切得来的人生经验。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忽然问道:“林筱,你怎么了?”
林筱啊了一声,“没怎么呀,干嘛这么问?”
“因为你现在说话好像有点奇怪,就好像……”
男同学停顿了几秒钟,最后找到了一个他自认为合适的词,“就好像你是我妈!”
林筱:“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