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重回七零,她去偷牛粪了 > 第98章 饿不死

重回七零,她去偷牛粪了 第98章 饿不死

作者:玖拾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3:19:37 来源:文学城

秋稻种下去后,忙碌的夏季农忙也算是落下帷幕,刘润军的工作为此也清闲了不少。

现在家里粮食充足,他也不需要像之前那样过于拼命地去赚工分。

他觉得有必要改变一下生活方式。

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家里的活,生产大队那里的活就留给更有需要的人吧。

刘润军还是想可以有更多的,能和赵秀雯待在一起的时间。

反正现在条件也允许了。

不过农村人闲不住,生产大队的工没去上,那就来干家里的活。

目前家里的活,重中之重是坑尾那里,但还没到收成时间。

估计也就这两天时间了,番茄和青瓜成熟度还差一点,土豆藤也开始有变枯黄的倾向。

既然坑尾的活还没能开始,夫妻俩就到别的地里去忙活。

赵秀雯一直以为家里平常种粮食、种菜就是用靠近乡道的那几块地,没想到在她所不知道的一些偏远一点地方还有不少地。

但刘润军种了东西的不多,目前就只有一块地种了红薯。

婚前,刘润军几乎每天都要去上工,根本抽不出太多的时间来耕种更多的地,能把靠近村道的地料理好就不错了。

而这一块呢,听了刘润军的意思,春季耕种的时候,有段时间天天都在附近干活,他想起来家里有块地在那里,每天在中午休息的时候他就往那瞎忙活一阵。后面就种下了一片易活易养的红薯。

生产大队的活干完后,他就没怎么去料理过了。现在时间已经过去半年了,想去看看有没有收成。

从家里走到那块地要超过20分钟,这距离确实有点远,或许活不需要干到中午,但两人还是午餐给带上。

两人走了半个小时,总算到了刘润军所说的那块地。

在一座山岭的脚边上。

虽说这地方远吧,但来这种东西的人还不少。

不过就他们家的杂草最多。

看得出来是没怎么料理。

把箢箕放下,刘润军拎着锄头走到了第一垄地后对赵秀雯说:“我来挖,你来捡,我们分工合作。”

赵秀雯摇摇头不同意:“这活都还没开始,哪里有什么可以捡,先一起挖吧!等我累了,就让你挖。”

赵秀雯知道刘润体贴她。

但她又不是纸糊的,都干了两个多月的活了,还有什么活是干不了的呢!

“那你慢点,也小心点。”

“我知道。”

赵秀雯拿起手中的锄头就往第二垄地走去。

村里的人为什么都喜欢靠近村道的地里种东西呢?

因为那里的地肥沃,并且近水源。

这样偏远的地方,没太多人愿意种的原因,除了远,还有就是土地贫瘠。

简单来判断,一般夹带砂砾的地都算贫瘠。沙砾的地藏不住营养,东西就不好生长。

砂砾地藏不住营养也蕴含不住水分,所以非常干硬,在这种地挖农作物的时候经常是锄头甩下去以后,地没动多少,反倒锄头被震飞。

一直以来都是在村道附近的地里干活的赵秀雯,对这种土质的地不了解,没有经验,高高扬起锄头后再用力甩下去,当锄头触碰到地时,锄头顿时就甩走了,连带着她人也踉跄了两步。

“小心!”

注意到这个情况的刘润军,被惊得马上走了过来。

“这个地不太好一开始就发力,要先用锄头稍微刮一刮地面,感受一下哪一点的地稍微软一些,然后锄头再往这个地方给锄进去。”

刘润军快速地做了个示范。

而对这种地有经验以后,只凭借肉眼就可以知道哪里是“软肋”,把锄头往那下手就可以了。

示范完的刘润军对赵秀雯说:“你再试试看。”

“好。”

赵秀雯按照刘润军所说的,先用锄头刃往鼓起来的沙地背部刮一刮,凭感觉辨别出来她认为稍微没那么干硬的地方,然后再扬起锄头......“咔嚓”的一声响,这次的锄头没有被反弹走,而是一半没入到了地里,她再把锄头杆往后一推,立即带出了一阵稀碎的土沙子。

刘润军见此接着说:“就着这个地方,再补两下就差不多能捣松了。捣松之后就好挖了很多。”

赵秀雯再试了两下,果然整个土堆就呈现坍塌状态,她再补两下,一根番薯藤就被挖了起来,地里下的番薯也尽数显露了出来。

抽起那根红薯藤,赵秀雯撇了撇嘴问刘润军:“一根藤的红薯这么少吗?”

刘润军粗略地数了一下说:“这数量是少了点,但这里一直没怎么管过,就除了一次草,连干粪都没撒过。不过,也还算是在正常量的范围之内了。”

“这已经是正常量吗?”赵秀雯不觉蹙起了眉。

刘润军被赵秀雯那嫌弃的模样给逗乐了,

“当然了!那你以为应该能有多少?像后山之前那样一根藤起来,装了差不多半个箢箕?”

“是啊!”赵秀雯故作一脸认真地点点头,“就算没有那么多吧,也应该就只是少一点吧。”

她还故意竖起手指,做出示意一点点的动作来。

很快,她整个人耸肩下去,表现出一副沮丧的模样来,

“没想到原来竟然会少一半以上!甚至可能是只有后山那里的三分之一。”

赵秀雯这么“生动”的表演,惹得刘润军脸上的笑容更加深了些。

结婚后,总是有些场面的出现提醒他,他对赵秀雯的认知真的是停留在太早太早以前了。

即便他明知道她那看着没变的性格实际上改变了许多,可他的潜意识里依然还会有她从前冷漠而陌生的形象在。

而实际情况是,原来在他们的关系疏远之后,本质上,她还是从前的那个她,甚至是比小时候变得更加可爱了。让人有种,越来越喜欢她的感觉。

不是说,结婚之后,不管曾经的感情多好,也会腻呢?

为什么他不是?

只觉得自己好像,总是发现赵秀雯不为他所知道的那一面,总能有新鲜感。从这新鲜感里,然后发现自己对她似乎更喜欢了。

很多很多年以后,刘润军才知道,他们这样的结婚方式与小说里常写的“先婚后爱”类似,他这种是,婚后越来越爱。

“表演”过后的赵秀雯,脸上的表情又恢复了正常,见刘润军眼神有些呆滞莫名在走神,忍不住抬了抬下巴,

“你干吗呢?被这红薯的产量给吓到了?”

刘润军从喉咙处溢出一声笑,努力压制着从心窝处氤氲而上的那暖乎乎的感觉,语气带了笑声说,

“我只是觉得,在村里,解决温饱,有时候还真的是一件挺困难的事情。”

“唉。”赵秀雯故意叹了口气:“不就是吗?好吧,我们开干吧!勇于接受现实。”

刘润军又笑了笑:“行,干起来吧!可能别的藤产量会多一点呢!”

然而并没有~!

努力挖了一垄地后的赵秀雯,回头看着那扔在地里零零散散的红薯,加上刘润军挖的那一垄,她觉得勉强就只能装了三个箢箕。

而且这些红薯的个头非常小。

个头上就真的是后山挖出来的三分之一,许多更是连三分之一都没到。

挖了两垄地,看着产量大概是他们一家三口一个星期的量。

而且他们现在每天吃红薯的量已经不算多,因为她每天都喜欢捣鼓点别的吃。

村里的家庭,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是五六口人及以上。

而且很多都是要下地干活,食量会很大,也就是说这点量放在人口多的家庭,都不知道能不能撑得了三天?

两垄地种出来的红薯就只能吃三天?!

那得种多少地才能吃得饱呢?

经历对生活恐惧的赵秀雯,已有了心理阴影,下意识不敢去算这个数字。

难怪村里的许多人,一天也不敢闲下来。

哪怕每天干生产大队的活干到很晚才回来,也得要提着油灯去地里干一会活,要不然可能就真的养不活一家人。

其实生产大队所分配的粮食是远远不能满足家里人口需要。大部分还是得依靠自己地里种出来的粮食才算是勉强不饿死。解决温饱,当前就是一个包含美好期盼的词语。人每天起码进食两顿,但要说完全填饱肚子,绝大多数的家庭还是无法做到。种下粮食,只是为了不被饿死罢了。

赵秀雯曾经听许金凤说,在五六十年代的农村里,许多人就是被生生饿死的。

所以,想要活下来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为什么村里人明知道难养活还习惯性生那么多的小孩子呢?

只是为了能有人幸运地生存下来,把根传承下去。

赵秀雯一边挥动锄头,一边默默在想,该要更好去利用她那神奇的液体以帮助到更多的人呢?

神奇液体让人比较头疼的地方在于它的使用方法特殊和使用的时间的严格,又不是她随便往地里撒一点就行。而且液体的量也是有限的.....

如何用有限的力量帮助到更多的人呢?

让更多的人吃饱肚子。

赵秀雯觉得她要努力想想这个问题才行!

也就是第三步的计划要怎么样开展才是最好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