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长公主每天都在修罗场 > 第7章 宫宴进行

长公主每天都在修罗场 第7章 宫宴进行

作者:自来水稀释蒸馏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03 09:05:14 来源:文学城

谢子期不是第一次随长辈进宫。

谢家门楣极高,荣宠不断。熬过了十国混战,熙朝站错了队,还能苟过五代,如今到了大燕,算算已经是起复后的第四代了。

而谢子期这一代便是第五代

早年谢子期诞生时皇后便亲自来看望过,等到了足月更是被父亲抱着进了宫,还尿了皇帝一身。

但那是谢子期第一次见到文姜长公主——此时还是一名不起眼的皇女。

后人总爱杜撰些君臣情意,《后燕书》谢太史传中有云:丁庚,冬十一,姬姜与觅真会于沧池,相谈甚欢,真嬉戏梅间,为其所伤,遂怯泣,哭声振天。姬姜问何,答曰:“梅寻不以我驱去。”

姬以枝取血画眉间,乃笑曰:“四娘因何泣?梅自在眉心。他日踏雪去,莫忘觅真心。”

真止,垂目而答曰:“君心似我心。”

然而真实情况是,皇帝的寿辰不在冬天,谢子期也根本不记得自己觐见时姜嫖在哪,没有什么白雪红梅,好像也没啥交集……的吧?

怎么会?那时的姜嫖身着玄衣,懒散地躺在榻上。

姜嫖提醒说那日有个小姑娘和她对视一笑,与她遥遥举杯,谢子期才一拍脑袋,想起来是有这么回事。

那是皇帝生辰宴,她出了好大一个风头,似乎还与姜嫖攀谈过几句,不过已经过了很多年,她都记不太清了。

皇帝设宴每人一桌,因而男女也不分席,皇亲贵胄在左,官宦家眷为右。幼年的记忆不太清晰,她忘了当初自己是从左边看到的还是从右边看到的,只以为是谁家的淑女,却没想到是姜嫖。

谢子期在家中排行老四,但却是父母的第一个孩子。

谢大娘是伯伯家的大女儿,谢二郎也是伯伯家的,三郎是叔叔家的。

以前叔伯婶子最喜欢干的事就是抱着自家胖娃娃往二房家里跑,谢家家主盼了好久才盼来谢子期这个玉疙瘩,当产房里传出婴儿啼哭,接生嬷嬷说母女平安时忍不住喜极而泣。

新出生的小孩接生嬷嬷不让抱,他就抱着孩子她叔转了一圈又一圈,笑着说这个孩子承载了他们一家的期望,要给孩子取个好的,叫谢子期。

次年出生的弟弟因为能睡,就顺着他姐的名字起名谢子眠了。

姜嫖倒是一眼锁定了谢子期的位置。她跟自家弟弟都被母亲带着,两个粉雕玉琢的可爱小娃娃还是很惹眼的。

她顺便看了一眼这一片人。

都说谢家多才俊,是钟鸣鼎食的大世家,尤其以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为鼎盛。脍炙人口的“旧时王谢堂前燕”说的就是以王导为首的琅琊王氏和以谢安为首的陈郡谢氏。

谢家人的名字更是个顶个的好听,比如谢安和他侄子谢玄、侄女谢道韫、孙子谢灵运等等等等。不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里,都是男女主倍出的地方。

不过虽并称“王谢”,但王氏的家底更加深厚。姜嫖有时候也很好奇,为什么说“王与马,共天下”,小说中的王家却只配破产。

姜嫖这边走神,却不知道自己已经被盯上了。

盯上她的是燕十四。

皇帝子嗣并不盛,又死了个老四,目前最小的是姜珩,再比他还小的也都夭折了,第二小的是姜嫖。

千秋节皇帝设宴算是半个家宴,除了信重的大臣,品阶较高的妃嫔也出席了。

大燕并没有严防死守的男女之别,相反某些地方甚至还有些母系社会的遗风。这很好说,毕竟万事万物的变迁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反正臣子妃嫔皇帝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就是了。

姜嫖和姜珩就坐在姜雀身边,姜珩全程都乖乖的,倒是姜嫖一反常态地打量起四周起来。

前几日姜□□绉绉的做派很显然唬住了燕十四,小孩总喜欢更成熟的孩子,再加上姜嫖的手很巧,燕十四认定她懂机关算数,难得有人能够交流,是以看她的目光更加火热了。

歌舞要好几轮,一般根据皇帝每轮吃的不一样,下边演的也不一样。因此官员的助词和献礼都放在了前边。

姜嫖没有什么打脸戏份要走,只能老老实实待在座位上吃茶。

她还有些惋惜,万一有哪位皇子看她不顺眼跑过来挑衅,出言讥讽她准备的礼物寒酸,又或者谁家的少爷小姐不认识她,骂她野种呢。

然后这个时候她的宠妃老娘天降奇兵,或者皇帝臭着脸出现刚好听到,对她升起一丝愧疚开始补偿她了……但可惜没有皇子愿意靠近她,就算不太相信是她害死了四皇子,也不愿意触霉头。毕竟一个人蠢笨不可怕,可怕的是很容易被别人借刀杀人。

谁也不愿意做那个被借刀杀人的刀下亡魂

至于官员及其子女,他们还不至于分不清座位高低。

想到这里,姜嫖放下手中的茶杯,微微叹了口气。

如果真是那样就好了,她可以及时收手了。

对于她的礼物,皇帝没说什么,那就是无功也无过。倒是姜珩,为皇帝写了一整本诗集,皇帝翻了两眼,面容缓和了下来,似乎也是想起了当初多么看重这个富有才华的儿子。

姜嫖对自家弟弟那可怖的写诗能力表示惊叹,同时也欣慰姜珩学乖了,再也不写什么无病呻吟的诗,反而是赞颂起皇帝寥寥无几的美德了。

姜珩对皇帝的赞赏面上宠辱不惊,姜荣华适时走近为皇帝奉茶,同时开口:“能讨官家欢心便好,不过是一些孩童玩意,如何也比不得哥哥们有名师教导,功课优异。”

皇帝道:“确实也该为老五选师了……林……”

“陛下。”姜荣华抚上皇帝的肩膀,打断了皇帝的话。

皇帝看过来,只见姜荣华那素来冷清的眸子里闪过一抹柔光:“妾看,常山王就很好。”

说罢,还拍了拍皇帝的手以示安抚。

“为老五?”皇帝皱了皱眉。

“陛下说笑了,珩儿年纪尚小,不如为皎皎寻位西席。”

常山王啊。皇帝想起来自己这个弟弟,下意识有些排斥。

可他望向姜荣华的时候,却忍不住软下心神。

他的姜荣华,不爱权贵一心向往自由,却甘愿为他留下。那冷清又孤傲的眼里,满藏着对他的柔情。之前巫蛊一事误会了她,他一直拉不下脸去道歉,但她再次见他的第一眼,那带着惊喜的似嗔似怨的眼神,他此生难忘。

姜荣华不喜争斗,对自己的一双儿女也不亲近,说这样的话应该不是为了儿女。

皇帝想了想,忽然眼前一亮,很显然是明白了姜荣华的用意。

用这种方法困住常山王,当真是妙!

张美人看着这一幕,默默翻了个白眼。

她自从失去孩子后,便再也没见过皇帝。此刻也是形容枯槁,身形瘦削,即使涂了厚厚一层粉也遮不住眼中的疲惫。她与皇后挨得近,于是小声嘀咕道:“不争不抢却要什么有什么,搁谁谁信啊。”

皇后挨着皇帝还是近些的,此刻只当张美人说了几句私话,笑着端起茶水,只在遮袖时透出一丝轻蔑。

这便是姜荣华的精明之处。她苦心经营近十年,为的不过是把自己想让皇帝以为的形象深入帝心。

任皇帝如何尊贵精明,终究不过是个自大的男人。

姜荣华不过是给他织了个谎,他就坚信自己的魅力大到能让一个大美人为他甘愿沉沦牺牲,毫无怨言了。

当皇帝认定姜荣华没有威胁,认定姜荣华是个沉眠在他虚假爱情中的女人,他的思维就会不自觉地用他所以为的女人的水平去思考。

皇帝是聪明,可他的聪明面对姜荣华的时候,就成了“可以达到姜荣华预期的那样去理解姜荣华的意思”的聪明了。

就好比,姜荣华要常山王给姜嫖当西席,就是想要绑定常山王,给弟弟姜珩积攒势力。但凡不是太蠢的人都能看出来。

可皇帝虽然是聪明人,却在最开始就被姜荣华带偏了,首先往“姜荣华这样做对他有什么好处”那里去思考。

姜荣华也知道皇帝不算太蠢,果然皇帝如她所想地想到了,常山王若久居宫中,岂不是变相软禁?岂不是削减了他的势力?以往他怎么没想到呢?

姜嫖压下唇角的笑意,假装若无其事地吃茶。

当年把常山王送远点,就是怕他跟哪个皇子妃嫔勾搭上,把位置给他逼没了。但是这个皇子妃嫔换成姜荣华,那就不一样了。

皇帝太相信他对姜荣华的掌控力了。对皇帝来说,把常山王指给姜家姐弟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这也是她找姜荣华的原因。

不过。姜嫖思忖,常山王未必会情愿,又或者即使他确实选中了姜珩,对她来说又能有多少好处呢?

“阿姊。”姜珩的声音幽幽响起,那音调里渗着的寒意让姜嫖一惊,险些摔了杯子。

“你在看什么?”

姜嫖这才意识到自己对着一个地方发呆太久了,她看见对面席位上的小郎君有些坐立不安,躲也不是呆着也不是。

姜嫖起了逗弄的心思,对身边的姜珩道:“你看对面那个玉面小郎君,当真是俊俏得紧,阿姊选他当你的姐夫可好?”

几乎是姜嫖话脱口而出的一瞬间,姜珩紧张地捏紧了姜嫖的胳膊。

姜嫖有些吃痛地皱了皱眉,但她并没有声张:“阿玉,疼……”

姜珩慌张放开手,不知所措地道歉,再抬起头时眼眶通红,配上一张病弱惨白的小脸,可怜得紧。

姜嫖逗够了,又哄了几句:“好阿玉,你怎么当真了?阿姊还要陪着你,看着你去往更高位呢,怎么会轻易嫁人呢?”

姜珩这才稍微松了口气,同时低下头将汹涌的情绪全部遮掩住,只含混道:“那阿姊可莫要食言。”

宴会中央歌舞升平,歌姬扭摆腰姿,妩媚中又带着张扬。姜嫖看着歌姬来来回回摆动的绫罗衣袖,浅浅一笑,并没有回答。

刚才被姜嫖盯着看的小郎君抿着唇,有些胆怯地拽了拽身边人的袖子:“四姐姐。”

谢子期原本看得正起兴,闻言侧过头,将耳朵贴近:“怎么了承泽?”

谢承泽有些不适应这种热闹场所,不知怎么,方才对面那位皇女盯得他发毛。“我有些闷。”

哦。谢子期了然地点了点头。她这个旁系的弟弟生的模样出挑,文学也好,就是太过胆小腼腆,什么都不敢明说。

谢子期对自家老爹说了两句,谢父就点头,嘱咐他们不要跑太远。

得到父亲的首肯,谢子期拉着谢承泽想往外走。

“四姐!你干嘛去!”这个咋咋呼呼的声音是自家亲弟弟谢子眠发出来的。小孩像是看到了什么新奇玩意,眼睛唰的一下就亮了,“我也要去我也要去!”

不同于谢承泽,谢子眠是个真真正正的混世小魔王,被家里人宠坏了,他说要去,那就肯定要达成目的,不然一哭二闹三上吊,什么手段都使得。

谢父也是知道自己小儿子的脾气,怕冲撞了贵人也怕被同僚嘲笑,爽快地点头应下,吩咐一名宫女看着,然后让谢子期带头,四个小团子就这么浩浩荡荡出发了。

为什么说四个呢?因为与谢子眠玩的好的燕家小郎君燕十四也跟着出来了。只不过他跟着出来,完全是为了另一个目的。

丁庚是我自己根据天干地支推算的,大概是公元前141年,不是很重要

《后燕书》:我编撰的

谢子期,字觅真,现在还小,无字

“梅寻不以我驱去。”:我杜撰的。半夜码字迷迷糊糊码上去了,清醒后想了半天也不太理解其中的意思,但是又有种感觉舍不得删,感觉不是自己写的一样,就这样吧。“寻”可作“落花”之意,大概可以理解为,梅花的凋零并不会因为我的努力就不存在了。

千秋节起源唐朝,这里的规格效仿的宋朝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宫宴进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