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八零五岁娃,带妈去改嫁 > 第15章 第 15 章

八零五岁娃,带妈去改嫁 第15章 第 15 章

作者:猫山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07 22:18:37 来源:文学城

李华轻咳一声:“看到大家这么热情有干劲,是好事儿啊!你们交的作品单位领导们都看了,为了验证大家的真实水平,那今天上午的第一项活动,就是现场刺绣考核。现在请大家领取手绷、丝绢和针线工具。请何师傅给大家发放一下。”

大门打开,一个年近50女师傅带着徒弟们走了进来,她们的手里是一筐圆形手绷,一筐针线和图纸。

每个人先领到了一样的圆形手绷、一块方形的丝绢和一张图纸,文莉君仔细看去,是一枝梅花。线描的遒劲的枝干,五朵梅花姿态各异。

“只有白描图,色彩技法不限,工具自选,时间三小时,请大家开始吧!”李华做出一个请的手势。

新人们站起来去翻找趁手的工具,白色画粉笔是最需要的,先找到一块用纸缠好放在手里。丝线的颜色很多,大多数人都挑了红色做花瓣、黄色做花蕊、棕色做树枝。刘卉别出心裁,选了黄色,看来是准备绣一枝蜡梅。

文莉君的手拂过大红、玫红、水红,最后选择了白色、银色和绿色。她要绣一枝素雅的白梅。

银色的针按照长短粗细插成一排。粗针绣得快但是粗糙,细针绣得慢,更考手艺。所以两端的针都没人选,中间的针都被挑光了。文莉君琢磨了下,没挑最细的,选了12号绣花针。

新绣工们分好工具,绷好丝绢,在中心的位置蒙着图纸画上轮廓线,就开始劈线。

蜀绣厂所用真丝线与工厂机制棉线不同,是本地的桑蚕丝线,由缫丝厂出品。

蚕吐出的生丝极细极柔软,且极易断裂。本地产的丝线一支有 24 根线,每根线由两股揉捻而成,每一股又叫1绒。

文莉君先用丝绢缠住受伤粗糙的手,搓搓手指、指甲,剔过毛刺,抹上蛤蜊油再用手绢擦干。

然后用食指与拇指轻搓分开丝线,用小指指甲从中快速勾取半绒,挑出备用,剩余丝线保持规整以便下次使用。生丝极细易断,文莉君经验老道,手指用上巧劲,劈得又轻又快又均匀。

文莉君、刘卉、张娟显然是个中高手,合作社部分高级丝线和蜀绣厂基本一致。三个人劈线的速度飞快,已经开始刺绣了。

何东妹是蜀绣厂手艺最高超的老师傅之一,在各车间负责指导工作。她在竞赛场内巡视一圈,最后站在了文莉君身后。

这次考核的不仅仅是刺绣手艺,还绣工的构图能力、绘画能力和配色能力。在大多数人选择绣上红梅腊梅的时候,只有文莉君另辟蹊径选择了白梅。在白色素绢上凸显白梅,那就是本事。

张厂长和李华自然也站在了何东妹的身边,老师傅瞧得上的人,他们也想知道是何许人也。

身后站着厂里三个重要干部,文莉君开始有些紧张。后来见她们没有说话,只是安静待着,渐渐地专注到手上的工作中去了。

梅花圆润轻盈,一般会用上散套针刺绣花瓣,滚针刺绣花朵的脉络,打子针刺绣花蕊,齐针刺绣花下的蒂。一个颜色一个颜色铺开,记针、起针、落针、藏针,周而复始。

三小时看起来很长,但对于绣工来说,绣完这幅梅花还有些紧张。中午时分,所有人陆续完成了工作,藏好最后的线头,交还了工具。

中间不知何时摆上了条桌铺着桌布,绣好的梅花丝绢从手绷上拆下来摆成一排,十分好看。何东妹和张厂长、李主任转了一圈儿,时而点头时而摇头。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这是准备现场评选优劣吗?

本来大家觉得自己已经是这行业的佼佼者,现在全都伸长了脖子,屏息凝神等待结果。

何东妹挑出12张来交给李华:“这些可以摆进日用品展厅出售。”

“定价呢?”李华征询何东妹的意见。

何东妹伸出手,又分了三组:“这组3张卖三块,这组8张卖两块,这一张……”

张娟看见自己的手绢被放进了两块钱组,刘卉的手绢放进了三块钱组,十分高兴。何东妹手上最后这张是文莉君刺绣的白梅,不知道她如何定位这件作品。

“是多少?”张红蕾向来相信何东妹的眼光。

“你觉得你的作品值多少钱?”何东妹直接问文莉君,把她吓了一跳。

文莉君涨红了脸,吞吞吐吐地说:“我,我不知道。”

“何师傅让你说,你就估一个呗。在你们合作社,这个刺绣真丝手绢标价多少比较合适?”李华看起来很温和,不像是准备看人笑话的样子。

“我们合作社很少卖真丝手绢,客人订丝绸的枕套被面儿已经顶天了。被面儿卖30到100都有。”文莉君捏着衣角低下头,含含糊糊地说。“我觉得,三块钱已经顶天了,两块也行……”

“你这丫头还挺谦虚!”何东妹笑了起来,张红蕾和李华也笑了。

“丫头,你叫什么?学多久了,你师傅是谁?”何东妹走到文莉君的面前。

“何师傅,我叫文莉君,学刺绣十二年了。我师傅是春娟合作社的杨心。”文莉君小声回答着。

“杨心大姐啊,我认识,她的手艺是祖传的,十分老辣,自己家里也开了工坊。杨大姐快退休了,你作为她的学生应该更自信些才是。”何东妹看了看手中的白梅真丝手绢。

虽然花朵和底布都是白色的,但是文莉君刺绣的白梅花瓣分明,同样的颜色,却有着不同的光泽。花蕊处是淡淡的绿色,花瓣边缘带着淡黄藏着银线,白绿黄银四个颜色用掺针技法均匀过渡。整枝梅花淡雅素净,如同文莉君本人的气质。

“这一张丝绢的针法虽然一般,但胜在色彩搭配,丝线的角度用得巧妙,在我们蜀绣厂外宾服务部,可以标价五块。”何东妹将丝绢放在了条桌上。

整个会议室哗然了,这变相说明文莉君现场考了第一。大家挤着前去观看,白梅静静地绽放在丝绢上,仿佛散发着幽香。

张娟吐着舌头挤出人群:“还是卉姐和莉君厉害!”

文莉君羞红着脸:“运气好而已,何师傅都说了,技术一般。”

刘卉挽着文莉君的肩膀:“自信些,你可是杨心师傅的高徒!”

“你就是文莉君,认识一下,我是锦江合作社的沈新华。”一个胖嘟嘟的女孩伸出手。

“我是万胜男!以后就是同事了,向你多学习。”高个子的大波浪卷也伸出了手。

一个双辫子姑娘充满崇拜的眼神站在一旁:“文师傅,我是郑招娣,你可不可以教教我,这个丝线角度怎么绣才一致啊!”

文莉君的脸越来越红,不是羞涩的红,而是兴奋的,骄傲的、自豪的红色。她伸出手,一一回握着:“你们好,叫我莉君吧,以后一块好好学习、好好工作。”

更多的新人挤了过来,包括几个男绣工,都想认识一下现场第一名。

“咳咳!大家少安勿躁啊,以后有的是机会交流。”李华招呼所有人重新入座。

张红蕾笑了起来:“今天这场考核就作为礼物送给大家,你可以选择将丝绢带回家,也可以选择把丝绢交给我们售卖,卖出去的钱作为你们本月的额外奖励。”

什么,还没开始上班,先拿到奖金啦?所有人的眼中都跳跃着快乐,掌声不断。

除了少数几个想要拿回去做纪念的,即便是没选上的,也愿意将丝绢放进柜台售卖。大不了便宜一点,总之都是净收入。

文莉君立刻选择卖掉丝绢,多增加五块钱的母女生活费。这点小钱,她压根就没想过和家里人提起。

张红蕾厂长挽着何东妹离场,李华主任讲了蜀绣厂工作的注意事项,还发布了一个让大家更兴奋的消息:“蜀绣厂在这偏远的浣花溪畔,离城市比较远。所以上级给蜀绣厂和蜀锦厂的职工在后门修建了集体宿舍,目前还没有满。

有困难需要房子居住的同志可以到我这个地方来申请登记。条件符合的,我们会低价租给大家居住。工龄满十年的,可以免费得到这套房子。”

工作还管福利分房,大家更兴奋了。

张娟第一个举手:“我可以申请多大的宿舍?”

“同志,你可以先来登个记,到时候会根据实际困难和你家具体情况再来安排。我们也不保证都有。”李华主任笑着说道。

不管怎样,这样好的福利谁都想要。一半的人都去申请了,文莉君想了想没有动弹。

“你怎么不去呢?”刘卉也申请了。

“我家现在住的地方离缫丝厂很近,孩子她爸在缫丝厂工作很方便。我爱人他是长子,他们也不可能分家。他父母是本地农民,习惯在当地生活,他们肯定不愿意舍近求远到这里来。”文莉君觉得婆家人肯定不会同意小两口搬家的。

“这样啊!我还以为我们能当邻居了呢。”张娟不无遗憾地说。

张娟的丈夫是刃具厂工人,两口子加孩子和公婆姑子挤在街道的公房里十分不方便。刘卉的男人在部队偶尔回家,日常她带着孩子住在娘家。两家都是住房困难户,只要能申请上,他们肯定会搬过来的。

“没事儿,我们能在一起工作也很好的。”文莉君笑着,对能来蜀绣厂工作十分幸运。

登记完住房,李华带着大家去了食堂。

食堂在大楼的背后,在一条紫藤花路的尽头。这季节的紫藤花只剩下黄色的叶子,搭在白色的水泥花架上,优美而大方。

紫藤花架旁是一栋两层小楼,厂长、后勤、财务、运输、销售、翻译、礼宾等各种行政人员等的办公室就在这里。小楼的旁边是蜀绣厂的侧门,通向蜀绣厂和蜀锦厂的联合宿舍。这道门只有在上下班时,会打开一会儿。

食堂大厅里已经为新人们准备了欢迎午餐,二十个绣工刚好两桌。每个人面前摆着一碗米饭、一碗冬瓜虾米汤、一盘荤素拼盘。荤菜是盐煎肉,素菜是莴笋叶,肉能看清是粉红的瘦肉片,菜是青绿的新鲜菜叶,比缫丝厂的大食堂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文莉君扭头看了下老职工吃饭排队的窗口,里面的饭菜是一样的。窗口挂着牌子,荤菜4角,素菜5分,二两饭5分,汤不要钱,差不多5角钱就能吃上肉。旁边还有个小炒窗口,单锅小炒大概1-2块钱,分量足够两个人吃。

如果中午多打一份菜,晚上带回去可以给女儿加餐。

估计刘卉也是这样想的,她正和张娟商量:“以后搬过来了,天冷的时候中午多打几份菜,晚上热热就一家人都能吃,省钱还能省火。”

刘卉精打细算见长,张娟无脑跟从:“就按卉姐说的办!”

文莉君笑着端起饭碗,品尝着饭菜,喝着热汤。蜀绣厂的一切比想象中更好,领导干部好,福利工资好,食堂饭菜香。她的才能立刻就得到新领导的认可,同事们的崇拜。

走出蜀绣厂,和新认识的朋友们挥手再见。笑容尚凝结在嘴角,快乐就落幕了,文莉君觉得心情有点复杂。

她的工作一片光明,她的家庭一片灰暗。

在这一片灰暗中,幸好还有一只小手紧紧拽着她,和她相依为命。她不是袁家的媳妇,她是文莉君,是袁锦悦的母亲。

袁总:我妈妈是第一名,我妈妈是第一名耶!

作者:知道了,知道了,你妈妈是第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第 15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