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综欧美]日常与破案边缘 > 第24章 第二十四章 案件收尾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房间,映照在堆满文件的会议桌上。桌面上,几份未装订的文稿摊开,一旁的墨水瓶还残留着昨夜用过的痕迹。伊丽莎白轻轻拉了拉窗帘,让清冷的晨光洒满屋内。冬季的日出迟缓,房间里依然带着夜晚未散尽的寒意。

她缓缓坐下,伸手摊开清晨刚送到的报纸。“犯罪永远没有正当动机。”标题以加粗的字体印在头版位置,显得格外醒目。这是她熬夜数日的成果,她的声音在报纸上留下了痕迹。

伊丽莎白的立场很简单——无论何种目的,犯罪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合适方式。她在文章中写道:“犯罪与复仇只能形成无尽的循环。”但她并未止步于谴责,而是尝试触及更深的社会问题——女性的声音如何在法律与道德的讨论中被忽视,女性的愤怒如何长期被压制。

她提到苏格兰场的性别失衡,虽然战争期间女性被迫涌入劳动力市场,但和平到来后,职场的大门又缓缓关上。即便苏格兰场中已有少量女性警官出现,但这远远不足以扭转局面。至少在这起案件中,女性警官的缺席显得尤为明显。

然而,迫于苏格兰场与报刊的双重审查,这些尖锐的观点被大幅删减,只能浅尝辄止。在报纸头版有限的篇幅中,她只能带着镣铐跳舞。然而,她的文章依然引发了公众讨论,因为它回应了当下英国社会关于职业性别的兴起议题。

伊丽莎白合上笔记本,翻到一页空白纸,拿起笔重重地写下“报纸”两个字,并用力画了一个圈。这是她给自己设定的新目标——一个属于自己的报纸平台,但不是现在。

围绕着会议桌,除了艾莎以外所有的出版社成员齐聚一堂。随着人员的增多,他们的出版社终于看起来不像一个草台班子了。

“我们出版社开始逐渐收到读者的来信了!” 艾尔坐在会议室的另一边,手里还摊着一堆刚刚送来的信件。“看来我们的短篇和诗歌引起了一些关注。你这次的文章也激起了不小的水花,毕竟,大家对于这个案件的热情还没有散去。”

“我们并不是每次都能赶上热点。” 伊丽莎白知道,年轻的出版社在这个行业中依然像是无名小卒。她们没有专业的记者,新闻报道只是偶然为之,核心业务仍在于出版翻译作品和推动女性作家的原创文学。但能收到读者的反馈,总让人感到鼓舞。无论是支持还是批评,都是宝贵的声音。

“一些有价值的来信,我们还是要能够回复的。我们需要抓住读者的心,在后面推出自己的出版合集的时候,才能够有人买账。”只是看报纸和机芯对于读者来说并不是额外的开销,但是想要出版合集,则需要他们更多的努力。

她将手中的信放下,抬头看向坐在一旁的卡米尔:“书的翻译进度如何?”

在惊讶地发现艾莎竟然通过自学掌握了法语的阅读和书写能力后,伊丽莎白便安排她协助翻译老师处理一些学术琐事。出版社出资支持艾莎学习,而她也借此旁听了老师的法语课。因为最近艾莎都不在出版社办公。

“艾莎需要的,只是一个机会。” 伊丽莎白常常这么想。虽然现在她甚至还不能算正式的翻译助理,但伊丽莎白相信,总有一天,艾莎的名字会出现在翻译作品的扉页上。

“书的篇幅不长,翻译进展很快。特别是艾莎加入之后,把老师的许多时间都解放了出来。” 卡米尔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了一副眼镜,她推了推自己的眼镜,继续说道,“我们还联系了一些在法国小有名气的女性作家,但她们对我们的出版社仍持观望态度。毕竟,我们目前还没有正式出版过任何作品。”

南茜看着桌上的账单,叹了口气:“等到这本书上市后,情况应该会好转。只要我们能保证出版物的品质。目前就算有更多的作家和我们合作出版,我们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付报酬了。”

伊丽莎白若有所思地靠在椅背上。“或许我们也可以举办一个沙龙。我们的作家们很多彼此之间都没见过面,再邀请一些成名的女作家,或许也能让彼此的作品互通有无。”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如果能把她们中的某些作品牵线搭桥到法国,哪怕短期内不能直接获利,对我们来说也算是打开了行业的人脉。”

更何况,她还希望能够和法国出版社加强合作,她对未来真正让波伏娃在整个世界内声名大噪的作品势在必得。

“很好,你的灵机一动又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支出。”南茜只差送给伊丽莎白白眼,她已经感受到了伊丽莎白把财政大权全部交给她的居心不良。

冲着南茜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伊丽莎白假装不知道账面有多么的难看。

讨论完重要的话题,大家的言语逐渐偏向了闲聊之后,随着工作中接触的人逐渐增多,她们在一起的话题总是能够越来越多。这就是熟人一起创业的坏处,想要聊的话题永远比工作要多。

南茜当机立断地把所有人都赶出了会议室,“麻烦你们速速去创造价值。”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后,伊丽莎白脸上的笑容逐渐隐去,伦敦难得一见的好天气都没有让她的心情真正好转。纵观安妮的整个案件以及警方后续的处理方式,她隐隐感觉事情并未结束。

安妮从未试图引起公众注意。她被捕后毫无表达欲的态度,显示出她并非为了扬名立万。她的动机仅仅是发泄仇恨吗?一个没有收入、没有积蓄的女性,她过去几周的生活费用从何而来?

“人与人之间,事与事之间,总能发现某种相似的脉络。” 姨妈马普尔小姐的话在她脑海中回响。但这些线索目前都没有确凿的证据,她无法将它们写进文章。更何况,她不想让这些疑虑打扰艾莎目前稍显平静的生活。

只是,她隐隐觉得伦敦表面的平静下,有更深层的漩涡正在形成。莫非所有侦探都得有一个宿命的对手。伊丽莎白忽然觉得自己走错了片场,来到了福尔摩斯的世界,“难不成伦敦也有了自己的莫里亚蒂?”

她半开玩笑地想,但很快又摇了摇头,将这种荒诞的念头抛开。她不觉得自己的姨妈能够和犯罪界的拿破仑来一个决战瀑布。

眼看着事情被自己越想越复杂,伊丽莎白也逐渐放弃了挣扎。她没有一个猎犬般敏锐对犯罪的嗅觉,截至目前,她都是被动被卷入这些案件,起到作用,也不过是镶边而已。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句话反过来说也是行得通的。她还是干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伊丽莎白的帮助下,艾莎终于从印刷厂老板那里索回了父亲的薪水。虽然事情最终得以解决,但老板的态度让伊丽莎白决定重新寻找一家更可靠的印刷厂。毕竟,知道对方家庭内部纠纷的她,显然成了一个让对方避之不及的人。

她没有想到,会在这种情况下遇见“老熟人”。

这是她第一次在伦敦遇到弗朗西斯·达西。

弗朗西斯身材高挑,衣着考究,与她记忆中的印象没有太大差别。只是,看到他认真交谈的样子,伊丽莎白很难将他与娱乐报纸联系起来。那份报纸看起来比《太阳报》还没有底线,竟然是弗朗西斯的产业。

他旗下的报纸都是由自己印刷和发行,因而由属于自己的印刷厂。尽管标题依旧耸动人心,但是报纸的销量每况愈下,印刷厂的工作也开始变得不饱和,需要另寻出路养活自己。弗朗西斯有心将两个产业的扭亏转盈利,因而正好遇见了正在寻找新出版社得伊丽莎白。

伊丽莎白打量着对方办公室的装修,内心有一丝羡慕,桌子上冒着香气的咖啡,看起来都比他们一再削减后预算后的高档。

伊丽莎白冷静地回应:“我们可能没有自己的印刷厂,但至少,我们的作品值得期待。”

谈判持续了一个小时。最终,他们达成了一项初步协议。弗朗西斯的印刷厂将负责她们出版社第一批书籍的印刷,但价格并未如她预期般优惠。

“初始数量的价格不可能低。如果是大批量印刷,或者二次印刷,我们再谈。” 弗朗西斯寸步不让。

伊丽莎白抬起头,微微一笑:“但你知道的,波伏娃的大名已经传遍欧洲。我们拿到了她作品的英文版翻译,不可能卖不出去。”

“波伏娃的作品在英国市场未必畅销。这不是通俗小说,市场注定有限。” 弗朗西斯显然对她的乐观和充满个人情感的偏见并不买账。在他看来,这位作者的影响,并没有能够保证她在英国市场也畅通无阻,毕竟英国本土就有一批优秀的作家,已经占据这个市场的大部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