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袁许] 尘中雪 > 第33章 第 33 章

[袁许] 尘中雪 第33章 第 33 章

作者:绯羽stardust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5 17:56:15 来源:文学城

经过赈济会的努力,“中华民国俄国灾荒赈济会”共计收入捐款大洋约8万多元、小洋92角、铜元9100多枚、日币61元、俄币1000元。至少组织了3次共90火车粮食运抵俄国灾区,并派出赈灾调查队,抵达赤塔、伊尔库茨克等地调查,访贫问苦。

苏俄远东共和国赈济总会会长,特地向熊希龄发来电报,表示:“中俄两国政府从前固不免有误会冲突之事,但两造所受之损失亦相若也。今中国救济俄国灾民,正使俄国人民了然中国对俄国不衔旧怨,且不以俄前政府之失计而归咎其民,确信中国陆续赈济俄灾民,足以使两国邦交益臻巩固。阁下乐善好施,惠我灾黎,铭感无已。”

“袁上校,这次能筹集到如此多的捐助并顺利送达苏俄灾区,你的功劳不小。”熊希龄边翻手中的定期汇报资料,边带袁朗参观上海赈济会,“若非你在军政界的大力斡旋,恐怕这赈灾之路会艰难许多。”

“先生过奖。这乱世之中,各方若都能站在更高角度,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还是能够找到共鸣和支持的。”袁朗脱下军帽执于左腕,“这次赈灾行动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证明。无论是政治上的分歧还是历史上的恩怨,都不应成为阻碍我们携手共进的障碍。我们的行动让苏俄人民看到了中国的善意与包容,这对于和平的巩固,无疑有着不可估量的正面影响。”

熊希龄连连点头称是:“袁上校,这次合作也让我看到了军阀中也有心怀天下之人。如果大家都能放下成见,通力合作,那么,未来中国前景必将更加光明。”说着,向袁朗伸出手。

袁朗亦将熊希龄的手重重一握:“大家携手共进,相信这一天不会太遥远。”

二人边聊边走,到了一间大办公室前。熊希龄做了个请的手势,袁朗瞬间会意,透过窗户朝里一看,果然瞧见了许三多的身影。只见他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认真整理着手头资料,不时拿笔勾画或记录。这间办公室里的人做的都是差不多的工作,手头事务繁杂,大部分人都做得很快,却不免带出几分焦躁。唯有许三多别样沉静,丝毫未被周围的匆忙影响,只专注于自己手头的事。

“老周,这个新来的孩子怎么样?可还适应?”熊希龄代袁朗问出他想知道的。

管事老周扶了下眼镜,仔细看了看他们在说谁:“您说许三多吗?这个孩子啊……”老周比了个大拇指,“记忆力极好,事无巨细,做事从不烦躁,也不抱怨,交代给他的都完成得很好,比我们这儿青壮年还细心,有些事儿不交给他我还不放心呢。”

“这样啊。”熊希龄指了指办公间,“他会不会承担的事儿比别人多了些?”

“会长,您放心。这事儿我问过许三多的意见。”老周解释,“那孩子说,他们以前寺院大殿前有副对联,他从小就看。上联写的正是‘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那些师父们教他,事情来了就承担,完成以后心里就放下,不必纠结我做多做少,有没有功劳苦劳。”

“这孩子确实通透。”熊希龄向袁朗笑道。

袁朗微勾唇角。

管事引路,为二人开门。开门声不大,里面的人却几乎都注意到了,纷纷站起来喊会长,只有许三多还埋首在资料里,直到旁边座位的人拿肘子撞了他一下,才有些懵地站起来。待定睛一看,见是袁朗,眸中立时迸发出光彩来,可他抿住唇,没出声打招呼。

袁朗自是明白他的想法,这孩子不想在这里将他俩关系公之于众搞特殊,便也不动声色。

熊希龄见他二人如此,自然也不多说什么,慰问了众人几句,又简要介绍了下袁朗。二人随手翻阅了下众人做好的资料,果然许三多的更为细致,二人互看一眼,心中暗暗赞赏。

再次勉励一番后,熊希龄带着袁朗出了办公室。袁朗悄然回望一眼,见那孩子早已坐下又开始认真忙于手头工作,视线根本没有追随他出这道门,不禁失笑,可他就喜欢许三多这样专注当下,不为外境所动的样子。

许三多再次见到袁朗,是在赈济会熊希龄专用的办公室。他们知道许三多不想张扬,便找了个理由,让管事老周把他找过来,说要听他汇报材料。

待询问了许三多的工作近况后,熊希龄向二人道:“如今苏俄赈灾临近尾声,我们这儿便开始筹措新项目。不知二位可听过欧阳竟无先生?”

欧阳竟无是近代著名佛学居士,在佛教领域有着较为广泛的影响力,不过在那个资讯不发达的年代,许三多还未曾听过他的大名。袁朗在认识许三多之前,未过多关注国内佛教界,是以也不知道。

熊希龄略作介绍后,说道:“欧阳先生数年前,曾于江宁故里教授佛学,门下贞信者众,常与章太炎、□□等精英切磋佛理。”

听到□□的名字,袁朗眸光一闪。北洋军阀中大部分人都将新兴的**视为潜在威胁,特别是其在工人和学生群体中影响力的逐渐扩大,更是心生戒备。然而袁朗是个例外。洞察于时代变迁的蛛丝马迹,特别是经历直皖战争重创后,袁朗不认为军阀擅用的武力镇压、权势威慑,是□□发展的长久之计。**所倡导的平等、自由、民主等理念,令他觉得十分新颖有趣,特别是在民众中日渐深厚的根基和广泛影响力,非武力权势可轻易摧毁。所以,如果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们将会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引领时代潮流的重要力量。而自己,若能顺应这股潮流,又何尝不是一种明智之举?

深思之中,又听熊希龄继续道:“欧阳先生门下求学者众,原本用于讲经的屋子不再适用,于是先生意欲在江宁筹备佛学院,设名‘□□内学院’。”说着,拿出资料递给袁朗。

(注:因古印度称中国为“□□”,佛教自称“内学”,故取此名)

袁朗接过查看,坐在他下首的许三多也好奇地凑上前来,小脑袋几乎贴在袁朗肩上,袁朗轻笑,将资料朝许三多挪近了些。

这上面写着,近年来在僧俗各方的推动下,佛教界改革的自觉意识和需求日渐强烈,进步人士认为非兴办佛学教育不足以图存自强。欧阳竟无之好友符九铭在江宁执掌教育,欧阳便有意趁此良机筹备□□内学院,确立规模,设置学科,包括佛学体系的预科、本科修业内容,意图用时代新兴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来完善佛学院的构建。著名学者及朴学大师章太炎还专门为之作文,赞扬欧阳竟无对佛学乃至整个教育的贡献。

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由于经费无着落,内学院举步维艰。欧阳竟无离宁远游,筹措办学经费,先后南下昆明,北上幽燕,西出阳关,讲学于神州各地,而获些许资助。□□、章太炎等人亦为其在学术交流及人脉资源上有所奔走。

看到这里,袁朗心下了然:“先生是想将接下来的重心之一,用于支持□□内学院的建立?”

“正是。”熊希龄道,“前些时日,我与蔡元培、梁启超诸位贤达共议,设立正统且成体系的佛学教育,可培养一批学行兼具的佛弟子,他们学成后于社会民间讲学正信的佛法,不仅有益于消除迷信,更有助于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教育的兴盛。特别是在这乱世之中,我们都希望致力于让智慧的火种延续。”

“先生高义。”袁朗立刻表态,“□□内学院若能建成,相信在欧阳先生引领下,对于佛学与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小觑的意义。袁某愿与诸位贤达同一志愿,尽绵薄之力,助其成为一方学术净土。”

“资金的筹措,不是问题。”熊希龄抚着花白胡须,“内学院的筹措,最缺人手,特别是懂佛法,吃得苦,耐得住性子的人来做事。”

话说到这里,袁朗和许三多都懂了。袁朗有些犹豫,□□内学院设在江宁,即便在资金人手都到位的情况下,没有一年半载是完成不了的。江宁目前虽处于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中,没有受到大规模军阀战争的直接冲击,放许三多远去江宁,若有什么情况,自己能否及时掌控?

可没等袁朗开口,许三多已经站了起来,向熊希龄郑重行礼:“晚辈在寺院长大,从小便被教导要‘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佛家养我长大,于我有‘父母恩’;教我明理,于我有‘师恩’;这片土地育我成长,于我有‘国土恩’;我若能为内学院的建成出一份力,帮助更多人学会用智慧和慈悲对待世间,就是报‘众生恩’。所以,会长及诸位大德,若有用得上晚辈的地方,晚辈定当竭尽全力,在所不辞。”

“好,好,好!”熊希龄连赞三声,“三多小居士心性如雪,资金到位后,内学院有你这样熟知佛理且办事细心的人支持,老夫也能放心了。”

二人说得热烈,旁边袁朗愣了片刻,右手扶额,终于无奈地笑了笑——他是不是该开始习惯,他的三多开始长大,必将在某些时候超脱出他的控制?

熊希龄见袁朗神色难辨,笑道:“这次资金到位,内院正式动工那天,老夫也将与蔡元培、□□诸君共往,同欧阳竟无先生共襄盛举。”

袁朗与他对视一眼,熊希龄也曾是政界的千年狐狸,这些日子难保不猜到袁朗的打算,便向他挑明了这个机会。

“三多是我挚友,小小年纪都有如此觉悟。”袁朗也站起身,揽住许三多的肩,垂眸望着他微微一笑,“袁某也当向三多学习,定要去看看……这佛学圣地筹措的盛况。”

“袁朗哥哥,你要去江宁吗?”许三多眼睛一亮。

“嗯。”袁朗见他这模样,越发舍不得让他离开身边,“我亲自送你去江宁。”

熊希龄摸着胡子笑道:“两位果然是至交好友,感情真是令人羡慕。”

熊希龄自然是以为袁朗陪许三多同赴江宁是幌子,实则是去联络进步人士。而于袁朗来讲,政治上的施为固然重要,他更多是不放心许三多,亲自去江宁一趟也好,查看下许三多要长居一段时间的环境,他才能心里有数。

“会长,我、我可以带个人一起去江宁吗?”在熊希龄询问的目光中,许三多赶紧介绍了史今,说他比自己学问和修行更好,如果能同去必然更有助于内院的创建。

熊希龄看向袁朗,袁朗不置可否,熊希龄便嘱咐许三多先回去问问史今的意见。

许三多自是高兴,以为这样的佛教界发展之大事,史今必然愿意参与,这样二人在同一处做事,又能朝夕相处了。可谁料许三多回云沙寺告诉史今之后,那个从小事无巨细照顾他的男人却拒绝了。

“敬德长老年事已高,庙里师父们忙于法事,托我照顾长老,不便长期外出。“史今微笑,“更何况熊会长看重的正是你虽年少,却能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如果我跟你一起去,你在心理上难免依赖我,或以我的意见为重,反倒失了锻炼的机会。”

史今说得条条在理,却让许三多隐隐觉得史今在避开他。许三多无法反驳,却难免不舍。可没有太多时间让他伤感,五日后熊希龄就要亲自带队去江宁,他需要尽快完成手头的工作然后做好交接,还要向成才、吴哲、高城等人道别。

“那你什么时候才能回上海啊?”这一听就知道不容易,成才脸皱成苦瓜。

“三多是要去做大事,你就别光念叨他了。”吴哲笑他,”你自诩进步青年,怎好天天在家混吃混喝。光学先进理念也是纸上谈兵,还得找些实事来做才好。”

“这你放心,我早有打算。”成才冲高城挤挤眼,高城看他一眼,不动声色。最近成才正在积极申请入党,高城正是他的考察人之一。

许三多虽不知道他俩具体的身份,也大约能猜到成才选择的前路,想起初遇时成才还因怕鬼而不敢走夜路,这才两三年的光景,他已经勇敢地朝着一条并不容易的路去走了。而高城大哥,看起来也越发比以前更为可靠。

这么想着,心中有些慷慨激荡。那些常聚在一起的时光可能终将逝去,大家都将各自奔赴不同的前路。也许,这就是成长吧。

*******************

五日后,史今将许三多送到沪宁铁路火车站。站台上人来人往,喧杂热闹。

二人望向长轨尽头,一列火车正缓缓驶来。这是许三多第一次近距离看到火车,那轰鸣之声与钢铁巨兽般的身躯,都让他感到震撼。可他已经长大了,不会再像十四岁刚来上海时那样拉着史今问东问西,他已经学会了把一些情绪放在心里自己消化。

好奇过后,许三多四处张望,却并没有看到赈济会中任何同事的身影。虽然当日熊希龄并未告诉他还抽调了哪些人,但不至于一个认识的人影都见不到吧?算算时间,出门前看过挂钟应该无误,时间也是前两日赈济会管事特别通知的,那怎么……

忽然一阵熟悉的气息从身后靠近,带着烫意的指腹贴上他的后颈。

“到了?”低沉的笑意几乎贴着耳垂。

“袁朗哥哥!”许三多立刻回头,袁朗还没退开,还是俯身靠近他的样子,许三多这一转头,差点擦过对方的唇。袁朗眼中笑意更深。

许三多愣神片刻,视线不自觉地扫过袁朗微厚的唇,然后忽然意识到史今还在,连忙退开半步,有些莫名心虚地往回看,却看史今安静站在那里,并没有看他们,只是垂眸望着手中转动的佛珠。

退开一些,许三多才看清袁朗今日穿着便服:一身剪裁合体的男士洋服,简洁不张扬,却看得出来面料质地优良,洋服袖口微露一截衬衫的洁白,风度从容。他身后三步跟着一位身穿深色风衣的高个子男人,带着一顶呢帽,帽檐下眼神坚毅,同样透出军人的威严。

“这是齐桓,齐副官,这次他随我们一同去江宁。”随着袁朗的介绍,齐桓微微致礼,许三多也连忙躬身回施一礼。

“袁朗哥哥,你有见到熊会长他们吗?”许三多遇到袁朗,知道自己没弄错时间,可不明白为什么仍然不见其他人。

袁朗唇角轻扬:“我说过,要亲自送你去,我们比他们提前一个时辰出发。”

许三多讶然。

看着许三多惊讶的样子,袁朗忍俊不禁,手指在少年脸上轻轻一挑:“怎么,和哥哥单独先走不好吗?”

许三多想了想,觉得袁朗安排得实在周到,赧然道:“挺好的。”如果和大家同路,他必不可能和袁朗亲近相处。

袁朗笑意更深,转向史今道:“史居士,三多我这就带走了。您放心,我必会照顾好他。”

史今手中转动的佛珠一顿,抬眼看向袁朗,又看看他身旁的少年,终是双手合十道:“如此,那就有劳袁上校了。”

得了家长首肯,袁朗笑着轻点了下呢帽帽沿,算是致意,然后从许三多手里接过他的行李,一手揽着他肩膀朝火车走去。

”史今哥哥再见!……再见!”许三多连忙向史今挥手。史今微笑点头,站在原地,一直目送他。

踏上火车阶梯时,许三多忍不住再度回望,此去一年半载,他想再多看看史今。可后面还有其他人排队登车,不容他多作停留,他终是被袁朗长臂一揽,拢在怀里上了火车,再看不见史今了。

TBC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