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原神]仙人今天也没有摸鱼呢 > 第4章 琉璃映雪梦残年(三)

仙人洞府内虽然呈现的是璃月外郊的风景,但构成场景的物品大部分都是机关,树林、草地、建筑几乎都是隐藏的阵法。

幸好,阿贝多通过一些手段检测出了大部分的机关,温迪也帮忙打开一些隐藏机关,跳过了不少的阵法,但是一些必须破解的阵法还是让荧感到了棘手。

荧印象最深刻的一个阵法便是刚才经过的一个通道。

狭窄的通道两边堆满了宝箱和各色宝物,但只要拾起宝物或开启宝箱,就会触发战斗。

走到通道尽头后,他们发现了一个刚刚解锁了红色封印的华丽宝箱,荧以为跟平时探索地图的时候一样,这个宝箱是给冒险者的奖励,便习惯性地开启了宝箱。

宝箱开启后,荧只觉得眼前一花,抬头才发现大家竟然又被传送到了通道的起点处。

三人只能再次出发,途中没有再触碰通道两侧的任何事物,很快便走到通道尽头。

这时,荧又有点忍不住了,再一次开启了通道尽头的华丽宝箱,这次的宝箱竟然真的和正常宝箱一样掉落了各色物品。

宝箱被开启后,三人再次被金色的光芒传送离开,前往下一个关卡。

好缺德的阵法啊。荧在被传送时默默在心里吐槽。

等到荧睁开眼后,便是来到了眼前这个璃月风格的古老山村中。

山村的村口种着一棵巨大的槐树,槐树下竖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孔雀村”,石碑旁供奉着一个小小的神龛,神龛里摆放着一个石雕孔雀像,神龛前供奉了一些新鲜的蔬果。

“衣服都被换掉了呢。”温迪饶有兴致地看着自己身上的璃月乐师服饰,随后抽出衣服上自带腰饰笛子试着吹奏了一下,“是真的笛子。”

“似乎比刚才那半真半假的景色更贴近实际了。”阿贝多研究了一下身上的书生款式衣物,“可能还和璃月仙法有关。”

荧点了点头,开始搜寻起周围,但四周都没有找到机关或者阵法,最后只在槐树下拾取到了一片孔雀的尾羽,羽毛上还带着淡淡的余温。

“不知几位到我孔雀村有何贵干?”槐树边的房子有人打开了窗户,三人循声望去,却只见一个苍老的妇人扶着窗棂谨慎地打量着他们。

荧开口解释他们只是过路的人,想要在此处歇脚。

温迪向老妇人问起蒙德该从何处去,老妇人只是摇头,口称不知蒙德为何处,只知这孔雀山中仅有一个孔雀村。

阿贝多对四周的地形简单测绘了一下,画出了一个简易的地图。

老妇人在和三人交谈后,稍稍放下了戒心,自称是孔雀村的村长,外人如果要进村,则必须要把自我献祭给孔雀神,否则只能原路返回。

温迪听闻当即取出了刚才把玩的笛子供奉到神龛前,阿贝多则选择了身上的一本封面写着《孔雀》的书和一支笔。

荧思考了一下,看着自己身上的侠客服饰,在玉佩、佩剑和酒壶之间选择了献祭佩剑。

在三人交出当前身份象征的物品后,顺利进入了村子,但身上的衣物也突然变成了平平无奇的麻布短打服 。

孔雀村规模不大,只有十来户人家,村中女性多男性少,女性多数生得平平无奇,穿着朴素,但男性却个个容貌妍丽,身上的锦衣华服也与此地的格格不入。

三人在村子里走了一圈,依旧是找不到机关和阵法。

与村民们简单交谈后,他们得知村尾的那家人逼死了儿媳妇,儿子也跟着自尽了,那家的老太在儿子死后也变得疯疯癫癫了。

此事之后,村里就开始出现一些怪事,但当三人询问起具体的怪事时,村民却开始神色惊恐,缄口不言。见此状况,三人决定再分头调查一下这个村子。

荧在经过一番搜索后,发现村中有许多被蒲苇包裹缠绕的大块石头,在费劲扯开其中一个被蒲苇包裹的石头后,荧看见了石头上刻着一段璃月诗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①

荧继续搜索,在村中的房前屋后拾取到了不少孔雀的羽毛,但在村子里却怎么都找不到真正的孔雀。

三人分头调查结束后,又回到了一开始分开的地点,分别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

温迪总结了一下和小孩子聊天得到的信息,大概就是村尾那家人相继逼死了儿媳、儿子后,村里就出现了诸如夜半听闻鸟雀哀啼、一夜间蒲苇莫名缠绕石块、两人的墓碑上流出鲜血之类的的怪事。

怪事出现不久,逼迫儿子休妻的老太太也开始变得疯癫,身体逐渐虚弱,如今已卧病在床,命不久矣。

阿贝多则展示了自己在村尾那家的屋子旁搜索到的破旧的竹简,竹简上依稀可见娟秀的字迹书写着:“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随后,阿贝多又取出了一些和竹简扔到一起的石片,石片上是一些和孔雀有关的颂词,似乎与村中供奉的孔雀神有关,有一片石片格外模糊,似乎是有人用利器刮去了上面的内容,只能隐约看见“献祭自我”、“回归”“结束”等字眼。

荧也展示了自己的勘测结果,进一步确认了村中的异样与村尾一家以及“孔雀神”有关,于是三人决定接下来到村尾一家进行下一步的调查。

在三人的细致搜索下,发现了村尾一家的后院水井下竟然有一个隐藏的暗室,在暗室里,他们找到了一些残破的壁画,一些和献祭召唤有关的竹简和一个疑似献祭用的祭坛,壁画上描绘的是一段与孔雀和村民有关的故事。

第一幅壁画是:饱受苦难的村民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向具有法力的孔雀寻求庇佑。

第二幅壁画是:在获得孔雀的庇佑后,村民的日子开始过得越来越好。

第三幅壁画是:村民发现他们一族新生的孩子无论是外表特征还是习惯都变得越来越像孔雀。一部分村民认为这是孔雀神给予的恩赐,而另一部分村民在恐惧之下,抛弃了村子,带着家人和异化的孩子逃到孔雀山以外,向外面的仙神求助。

第四幅壁画不知是因为有人恶意破坏还是时间太久,导致无法辨识。

第五幅壁画是:外来的人身蛇尾的“神明”手持罗盘,将孔雀封印了起来,而留下的村民依旧祭拜着“孔雀神”。

最后一幅壁画中已经没有了人,只剩下一群小孔雀围绕着巨大的孔雀神起舞。

三人结合目前已知信息,推断出这家人里有人献祭了“自我”,召唤了“孔雀神”,并且造成了一系列的事件,而离开这个地方的方式很可能是按照仪式再召唤一次“孔雀神”。

在进入孔雀村前,他们已经把“自我”作为祭品奉上,此时的他们只需要根据典籍提示进行召唤便可完成仪式。

三人按照步骤完成了一系列的程序,在召唤仪式完成的那一瞬间,阴暗的石室闪耀出刺眼的光芒。

光芒逐渐散去后,他们已经从石室回到了宛如璃月外郊的场景中,衣服也变成了自己原本的样式。

而三人眼前则是一只巨大的翅膀上流着鲜血的孔雀,孔雀身上还缠绕着黑色的烟雾,带着一丝邪性。

“外乡人,竟擅闯本神的居所!”巨大的孔雀尖声鸣叫,对着三人发起了攻击。

三人默契地配合着,对巨大的孔雀进行攻击。

孔雀被击败后,化作一阵烟尘消散开来。

迷烟散去,荧抬手挥去烟雾,发现自己又回到了一开始的宫殿中,温迪和阿贝多也失去了踪影。

荧四处搜索了一下发现岩神像下多了一张卷轴,卷轴内写着“寻找吾,面见吾。”

荧暗想着:难道是要在房间里找出洞府主人的石像?

荧开始分析线索:[线索一:这位仙人精通阵法,提示会与阵法有关吗?]

[线索二:留云借风真君曾经提到这位仙人曾经有翅膀,刚才的试炼中遇到“孔雀神”也是翅膀受伤了,她会是“孔雀”吗?]

[线索三:在孔雀村的壁画里,孔雀是被人身蛇尾的外来者封印的,那个外来者会是洞府之主吗?]

[线索四:留云借风真君曾经提到过初次见面时这位仙人还是个小娃娃,洞府存在的仙人石像似乎确实有类似形象。]

荧刚刚梳理完线索,眼前的石像忽然染上了色彩,变成了真实的人形,四周也从绘着壁画的墙壁化作了众仙于湖畔相聚游玩的场景。

湖上的小舟里,有两位少女形态的仙人演奏着悠扬的乐曲,旁边还有不少兽形仙人或在湖面上起舞,或在湖畔悠然行走。

仍是岩王帝君装扮的钟离端坐在石桌旁喝茶,石桌旁有一个穿着黄黑间色裙子的女童踩在石凳上伸长了手去够被旁边一个的身材高挑的女性仙人举高的杏仁豆腐,女性仙人身边还有一只白色的麒麟正叼着一朵清心自娱自乐。

不远处的树下,魈正被两个女性夜叉按住肩膀,面前是一个举起一套衣服想给魈穿上的男性夜叉,旁边还有一个四手雷系夜叉在哈哈大笑。

荧试图和这些人对话,但这些人似乎都看不到荧,也听不见她的声音。她在这方小天地走了一圈,最后还是遵循直觉回到了钟离所在的石桌附近。

此时的女童已经拿到了杏仁豆腐,用勺子舀了一勺送入口中。

“太过甜腻了,甜食还是不甜的好吃!”女童被钟离提醒了一句,把被挖了一勺的杏仁豆腐递给了魈,然后乖巧坐下,拿起桌上的茶水喝了一大口。

“不甜……的甜食?”被迫换上新衣服的魈茫然地接过本就是为他准备的杏仁豆腐,说出了荧印象里提到过的关键词。

荧走到石桌旁,无视了还在絮絮叨叨说着什么的高挑女子,弯腰和女童对视,开口道:“你好,浮影绘梦真君。”

女童抬眸,凝视着那双金瞳,缓缓举起手里的莲花酥,递到荧的嘴边:“比想象中要快一些。优胜者,这是给你的额外嘉奖。”

荧张口咬住抵在唇边的莲花酥,甜味在口中弥漫,她看着女童琥珀色的瞳孔中映出的场景逐渐扭曲,周围也变成了一幕幕魔神交战毁天灭地,黎民苍生颠沛流离的景象。

不知道过了多久,场景停留在归离原的外郊,灰青色长发身材娇小的少女回眸对着她们笑了一下,宽大的衣袖在风中簌簌作响,而后——灾难骤起,浓烟散去之后,只能看见残垣断壁以及地面上化作石像的神骸。

荧认得她,那是方才在湖上泛舟演奏的少女之一,这是尘之魔神——归终。

①“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出自乐府诗集《孔雀东南飞》,副本是参考了诗里的一部分内容,但细节是对不上的,别代入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琉璃映雪梦残年(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