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杨逍]元明风云录 > 第12章 第八章

[杨逍]元明风云录 第12章 第八章

作者:君子有礼217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3-18 10:41:36 来源:文学城

宋远桥夫妇对于女儿身上的疑问没有深究,一来张三丰明显在维护晓芙,不愿大家多问;二来,自己的女儿自己知道,看上去温顺的外表,其实极有主见和坚韧,不想说的事怎么问都没用的;再来他们也是相信女儿是个有谱的姑娘。

过了数天,纪晓芙百无聊赖中看着天上飞翔的海东青,那是杨逍送她的十七岁生日礼物。有了它,以后他俩就不用怕断了联系,不仅如此,杨逍还在武当山下设了哨岗,不过最让晓芙高兴的是杨逍告诉她,胡青牛说黑玉断续膏能治好三师叔。但鉴于大家都对她认识明教的人颇为抵触,故而纪晓芙只是偷偷地告诉了三师叔俞岱岩,希望他可以振作起来,不要让自己颓废下去,虽然良药难寻,但至少知道此伤并非无药可救。

张三丰活了一百岁,修炼了八十几年,胸怀空明,早已不萦万物,但张翠山还做不到,恼想几日,还是来到纪晓芙居住的小院。

此时,纪晓芙正在用杨逍教的方法操控她的“小魔头”,不亦乐乎,只可惜自从上次片刻相聚后,“大魔头”虽一路护送,但因为碍于爹爹和师叔们,他俩一路上都没再碰面,平安回到武当后,杨逍又因明教公务匆匆辞别,晓芙的一腔相思意只能寄托在“小魔头”身上。

“这鸟也是那魔教中人送你的?”张翠山的声音突然在身后响起,把纪晓芙吓了一跳,而对于师叔的问题,她也只能低头默认。

张翠山看到刚才晓芙吹哨时明媚的样子,让他不禁想起二十多年前那位英姿飒爽行事雷厉风行的女子。

“回头是岸。”张翠山突然蹦出这么一句话,让纪晓芙心下一紧,但抬起头看到五师叔的样子,却见他有点迷茫地远眺晴空,不像是对自己说,更像是对他本人说。

张翠山收回目光,看向纪晓芙,“也许现在觉得心中欣喜,无比满足,拥有她就像拥有了世间一切,但始终正邪不两立,这不单单指的是个人的好坏,而是指两人所处的立场。晓芙,你明白吗?”

张翠山满眼落寂,似在告诫疼爱的侄女,又像在诉说着往事,“哪怕她是好得不能再好的人,但在世人眼里就是邪魔外道,而你则是武当嫡传弟子,名门正派!”转过身来,双手按在纪晓芙的肩上,“与他一起,你会身败名裂,受世人指摘,而他也会被冠上莫须有的罪名,这就是正邪殊途。”说完张翠山像一副没有灵魂的躯壳离开。

纪晓芙看着张翠山孤寂的背影,心中有了异样。

元廷残暴,百姓生活困苦,明教率领义军于各地起义。至正十二年七月,义军攻克江浙行省首府杭州,使朝廷大为震惊。元廷急派将领董抟霄(字孟起)从濠州奔援江南,袭陷重夺杭州。杭城经此一役,因元军烧杀,残伤几尽。

明教重要成员五散人之一的彭和尚,亦在此次战役中牺牲,葬于皖南黄山。

杨逍与四散人刚在坟前跪拜完,就听到周颠大骂道:“狗屁董抟霄,居然帮着蒙古人杀我们汉人,冷谦、张中、说不得,我们一起去杀了那狗贼为彭和尚报仇!”见三人没有附议,转向杨逍发难:“杨逍,现在阳教主闭关,你身为左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现在和尚死了,你很应该率领大家为他讨回公道。”

面对依然是用江湖莽汉角度去看天下大事的周颠,杨逍冷笑了一下,不予理睬转身离开。

周颠早就对杨逍傲慢态度不爽,大怒下呼得一掌,便向杨逍头顶拍落。杨逍惊怒之下,右掌挥出,往周颠手掌上迎去,将他震退。

说不得叫道:“周颠,不可胡闹。”

冷谦道:“请罢斗。”

杨逍虽和周颠有隙,但念在同教之谊,究不愿一掌便伤他性命,因此这一掌未使全力,周颠并无大碍。但周颠依然不依不饶,硬要杨逍给个交代。

杨逍强忍怒气,咬牙切齿地说:“交代?你想要什么交代?”指了指彭和尚的坟头,“彭玉莹的命是命?刘福通的命就不是命?明教千千万万已经牺牲的弟子的命就不是命!”双手一背,“你以为我们现在是帮派打斗争地盘?我们现在争的是天下!”食指用力指了一下脚下的土地,“你要杀董孟起报仇,你怎么不说杀那皇帝老儿为弟兄报仇!”

“好啊!”周颠似懂非懂大声嚷嚷“你怎么不早说啊,我们明教高手如云,一起去金陵把那狗皇帝杀了就一了百了,万事大吉!”

杨逍感觉自己再跟周颠多说一个字,就不止头疼,而是胃疼、肝疼、全身疼,双手一躬,“告辞。”腿上一踏步,身体已跃出数丈远。

杨逍施展捕雀功飞奔数里后,看到路旁有个茶棚,便稍然停歇,刚一坐下却惊觉腰间香囊不见了!检查了全身,没有!

杨逍心想是不是刚才跪拜彭和尚的时候拉下了,立刻狂奔回到黄山脚,来到彭和尚的坟前仔细寻找。四散人已经离去。

原来那香囊乃是他和晓芙的定情信物,香囊是晓芙亲自手绣,里面有她喜欢的木兰和她的头发,香囊外还有用金丝线绣的“芙”字。

冷静冷静冷静!此时杨逍拼命让自己维持智商,不能乱:这时间过去还不到半个时辰,香囊不是什么贵重物品,应该不会有人捡去,仔细寻找应该还是能寻回的;还有另外一个可能就是让四散人看到捡去了,要是真的,最多让他们为难一下,也一定要拿回。杨逍当下决定沿路细细找寻。

此时正值盛夏,火辣辣的太阳当头照。在离黄山半里的大路旁,一行十几人正倚着树荫乘凉,似是商贾之家出行,一身穿深红色绸缎端庄高雅的老妇人端坐其中,一较年轻的中年妇女正在身后捶背,周围众人围坐着,腰间系着兵器像是家仆。

杨逍远远便看到该老妇正端详着手上的香囊,是自己的香囊!

杨逍疾步走过去,老妇身边一众身穿深蓝色布衣,身材魁梧的家仆忙抽出大刀面向杨逍戒备,杨逍知道在这乱世,富人出行皆带会武艺的家仆随行以保平安,于是在离老妇一丈处站立施以孔孟之礼,再开口道:“杨某见过老夫人,老夫人手上香囊乃在下刚刚遗失,多谢老夫人照看,不知老夫人能否归还在下。”

听到杨逍说手中香囊是他的,老妇心中一诧,默不作声,默默打量起杨逍来。片刻后方慢慢开口,“你说这香囊是你的?你有什么证明?”

杨逍道:“香囊金累丝绣,石榴形,色乃蓝绿绀金,双面上绣有‘并蹄莲’,单面右下角绣一‘芙’字,散发木兰花香。”

老妇微微一笑,归还香囊;“‘芙’字是你心上人的闺名?”

杨逍弯腰双手接过,回道:“晚辈还有要事,先行告辞。”一鞠躬,转身快步离开。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刚被战火摧残过的杭城哪里还有昔日省会的样子,只有残垣断壁,冷冷清清。

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元军在明教义军手中重夺杭城,便继续西进信阳等地,杭城内于明教高层来说反而安全。

杨逍现正在杭城某绸缎庄内批阅各路义军报告文书。中路义军经杭城一役后元气大伤,士气低落,连带其他各路亦屡屡受挫。

已近子时,杨逍靠在案桌前的椅背上,闭目沉思。董孟起为官,理冤狱,革弊政,乃是爱民的好官,只可惜道不同,杨逍认为如今局势只有大破大立,方能救万民于水火,但如此人才不能为明教所用,实在可惜。

彭莹玉的离世让杨逍甚为痛惜,明教虽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但毕竟是江湖组织,多是江湖草莽思维,能像彭莹玉那样有天下格局的人实在甚少,以往明教起义的策略杨逍都能与他商量,如今只剩自己,实在有种孤掌难鸣之感。

“左使,蝠王求见。”一天门弟子报告。

杨逍缓缓睁开双眼,挺直腰身:“快请。”

青翼蝠王韦一笑进入厢房看了一眼杨逍,便端坐在木椅上:“彭和尚的事我听说了。”杨逍淡然一笑,知他素与五散人交好,“难道蝠王也想让我派人去杀了那董孟起为玉莹大师报仇?”

韦一笑摆一摆手;“周颠的胡话还需要放在心里?只是自从起义后,蒙古鞑子便下令改变一切歧视汉人的政策,利用仇视义军的汉族地主势力来镇压义军,以后这种汉人打汉人的局面,恐怕会一直延续。”

总算还有个能平心静气说话的,“那是必然的,汉人多于蒙古人数百倍,他们要维持统治,必然要分化我们。斗到最后,没有种族之分,只有立场之争。”

韦一笑眉头紧蹙:“那该如何是好?现在各路起义军都遭到挫折,我们寸步难行。”

“是啊,该如何是好?”杨逍腰脊一软,靠在椅背上,双手放在椅柄上,轻轻拍打。

元军包围圈越缩越小,蕲水(今湖北浠水)四面受敌,四百多名弟子惨遭杀害,徐寿辉更被迫败走黄梅山中及沔阳湖中,整个南方起义军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

此时,沈富进来为两人沏上新的热茶。杨逍看着沈富,突然道:“是地主富人多,还是务农穷人多?”韦一笑喝了一口热茶的同时白了杨逍一眼,“你这不是废话,肯定是穷人多啊。”

杨逍嘴角邪魅一笑,拿起毛笔在纸上大笔一挥,随之交给韦一笑,蝠王一看,大喜说:“我马上通知各路义军。”

明教在各路义军受阻,伤忙惨重之际,提出了“摧富益贫”的口号,使得各地贫民纷纷响应起义军,加入明教,明教义军重新迅速发展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