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西汉]直播给刘邦读汉书 > 第2章 高帝纪(2)

[西汉]直播给刘邦读汉书 第2章 高帝纪(2)

作者:鱼陇曼衍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03 23:44:49 来源:文学城

【昆明池的鱼:来到高祖十一年,这一年的春三月,韩信终于伙同陈豨反了,而另一位叛逃匈奴的韩王信也被汉军的柴武在代国的一个县里杀掉。】

刘邦对于这样的事情有种天生的自信,“忤逆我的,背叛我的,心有不轨的,最后都会被我自带的气运系统所斩杀。”

【昆明池的鱼:首先还是补充一下西汉的历法,《汉书》和《史记》的最大不同,除了在通史和断代史上,更重要的就在于太史公的叙述视角有一种小说感,所以时间线偶尔会随心所欲,以叙述的需要来讲故事,时常会用到插叙、倒叙等方式。而《汉书》则比较规矩的依照年份一一展开,我们会发现,高祖某一年的开端往往在十月、十一月,和今天有很大的不同。

西汉初期一直到公元前104年汉武帝改历,这段时间一直沿用的是秦朝历法,每一岁的岁首从十月开始,直到前104年才改为《太初历》,和我们今天使用的农历基本相当。

所以在阅读中国历史年表的时候,其实是非常容易在年份确认上犯错误的,主要的原因就来自于这种历法变更导致的年份的重新调整,如果用秦历,那么对照公元历法就会出现,秦历的某年跨越公元纪年的前后两年。】

韩信快死的时候,匍匐于长乐宫正殿的冰凉的地板上,挣脱了押解他的兵士,只问吕雉:“陛下是不是因为我跟随过项王,所以觉得我常生贰心,一直不敢诚心相待?”

吕雉却久违地对他仍有和颜,或许人之将死,总还是愿意说些宽和之言,“可他亦让你施展才能,尽收天下三分之其二。他曾全心的信任过你。”

韩信转身面朝长乐宫门外,抚平了身上唯一一件中衣,仍是不肯下跪,“陛下,我也曾真心的奉你为主,没有您助我施展,我不能创下那如有神助的几战,而没有这几战,想必您取得天下,未必能有今天如此容易。如此让我伏诛,绝无可能。”

吕雉不愿再回应,只是疲累的摆了摆手。

本欲让人带下去即刻斩杀,可又无端往殿前那人身上再瞧了几眼。

累世难出的英才,失了他,大汉星辰陨落,后世还不知会如何编排自己与刘邦。

而此时刘邦还在赶回长安的路上:“太自负了,容易坏事。谢谢媳妇儿,替我除去心头大患,还不用我担骂名嘿嘿。”

【昆明池的鱼:关于韩信这个人,我相信司马迁应该给过最为公允的评价,但其实这些都是表象啦。刘邦处理开国这批跟随的异姓王,大半是因为手上捏过军队的人,的确是不能纵容,be like一些“杯酒释兵权”。

刘邦、司马迁乃至后世对韩信的态度,多称他自矜自傲,是一个瞧不起同侪的人,所以最后企图自己上位,也许是想获得无法和他人分享的权势和地位。

我们都非常熟悉“胯下之辱”的故事,还有他小时候穷得没法儿给母亲办丧事,但立下誓言,来日发迹要让万户人家来为母亲守墓。

这样有的放矢,忍辱负重,十分会见机行事之人,怎么会在最终忍受不了屈居人下,用了非常拙劣的计策去夺权呢?

这是时常让我非常矛盾的地方,也是我认为史书记载中留白了的地方。

可见揣才犹如怀璧,尽管有时怀璧其罪。但要做到不卑不亢,不以物喜,不骄矜自傲,客观理性的去审视周遭,的确是相当困难的事情。

韩信没有做到,倒也削减了一些他在战场用兵如神这个层面的“神性”。

想起项羽也给过韩信反悔的机会,但韩信还是非常聪明的坚持留在高祖阵营里,其实他肯定非常清楚,除非自己万人之上,无论在这两人谁手中都不会有太好的结果。】

【武库执吾人:可我怎么觉得韩信看的很透呢,“狡兔死,走狗烹”,他比谁都清楚,和陈豨的合谋他肯定早觉得胜算不大,只是一种殊死一搏的方式。他就是表现的再低调内敛,高祖也知道他有恐怖如斯的大才呀。】

刘邦平完陈豨的叛乱,终于回到长安知晓韩信已死。

看着头顶天幕上无稽的对话,他突然觉得自己的思路还是挺超前的,给这么多后世开国之人都打了样。

做皇帝,还是有对比才知道水平,他果然已经满分了。

就是往前比,实操起来的效果,他也比始皇帝强上不少。

不远处骊山下安详躺着的始皇惊坐起:“你就是再强,也得保证熊孩子不给你玩儿完。”

然后又安详的躺下。

刘邦闻言窃喜,“我有如意,这波稳了。”

吕后在一旁黑化中,“你当我死了么。”

然而此时,陈豨自封的代王,被远近闻名的大好人,刘邦早忘在天边的孩子刘恒捡了个漏。

刘恒作为第二代气运之子,福气还在后头呢。

【武库执吾人:要是韩信自己释放兵权,选择偏安边陲,当个小侯爷呢?】

【昆明池的鱼:我觉得上位者害怕的不是某一个人,而是这个人的向心力,想象一下,韩信说还是刘邦您厉害,我能策动千军万马,你却能调动将领。对于一个上位者而言,他需要的是既能策动千军万马,又能领导文武百官,而这中间的官职爵位,不过是中央集权的虚衔罢了。】

【武库执吾人:所以后来有从爵本位到官本位?】

【昆明池的鱼:那是另一个问题了。阎步克老师路过······】

【昆明池的鱼:哦对,很多人在看这段史料时把韩信和韩王信弄混淆,这是两个人噢,一个是出身草根,另一个是先秦韩襄王的庶孙,这个人亦是军功卓著,被刘邦封为韩王后,在自己的属地和匈奴人纠缠,结果一来二去,居然被吓到投降了匈奴,还联合匈奴反击我大汉。

其实和草根韩信的心路历程很像,这一位也是非常清楚自己在封王之后四面楚歌的形势,还专门在最后一战前,和汉军陈情自己无法归汉的几大罪状原委。可以说,这些将才都是一种清醒的赴死状态。

不过韩王信这一门后世又归顺了汉朝,韩婴、韩嫣、韩说都算是青史留名的人物。】

刘邦接着清理门户,顺便回故乡丰县、沛县瞧了一圈,自然是喝起大酒与民同乐,有时候取得巨大的胜利之后,同样也失去了很多,所以心情总归是格外复杂惆怅的。

“此事想想便也通了,异姓诸王各个恃才傲物,频生异心,只有故乡的父老乡亲是会永远和我站在一起的。”

自是格外放松,又是饮酒,又是歌舞,还顺便免了两个县里的徭役和赋税。

【昆明池的鱼:今天的话说,这叫“不忘来时路”,想想还挺感人的。】

【上林苑的骆驼:所以高祖都开始吟诗作赋了,首次展露文学方面的才华。】

刘邦擎着酒杯,半醉着望向天幕,“怎么我在你们心里是什么流匪文盲么?”

好像确实是。

但是才华这件事与读书多少倒也并无直接的关系,在沛县只习些农桑,“亦比你们这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学生强上不少。”

权术说到底,拿捏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地利交予运数,与人打交道,拿捏住人心,“这可是我与生俱来的本事。”

刘邦瞧着一室宾主尽欢,便是再苦再狼狈,如今也能笑得出来了。

【昆明池的鱼:这大概就是历史的魅力吧。人生因缘际会,过路者无数,有人能陪伴长久,有人只能陪你走一段,不知高祖回忆起这一段段异性兄弟的共事和背叛,会如何细细评说。】

【武库执吾人:可是打脸来的也很快,同姓又如何,还不是同室操戈,权力的魅力真这么大么?突然想找个官当当。】

【昆明池的鱼:执吾老师,还是先顺利毕业再说这些吧。-_-||】

刘邦:反正我人也看不到后面,先敲打一下有点忤逆苗头的刘濞再说。

召来刘濞,一边轻抚其背,还笑嘻嘻的,心想,“这孩子一看就是个怂的。”

“我感觉你要反。”

“啊这······”,最怕无妄之灾,这下反不反都已被盯上了。刘濞心里苦,在长乐宫里又不敢瞎说。

刘邦兴致来了想逗逗这个侄子,“有占士谶言我大汉立后五十年在东南要生乱,不会是你小子吧。现下还剩三十八年,你别让我死了都不安生。”

刘濞吓得疯狂磕头滑跪,“这个我真不敢啊。”

【昆明池的鱼:他真敢。】

刘邦望向天幕,一边嘴角一抽,一面兀自宽慰,“尽人事,听天命吧,谁能管得了身后事。”

【昆明池的鱼:我感觉到高祖身上有种很达观的意识,这应该也是胜利者的某种共有属性吧,后来吕后问他百年后如何安排相国之位时,他亦劝过吕后别老想那么遥远的,前半生亦是杀伐果断,毫不手软。有些人事上也许后悔过,但可能超不过一秒。】

【上林苑的骆驼:这不就是不内耗么。】

【昆明池的鱼:确实,这也正是高祖人格魅力所在。】

刘邦望向天幕,自是有些窃喜,这帮小蹄子居然还剖析的挺在理,“但是先别夸了,杀英布那个狗贼害得老汉中矢了。”

吕后着急忙慌,请人来瞧。

郎中:能治。

刘邦:你这厮别睁眼说瞎话了。别治了,不许治,我现在就想躺平,躺的平平的,自登基以来没一天安生日子,赶紧让我闭眼休息休息。谥号为什么是高,换成平吧。╮(╯▽╰)╭

【昆明池的鱼:我们直播间主打一个绝不让高祖(咸鱼版)遂愿,既是绝顶聪明老祖宗,就该一起看完前汉两百年。】

【上林苑的骆驼:主播好活当赏!!!!真的很期待高祖老祖宗如何评价他打下的江山是如何被人霍霍的。】

(直播间观看数疯狂up)

【昆明池的鱼:长陵之下的高祖还是得每日点卯起来听我讲汉书原文,哈哈。】

刘邦:你们,你们,通通诛伐!通通诛伐!

高帝纪两卷完,下一章去看纤纤弱质小惠帝咯。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高帝纪(2)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