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武林外史 白飞飞]无题 > 第52章 第五十二章

[武林外史 白飞飞]无题 第52章 第五十二章

作者:千竹结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0 22:41:13 来源:文学城

一驾装饰豪华的马车保持着不疾不徐的速度朝着金陵城的方向行进,在这来来往往的车马行人中倒也不算扎眼,但也绝谈不上低调,大约也不急着赶路,路过金陵城郊外一家看起来相对清雅别致的茶楼时,便停下稍事歇脚。

只见马车中走下了一位衣着华贵的富家公子以及两名仆从,店小二热情招呼了三人,茶楼的掌柜也是眼尖之人,见这位公子气宇轩昂,就连跟在身后的两名仆从也是举止得体、进退有度,急忙躬身出迎将客人送上二楼的雅室。

掌柜来到二楼雅室并亲自为贵客沏茶,烫壶、置茶、温杯、浸润、冲泡,分茶这一整套手法那是行云流水,他起身将斟好的茶敬置于客人面前,公子端起茶向店主道谢后举杯品茗,姿态优雅, 举手投足间尽显风雅之韵。

公子赞道:“此茶香清幽袭人,茶色碧绿明亮,入口鲜醇甘厚、回甘持久,出于洞庭山碧螺峰,因被茶圣陆羽推崇写入《茶经》而闻名,今年上好的春茶加之以山泉水冲泡,果真是名不虚传!”

掌柜笑着回道:“客官过誉了,此茶本是野山茶,确是出自太湖之滨的洞庭山,采摘时间正是春分后至清明、谷雨前最佳,谚语有云:‘前三日早,正三日宝,后三日草’,采茶少女在采摘前需沐浴更衣,若将采摘的茶叶置于怀里会散发出异香,在隋唐时期起就小有名气,故而每年这个时节都会吸引无数茶友争相品尝。”

“然而今年却和往年不同,在前往金陵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却鲜少有人为此茶而停留,想来客官也不是为了这款当地的洞庭茶才从外地特意赶来金陵城的吧?”掌柜略猜测道。

“我等路过贵宝地,虽不是专程来饮茶的,但有缘能品到贵店精心烹制的洞庭美茶,也是荣幸之至,只是不知掌柜所说的今年和往年有何不同呢?”这位公子笑着回道。

“客官难道不知金陵城内颇负盛名的‘莲台仙会’将于近期举行?全国各地的宾客络绎不绝地赶来金陵城,争相一睹佳丽们的风采,这路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大都是因为这莲台仙会,客官若是时间宽裕,不妨去看一看这金陵城三年一次的民间盛会,要是错过了,实在是可惜了。”掌柜回道。

“只是对金陵城的莲台仙会略有所耳闻——绿黛红颜两相发、舞衫回袖胜春风,是才子佳人齐聚的盛会,但对此不甚了解,听闻这莲台仙会历来不都是在乡试前后举办的吗?怎么今年挪到了春试之后了呢?”这位公子问道。

“客官可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秋试期间江南士子大量聚集在金陵城,故而往年的莲台仙会大多数时候都在三年一次的秋试年份举行,时间约都是在考前一月左右,所以这南来北往的宾客有不少都是应试的士子。”掌柜回道。

“但去年北方的疫情,各地富商也都纷纷‘主动’捐钱捐物用于救灾,大规模庆典活动也都被朝廷叫停了,今年因着长公主的婚事,一切娱乐活动才得以恢复如初,莲台仙会也就挪到了今年会试放榜之后。”掌柜继续解释道。

掌柜向这位客人耐心解释了原委,今年的莲台仙会之所以选择在春试放榜之后,主要是因为除了极少数金榜题名的学子会留在京中听候差用,更多落榜的学子则会在回乡途中渐渐疏解心中怀才不遇的郁闷心情。

而金陵城品艳风气盛行,莲台仙会也是名声在外,去年没有如期举行已是憾事,今年自然而然会吸引了众多学子前来散闷消愁,酒酣歌狂、一晌贪欢,这些都是在所难免的,所以今年的莲台仙会选在这个时间也是再合适不过。

“原来如此… …”这位公子若有所思道,没想到今年莲台仙会之所以选在这个时间,竟然还有这些因果循环,于是接着说道:“我们对金陵城以及莲台仙会都知之甚少,不知可否劳烦掌柜略给我们讲讲呢?”

这位公子随后便示意仆从递上了今日的茶钱以及赏钱,掌柜接过钱后拿在手里掂了掂,约莫有七八两银子,是今日的茶钱十倍有余了。

掌柜将赏钱收起来后,脸上的笑意也真诚了几分,态度也更加恭敬,回道:“贵客的光临让小店蓬荜生辉,能为贵客略尽绵薄之力是我的荣幸,怎么能说是劳烦呢?”

“说起金陵城,那不得不提莲台仙会,莲台仙会的创始者以及历届的组织者都是江南文士中享有盛名的金陵绅士名流,他们大多都是被迫早早致仕,从此游戏花间、不问俗事的雅士,善文章或工诗文,或是在戏曲和音律方面有所造诣。”

“莲台仙会品藻诸姬,以‘情兴为上,才伎次之,风姿为下’,喻之以花草等名目,显示出对于歌姬情性和风姿的关注,并以科举名目冠之,将科举名目与花目结合起来,莲台仙会也就成为了名士风流结客秦淮,才子佳人具集莲台之会,一时之盛,嗣后绝响。”

“不知这莲台仙会一般是由谁进行评选呢?”公子听得有趣,向掌柜询问道。

“莲台仙会历来都是由本地颇具名望的名士出面组织,邀请其他的具有评花鉴色的眼力和良好文化学识的贤士们一同评选,同时为莲台仙会提供了资金保障的富商们也会一起参与评选。”

“评选结果兼顾公平和民意,使得历届的莲台仙会赢得了良好的公信力和口碑,不但获得了文人和佳丽们的大力支持,也引发了民众的兴趣和持续关注,使其成为众人津津乐道的娱乐活动,这才造就了莲台仙会的声名远播。”

“那今年的莲台仙会又是推选的哪位名士出面组织的呢?不知今年的莲台仙会与以往相比,可有什么不同或是出众之处吗?”公子继续问道。

“本届莲台仙会是由为人公正、正直的曹公组织的,他不仅曾进士及第、官拜翰林,还曾出任过会试同考官,能慧眼识人,后被黜致仕后便寄情山水,如今在金陵城中也是颇有声望。”

“而今年的莲台仙会格外与众不同,活动会场设在金陵城中最有名的八百居水阁,作为舞台的水阁是专门为此搭建的伸出水面之外的三层阁楼,朝向开阔的秦淮河面 ,届时诸姬会当在阁楼上一一展现各自的风采,各位贵宾都尽可以坐着楼船、画舫环列于阁台观赏,经过四方贤豪的共同评选,只有公推为‘状元’的歌姬才有资格坐在高耸的楼台商,接受来自四方的祝贺和瞩目。”

这位公子见掌柜虽然是句句有回复,显得特别“实诚”,但掌柜说的这些都是台面上的事,而他真正想了解的却不是这些,故而请掌柜和他同桌而坐,并说道:“多谢掌柜解惑,这回儿出门朋友特意送来了佳茗,可在下对此只是一知半解,想来不如将此茶赠予店主,如此才算是高山流水遇知音,也不算埋没了。”

说着让随从拿出了一小罐茶叶递给了掌柜,掌柜打开了茶罐,只是闻其茶香,就已大致猜出这是什么茶,为确保万全,倒出了一些茶叶,此茶芽条匀整,扁平挺直,色泽黄润,金毫显露,果然如他所想,这是蜀茶——蒙顶甘露,此茶产量稀乃是贡茶,这位公子听起来是北方口音,说明此茶可能并非来自南方产地,而是极有可能是从京城带来的,那就是说眼前之人非富即贵!

掌柜自然明白面前这位贵公子是在“揣着明白装糊涂”,并非真的不懂茶,恐怕更多的想考验他的“眼力”,此时他若是再多说什么都显得是“班门弄斧”了,只能盛赞此茶并再三婉拒,掌柜知晓此茶的价值不是钱财可以衡量的,他此时还不清楚这礼可不可以收、能不能收下。

公子见掌柜的神色已然是认出了此茶,继续说道:“此次我们主仆三人远道而来,首次踏访贵宝地,恐在无意中有不周全之处而不自知,今日也算是以茶会友,不知能否店主能否为我们讲一讲金陵城的风土人情,交浅言深呢?”

掌柜连忙回道:“阁下言重了,敝人不过在此虚度些时日,听八方来客闲话,对金陵城略知一二罢了,今日贵客以礼相待,我自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说起金陵城,掌柜提了提文人学士们多才俊,不但潇洒风流,更是才华横溢,文人聚会也常邀歌姬参与,以助雅兴,斗酒赋诗、洒脱飞扬不仅可以借此机会展示自己的才情、挣得名声,还可博得佳人青眼。

见这位公子对莲台仙会颇有兴趣,掌柜就着重讲了讲莲台仙会,这本是好事文人的嘲风弄月之举,可以说是文人的一种闲情逸致,一种雅好,但对参加评选的乐籍女子来说,却是她们改变命运的大好时机。

莫说是一举夺魁,就算只是在莲台仙会中露脸,得到大众追捧,身价也会水涨船高,财源滚滚,若是一旦得到某位贵人的青睐,那便是一脚踏入了上流社会。

既然有利益在里面,那看似光明正大的评选不说是黑幕重重,至少也会暗藏许多猫腻,比如乐籍女子会请“贵人”出面帮衬一把,而“贵人”为了取悦佳人也是不惜一掷千金的。

组织者为了维护盛会的良好社会信誉以及大众持续的支持和信任,哪怕是为了自己的声誉,通常也会尽可能的保障公平、公正,但与此同时为了活动的资金保障,也不得不兼顾到提供银钱支持的赞助者们的“意见”,而最终的结果不过是多方势力之间的博弈较量。

所以,今年主办者为了尽量减少“极个别人”对评选结果的影响,发放了不记名的大众选票,一两银子一票,所有的大众选票共同占最终评审意见的两成,邀请的评审意见共占比四成,提供前期资金保障的富商们按出资比例共占比四成。

掌柜说的这些其实也谈不上什么忌讳,在金陵城中不过是大家心照不宣而已,既然贵客想多了解一些,也出得起“价钱”,他做个顺水人情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提及“极个别人”究竟是何人之时,掌柜还是没有明说,只是提醒贵客,若是欣赏哪位姑娘大可花些银钱购买不记名选票,博佳人一笑,至于评选结果看个热闹也就罢了,“随缘”就好。

此后,掌柜还讲了讲金陵城的美食、美酒以及其他特色,也就半推半就地收下了贵客的馈赠,高高兴兴地将这位北方来的贵客送出了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