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天地间有诸多力量,在所有修士可接触到的力量中,灵力是修士能获取的最普遍,最安全的力量,灵力之外,一切获取力量的渠道都是捷径,包括功德。”
“功德由天道给予,好处极多,在此就不赘述了,但这样好用的力量,之所以没有成为修行的主流,一是因为在天元界,获取功德极难(被宗门世家把持);二是因为,用功德堆出来的实力,永远是最虚最弱的。”
“实力至上的世界,修士千方百计想要自己实力比别人强大,如何能忍受自己在同一境界比别的修士弱小。”
尤其是比死对头弱,更令人难以忍受。
想到某些为了冲击更高境界,不惜走捷径,把自己的前途都给献祭了的某些修士。
关初阳看向小承乾:“我的告诫可能有些多余,但高明,你要记住,你要记住,实力永远是自己实打实修炼来的最好,明白吗? ”
小承乾挺直小背脊,点头:“是,徒儿明白。”
关初阳继续道:“信仰之力,也称香火、愿力,是公认最不能碰的捷径之一。”
李世民本就听得认真,听到话题终于进行到这里,更是全神注意。
“愿力无视境界的限制,只要足够多,就能一直提升修为,若是作用吸纳得当,信仰大爆发时,甚至能把一个普通凡人一举送上真神的地步。”
小承乾小小的惊呼一声,李世民心动之余确也有疑问。
“古往今来,不是没有为活人供奉生祀香火的事例,为何从不见他们超脱世间,为仙为佛?”
关初阳:“力量是没有自己的意识的,所以才需要修士吸纳炼化,愿力也一样,在不主动吸纳的情况下,它只会环绕徘徊而不得入。”
“要么由其他修士、法器、阵法帮助引导。要么自身至少需要引气入体的程度。”
“原来如此。”
即使有关初阳告诫在前,但有如此捷径摆在眼前,平常人也很难不心动。
李世民忍不住畅想,若是他们大唐子民全心全意信仰他一人,他再向自己的大儿子学了引气入体的法门,吸纳愿力,是不是就能立刻获得无上法力,直接成仙,做大唐的仙人,永远的庇护大唐。
李世民想得挺美,关初阳接下来的话顷刻间打碎了他的幻想。
“听起来很让人心动不是吗?可那真的属于自己吗?”
啊?都吸纳进来了,难道不是吗?
李世民的表情愣愣的,有点傻。
小承乾其实也差不多,但给人的感觉比他阿耶要萌多了。
尤其是在关初阳眼中,乖巧幼小的徒弟就是比大只的皇帝陛下要来得可爱顺眼。
“愿力是有毒的。”
“从第一缕愿力入体开始,就会潜移默化地改变修士的修炼路子。”
“信徒对信仰的共同认知,一定是和当事人背离的,从他们而来的愿力会根据他们的‘认知’一点点修改被信仰者的外貌、性格、自我认知,直到将本我彻底抹除。”
一大一小两父子听的背脊生寒,尤其是李世民,立刻就把方才升起的畅想抛在脑后。
太可怕了!
将本我抹除,那人还是那个人吗!
“举个例子,你们认为三国志里的诸葛亮,和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一个诸葛亮吗。”
一大一小两父子沉默了。
怎么可能一样!
“愿力粘性极强,如附骨之疽,极难去除。又如罂粟之毒,叫人迷失其中难以自拔。前期吸纳较少,可以通过分离排出大量被污染的灵力实现驱逐,后期因为持续接触太久,给本体带来的改变是不可逆的。”
简而言之,没用了,洗洗睡吧。
“且,一旦信徒转变信仰,没了愿力的供给,现有的力量会不可控制的一点点的流失,当力量彻底告罄,没有力量维持自身存在的神祇,便也到了陨落的时候。”
你问他为什么知道得那么清楚,咳咳,想当初他还只是个小小的筑基修士,某一天,带着灵耀到一座大山里采集灵植,一来丰富库存,二来炮制后卖于丹药铺子也是一笔收入。
按照常理,大山里的东西,是越往里面的越好,为了品质更好的灵植,他与灵耀狠狠心往深了走。
巧合之下,路过一个完全被封闭在这座大山里的村子,那个村子颇有些底蕴,知道如何通过供奉一位神,达到短时间庇护村庄的目的,否则也不会一直安全地存在于这座大山深处。
他们路过的时候,村里刚刚好就在供奉一位刚吸收愿力不久的‘神’。
出于好奇,他和灵耀留下来观看后续,那人的眼神初时还灵动,后来越来越呆滞,不到一个月,那人的眼神就彻底和庙堂里的金身泥偶没有两样,彻底失去了自己的意识。
再半个月,金身泥偶恢复意识,却再不是曾经的那个人了。
村子里的人不多,集合起来的愿力不足以让那‘神’察觉到他和灵耀,他们俩心情复杂的悄莫息地离开村子,带上采来的大量的灵植离开那座大山。
半年后又去那山里采集灵植,路过那村子的时候发现,那村子已然换了一位新‘神’。
后来实力越发强大后,他们去的地方多了,就发现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造出来的‘神’还挺多的,有强有弱,有凡人转化的,亦有修士铤而走险的。
那些人造出来的‘神’里,甚至还有邪神。
就算是信仰构成的神明性格,一旦信仰来源的根基——人的认知出现了问题,那被信仰的神明也会同步出现偏差。
再举个例子,从天竺传来的哪吒俱伐罗,和本土化后的哪吒,是同一个哪吒吗?
再再举个例子,观世音菩萨原本是男身,后来怎么就成了女体,或男女同体了呢?
再崽崽举个例子,神话中仙风道骨的河伯,后来为什么那么热衷于娶老婆和要童男童女侍候呢?
这一切,在于信仰,在于人的意识的改变。
讲到这儿,差不多就结束了,再多就是赘言了。
关初阳喝点甘露润润口。
李世民和小承乾父子心有余悸地将其记在心里,决心日后如何都不能去碰。
‘造神’太危险了,这就是一把双刃神剑。
大唐这么多人的信仰,绝对能造就一位极其强大的神明,两父子对此深信不疑。
但是话又说回来,神明太有自我——可怕,神明的自我完全掌握在百姓的手中——更可怕。
他们未来是要同关国师离开大唐、离开这个世界的。
若是离开后留下这么个大杀器,谁知道什么时候就被有心人、投机者、邪教人士在信仰里掺杂恶孽,致使保卫大唐的保护神变成迫害大唐的邪神。
那时候大唐可没有能对付这东西的存在。
为了大唐往后的安危,这种容易反噬的大杀器还是不要出现得好。
李世民准备等下回去的时候,也告诉长孙嬗,让她也记着。
气氛过于凝重,三人默契地把这个话题过去,换个新话题,让气氛回温。
李世民想起小承乾过来之前,他正和关国师讨论爱马的事,准备就着这个令人快乐的美好话题继续深入下去。
小承乾虽然想留下一起,但想到自己还未完成的一大堆今日行程,便克制自己,向师父和阿耶告退,回宫继续完成功课去。
临行前,关初阳递给他一只碗状的法器,让他入定修行的时候尽量选在室外,将这法器放在身边,同步收集日光、月光、星光甘露,三种要分开,不能混在一起。
收好的甘露,小徒弟自己收起来,日后有用。
小承乾领命,带着法器离开了。
李世民有六匹马,飒露紫和拳毛騧不幸战死沙场,白蹄乌、特勒骠、青骓、什伐赤,四骏在战争中幸存下来,如今好生养着,活得都很不错,还生了漂亮的小马驹。
身为李世民和长孙嬗的长子爱子,小承乾理所当然有一匹阿耶的马的小马驹,和他关系极好,非常亲近。
身为资深爱马人士,李世民博爱得要命,对家里的好马长情不说,对外面不知名的好马永远跳动着一个炽热红心。
他,非常!特别!极其的希望知道自家关大国师所在的那个辉煌灿烂的世界,会有怎样的非同一般的神骏!
老实说,关初阳不喜欢马,却也不讨厌。
不想飞,用法器代步不好吗?
灵马耗灵石得很,还要各种操心他们的粮草、活动的场所,健康,甚至心理健康。
他养一只狗子统就已经够麻烦了!
虽然关国师自身没什么热情,但李二凤既然那么想要知道,那他也不好直接泼人冷水,那就太失礼了。
关初阳对灵马的了解不多,但他知道那些名门大派、修行世家出行摆排场的时候,都喜欢用什么品种的马。
李世民想知道,他还是能说出个一二,并能用灵力幻化三维图,图文并茂一下。
李世民看得是眼冒精光,喜爱惊艳之情不能说溢于言表,只能说都泛滥成灾了。
关初阳给介绍的这些灵马各有各的好,也各有各的贵。
李世民才不管贵不贵,他眼里只有那些马!
至于如何得到,那是未来的他该操心的!
关初阳倒是给他想好不花灵石的法子,那就是自己去套、去征服。
想来这些年,李二凤也没尝试过自己去套一匹野马来驯服吧,这一定会是很不错的体验。
去吧,套马的汉子,你威武雄壮!①
李世民听后,也觉得是不错的主意,话里话外都是对自己一定能成的自信和肯定,从没有任何可能会失败的疑虑。
两人逼叨了好一会儿,也就是电光石火之间,关初阳突然想起来还有件重要的事情,李世民和他老婆长孙嬗,他们的灵魂转移可不能再拖了。
注:套马的汉子,你威武雄壮!①——乌兰托娅歌曲引用[狗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第 22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