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水浒传】林黛玉倒拔垂杨柳 > 第20章 朱贵水亭施号箭,黛玉沙岸上梁山

【因为作话只能在文章后面而无奈放到正文里的唠叨】

故宫的面积是0.72平方公里(72万平方米),贾府的总面积是不可能大于皇宫的,一般大众认可面积约为故宫的一半,也就是0.36平方公里左右。每家统计总会有出入,退一万步,就真假设贾府和皇宫一样大(暂时不管和皇宫差不多会不会招来杀头之祸吧),反正就撑死了和故宫一样大。

而以水浒传原著的描述为准,梁山泊的总面积有964平方公里左右,约等于1339个故宫。

贾府的大小在0.4~1个故宫之间浮动,所以梁山面积可以等于1339~3347个贾府。

这还是保守计算的,因为水浒小说的背景发生在北宋,实际上作者却是元明时期的人,明制单位长度是比宋代量大的,如果换成明制度量衡来算,梁山会更大。

以前有人研究过,如果完全按照小说设定来还原,梁山差不多等于0.8个山东,保底也有现在的一个县这么大。

所以再看武松的番外,杨志去找黛玉需要骑马接近半个时辰,也就是1个小时。这还是道路直通的情况下。大家就想象用松果出行小黄车,不快不慢的正常速度骑满60分钟,能跑多远吧。

好多人是不是以为梁山只是一个寨呢?然而小说明确提到,光首领就有108个,整个山寨光兵力就有10万,加上不出兵的人(军士们的家眷之类)共十几万,甚至可能直逼20万。古代的建筑技术可不能建造出密密麻麻地皮覆盖的高楼大厦,况且梁山的地形有很多地方是不能盖房子的,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梁山可以安顿这么多万人,可想而知,真要百分百还原原著的话得有多么夸张。毕竟水浒有神魔色彩嘛,九天玄女都来了。

光是朱贵的酒店到金沙滩登陆,就要划船18公里哦,而且还是直线距离。

以林妹妹走几步要倒的体质,可能十辈子都逛不完梁山吧(望天)所以上山后要加倍培养体质啊(恼)

——正文——

只说林黛玉与杨志辞别后,小喽罗抬过青罩七乘山轿,一径下山去。到山脚时,便歇了轿,另换了几个身长相近的健壮喽罗上来抬轿,武松护在其边。

众人当下离了青州,行到下午,远远望着枕溪靠湖一个酒店,但见:

红漫草舍,玉映茅檐。桃花岸,晓垂锦旆;芙蓉村,风拂绛帘。刘伶仰卧画床前,李白醉卧描壁上。闻香驻轿,果然流霞烂熟醉三家;知味停舟,真乃琼液浓斟香十里。疏荆篱落,浑如腻粉轻铺;黄土绕墙,却似铅华布就。千团柳絮飘帘幕,万朵花魂舞酒旗。

众喽罗放轿退出,前去酒店将来历实说,武松扶黛玉下了轿。黛玉见四周桃花瓣漫天飘扬,一片桃红香雾漫漫地压着那酒店,不禁嫣然一笑:“比画中还有意境。”武松不打话。

当下一个人自酒店走出来,说道:“哪位是二龙山来客?”迎面见着武松相貌堂堂,一表人物,后边遮住一个女子,只看得见裙摆,便明白了,上前迎接:“想必这位兄长便是景阳冈上打虎的英雄武松,久仰久仰。”武松慌忙答礼,因问尊姓大名。那汉说道:“小人姓朱名贵,原是沂州沂水县人氏,江湖多叫作旱地忽律。小弟在此间开酒店为名,专一探听往来客商经过。但有好汉经过,必教小弟相待。若有来投入伙的,便由小弟来引路。想必身后这位便是林教头之侄,且请进去说话。”便叫酒保安排酒食来待,揭开芦帘,拂身入去。

三人坐下,黛玉看那人时,头戴深色巾子,身穿圆领长袍,身材长大,貌相魁宏,因想道:只一个引路的店家便如此有将帅相,比起我所熟知的雅客贤士们又是另一种派头,真不知山上的头领们都是何等人物?此处独崇尚武力,重武轻文,与别处不同,可千万不能说错话做错事,闹出笑话,连累叔叔脸面。

酒保去不多时,将来铺下一大盘牛肉,一盘肥鹅,数般菜蔬,放个大碗筛酒。武松知道林黛玉不吃多油多肉的,便不去管,拿起碗将酒饮尽,正要叫痛快时,却见朱贵也端坐着不动,神色痴傻,几乎忘了出气儿。武松道:“兄弟,你来吃,别客气。”黛玉忍着偷笑。朱贵这才回神,也笑道:“兄长,林教头与贵山头领交厚,你们如何欺瞒他?分明是要接他的家属,却怎么接了个神仙妹妹来?”

说话间,酒保又切了二斤熟牛肉,筛了二碗酒,武松吃的口滑,与朱贵相谈甚欢。武松问道:“我这妹妹虽然体弱文静,却也爱顽闹,不知这梁山上有多少人口?其间女子多少?也好与她作伴。”

朱贵细想了半天,才道:“梁山现下总共六千余人,二十一位头领,女子极为稀少,小弟目前只回忆得起三位:一个是花荣将军的亲妹,秦明将军的续弦;一个是阮小二的浑家;一个是白胜的浑家。白胜的浑家不用说,当初生辰纲之事,多亏她刚烈坚韧,山上弟兄无不叹服,因她姓魏,我们都叫她魏大姐。阮小二与他的浑家时常因鸡毛蒜皮之事而闹架,两人在上山前便收养了一个孩儿,到底不是亲骨肉,也总有微妙的嫌隙。这一家三个,人虽然少,故事却多,我一时也难讲清。有趣的是这个花娘子,常听得人说,她本是个贤惠温善的闺秀,自从被宋公明哥哥强行配给秦明将军后,一夜间性情大变,见谁都是一副尖辣脸,尤其见不得别人好,十分爱挑刺,我们看花荣将军和秦明将军的份上,都不理睬她。”

林黛玉静静听着,心想:这其间女子虽零星可数,却都是些遭际令人可信可羡可悲可叹者。便想多问些女子事迹。

武松却先一步问了:“哪二十一位头领?”朱贵道:“以晁盖晁天王为首,却是吴用、公孙胜、林冲、花荣、秦明、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黄信、燕顺、王英、郑天寿、吕方、郭盛、杜迁、宋万、石勇、白胜,并小人共二十一位。”

两人酒食完毕,又歇了一阵,朱贵苦留武松不住,令人送下山去了。黛玉哭着道别,待看不见武松人影后才渐渐好了。朱贵眼神躲躲闪闪地说道:“请林姑娘到里面水亭来。”

便引去后门,过了穿堂,四面临水,只一条曲折游径,鹅卵石子漫成甬路,弯延向一个两层八角水亭。四面明窗,水帘高卷,周边丹树掩映,花压朱阑。又有阴阴柳影,轻浮画檐;细细松声,萦回翘角。黛玉又细看水亭景致,但见:

万顷晴沙,风鬟雾鬓梳山茶;苹天苇地,水珮云裳裹丹霞。满目香风,万朵芙蓉铺绿水;迎眸翠色,千枝荷叶绕芳塘。杯中清沁茶烟湿,壶内馨贮玉液甜;一行野鹭立滩头,数点沙鸥浮面。一片春光浮长亭,十分清致到阁家。江山秀气聚亭台,明月清风自无价。

黛玉笑道:“若是能在此处相会阔谈,才算有趣呢,果真是个世外桃源。”朱贵颔首道:“梁山泊不会教任何来客失望的。”说罢,笑着把水亭上窗子开了,取出一张鹊画弓,搭上一枝响箭,觑着对港射将去。

只见一点红光划过长空,没多时,对面芦苇泊里五六个小喽罗,把青旗招起,棹出一只快船来,留着一个渔人看船,其他几个上岸来,径到水亭下。朱贵当时与小喽罗们帮林黛玉把行李搬在船上,都恭敬说道:“请林姑娘上船。”接着把船摇开,望泊子里去。

快船摇了几刻,约莫行了三十六里,至一处平缓沙地,朱贵道:“此处唤作金沙滩。梁山四周多泥潭、礁石、悬崖,十分易守难攻,只得金沙滩、鸭嘴滩两处可上岸。鸭嘴滩在水泊西岸,小人的酒店在梁山东岸,这金沙滩便是落在水泊东南岸边。”又回头冲她笑道:“稍后便要靠岸了,不知林姑娘愿意住何处?我们梁山水泊木植广有,休说是安顿六千余人,便要额外再盖千间房屋也无妨。山寨有专人负责添造大船、屋宇、车辆、什物,若有需要,只管提出要求便是,自会为你添造住院与出行用的快船、轿子。”黛玉心中暗暗称奇。

当时船摇到金沙滩岸边,几个小喽罗背着黛玉的行李包裹,护着她上山寨来,其余几个自去把船摇回小港里了。黛玉到岸上时,两边都是合抱的松树林,一片摇曳绿烟中,隐约见着半山腰处一座断金亭子。朱贵道:“且去亭里等待。”黛玉也觉着倦乏了,便过了松树径,倚在亭里歇息。

坐了一阵,许多人抬着山轿来接,请黛玉上轿,抬上关来。黛玉难按好奇,悄悄掀起轿帘一角,只见路过外头一座大关,关前摆着刀枪剑戟,弓弩戈矛,四边都是檑木炮石。又行了一关,见两边夹道遍摆着队伍旗号。又过了两座关隘,但见四面高山,三关雄壮,团团围定;中间里镜面也似一片平地,约有三五百丈广阔,这才算是到了寨门口。靠着山口,才到了正门,两边都是耳房。可惜黛玉只能从帘角向外略瞧一瞧,看不完全,心里叹道:改日身体好些时,定要仔细观看梁山。

正想时,轿子已落下。只听得一阵脚步声,接着便传来笑声:“可是林教头的侄女到了?”便道:“你们几个,还不快接下来,好使教头与亲眷相会?”语毕,果然周围喽罗要来掀帘扶人。

又有一个温雅平缓的声音说道:“保正此举不妥,未出阁的良家闺秀,怎好教陌生男子随意触碰?便是林教头十分豪迈,并不介意弟兄们无意僭越,但我们也不好这般怠慢,坏了交情。”那人笑道:“先生果然周道。”于是又朝轿子里说道:“粗莽汉子,不便搀扶,还望体谅,且请姑娘下轿。”

林黛玉掀起帘子,只见面前两个男子,左边那人身材伟岸,目似点漆,须如黑雾,貌相端方,气宇轩昂,有领主风范;右边那人戴一顶桶子样绛红色抹眉梁头巾,穿一领皂沿边宽衫,腰系一条茶褐鸾带,挂着两条铜链,下面丝鞋净袜,生得眉清目秀,唇红齿洁,面白须长,气质不俗;颀长身材,仪姿温雅,端的是面如冠玉潘安郎,机巧心灵宋玉君。

黛玉心中料定两位必是晁天王与军师吴用,上来见礼。晁盖笑道:“何须客气。”吴用见林黛玉落落大方,十分书卷气,有仙姿逸韵,便知她饱读文章,绝非俗流,于是作揖微笑道:“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林教头已等候多时,且请进去说话。”当时几个喽罗把黛玉的行李搬去后山,其中一个奔至聚义堂内,大喊一声:“人来了!”晁盖与吴用步入堂内。

林黛玉刚要过门槛,迎面一道人影飞来,显些儿撞上。两个都赶紧收住,各退一步,互相致歉。又抬起腰来,黛玉仰视,那人俯视,四目相对。

面前这人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身长八尺,胸宽膀阔,身穿一领单绿罗团战袍,腰系一条双獭尾龟背银带,显得雄赳赳,气凛凛。

黛玉一见他,亲切之情油然而生,却不敢贸然称呼,恐怕认错了人,又不好无视走开,于是气氛顿时尴尬了。两个都不说话,只是面对面站着,静了半晌。

屋里头有人喊道:“你们挤在那里对暗号呢?”一时打破寂然,两个都笑了一声。朱贵上前指道:“这位便是林教头。”

林黛玉忙陪笑见礼:“叔叔。”林冲欲言又止,过了片刻才道:“久仰大名,如雷贯耳。”

互相厮认过,林冲拉着黛玉一同入内。只听一人叫道:“不仅侄女,外甥也想被久仰大名。”晁盖与吴用都笑指道:“你啊。”黛玉看时,只见一位赤倮着上身的大汉,戴着抓角头巾,紫黑阔脸,鬓边一搭朱砂记,虽是身材雄壮,却面容年轻,微有些胡茬。原来方才屋里头叫喊的正是此人。吴用道:“这位是刘唐,因他鬓边有朱红胎记,人都唤他作赤发鬼。”

刘唐赶紧把头转过去,正眼也不看。吴用慢摇纶巾,问道:“如何这般失礼?”刘唐清咳一声:“她是二龙山来的,那青面兽杨志是她的头领,劫取生辰纲是我提出来的,保不齐在背后说我许多坏话,倒不如不认识。”吴用道:“生辰纲乃不义之财,我等问心无愧,何必扭捏?想必林姑娘洒落大方,纵使有过这些嫌隙,也不会放在心上。”林冲也看了林黛玉一眼。

黛玉微笑道:“多谢众头领义气,依然挂念着他。他虽提过生辰纲之事,却从不记隔夜仇,与众头领一样洒落大方,自然不会背后议论。”

晁盖笑道:“好!青面兽果然好汉,不枉如此大名气。”黛玉心下想道:看来杨哥哥是真的威名远扬,我以前极少出二龙山,不曾听外人评论,还以为多少有些夸大呢。于是倍感欣悦。可又想到他提起生辰纲时的郁闷模样,令人感慨,不禁心情又灰暗一分。

林冲拉黛玉坐在身边,问了几句如海的事,又问了她在二龙山的生活,鲁智深与杨志近况如何。晁盖听她无父无母,又观她温柔斯文,一身气派,举止言谈优雅得体,于是对她甚是喜欢,要认作义女。

林冲笑道:“甚好,便可与晁兄做个义兄弟,不是亲骨肉,也胜似亲骨肉。”黛玉连忙起身见礼。刘唐坐在后面,幽幽地说:“那我也……”朱贵道:“你外甥还没做满,又想做侄子了么?还够不够你做的。”众人都笑了。

正说话间,只听外头一串脚步声,有人高声叫道:“保正哥哥,有好事怎的不说一声?”

黛玉往门口看去,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汉子大步流星走来,身上穿个棋子布旧背心,脚蹬一双草鞋,十分质朴。只见他将背心向后一掀,跳起来跨过门槛,面带笑容说道:“听说你们要摆筵席,我来蹭个饭。”

晁盖笑道:“谁说要摆筵席了?”那汉道:“那就是白胜哄骗我。”吴用道:“七郎怎么来了?”那汉道:“原来军师也在。五哥和白胜在山下赌钱,我去寻时,都不肯下桌。二哥和嫂子不知做甚么去了。听说你们要在聚义堂摆桌,我上来看看。”忽然瞅见林冲旁边坐着个陌生女子,动问道:“这位是谁?好生奇怪,不曾见过。”晁盖道:“这位是林教头的侄女,我方才已认义她作女儿了。”又向黛玉道,“这位唤做活阎罗阮小七,与他两个哥哥并称阮氏三雄,都是豪爽的好男子,你可放心结识。”

黛玉细看那阮小七形容:生得古铜色皮肤,背心敞开,露出仿佛顽铜铸就的胸肌与腹肌,一双手臂浑如生铁打成,肌块昂健;双眼皮,玲珑眼,眼尾微弯,眼仁清净,颇有神采意气;浓眉直鼻,腮边略有胡须。

怎见着阮小七的好处?

性格叛逆不羁,生来胸襟宏阔。敢笑富贵腥脏多,酷爱杀人放火。杀尽贪官蠢虫,忠义肝胆报国。阎罗横刀向天阔,奋起扫清天下浊。

那阮小七走到林黛玉跟前,左看一圈,右看一转,上下细细打量了几回,忽然咧嘴笑道:“你目前在这里有朋友么?”黛玉不解其意。

林冲说:“我啊。”阮小七挥手道:“你不算,义父也不算,帮忙把她接上来的朱贵也不算。”朱贵笑道:“那不是欺负人么?她才刚来,路都没走几步。”阮小七道:“所以我才问。”

黛玉也酝酿好了说辞,刚开口说了一句,阮小七便道:“不须说别的,别怕得罪人,你只回答有,或者没有。”黛玉摇头道:“还没有。”

阮小七指着自己,说道:“那你看我怎么样?”

林黛玉从不曾遭遇这般男子,何况男女授受不亲,竟一时难以回答。阮小七道:“这样吧,你就回答好,或者不好。”黛玉眨了眨眼睛:“好……”阮小七拍掌道:“行!那我们就是朋友了,请问一下你的名字?”黛玉犹豫一秒,答道:“黛玉。”阮小七笑道:“正好我是打鱼的,也蛮喜欢吃带鱼,蒸的,炖的,都挺好吃。”

刘唐一口酒喷出来,林冲哭笑不得,朱贵笑着摇头,晁盖抚摸胡须,眼里带笑,吴用摇着扇子微笑,说道:“七郎向来性直口快,只是这次也太直快了。”

众人便要一齐去公堂吃饭。出了门,一众喽罗拉过车马。林冲勒马回头,向黛玉说道:“你坐那辆车吧。路途较远,改日带你仔细游玩。”

黛玉依言坐上车,放下车帘,又悄悄掀开帘角,窥见到处四通八达,或是轩昂壮丽的四合房;或是数百丈明镜平地,有些不在外围关寨的军汉便闲步乐情,比划枪棒,画靶练射,纵马骑射;或是茂山修树,青篱农田;又有养殖场,屠宰场,兵工厂,服装厂,仓库,酒厂等。到处旌旗飞扬,春花飘摇,翠柏窸窣,俨然一座小城。

车马行了两刻多钟,见面前一座大房,青瓦红墙,飞檐翘角,朱红梁栋,窗户皆朱绿装扮,四周种着许多草木,春色香浓。一片梨白,两枝桃红,依傍着房檐摇曳。微风拂过时,李粉与绛脂争吟斗彩。又有数行杨柳,连绿含烟,绵青生雾。后院有百顷桑麻,稻梁丰足,围栏中鸡犬成阵,芳塘中鹅鸭入对。又有一间耳房,供鲜宰用。顶上一面大旌旗,正恣意拍击长空,上书:水泊梁山。

黛玉掀帘而下,进入房门,眼见得十分敞亮,到处设着桌椅,能坐百余人。四面墙上装着几扇镂窗,可观窗外春景。

当时晁盖随意拣了一桌,坐了头位,吴用坐在左边第一张椅上,林冲次之,后是朱贵,右边第一张椅上坐着刘唐。阮小七挨着刘唐坐下,冲黛玉招手道:“来来来,坐我旁边。”

晁盖啧了一声,指道:“小七!林教头都没发话,你争甚么?殊不知男女有别,男女授受不亲,男女不同席,不共食?”

阮小七笑道:“我是粗俗人,最烦甚么礼法,不知有个鸟用!那些念礼法念得滚瓜烂熟的,反倒去处处动害百姓,个个都是草包蠢虫,还不见得比我有本事!”又向林黛玉道,“别听保正哥哥说,你只顾坐下,我便把位置腾宽些。不必磨蹭,早些坐定,早些开饭,我们都饿了。”

吴用点头赞许,笑道:“七郎果然性快。”林冲也笑道:“坐那里吧,否则小七兄弟要闹了。”黛玉也推让不得,便挨着阮小七坐下了。

众人坐定,便叫酒保铺下菜蔬果品肴馔,取了四只大碗,为吴用和黛玉取了两只小盏子。林黛玉只要了一碗粥。酒保与厨子都洗了手,嬉嬉笑笑的,端着食具上了桌。

一时间,露胸膛的,不露胸膛的,识字的,不识字的,容貌俊的,容貌平庸的,做饭的,吃饭的,斟酒的,吃酒的,有金印的,没金印的,衣服新的,衣服旧的,年大的,年小的,辈分高的,辈分低的,闲汉,渔民,军官,文人,保正,一齐推杯换盏,有说有笑,态度潇洒,坐姿自由,互称兄弟。

黛玉一面默然吃着稀粥,一面端详观察他们,又想起林府与贾府的饭桌:坐的人规规矩矩,站的人恭恭敬敬,里间寂然无比,外间咳嗽都无,整个饭局堪称落针可闻。

林黛玉心里做着比对,一时踌躇,不知该评选哪个为上。

饭毕,晁盖安排收拾后山房舍,让林黛玉自行挑选一处安顿。吴用与晁盖慢步离去,朱贵道别下山。林冲刚说陪她走去后山,阮小七便道:“捎我一个。才吃了饭,走几步也好。”刘唐说道:“别图一时心热!回头你娘问起来,怎的如此晚归,你怎么说?”阮小七道:“当然实话实说,又没做亏心事,怕甚么!”刘唐道:“那我不烦你们。”便一一告别了。

当下林冲、阮小七、林黛玉三个下阶闲步乐情,观看一路山景。渐渐天色晚来,却早东边推起一轮明月,但见:

银花离林峤,云叶散天衢。彩霞照万里如银,素魄映千山似水。

一轮爽垲,能分宇宙澄清;玉宇无埃,射映乾坤皎洁。

影横旷野,鸣独宿之杜鹃;光射平湖,照双栖之春燕。

冰轮展出三千里,玉兔平吞四百州。

行到后山,上来山顶,又是似县镇大小的平地,坐落着各色不同的房屋。林冲一一指道:“这所大院里住着花荣将军的妹妹和她的丫鬟婆子,那所房舍里住着魏大姐,这两处时常有花荣将军与白胜兄弟来访。其余住着马军与步军们的家眷老小,水军及家眷老小都住在山下水寨。”阮小七道:“比如我。”林冲便道:“小七兄弟上山前便住在蓼洼水泊,十分好水性。”

黛玉道:“那你待会儿回去岂不太远?实在劳累你。”阮小七道:“客套话别说,真心担忧我时,就陪我走回去,我们便扯平了。”黛玉笑道:“我实在折腾不起,还是算了罢。”阮小七笑道:“这不就对了?”

三人慢步走时,已上一座拱桥,只见池中各色水禽浴水,映着月光,显得文彩闪灼,十分可爱。黛玉看得出神,不知不觉已过了桥,周围愈发幽静,水声如玉佩鸣环,萦回夜空。里面道路曲折,铺着一脉鹅卵石,四面青苔幽湿,竹树环合,其间隐着一道曲栏。后边一间房舍,顶上吹出袅袅绿烟,散着茶药香气。自窗边望去,只见里面一座宝鼎,雕着道教纹案,正不知炼着甚么仙丹宝丸,墙上挂着一把松纹古铜剑。

黛玉微笑道:“这里挺好,幽静清香,只是似乎有人住了。”心中暗叹可惜。

林冲和阮小七正要说话,便听身后传来冷笑声:“甚么风把几位吹来了?”黛玉心惊:此处这般声寂,却不曾听得脚步声?回头望去时,只见一个道士打扮的先生正立在那儿。

道士身穿一领巴山短褐袍,腰系杂色彩丝绦,挂一个绵囊,穿着多耳麻鞋,手拿着鳖壳扇子。身长八尺,眉粗口方,胡须浓长,眼如杏子,道貌堂堂,威风凛凛。

林冲与阮小七都上前说道:“公孙先生,别来无恙。”

我个人是认可阮小七的原型是阮籍的。

看过黛玉的诗作和黛玉教香菱写诗那一章,便可知道她很喜欢阮籍了。或者简单看一看阮籍的360百科和百度百科,也能迅速得知阮籍和黛玉之间的联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章 朱贵水亭施号箭,黛玉沙岸上梁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