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呀。”董嫣本来只是直言回答父亲,可答完了便觉得有些不对,父亲的问题似乎有些别的意思,忙补充道:“我与他虽然同行同宿,但绝无逾越之举,父亲切莫多想,女儿活了这么些年,也并非不知礼数之人。”
董承看了女儿半晌,见女儿神色清明,没有半点躲闪之意,且他也清楚女儿不喜撒谎,于是董承终究只是叹了口气,语气放缓道:“这郭奉孝虽有才气,但行止随性,想必不是个拘礼守规之人。”
董嫣:“爹,你放心,郭嘉是个很好的人,毕竟我与他相处了这么久,我能看得明白。”
“好罢,阿嫣既然这样说,爹便放心了。”
董承其实并没有完全放心。
女儿说了没有逾矩的行为,他自然是信的,但他最担心的是女儿与郭嘉若心中有了对方,便不大好了。
他知道郭嘉是颍川郭氏,可颍川郭氏毕竟不是颍川第一士族,比起荀钟陈韩四大家族还要差着些,更不要说与弘农杨氏相比。况且太尉杨彪就是天子身边的人,比起远在袁绍和曹操处的荀家子弟,能与弘农杨氏结亲自己当然更好借力掌权。
这二来,郭嘉即便再有才学,如今也只是个白身,二十又五还无官无职,那到底是因为他不愿随意择主,还是徒有虚名,便不得而知了。
只是,董承觉得若要再继续问董嫣,她应当还是说,郭嘉是个很好的人。
宴席散后,董承倒也没有食言,他向天子要了半个时辰的时间,让郭嘉与天子谈论天下时局。
董嫣如今想要见到姐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董姮和其他天子嫔妃如伏皇后、宋贵人等一同在司马府后宅待着,有专门的人伺候。
董嫣须得先请示了天子,再知会司马防让他带自己去后宅才能过了那道有专人守卫的门。
“阿姐!”董嫣提着裙子匆匆跑进厅内,厅内的饭菜刚刚撤下不久,几位妃嫔在厅中闲谈,董姮一时间听到妹妹的声音,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直到董嫣跑到了董姮面前,董姮才愣愣地反应过来,真的是妹妹!
“阿嫣!阿嫣,你何时,你何时......”董姮站起身来,话还未说完,泪水便盈满了眼眶,她双手紧紧握住董嫣的,像是生怕她又不见了似的。
“阿嫣,你那时不见了,都隔了两日,爹和阿凌才告诉我......”董姮说着,眼泪又掉了下来,她那时真的很害怕很害怕,害怕妹妹就这样再也不见了,害怕妹妹不知在什么地方,也如那日所见满地的尸体一样......
“你这一路,是怎么过来的?快和我说说。”董姮拉着她坐下,伏皇后和宋贵人知道姐妹俩应是要说体己话的,便回了房内,把正厅让给了二人。
董嫣见到姐姐,自然是一肚子的话说不尽,阿姐问什么,董嫣便说什么,她还总绘声绘色地将路上遇到的奇事和险事说给董姮听,有时把董姮吓得够呛,连连感叹还好董嫣终归是平安到了温县。
二人从午时聊到了酉时,司马府将晚膳都送来了,两人还没聊完,董姮便吩咐多加一份碗筷,让董嫣在这里同她一起用饭。
董姮听完了董嫣这一路上的经历,不由问道:“阿嫣,你是说那郭嘉在你心里,就和阿凌一样,如同你的兄长一般么?”
董嫣点了点头,“是呀,我用花盆砸了那莽汉的那夜,他劝慰我时,我特别想阿姐和阿兄,那时我还和他说,若他真的是我兄长就好了。”
董姮意味深长地看了董嫣一会儿。
董姮从小和董嫣关系最好,她可以说是这世上最了解董嫣之人,甚至也许,更甚于董嫣自己。
董嫣从小被保护的很好,在凉州时,父亲是手握兵权的大将军,上面又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兄长,虽说母亲去的早,但董嫣也从没吃过什么苦头。
这也就造成了,她对情爱之事并不怎么明白,也不甚了解,什么才算是对一个人有情。
她听董嫣讲这一路上的光景,觉得董嫣谈及郭嘉之志向和谋略时,眉眼间都多了几分神采,那双明亮的眼中,似乎闪着光。
董姮笑了笑,阿嫣应当只是自己还没有明白。
“对了,你不是说郭奉孝今日要与陛下谈么?如今应当早就结束了,你去问问他,可愿意留下?”
董姮对天子还是有信心的,若是郭嘉能够与天子同去洛阳,留在天子身边,时间长了后,董嫣自然会慢慢发现自己的心意。
“对,与阿姐聊了许久,我险些忘了这事!”董嫣连忙吃了最后几口,放下碗筷便与董姮告辞去找郭嘉了。
董嫣思索着要去哪里寻郭嘉,这个时辰想必他和天子早已谈完了,她想着,或许郭嘉这会儿在他自己的住处,也有可能与司马公他们在一处。
董嫣走过院子,正要去敲郭嘉的房门,却听到廊下有个人叫住了她:“阿嫣。”
是郭嘉的声音。
她循声望去,见郭嘉正倚在她门前的廊柱旁,见她回头才站起身来,似乎...是在等她回来。
董嫣想,郭嘉应是要同她说自己与天子谈话后的决定了,她轻轻呼了一口气,向郭嘉处走去。
他像是等了许久,嘴角轻轻一扬,语气一如往常那般轻松随意,却带着几分平日里见不到的温和:“阿嫣,你回来了。”
郭嘉望着她,望着她从这院中穿过,来到他面前,眼底浮起一丝晦暗不明的情绪,像是叹息,又像是某种无法言说的感慨。
董嫣看不懂,她也无心去猜郭嘉这眼神中究竟是什么意思,“你与天子,谈得如何?”
郭嘉没有立刻回答,他只是低低笑了一声,笑意极淡,半晌才道:“你们离开司马府那日,我便也该走了。”
董嫣一时怔住。
他要走了?那便是说......他与天子没有谈拢。或许,天子并非是他要寻的明主。
“阿姐说...天子明日就要走,洛阳近在眼前,他想快些回家。”
那明日,便是她与郭嘉别离之日。
夜风轻拂,院中的灯火摇曳,映在他眼底,浮起点点微光,仿佛碎落的星辰。
“阿嫣。”郭嘉轻轻地唤她,声音里带着些许疲倦,“别皱眉。”
董嫣怔了怔,下意识地伸手摸了摸自己的眉间,才察觉到自己不知何时已经微微蹙眉。
其实或许会在河内分别这件事,在司马府的这些日子里,她已经想了无数次。她不算了解天子,但内心终是有一点点期待,郭嘉若愿意辅佐天子呢?
可他是亟待振翅的雄鹰,不可能被困于方寸之地,他终究是要走的。
董嫣知道,她其实没必要问原因,因为郭嘉既然决定了,便不会更改。
可她仍是倔强地想要的一个理由。
“天子他,哪里不好?”
“天子仁厚端方,确实是个好君主。可在这乱世之中,仅凭仁厚,并不能成大事。”
“那......”那曹操呢?
董嫣很想问他,是否曹操那样的人,会更趁他的心意。
可若是再问下去,也没有意义了。因为只要郭嘉不会留在天子身边,他去哪里都是一样的。
那晚,董嫣已经同郭嘉说了,真到了分开那日,她就不哭了。
她闭了闭眼,深吸一口气。
说了不哭,她董嫣就不会哭。
“郭嘉,我能抱你一下吗?”
郭嘉仿佛没听清似的,“什么?”
“我说——”董嫣抬眼望着他,目光澄澈又认真,一字一顿地重复道,“我能抱你一下吗?”
夜色沉静,庭院里只有风拂过檐下的灯火。
郭嘉怔住了,似乎没想到她会这样说。
董嫣不说话,只是望着他,等他的回答。
郭嘉低头看着她,目光幽深,似是要将她的模样也记在心底一般。半晌,他叹了口气,语气极轻:“罢了,若是你想——”
话未落音,董嫣已伸出手,轻轻抱住了他。
就当是告别了,董嫣在心里对自己说。
她的动作很轻,也很小心,仿佛生怕自己逾越了什么界限。
她只是静静地靠了靠他的肩,就和在闻喜县的那晚一样。可今日的这一抱,又像是要把三个月的风霜与别离的惆怅,都藏在这一瞬间里。
郭嘉微微一怔,他感受到少女靠在自己肩头的温度,感受到她因夜风微微发凉的呼吸,心中竟生出一丝晦涩不明的波澜。
院中的灯火在风中轻轻摇曳,映出两人交叠的影子。
他自诩风流,又有颍川名士的身份傍身,自是不会缺投怀送抱的美人儿。那些或深或浅的情意,来得快,他也忘得快,从不曾让他驻足思量,更从来不会让他生出今日这般心思,竟想抱而不敢抱,想推却不忍推。
一时间,天地仿佛只剩下夜风低吟和眼前女子轻柔的呼吸声,郭嘉微微抬手,终是伸出手,缓缓环住她。
“能认识阿嫣,是嘉之幸。”
董嫣埋在他肩头,声音轻轻地道:“郭嘉,我明白你志向高远,不甘做碌碌之辈,虽今日之后,你我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可毕竟相识一场,在我心里,你已是很重要的朋友。”
她顿了顿,缓缓抬起头,目光灿然如星,语气无比坚定:“董嫣祝你,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愿你早日遇到真正愿意为之效命的主公,还天下以太平安乐。”
董姮:妹妹,你不对劲
董嫣:谁不对劲?
郭嘉:我觉得我也有点不对劲[化了]
感谢小天使们追文,日常求收藏评论[亲亲]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