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她自远方向长安 > 第3章 第三章、历史偏移的起点

“......”

宁星舟叹了一口气,诸葛亮的回答好像完完全全在她意料之中。

诸葛丞相,本当如此。

这一刻身为美国华裔的她突然理解了为何自此后千八百年自晋朝至现代中国每一代人们都依然热爱他崇敬他。

因为他的善良、因为他的正直、因为他的忠心……因为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理想。

世事洪流呼啸而过,屠龙少年终成恶龙的事情并不缺乏。但是有一个人,他站在历史的深处,身上至高至诚的光却透过千百年岁月依然熠熠生辉。

所以当后人看到他,惊讶于这世上竟然真有这样的“完人”,无论做事还是做人,都令后来者自叹弗如。

所以二十一世纪的人们热衷于在文字里给他送泡面送肯德基送猪脚饭送大学生送奥尼尔送无限复活的刘备……

因为人们希望他度过圆满的一生,做普通人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成为自己的光,照亮世界。这就是为什么,全中国对他的爱超越了时间、地域和朝代变换。

“姑娘为何叹气?”诸葛亮愈发看不懂面前这个来了相府不到一天就惹出各种不同寻常事的女子。

“多谢丞相。”宁星舟却又突然对他笑了起来,心中在某一刻下了决断。

可以有成败得失,但不可以有悔有恨。

而她知道,这件事如果她不做的话,她一定会为此良心不安后悔终生。

诸葛亮: ???跨服聊天不过如此。

“丞相刚才问我,在马谡将军进来的时候我想对您说什么。对吧?”

“正是……”一直以来的无效沟通让堂堂蜀汉丞相头都大了,终于宁星舟回到了正轨。

“此去北伐,不要用马谡。”

“就算用,也不要让他去守街亭。”

“这就是我想告诉您的话。”

“为何这么说?”诸葛亮抬起一根眉毛。

“因为我会夜观天象预知未来,您信吗?”宁星舟笑。对于诸葛亮明显不信的表情早有预料:“天色不早,丞相早些去休息吧。”

“凉州苦寒,而丞相明日就要出发了,星舟没什么可以给丞相践行的。这件衣服就先借给丞相穿吧。就当多谢丞相的借衣之恩。”她临走时却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似的把自己身上的白色大鹅羽绒服脱了下来递给诸葛亮:“从家乡带来的,甚是防寒。”

“保重身体,丞相。”

建兴六年正月,诸葛亮即将启程第一次出祁山北伐前的深夜里,她说。

宁星舟是早上起不来的懒虫,要是没什么事一觉能睡到日上三竿那种。结果第二天她又被敲门的阿竹吵醒了。

“宁姑娘。”阿竹轻车熟路的进来行了礼,接着把一个木质的令牌双手送给还在手忙脚乱套衣服的宁星舟。

“阿竹,这是什么……?”看着令牌上繁复的木质花纹,宁星舟莫名其妙地看着她。

“丞相一早已经带兵离开了成都。临走前他嘱咐奴婢把相府的令牌给您。”

“这是相府的令牌,拿着这令牌您就彻底是相府的人了,凭此令可自由进出宫中府中,也可以出城去到别的地方。如果您遇到了什么麻烦,相府也亦不会坐视不理。”

古代人并不能随意离开自己户口所在的地方,进出城门之时都要查路引,而路引要到自己所在户籍地的官府去办,近乎相当于现代的办签证。

但是拿着丞相府的令牌,在蜀汉的境内至少是没人敢拦下了。

哦豁,所以诸葛亮这算是给了她一个蜀汉版联合国护照呗。阿竹解释完走后宁星舟有些玩味地想,在整个蜀汉境内可以畅行无忧的那种。

所以她是不是可以出去玩了?!宁星舟说动就动,赶紧追上阿竹说自己要出去想借一匹马。

“宁姑娘会骑马?”阿竹有些讶异地说。五胡乱华之前,汉族女子中会骑马的不能说没有,但显然并不多见。

宁星舟自然是会骑马的,在美国读私立高中时学校有马术课而她显然学的还不错,在一些校级马术比赛上还拿了奖。

“这马镫怎么是单边的。”拿到马,宁星舟就皱起了眉头,转头去跟养马人又要了一个马镫装在右边,这才舒服多了,全然不顾养马人奇怪的眼神。

这位宁姑娘也真是奇怪,养马人想着,单边马镫一般是等人踩着它上了马以后就取下来的,她倒好,非但不取下来甚至还两边都挂上了马镫。

得了,出去玩了!把马牵到相府门口宁星舟翻身上马,仿佛一瞬间回到了自己高中时代的马术比赛。

诶我超好冷。

一股寒风吹来,如今是倒春寒的时节,而她的羽绒服又给诸葛亮拿去了。正准备帅气的策马狂奔的她直接在相府门口的众目睽睽之前一个喷嚏。

两个半月后,马谡失街亭,汉军大败,诸葛亮决定退军的消息传回了成都,传回了相府。相府上下哭作一团,谁没想到丞相策划许久全国上下一心的北伐讨贼就这样败了。

如同格鲁希之于拿破仑,最伟大的天才与最指日可待的胜利却在命运到来那一刻折戟在一个平庸的不起眼的小人物身上,充满着人生是如此无可奈何的黑色幽默。

能得到诸葛亮的垂青历史上的马谡必然有某些能耐,或许在某个职位上他能干的很好表现出他的能力与智慧,但是没有什么能挽回街亭的那一次失败,在决定上山的那一刻他就失去了所有的可能,也亦断送了诸葛武侯的第一次北伐。在千百年后的后世公认为五次北伐中最有希望的第一次,就此落下帷幕。

作为拿着剧本的女人,宁星舟并不感到意外,她尝试做过努力,但就连她自己都知道这只是徒劳,诸葛亮不会为了一个来路不明的女子的三言两语而放弃他赏识已久的马谡。

但局势并非不可挽救,这一点也早在她那夜告诉诸葛亮马谡之事的时候就想好的。

就像穿越到2001年的人无法救下911事件的乘客,但他还是可以放出消息,纵使那个时候没人相信,但当双子塔真的倒塌之后,他就可以拯救2004年的印尼人和2008年的四川人。

“阿竹,我要出趟远门,你可以帮我准备一些干粮吗。”看着眼前哭的不能自已的阿竹,宁星舟履行了那个等待已久的约定,这一次她真的可以策马狂奔了。

汉中!汉中!汉中!

她必须在汉中见到诸葛亮,不可等到他退兵返回成都,那样就一切都来不及了。

宁星舟背上了她的帆布包,里面装上阿竹给她准备好的干粮和她现代的那些家当,马鞍侧别着一把相府仆人送她的一把长刀。靠着相府令牌出了成都城门,然后沿着官道一路策马向北。

她不敢去想在临走之前那个平时沉默寡言俩月相处下来她甚至还叫不出名字的老仆役是如何用干了很多年活布满老茧和皱纹的手把那柄闪闪发光的长刀递给她时所说的话:“宁姑娘,您到的第一天就救了瞻公子,大家都说您是天上掉下来的神女。丞相如今遭难,求求您也去救救丞相吧。”

“我们这里的所有人都是仰仗着丞相这些年的搭救才活了下来,丞相他上敬苍天下爱百姓忠君报国,多年来为我大汉劳苦功高,已经许久不曾在子时前入眠。”

“可这悠悠苍天,又为何要薄待于他?”

一千八百年前的人没有答案,而一千八百年后的人更没有答案,或许只有香火从未断绝的武侯祠写着理想主义的不甘。

蜀汉的残军败将回到汉中城下的时候,就看到了四月初的阳光里那骑马独自立在城门前的女子身影。在这个交通极其不便的年代,上次还在成都雪夜里相见的人此时再见已然是初夏。

先头的降将姜维正准备打马上前询问,却被诸葛亮拦下。

然后,在三军的注视下,他们的丞相从马车上下来,接着在赵云姜维王平廖化等等等成千上万将士和城内所有人目瞪口呆的目光里,向那女子长揖到地。

“亮替我大汉三军将士多谢宁姑娘救命之恩。”

what the hell???!!!!

饶是两边都有马镫宁星舟这回是真的要被吓得从马上掉下来了。她守在这本意是为了等诸葛亮一回来马上就告诉他不要退兵而是转头去攻打陈仓不然等曹魏做好准备就打不下来了结果没想到诸葛亮给她整这出。这好几万人都看着诸葛丞相拜她,作为标准i人理工女虽然也在公司大会上发过言但最多也就仅限于几十人一百人的那种什么时候受过这种阵仗而且对面还是名震天下的诸葛亮,宁星舟只能庆幸自己没心脏病不然还没等诸葛亮气死王朗自己先得被他吓死。

“丞丞丞相,”宁星舟几乎是连滚带爬地从马上下来也顾不得礼数赶紧把诸葛亮连拖带拉地拽起来:“你别这样我真害怕。”

诸葛亮还准备说什么,最终还是在宁星舟快要抓狂的目光里被生生摁了回去。

“丞相,您想让我死就直说。”终于进了汉中城,屏退了左右就留下她和诸葛亮两个人,宁星舟才幽幽开口。

此时二人隔着一张案几相对而坐,桌上放着北伐的地图。

“亮不敢。”诸葛亮却依然坚持,交谈之后宁星舟就知晓了事情的经过。历史的偏差出现了,因为宁星舟最后神神秘秘的劝告还是鬼使神差的让诸葛亮纠结了一下到底让谁去守街亭,可谁知马谡竟然主动请缨去守,这种情况诸葛亮自然也不能拒绝,但还是留心了些。除了历史上原先策应马谡的魏延和高翔,又派了廖化守在后方随时接应。结果果不其然马谡被切断水源丢了街亭自己又独自弃军逃亡,高翔在列柳城被郭淮攻破自身难保,魏延又被张郃堵在了山谷一时间救援不及,群龙无首的汉军大乱,王平好不容易聚集了千余人实力只能自保,此时守在后方的廖化接到消息立刻顶上去搜集到处逃亡的残军稳住了战线得以没有一溃千里,甚至还联合王平还小小的反击了张郃一波。虽然没有改变整体的败局,但少死了不少人倒也是真的。

简单来说,历史上考了0分的战斗在宁星舟这只小蝴蝶扇起的风之下,现在考了20分。

“也算不错了。”她听完之后耸耸肩:“我倒是没想到丞相你倒是真的听了我那晚上的话(其实我还真的觉得你一点都不会听呢)。”

“还请姑娘教亮。”诸葛亮拱手,眼睛亮的几乎要把宁星舟灼穿。

“……”看着眼前人认真的模样她放弃挣扎:“我来汉中只是想告诉你,不要退军,立刻收集所有能动的人马出陈仓道把陈仓打下来。”

“为何?”诸葛亮有些疑惑,全军经此大败正是士气低落之时出兵乃是大忌,必须修养一阵子恢复士气。

“因为现在曹魏主力都在凉州,陈仓没什么人守卫,你又是新败,他们不可能想到你会去而复返。”宁星舟指指面前的地图:“出川一共三条道,祁山道,陈仓道,箕谷道。”

“我没记错的话赵将军在撤离箕谷的时候为了防止对方追击烧毁了栈道,而祁山道你刚走过就不说了。”

诸葛亮震惊,宁星舟并不在前线又是如何得知赵云烧了栈道以防止曹真的追击,即使是他也是前两天在略阳接到赵云的信使才得知的消息。而且,他注意到了一点——“记错”,宁星舟的用词是“记”。

“不得不说,这次你能在开局的时候打出这么强的战果很大原因是因为对方毫无防备。如今祁山道战败,箕谷道又已毁,三者去其二,那么敌人定然能算到你下次北伐必然走陈仓道。所以他们也必然会在陈仓道上固守。”

历史上的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就是攻打早已戒备森严的陈仓城二十余天都没有攻下最后粮草跟不上无奈退兵,而现在,在所有人都还没来得及反应的时候,就是唯一的空窗期。

“丞相,如果你还想继续北伐的话,就必须现在打下陈仓然后死守也要守住,否则以后就再也不会有机会了。”

“亮知晓了,多谢宁姑娘。”诸葛亮再次作揖,眼中闪过凝重,然后头低了下去,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刚刚一场大败就要立刻强撑起来组织全军去打下一场战斗,宁星舟看着他那即使在现代都已经不算年轻的身影,莫名心酸。

“不必言谢了,丞相。星舟意外来到蜀地没有流落街头挨饿受冻衣不蔽体还全靠丞相照拂,不过是在报恩罢了。”第一次的,她从帆布包里掏出她的口香糖从罐子里倒出一颗递给他,“吃颗糖吧,会觉得好些。”

口香糖有助于稳定和放松心绪,对于以前也经常高强度工作的宁星舟而言和咖啡一样属于续命良药了。可惜现在咖啡豆还在非洲。

“好甜的糖。”诸葛亮刚把糖放进嘴里嚼了几下,脸上表情就变了变。

在古代糖是一个极为难得的物资,即使是当过皇帝的袁术也不见得天天有蜂蜜水喝,此刻宁星舟拿出来的糖怕是诸葛亮这辈子吃过最甜的东西了。

“我从家乡带来的。”她也塞了一颗进自己的嘴,在这个食物普遍属于生命体征维护餐的时代她从现代带来的口香糖都属于难得的美味。反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吃呗。

“日子不好过,吃点糖开心一下。对了,记得不要咽下去,这个糖不能吃的,嚼到没味了就可以吐了。”宁星舟突然发现她的大鹅并不在诸葛亮手里,现在是四月初(公历日期的五月份中上旬),时间都进入初夏了,如今温度应该不需要羽绒服她可以收回来了:“对了,我给你的衣服呢?”

“我把衣服给了赵将军,他年岁已高受不得风寒。我就把那衣服暂时借给了他。”诸葛亮回答道:“不得不说,宁姑娘的衣服真的很神奇。正月的蜀中虽比不得凉州苦寒,温度却也不高,可亮每次把它穿在身上时,就像还依旧在春天一样暖。赵将军后来也和我说这衣服真是神奇,非常保暖不说,一路上竟然没有一点点损坏。他还问我有没有多的,冬天若是士卒能穿着这样保暖的衣服行军又何必害怕雨雪风霜。”

得,宁星舟无语。她准备给诸葛亮带到凉州去御寒的衣服,结果这大哥愣是一点没穿上。把衣服给赵云......只能说,这很诸葛亮。

“哦,没丢就好,”这可是二十一世纪最好的羽绒服,明年冬天她还得靠这玩意续命呢:“没多的,这是我从家乡穿出来的,就这一件,丢了就没了。”

“又是口嚼糖又是御寒衣,吴地原来竟有这么多好东西?”诸葛亮低头看了一眼她的帆布包,突然笑了起来。被刚好进来的赵云撞了个正着。

“丞相,您笑了。”老将赵云虽然刚打完一场硬仗却依然精神矍铄,身为老朋友甚至还有心思打趣:“您都多久没笑了。莫非是宁姑娘聪慧过人,想到什么绝妙计策了?”

哎我去,赵云,常山赵子龙。

宁星舟这也算是见到五虎将中这最后一位尚且在世的人物,当年银枪白马杀得七进七出的赵子龙如今也已须发皆白。

“赵将军。”她赶紧站起来拱手行礼。在这也算待了一个多月,基本礼节还是知道了不少。更何况面对的人是赵云,自然得排面拉满。

“宁姑娘客气了,我听丞相说了您的事情。您的神机妙算救了多少我将士的性命,该是赵某替将士们给您行礼才是。”赵云赶忙也抱拳回礼。

“子龙前来何事?”诸葛亮问道。

赵云也不多废话:“大军都已进城,等待您的下一步指令呢,咱们是休整一下然后回成都吗?”

“不,子龙,就依宁姑娘之见,大军明日开拔。”诸葛亮又恢复了他气定神闲中满是坚定的语气:“攻克陈仓。”

赵云走后,宁星舟挑眉看了看诸葛亮:“这么快就下决定了?”

“嗯,如宁姑娘所言,眼下时间紧迫,没时间纠结了。”诸葛亮继续开始嚼着他的口香糖,看得出来真的很甜,丞相也爱吃。

“挺好,那我就在汉中等丞相的好消息吧,一路从成都骑马昼夜不停飞奔到汉中,我屁股都颠麻了。赵将军的衣服不用了记得还回来。哦,洗干净了还回来!”宁星舟着重了最后七个字,这跟着赵云上了前线的衣服,不用想都是什么个凄惨模样。

她就不去陈仓了,她又不通军事,而众人所以为的她的神机妙算也不过是基于她有剧本这一穿越者的优势。而到了陈仓这个历史上根本不应该发生在这个时间点的战役她去了也帮不到一点忙。况且她之前从成都一路骑马骑到汉中为了防止赶不上几乎在日夜狂奔,把这辈子的马都给骑了,也花了五天。一路上,沿途的驿站把最好的马都牵出来给她换,每到一地她享受的也是那里能拿出来的最好的食物——而这一切都因为她带的是相府的令牌。

“宁姑娘倒是好胆识,金牛道如此艰险,姑娘倒是敢夜间骑马通行。”诸葛亮惊讶,蜀中多山路,夜间视线不佳除非常年在这条线上跑的骑手一般人根本不敢夜间在这条路上跑,稍有不慎就是落下万丈深渊。可这位从未来过蜀地的宁姑娘竟然只身从成都只用了五天就到了汉中,这速度就算放在经验丰富的骑兵里也不算慢的。

“丞相谬赞,只是运气好罢了。”宁星舟撇嘴,这还要她怎么说,难道要她告诉诸葛亮她能晚上跑马是因为她可以用手机开电筒?

“知道了,宁姑娘。”诸葛亮呵呵笑了笑:“姑娘若不介意的话,称呼在下孔明即可。”

“啊?”这下轮到宁星舟cpu烧了,来了这个时代这么久她也知道了直呼表字那是属于朋友之间的称呼,也就是说,诸葛亮此时愿意把她当做朋友而非他一贯和他人的上下级关系。

自己也是有一天和蜀汉丞相诸葛亮交上朋友了,她轻笑着摇头,人生无常啊。

“好,孔明。那你也叫我星舟吧。”

“那么,作为朋友,星舟,亮能问你一个问题吗?”诸葛亮给她安排好了居住的驿馆,一路亲自送她到了院子门口,临别前他突然叫住了宁星舟。

“嗯,你说。”

“星舟,你到底是谁?”

诸葛亮的眼神在一瞬间变得犀利,灼人的目光直直的看向她的眼底:“当然,这个问题你也可以选择不回答。”

“我告诉过你,孔明。我来自江东。而我的家乡上海毁于一场天灾。我本应该死在那里,至于怎么到的蜀地,那就是老天的意思了。”宁星舟虽然嘴上这么说着,心里却如同明镜一般。

她的种种异常都这么明显了,诸葛亮要是再看不出问题,那他也不配当历史上那个多智近妖的诸葛武侯。

“可是,家兄在信中告诉我,江东,自古至今,从未存在过一个叫做上海的地方。”

单边马镫是因为三国时代出土的骑马陶俑上马镫就是单边的。完整的双边马镫要到东晋十六国才出现。

廖化这人正史一直没出现在诸葛亮北伐的记载里,这边就用在这里了。

说来蜀汉的武将也真是少,遵照正史不能出现关兴张苞,挑了半天不知道挑谁,所以就廖化充先锋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第三章、历史偏移的起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