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三国]落子不悔 > 第6章 第 6 章

[三国]落子不悔 第6章 第 6 章

作者:花灯见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08-03 22:29:08 来源:文学城

来人提着书袋,一梁的进贤冠也没带,只是将头发绑在顶上,用乌巾包好。麻制的长袍未染色,穿得也稍显松垮,但并没有失礼。虽然略显消瘦,但目似朗星,十分精神。

“志才。”荀彧和荀谌站起来,与来人见礼。戏志才名忠,幼年失孤,刚过十五,教养他长大的长辈便自觉不寿为他先取了字,实际上比荀彧还要小一两岁,现在还未到及冠的年纪。

“友若兄长,文若。”和荀氏兄弟比,戏志才就随意很多,拱拱手就算回礼,然后坐下给自己倒了杯水,说着“也不能怪我失期,今日城中书肆售新纸,同窗们都把道路堵塞了。”他表示自己从教授兵法的私塾挤过来,真是不容易。虽然叫书肆,不过并不买书,基本都是文房之物,再夹杂些香丸而已。

如今世道不好,很多不必要的货物都很少,尤其像文房之物,基本都只卖给官府了,现在还能稳定供应给普通学子的店家少之又少。在旁的地方可能不会,但在阳翟城,笔墨纸砚,竹简木牍之类都是要常备的,自然受欢迎。

“是唐家的书肆?”荀彧将自己手边的鸡首壶递过去,为友人添了点水。

“文若也知道?”荀彧好像很少来阳翟,怎么都这么清楚这里的事?戏志才话还问出来,荀谌就解释道,“刚刚见一老者挑担卖货,询问了一下。说唐家是他主家,市中有书肆卖笔墨之类。”

“哦,市中有两家书肆,好像都是唐家的。”与雒阳城里那些无所事事的纨绔子弟不同,戏志才并不清楚荀彧已经订婚且订婚对象是唐氏,闻言只应了一声,然后说,“前些年,听闻书肆的主家自汝阳到雒阳,路过阳翟,还见郡守了,可能是个高爵吧。”

“志才没见过?”荀谌基本上可以确定,这书肆的主人就是自己弟弟的婚约对象,便向戏志才打探着。

“那倒没有,不过听说是女主,长居汝阳很少来。”戏志才知道不多,但不妨碍他谈论那个书肆,“如今书简贵重,不过养文斋有几套书的拓本摆在店里,很多同窗都会去抄录。想必主家也是良善之人。”显然,养文斋就是唐家的书肆。

三人正闲聊,忽然酒肆所在长街的尽头传来一阵骚乱声,很快一队带甲卫士手执长戈,撑着上书‘赵’字的旗帜走来。还没见到车舆,就听见有人呵斥着要求店家关门,二层的临街窗户也要挂起帘子或是关上窗户。戏志才皱了皱眉头,然后习惯的将他们席旁的帘子挂在窗上。他们坐在二楼,但也能听到那些卫士的大声呵斥声。

酒肆中无论是服侍的小厮,还是用饭的客人都默不作声。屋内安静的令人窒息,屋外确实兵戈马蹄之声,骑兵甲士行走间,因碰撞发出的金属声让人牙酸,而后就是车轮碾过道路的沉闷声和马匹的喘息的哧声。

荀彧微微挑起一个缝隙,将头抵在墙上瞟了眼已经路过他们的车舆。半人高的车轮显然有些逾制,更不要说上面饰着的各种神仙雕塑——也不知是金还是铜。车柱上镶着宝石之类的事物,在阳光下多人双目,不过是用来这样的棚盖都是上好的缯制成。

与周围来不及避开,只能跪在原地,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贩夫走卒的对比,实在刺眼。

“恐是平氏君族人。”平氏君是当今圣上的乳母赵娆,圣上元服后就封她为平氏君,赐九锡。不过只有她本人出行才可以金车大辂,兵车戎辂,再配上黑马八匹,族人并不可。

等到车队路过后,一切才恢复正常。

“即使天子重孝,如此也未免过了。”戏志才又喝了口水,低声道。赵氏横行乡里,在阳翟也不见收敛——阳翟城还住着如今张常侍的族人。

“私恩也,非先代令典,何来礼也?”荀谌同样低声说着,然后转过话题,“我和文若此来,为族中私塾采买些墨笔之物,志才不知是否可带路?”显然是不想再谈此事。

荀彧没有说什么,眉目间透出些许忧愁和失落,不知在想什么。见兄长如此说,强打起精神,应和了一声。

养文斋的生意相当好,荀谌见店内人头攒动,实在不好挤进去,于是招呼童仆去店内叫管事出来。他们此来是给族中私塾采买,需求多,进店也不便挑选。

管事显然也经验丰富,在阳翟中私塾众多,除了那些有庄园,养着工匠自造笔墨的大族,剩下的大部分都在他家购买,听到童仆介绍,立刻就拿着随身的箱子挤出书肆,在门口给荀氏兄弟看自家的样品。

“若是君子不方便,我家还可送货到府上。”介绍完,管事还贴心道。

荀彧向来是不管这些的,他们家主母早逝,荀谌倒是早早接过管家的任务,对此相当熟练。即使曾经都是在颍阴县买货,从来没有遇见过养文斋这种服务,也显得游刃有余。

订好了笔墨奏囊之类的事物后,目送管事又挤进店内,荀谌才对荀彧说,“如此精干之人,唐氏必然有管家之才。只要不似那平氏君族人般跋扈,文若家中定安。”

“等等,友若兄长说什么?”刚刚在一旁端详品评养文斋牌匾的戏志才听到他的话,诧异的问着。

荀谌这才记起,戏志才不清楚荀彧已经订婚的事情,连忙解释着。最后,戏志才皱紧的眉头,用同样担忧的目光看着荀彧时,他将这个麻烦直接推给荀彧,念叨着‘给阿闳买些玩甚’什么的,匆忙离开。

荀彧苦笑了一下,对着担忧的友人道,“找个茶肆再谈吧。”

了解了前因后果后,戏志知道自己友人的处境,端着陶杯道,“你在信中与我言,想安邦宁国,可现在与唐氏女结为婚约,今郡守厌恶宦官,自不会再举你孝廉了。若是不为官,当如何是好?”戏志才显然很明了如今局势,“你莫说什么党锢未解,不得为官。你比某清楚,桓帝时动乱不止,如今也不太平,若是有任何动荡,圣上为防党人投入敌人处定会大赦党人,借此机会你当得重用。”

“更何况,时事造英雄,英雄造时事。”明明比荀彧小上几岁,戏志才却异常冷酷道,“这天下,早就无救了。我知你没有为王之志,但总不会堕了‘王佐’之名。就算你愿保这......”他沾水在案上写了个‘刘’字,然后用手一抹接着说,“也得为家族考量。”总不能真的拖荀氏一族上这条注定要沉的船。

前世自己没有机会与志才这般聊天,世族与寒门是有鸿沟的,更何况志才与奉孝肯定也看出来自己不听劝,也不会在自己面前说这些话,此生还是这些年常常通信,才给他与自己畅所欲言的信心。荀彧无奈笑着,“志才这么急做甚,我还没说什么呢!”

戏志才做了个请的手势,双手抱胸看着他。

“我并没有......”他抿了抿有些干涩的嘴角,忽然觉得口渴,拿起手边的陶杯灌下半杯蜜水才缓过来,张了张嘴说着,“并没有想要绑在这条船上,只是肆意妄为反而会适得其反。”

戏志才摸了摸下巴,忽然道,“文若,你不觉得你有些矛盾吗?”

即使聪慧如荀彧,也一时没反应过来戏志才的话题是怎么跳到这里的,偏了偏头示意他继续说。

“你在信中所言,明明是渴望......我才同你说这些的。”戏志才手指了指天,然后把手翻过来向下压,示意他自己没说出口的意思,“但如今见面,倒是犹豫了不少。”

“我也不是生来就果决的。”荀彧无奈道,反而因为重生变得更加谨慎,“如今,我只想护万民安康,不再想其他。”

不过矛盾吗?他忽然意识到,刚刚在酒肆里,自己脑海中一闪而过的是什么了。难道,有如此奇遇之人不止自己?在酒肆中自己思索的问题,如今有了答案。那唐氏女,好像在隐瞒和压抑着什么,想到老汉转述的她的言论,又看训练有素的管事,唐氏女不该是岌岌无名之辈,即使是女子也当如蔡文姬般,颇具才名才对,更何况她为汝阳侯,若是有才早就名扬雒阳了。

可事实却是,从无她的传言。

几乎是瞬间,荀彧就意识到唐氏女在藏拙——不排除她怯懦无能,空有智慧却无力使用。可更大的可能是,她与自己一样,有奇遇。如果不是亲身经历,荀彧可能并不会往这方面想,但如今怀疑的种子已经栽下,只会越长越大。

“文若?”戏志才看见荀彧在出神,出声叫道,“左右你心中有决断就好。还未祝贺你将要成家。”说着拱拱手,笑道,“那唐氏女身为侯爵,又富甲一方,日后买笔墨之类的可不能再收我钱了。”

“你明知道,女子的嫁妆都是自己的,夫家不能管要分毫,还开这种玩笑。”荀彧按了按额头,实在受不了友人的肆意。

前几日他就已经亲猎大雁,与书信一道送往雒阳,算算日子,大概已经快到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