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三国]落子不悔 > 第26章 第 26 章

[三国]落子不悔 第26章 第 26 章

作者:花灯见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08-03 22:29:08 来源:文学城

唐珍当然不会因为装修宅子这种小事专门叫唐婥去见他。他心知自己的从小看到大的孩子心性柔和,这是好事却又是坏事。好处在于她即使自出生起就衣食无忧,可却依旧能与百姓们感同身受;坏处也在于,她同百姓们感同身受,便会不忍心——成大事,必要牺牲。唐婥总是太过看重百姓的性命,可很多事情是需要生命去铺垫的,冷血的大汉司空面无表情的想。

他一直觉得自己的侄女非常矛盾,明明有不世之才,却总是沉寂在汝阳乡下。若是她自甘堕落也不对,那个总是偷偷在偏室偷听他与同僚商议政事的女郎,那个将商队遍布整个大汉疆域,手握巨财的孩子,并不像是无欲无求的样子。就像是刚出生的雏鸟,在蛋壳里探头探脑的观察这个世界,一旦有些什么风雨就立刻缩回自己的蛋中。

可,她果然还是按捺不住。

想起先前那封暗示他需要彻查太平道的信,唐珍便无奈的笑笑。一边将书简卷好,一边感慨身负天命之人,不论多么怯懦都无法真的置身事外。

直到唐婥进来行礼坐好,唐珍都没有再看书,反而是看着窗外的秋景。唐婥顺着叔父的目光,看到前任主人本就没有好好打理的柿树,营养不良的柿子远没有往日见到的饱满,却也红灿灿的讨人喜欢。

“日后这宅子就送给你,柿子树就不用留着了。”唐珍平静的说。时人在堂前种树,皆喜取意以彰自家精神。柿子树并没有什么寓意,只是因为会有果实所以普通人家才喜欢的,若是胸有大志者自不会再留它。

唐婥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在这种小事上给予唐珍肯定的答案,而是想了想道,“柿树也美,来年若是有机会在旁植颗金桂便好。”

唐珍看着她,带着长辈特有的关切和责备,“你明知我并不是在说树。”

唐婥点点头,“婥知矣。”

唐珍看着她,神情变得有些犹豫,略带迟疑的问她,“可是叔父想错了?阿婥并不喜那方士所言安邦定国的判语?”先前还称人家是术士,现在倒是用起带有贬低意味的方士了。

“婥非不喜。”唐婥笑了笑,有些失礼的抬起头,清明的双眸看着已经苍老的唐珍,她柔柔的说,“幼时曾听闻郑公于家中姬妾甚严,不论是否为他人之错,只要他稍有不悦必会罚其长跪于泥中,以示自身德行,其妾自嘲之言竟也传为佳话,世人皆道郑公家中侍妾都擅《诗》,他教导有方,可却从不闻妾心悲怆。”唐婥口中的郑公,就是当今经学大师郑玄。

她灼灼地目光扫过唐珍的脸,平和的语气并不像动怒,但言辞已是怒不可遏,“那时我便想,若是一见郑玄,定斥其于堂上。”

“可后来,我便知非其之过,乃世之过。痛苦的也不止是女子,而是更多的百姓。”唐婥尽量平静的刨析着自己这些年的想法,“但叔父也知道,我并非强势果决之人,旁人又无法理解我,更别说给我勇气。当我觉得自己无法改变这世道的时候,便只能劝说自己放下。可人毕竟是矛盾的,我可以不去想着解救大众,但却无法压抑自己内心对更好生活的渴望。”

唐珍愣了一下,他从未想过自己的侄女曾经这般痛苦过,他略微顷身,关切的看着她眼神中甚至带着一些晦涩和懊恼,“若知你如此,叔父也不会再问这些。”他没有说什么为何当时不与自己说这种废话,就像是张氏说的那样,即使他再怎么不在乎男女之别,看重自己的侄女,可他毕竟不是女子,根本无法与她们感同身受。

唐婥摇摇头,宽和的笑了笑,“但大父,我并不后悔曾经的那些懦弱和悲痛。它们都塑造了如今的我,若我未曾体验过无能为力的绝望,又怎能真正理解百姓们的无助呢?”

“我接受自己的懦弱,但并不会被它打败。”唐婥看着院子中平庸的柿子树,用手指慢慢摩挲着自己的衣袖,转而道,“您不是一直想知道我之志向吗?”

她微笑着说,“我想为百姓创造更值得期待的世界,而不是如今这般如一滩死水的世道。我知道我并不能让所有人都得到尊重,可却能让所有人都得到追求尊重的机会。”

“即使那时郑公可能还是会待家人严苛,可他们一定会知道自己拥有改变命运的可能。”

唐珍看着自己的侄女,嗓子忽然有些艰涩,他轻声道,“但那样,会很艰难。”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世族们的态度和改革会面临的困难有多么让人绝望。

“婥确实没有虽千万人吾往矣(1)的勇气,也从未想过改变自己的平庸。”唐婥叹息着,“但,有些事并不是知道艰难,便不会去做的。”

唐珍看着自己看重又宠溺的孩子,深深地叹息着,“早知今日,当初便不该教你君子之学。”他一看到眼前女郎柔美的面庞,便不忍再想她日后将要面临的困难。到现在他都忍不住想,若是面前这个有惊世之才的孩子,是个男子该多好,这样她便不用面对那些因性别而来的诋毁和偏见。

他亲爱的后辈,一定会自幼就被赞为与圣人同德,而不用去体会坎坷的人生。

唐婥知道自己的叔父并不是真的在后悔,她眉目温和的笑了起来,轻轻的抚平自己的衣角,就像是抚平内心的踌躇,“即使如此,我也依旧为自己生为女子而感到高兴。”

......

先秦时崇尚婚礼不贺,但宣帝时有诏云,“夫婚姻之礼, 人伦之大者也。酒食之会, 所以行礼乐也。今郡国禁民嫁娶不得具酒食相贺召, 由是废乡党之礼, 令民亡所乐, 非所以导民也。《诗》不云乎:‘民之失德, 乾餱以愆。’勿行苛政! (2)”由此,婚礼之事便由原先的安静节俭,变得热闹豪奢。

只是这些与唐婥无关。因为宴请是在迎亲之前,而婚礼是在黄昏举行。虽说是日入参商为昏,可白日里新妇要准备沐浴装扮等事宜。吉日这天,天还未亮唐婥就早早地被吴姆和菽叫起来。

在张氏的要求下昨夜早早睡下的唐婥并不觉得困倦,站在浴池边上让侍女帮她退去身上的衣衫,然后坐在浴池边上等侍女将她的头发理顺。在氤氲的水气中,唐婥随意晃动线长的手臂,走入装满温水的池子里。

当水没过肩膀,侍女将早已准备好的香露滴在水池里,又寻来香囊挂在不远处为了保暖点起的炭盆上。顿时,室内香气飘飘,荡着柔和又缠绵的味道。

唐婥任由侍女捧起自己的乌发,用长柄杓将潘汁和香草淋在上面,她一边观察着水中波纹的走向一边胡思乱想着,若是早有情谊的男女结婚,此时新妇应该在这种时候回想两人的过往吧?

只可惜她和荀文若没什么值得回忆的事情。

她一边用手舀水,一边百无聊赖的想着。不过还是很感谢他当时的来信,让她明白自己的一切幻想并不是无人理解。她原本以为自己会在新婚之前流泪,去感慨或是缅怀自由的曾经,又彷徨于新生活的到来。

彷徨可能是有的,但如今更多的是期待。那个能说出扬汤止沸的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她闭着眼,脑海中浮现的却是荀彧曾经倒映在墙上的那张幻影。

沐浴完毕,她由张开双臂任由侍女们用细麻布将自己的身体擦干,围上亵衣单衣中单,其实如今的衣着已经不似先前那般繁琐,可唯独婚礼依旧维持着旧时的习惯,衣着当然也遵循古制。

当披上最后一层罩衫时,她已经觉得肩头略有些沉重了。

婚礼用的假发长钗,还有纯衣纁袡早已准备好。张氏已经穿着礼服端坐于边上,打量着已经打磨光滑的穿纽铜镜。

她一见唐婥过来,就连忙招手让自己的贴身侍女端着漆盒过来,对唐婥道,“快食些,等上了妆就不能再用了。”

当然,水也不能喝。隆重的礼服穿脱都极度麻烦,更衣是不可能是事情。

食盒里就是一些简单的糕点和时令蔬菜,炙肉倒是有半块但也不多。吴姆亲自服侍着唐婥用完,用手巾擦了擦她的嘴角,笑着说,“少君甚美,定是这天底下最美的新妇。”

唐婥用余光瞟了眼自己的样子,还未上妆的脸颊透着健康的红晕,唇角微微抿着,倒是看不出一点笑意。倒不是不高兴,只是身上沉重的衣服让她根本笑不出来。

等到要上妆的时候,她才知道自己真正的灾难才刚刚开始。

看着侍女从一个长方形木盒中拿出一把小刀膝行过来,唐婥飞快的扫过张氏的眼睛上方,忽然意识到自己从未化大妆,所以一直忽略的一个问题。

化妆,其实是要将眉毛剃掉的!

(1)《孟子·公孙丑上》

(2)《汉书·宣帝纪》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6章 第 26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