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三国]落子不悔 > 第15章 第 15 章

[三国]落子不悔 第15章 第 15 章

作者:花灯见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08-03 22:29:08 来源:文学城

“只是有些心绪不定。”荀彧平和的说,并没有着急转过书柜去见自己如今尚且年幼的友人,而是将书简展开,立在原地读书。

“文若性情稳重,少有心神动摇的时候,如今是怎了?”那少年也没有走过来,只是抱臂倚着一旁立着的木胎漆面的鹤形雕塑,素纹青衣洗得稍稍泛白,少年人长得快,这件旧衣服已经有些捉襟见肘,好在天气尚热,大家都轻减衣物,不至于太过显眼,他略显稚嫩的脸庞勾着唇角调侃道。

荀彧听出其中的关心,也没有过多的解释,只说道,“县尉命人来家中,恐是有大事发生。听闻近来有太平道拦路挟众害民,大约是为此事而来。”

“如此,大乱将至。”书柜那边郭嘉笃定的说,声音稍显冷漠,“太平道势众,即使是颍川都有教众踪迹,更不用说本就不富裕的郡县,恐怕已是道方千万。”与戏志才的判断不同,郭嘉年龄尚小,对局势的了解全部来自于同窗的闲谈。

“嘉早就觉得当年放任太平道发展,不是好事,如今倒是应验了。”

荀彧摇摇头,想了想还是放下书转到书柜那边,打眼就看到一脸倦怠,斜倚在红纹鹤尊上的清瘦少年。郭嘉虽然姓郭,但其实与那个一门六廷尉的郭家关系甚远,要不然也不会自阳翟来颍阴读书了。

前世,两人也是这样认识的。

他病逝时,自己尚在许都,并未见他最后一面。想起自己被封千户的那个雪夜,自己的友人却在北方军营中度过寒冷的最后一夜。漫天的飞雪伴着祭酒宅邸飞扬的白幡,哀乐随着寒风飘扬到许昌的每一户中,即使丞相并未归朝,可多年的熟悉还是让他好似听到了他悲痛欲绝的哭声。

只是那时已分不清,是自己内心的哭声,还是幻想中曹操的声音了。

如今再见,虽是年少的模样,却也让人聊以慰藉。

他隐去眉宇间的神色,防止对人心分外敏锐的友人察觉到什么,才轻笑着走过去,微微曲其手指,轻弹他的额头道,“你才多大,就会卜算了?莫要胡言乱语。”他并不是不信任郭嘉的才能,也清楚他说得对,只是如今信息并不完备,陡然赞同对方的话,反而会让年少多智的朋友起疑心。

郭嘉被弹了脑门,顿时从刚刚倦怠的样子清醒了过来,捂着额头嘟囔着,“文若你不觉得你自两年前大病后,行止有些似童稚吗?还有,从前你会如此频繁的强调嘉的年龄吗?”荀彧说他年纪小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前些年与他一同读书时还好,自从大病回来后,好像真的很频繁的说起自己年幼。

荀彧也知道自己伪装少年人稍微有些过了,轻咳一声辩解道,“大抵是因为我已加冠,所以看阿嘉便是孩子了。”

郭嘉明显不信,但也没再说什么,只是摸摸自己的额头然后说,“略闻文若今年要与唐氏结婚,不知是否见过唐氏女?”住在颍阴的郭嘉,比在阳翟读书的戏志才更早的知道荀彧订婚的事情。如今并没有什么未婚夫妻婚前不见面的传统,但世族们大多都会如此要求自家子弟,以显礼教。可郭嘉出身寒门,再加之年纪尚小,从未有人与他说过此事,所以才这般随意地问道。

荀彧并没有纠正他的说法,笑着说,“请期时,彧至司空府拜会过。并不知唐氏女相貌,只是闻其言谈,似是清朗之辈。”

郭嘉也知道荀彧的婚姻大概是不能自己做主的,甚至可能族中都不能帮他做主,前些天还和同窗们担忧过,若是他娶妻不贤,可如何是好。如今听他这般说,也放下心来,故作老成道,“娶妻娶贤,文若觉得如此评价,那唐氏女定是为难得的贤良之辈。嘉也就放心了。”

刚刚并没有纠正他关于婚姻礼节的荀彧,闻言却不赞同的说道,“阿嘉还是不要如此说为好,君子立身中正,莫要养成背后议论他人的习惯。”

郭嘉刚想说,你不是也夸赞了人家吗?怎么现在开始说我了?转念一想,顿时嘻笑着说,“翼乎,反是缪也。文若是在担忧唐氏女不符合旁人期待,会承受本不该由她承受的指责吗?”

荀彧轻笑着说,“只是我思虑过多而已,与她无关。”轻轻的,将唐婥放进自己的保护中,也没有多言。

“哎呀,文若可真是......”郭嘉挺直的背脊稍有些松垮,赞叹道,“南有樛木,葛藟累之(1)。《诗》诚不我欺啊!”

樛木吗?荀彧温和的将目光投向窗外,想到婚期,眉宇间又添了几分忧愁。乱世将至,他却少有的感到无力。

比起在朝中已经无人的荀氏,唐婥作为司空的侄女自然更早得到消息,更不要说这次发现张角计划的人,本就是他们家的人。

唐周本就学习家中的黄老之学,后来为学《太平要术》成为张角的信徒。原本是被张角派到雒阳与线人联系,到了雒阳后才发现事情不对。若是想要举兵,岂不是他的亲族受到牵连,思来想去最后还是找到了唐珍。

在唐婥的提醒下,唐珍本就有意调查太平道,如今唐周送来了他最想要的消息,唐珍的反应也很快。

“私以为贸然斩杀马元义(2),恐会打草惊蛇,更何况张角还勾结封胥、徐奉之辈(3),蒙蔽圣听,此时大肆追捕太平众,实在不妥。故,借中央之名,令各地统查太平众,如今朝廷依旧善待太平道,趁其并无戒备,了解详情,好为日后打算。”

唐婥看着自己大父送来的信,暗自点点头。与她猜的几乎没有差别,太平道果然意图谋反,并且在朝廷中人有其勾连,才会在各地如此大范围的发展信众。如今皇帝是不可能指望了,还是得指望早早掌握先手优势,将谋反扼杀在摇篮里比较好。

下棋中,有个词叫‘棋赢显著’,指的是在双方棋力相当的情况下,先手的那个很可能会赢。当然,这个词也在上个月被她用在赢了荀彧时自谦,不过与当时情况不同,如今天下这盘棋,不是谦虚就能赢的。

唐婥用手轻敲案几,盯着送来的信纸沉默了一会,脑子里纷飞着诸多念头,又一一被她删除。她痛苦的皱着眉头,若是记忆还在,也不至于如今这样面对危机毫无办法。

不过转念一想,自己的穿越不知道给这个时代带来了什么影响,如果历史已经在蝴蝶效应下改变,她知道未来反而是个隐患。因为人如果一旦知道未来,很可能会用惯性思维去考虑问题,而忽视了产生结果的过程和条件,这样如果未来改变,很难被发现,反而会让人措手不及,倒不如像现在一样,全凭自己。

在考虑清楚后,唐婥叹了口气,“即使组建商队,也不能保证情报获取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她如今想知道更多关于太平道内部的事情,实在是困难。而不掌握确切的情报,贸然追捕张角风险太大。

其实她对各州统查太平道信众人数这件事,并不抱很大希望。毕竟,不是所有信众都会加入道方,也不是所有道方都会参与起义,而且既然张角所图甚大,那么肯定不会将所有人马都放在明面上。更何况,不知道内情的地方官员很可能敷衍了事。

既然与中常侍勾结,那么就代表着张角钱粮不缺,还有人在朝廷中打掩护,那么买通或蛊惑大族的可能性就剧增,私下筹备人马也不是不可能。其中变数太多,唐婥只能判断出,既然已经派人到雒阳联系线人,那就说明起事的时间不会太晚,但也不会在今年。

根据唐周的说法,张角如今在翼州组织人手,这次是打算让马元义到扬州和荆州指挥人马。

从雒阳到张角如今出没的翼州,最快都需要四天,而到荆州则需要五天,更不要说组织人手,筹备兵马,买通当地大族之类的事情所耗费的时间,还有其他州郡需要联络。林林总总算下来,他们就算是想尽快起事,都需要等到明年初。

“但是现在不打草惊蛇,逼张角尽快起事,会不会给了他更多的时间筹备?”唐婥皱着眉头,“但是现在也完全不清楚究竟有多少人打算加入战斗,贸然动手,确实不利。”

“那秘密追捕张角呢?”没了他,事情会好办很多。唐婥思来想去又给唐珍回了信,表示自己知道了,会加强汝阳的安保。

于此同时,荀彧正在和自己的父亲讨论今天县尉传来的消息。虽然命令只是调查郡中有多少人信奉太平道,让各县加强防范,但荀彧已然是猜到朝中动向,再结合前世的记忆,很容易便推测出中央已经知道太平道准备起事的消息。

“儿子与友若兄长前去阳翟访友时,便听闻此事。有友人隐觉太平道不妙,自去探听,见其如军队行事,每日操练不止。报于郡守,但因并未贤名,郡守并未受理。”当然,这些其实都是托词,所谓友人也不存在。只是借着当时荀谌离开,自己和戏志才闲聊了半晌,他才借此将自己知道的告诉父亲。

“哦?”

(1)《周南·樛木》

(2)张角在雒阳的负责人,在唐周告密后被车裂。

(3)十常侍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第 15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