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三国]落子不悔 > 第117章 第 117 章

[三国]落子不悔 第117章 第 117 章

作者:花灯见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6-16 23:10:57 来源:文学城

年号又变了,在兴平这个年号只用了不到两年后,皇帝又以东归的名义,将年号改为建安元年,也就是在这一年,被曹操赶出兖州的吕布,对收留他的刘备下手,徐州牧陶谦在去岁病故,故臣们将刘备迎到徐州为刺史,而刘备却无力完全掌控已经被曹操打得元气大伤的徐州。

外有驻守徐州的曹真趁机又夺一郡,袁术趁机入侵徐州,内有陶谦故将不服刘备,与其手下张飞发生矛盾,收留的吕布又趁机反叛。他几乎要守不住徐州。

按理来说曹操此时应加派军队,趁着时局不稳一举夺下徐州,但除了被派去帮助曹真巩固民生的夏侯渊,以及以历练为名跟着的曹昂外,曹操并未增派人手。

“阁下,如此看来主公分外看重此次迎奉汉帝啊。”袁雅坐在唐婥的身边,姿态亲昵,她将手中关于改革遴选制度的奏表,仔仔细细的又检查了一遍,然后才交给唐婥参阅。

唐婥翻看了一下袁雅根据实际情况,参详过往廷试儒生的方法,设计的遴选官员的方案,满意的点点头。在董卓没有乱政之前,不论是中央还是地方的官员,选拔的流程大概是,按照家世举孝廉或是秀才,然后到郡中的书舍中做文弟子,通过考核后再到太学学习,最后才成为真正的孝廉或秀才,等待职位空缺。

听上去还算合理,但实际情况是,除非有特殊情况,不然每年的孝廉名额必定是县内望族子弟的,寒门子弟——如戏志才、郭嘉,即使有条件读私塾,也几乎没有进入书舍、公学读书的可能,自然也就不可能成为高级官员。而秀才,本就是给各个世族准备的,甚至不需要读书舍,就可以直接进入太学读书。

更不要说后来,还有买官之说,这种不公平的选拔制度更是被挤压,寒门子弟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袁雅针对此举,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不仅在初期选拔上,规定了凡是登记入户簿的人,都可参与官员的遴选,经过基础的官吏考核后,则优而录,再进入郡中公学读书,进一步培养,在毕业时再将德行放进考核中,由书舍中的文学官们举荐,再由郡守复核,最后才能为官。

这与唐婥想的科举制度有一定差距,但却至少是如今最容易被人接受的方式。这种方式直接去除了普及教育,看似不能给所有人为官的机会,但也减少了朝廷承担基础教育的负担。

唐婥在做汝阳县令时,曾按照自己的想法,从普及教育到官吏选拔,完整实施过。虽然成果喜人,汝阳县这些年培养出的人才,几乎可以帮助豫州的所有县过度。

但负担也是极重的,那时汝阳还不需要负担过重的战争税,收成也是全郡最高,即使是这样她也没攒下多少粮食。

如果将这个制度推广至全国,她几乎可以想象,究竟会给百姓们增添多少负担。

而袁雅果断的将基础教育剔除出朝廷的负担中,继续沿用公学、私学混合的政策,仅仅对“坐馆”的文先生进行奖励。

唐婥边看边点头,然后对袁雅说,“如此良策,不如你也去面见天子?”

如果顺利,说不定能靠这个计划搏个朝廷官职。

袁雅摇摇头,她微笑着说,“阁下大可以将此物占为己有,雅并无意见。”她认真地看向唐婥,“如今阁下有军功傍身,又是陛下亲命刺史,如能教化之事上,也有所成就,陛下定会授阁下高位,阁下若是有朝一日出将入相,才是天下女子之福。”

至于她,如今不过是一个州从事,就算是得皇帝赏识,也不过是能得个县令之类的官职,除了出风头外,毫无意义。

还不如将功劳送给唐婥,实现利益最大化。

唐婥看着手上沉甸甸的计划书,好像透过上面的文字,看到了袁雅是怎么顶着周遭异样的眼神,每日呕心沥血,才能在兖州牧府中,站稳脚跟——她甚至还要和自己的丈夫斗争,抵挡住来自家族的阻力。

在袁雅期待的目光中,唐婥没有扭捏,爽快地将这沓奏表收入袖中,“奏表我收下了,但卑居一定要同我一起去雒阳啊。文姬、女荀她们都不在身边,我真的有些害怕。”

袁雅知道这不过是托辞,可盛情难却,她只好点头,“此番主公去雒,雅定会相随。”

先前曹操在问过唐婥的意见后,又同谋臣们商议,最后曹操采取了荀彧的建议,私下与议郎董昭取得了联系。曹操在信中多次暗示董昭,自己有安邦定国之志。而董昭为了摆脱董承,也想要引曹操来雒。

他这时见杨奉兵马众多,在朝中又没有党援,便假作曹操写信给杨奉,说‘曹操’愿为杨奉外援,并说杨奉有兵,曹操有粮,正好互通有无。

杨奉此时正苦于卑董承压制,又缺少军粮,难以控制军队,如今得“曹操”承诺大喜,于是先表曹操为镇东将军。

如今,杨奉暗中招曹操入朝,希望他可以带兵前来雒阳,与他一同对抗韩暹、董承。在得知豫州刺史也带兵暂住兖州时,杨奉更是邀请了唐婥一同去雒。

所以,在建安元年八月,曹操和唐婥一同带兵入雒阳,朝见皇帝,并且共同奏请韩暹、张扬、董承之罪。

这三人都护驾有功,皇帝本想倚重他们,但在兖州和豫州军的威胁下,只得放任曹操一来就清除异己。

“袁司徒,这可如何是好?”皇帝有些苦恼的支着头,询问坐在殿内的司徒袁滂。

袁滂敛着眉目,他前几天收到了失联已久的儿子的来信,得知他如今在豫州刺史手下任沛国都尉,豫州几乎是如今的刺史一力占据的,她又与兖州牧结为同盟,既无外地,也无内患,短时间内大概是不会失去豫州。

而他的儿子在其手下任职,自然是要多番打点,才有升迁的可能。

思虑到这里,袁滂计上心来,他拱手行礼后沉声道,“如今朝廷式微,而兖州、豫州兵重。不如赐两州长官中央之职,既免其于地方割据,又能使其在陛下身边,不得妄动。”

这当然是假话,对于手中有亲兵的曹操来说,自己在中央任职,并不影响他将亲信安排到地方,如果真的让他入主中央,他把持朝政的后果,几乎是可以预料的。

而唐婥,明眼人都只得她是曹操的属臣,明生暗降这种方法,对她来讲并非坏事,反而给了她皇帝亲授的名头,彻底坐实了她以女子之身,参与朝政的合法性。

先前皇帝给予她的,毕竟是地方官职——就算皇帝不给,她也不可能撤出豫州。所以,如果真的任命她为中央官吏,那她可真的就居庙堂之高了。

可皇帝,现在没有选择。

他叹了一口气,招曹操和唐婥入宫。八月,曹操入朝执政,韩暹以护驾有功诏令赦免,但代价是以曹操领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假节钺,曹操初掌朝政。

而唐婥则领大司农,又因献教化之策有功,被拜为大鸿胪。从名义上,她失去了掌握实权的豫州刺史一职,但实际上与曹操相同,豫州刺史印依旧在她手中,在没有豫州刺史之前,她依旧暂管豫州。

与当时她任豫州刺史不同,在通传她任大司农、大鸿胪后,原本对曹操入朝执政毫无反应的各个地方,弹劾唐婥的奏章如雪花般纷纷飞入雒阳。

曹操本就被迁都的事情,烦的头疼欲裂,根本没有耐心去看来自各地的弹劾,更何况这样人本就是他的敌人,更没有看的必要。他当着所有属臣的面,将那些关于唐婥的弹劾奏章,统统扔进香炉内。

“婥还没有那么脆弱,曹公不必如此。”唐婥笑着对曹操说,引来身边的同僚们,一阵笑声。

郭嘉倒在戏志才的身上,也没管曹操有没有开口,嘻笑着说,“这么说,大司农还要看那些污言秽语了?”

“左不过是些德不配位,祸乱朝纲之言,怎么到奉孝口中,就成了污言秽语了?”刘晔捋着胡子,摇摇头,“不过即使是这些,大司农还是莫看为好,省的葬了眼睛。”

曹洪更是朗声道,“那帮竖子又攻不下豫州,就会动动嘴,当然伤不到司农。”

又引来一阵哄笑。

曹操也不制止他们,只是看向世族出身的属下,果然毛阶等人都没有说话,甚至脸上都不太好,赶在众人说出什么打断大家,挥挥手道,“有人能说说,对迁都有什么意见吗?”

曹操在刚刚入朝时,就想要迁都许县,但皇帝颠沛流离过久,并不想迁都,所以一直不同意。

“现雒阳人多意杂,肯定有人心有异端,若有成大事,必要迁都。”已经被认为是曹操属臣的董昭起身,非常坚定的说,“行非常之事,才能有非常之功,还望曹公从大处着眼,早做行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