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论如何把所有阵营都混个遍 > 第14章 014

[三国]论如何把所有阵营都混个遍 第14章 014

作者:维周之桢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2-12 19:22:27 来源:文学城

这之后便慢慢转凉,等细细的雪飘在空中时,百姓们也收拾收拾准备过年,今年实在不算是个好年,水灾与瘟疫如影随形,还是荀家主动施粥,才保得颍阴百姓渡过难关,只是其他郡县便鞭长莫及了,听说青州疫病最严重的地方一个县的七八成人都接连去世,真是骇人听闻。

等到了朔朔冬日,荀昭穿着夹衣,戴着风帽,去看傩祭。民间驱赶瘟疫要跳专门的傩舞,每年这个时候都非常热闹。

街上点起盏盏彩灯,熙熙攘攘的人群拥着看正中央穿着花花绿绿,面上戴着不同面具的人舞动,十几人为一组,几十人一起跳起奇怪却富有韵律的舞蹈。

“郎君,他们跳的真整齐,脚是怎么扭到后面去的?我怎么做不到。”玉书很是兴奋,跟着问东问西。

“术业有专攻啊,精于一道并勤学苦练就能练会了。”

玉书点点头,虽然还是不太懂,玉墨睨了他一眼道:“瞧那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带出来可别给咱们郎君丢人。”

玉书教他说的脸热,说什么也要学会这个舞,两人扭打着去仔细观察了。

有人发现了荀昭,便让出一条路来,让他到前面去看,荀昭一一笑着道谢,眼中却是化不去的忧虑,今年少说也得有几万人没了,青州的好几个县都遭了灾,跟着来的就是疫病,一直到现在听说还没有遏制住。

看完傩舞回了府中,收拾收拾就到了该去磔禳的时候了,磔禳在正堂前举行,算是一种祭祀,其实就是杀一只活鸡并分尸,荀昭一直都觉得这挺血腥的。

“哎呀,这是吓跑那些妖物和山魅,就得这样它们才不敢来,它们最喜欢郎君这样细皮嫩肉的孩子了。”玉珍见他又皱眉,就知道他又看不惯这些了。

荀采笑道:“瞧元儿难受的,去拿那边的桃木挥杆邪物吧,别在这里待着了。”

荀昭便拿起那截桃枝,神神叨叨地走了一圈又一圈,口中还要念念有词,最后再把桃枝插在被分尸的鸡前面。

门前已经贴了门神,也不知道画的是谁,只能看出了短衣长剑,正在捕杀,要荀昭来看,这画的还没有他自己好。

正在那里品评门神画,远远看到荀爽并几个仆从来了,连忙小步跑去跪好,荀爽最重礼,要是看到他闲逛又要一顿说。

荀爽跪在最前,荀昭、荀采一左一右跪于身侧,后面依次以这个次序跪着他们的仆从侍婢,杂役和佃户荫户跪在外殿,待上过三回香才叫起。

“今天烤了羊”,玉珍一面说着,一面抬上刚烤好的滋滋作响的小羊羔,“用的是小羊羔,婢子闻着一点腥味都没有,全是奶味。”于是片了背上最肥嫩的一块给荀爽献上,另又片了肉给荀昭和荀采,荀昭最爱这个蘸着茱萸末和酱吃。

令还有韭菜炒蛋、片切酱狗肉、豉汁煎鱼、清汤鲍脯、甘脆泡瓜等几样菜鱼贯而入,楠木案上有荤有素,最后每人上了一小碗糯小米烘饭。

“这个泡瓜不错”,荀昭给姐姐和父亲都狭了些,他最近吃腻了那些山珍海味,这种清爽小菜反而更得他心。

“食患不均”,荀爽见他逮住那碟泡瓜吃起来,教训道。荀昭连忙又挟了些煎鱼来吃。

吃过一顿舒心的饭,但是报上来的事就没那么舒心了,因为青州有百姓反叛,荀昭的那根弦一下子绷紧了。

“青州哪里的百姓,多少人反叛啊?”

荀爽也是皱眉,以往也有疫情与灾害,但是也没有人敢说反皇帝,汉朝皇帝号称受命于天,继承禅让皇位于秦,而秦始皇首个比肩三皇五帝,说句不客气的,在汉朝百姓眼里皇帝很是神秘,和天命挂钩,不然他们也不会辩论天上有几个皇帝这种荒谬的事。

“青州东莱郡,说是反叛但是很快被镇压下来。”这是令人奇怪的,皇帝没派兵,世家也不会显摆自己有军队,那这叛乱是谁平定的?

荀昭也觉得里面有文章,道:“莫非是等着来一场更大的叛乱?”

一句话仿佛拨动了荀爽的哪根弦,他伫立良久道:“是要发生大事了。”

宦官势大,此时他们掌控政事,吏治与财政都掌控在他们手中,尽管袁隗官复原职成为司徒,朝中大部分官员都由士族担任,但是架不住宦官为天子近臣,吹吹枕头风就能办事,真是憋屈。

伴随着时间流逝,终于在光和七年,公元184年二月,荀昭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各地爆发黄巾起义,这是黑暗的前兆。

不过一个月,七州二十八郡都被大批揭竿而起的黄巾军攻击,州郡失守,百姓到处逃亡,震动京师。

“快点加派人手,把粮仓看好,不能让他们闯进来!”荀爽的侍从吩咐着,将院里的人指挥的团团转,各地的百姓都翻了天,数冀州和豫州两州为最,因为比较富庶,附近各周的起义军都来抢粮食。

玉书见他眉头紧皱,说道:“郎君莫慌,咱们家的佃户和庄子上都加派了人手,那群暴民进不了咱们这里。”

荀昭叹息,他担心的哪里是这些,天下要开始乱了,但是和他们也不能说这些,于是只道:“我们这样的人家都要焦头烂额,那普通百姓家肯定抵挡不住,那些起义百姓抢不到世家的粮食,肯定就要抢他们的。”

一番话说的玉书也沉默下来,他不禁感叹道:“人世多艰啊!郎君,我们就不能做些什么吗?”

荀昭笑了笑,并没有说话。

急匆匆赶来的钟毓也问了这个问题,“现在天下暴乱,百姓起义无非是没有粮食,但是我把这事和阿父一提他训了我好一顿!”

“所以你就大老远跑过来找我了?”荀昭笑道。

钟毓却很严肃:“你难道就不着急?”

“我当然知道,但是这事我们不该管也不能管。”荀昭垂下眼睫,出身决定了他必须站在家族的利益思考问题。

“这是何意?”钟毓的眼睛很迷茫,“百姓暴乱难道不会对我们造成威胁和麻烦吗?他们在我们的治下。”

“哪里能将眼光局限于一郡一县”,荀昭看着他,仿佛也对自己说:“眼下宦官得势,外戚何氏不是出身士族,我们要翻身只能等局势乱起来,这些起义的百姓就是一步好棋。”

“如果我猜的不错,不久士族应该就有动作了。”钟毓跪坐在荀昭对面,却从来都没感到与他距离如此之远,仿佛在他不知不觉之间,荀昭已经远远地甩开了他。

“那我们就这样放任不管吗?”钟繇干巴巴道。

“这倒不用担心,朝廷会派兵的。”荀昭细细品茗,只是一时半会儿肯定剿灭不了,这句话他并没有说出口。

“那岂不是我们害了那些百姓?”钟毓看着他道。

谁说不是呢?当汉朝的百姓苦啊,田税和人头税负担不起,近年水旱蝗灾频发,疫病横行,还要服劳役兵役,还要被他们这些所谓的世家大族盘剥,颍川荀氏对待下人向来宽厚,也只是治标不治本,没看到百姓们都过不下去了张角喊了一声起义于是熙熙攘攘的为了一口饭吃全都跟上了。

两人说了一番话却都心情沉重。

“陛下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情,惊惧非常”,灯火葳蕤,荀爽披着一件外氅,与他说道:“北地郡太守皇甫嵩已经上书,陛下已经赦免了党人,这几天剿灭匪贼的军队就应该到了,听说来的是皇甫嵩和骑都尉曹操,子干已经去了邺城。”

荀爽说的轻描淡写,但是眉间是掩饰不住的快意,应该是皇帝知道了百姓造反的事,害怕士族与黄巾合谋,所以才决定解除党锢。派兵来了闹腾的最厉害的豫州和冀州,卢植负责冀州剿匪,皇甫嵩和曹操负责豫州剿匪。

宦官势力再怎么大,人手毕竟有限,黄巾造反他们根本压不住,只能把士族势力拉过去,不过这次提起来应该就放不下去了。

荀昭陷入沉思,突然问道:“曹操其人如何。”

荀爽倒是没想到他突然问这个,想了想才道:“此人乃太尉曹嵩之子,幼时荒诞不经,喜好飞鹰走狗,与本初交好,于士族有恩。”

荀昭点点头,想着这位鼎鼎大名的魏武帝,他名为宦官之后,但是却和袁绍交好,帮着士族做事,这也太诡异了吧。

天下局势依然很紧张,具体表现就是颍川太守司马儁在长社钟家与他父亲并各世家家主在密谈,但是偏偏就有那胆大的,比如司马朗和钟毓。

钟毓几天前接受了一番打击,但是知道自己也无能为力,竟然很快的就调整好了心态,这让荀昭也是自叹不如。

司马朗倒是面色如常,但是荀昭知道他肯定不像表面上这样风轻云淡。

“元儿,听说颍川境内也有黄巾军,咱们不妨去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听到司马朗笑嘻嘻的这样说,荀昭感觉要推翻刚才的判断,他是真的云淡风轻,一点也不怕。

“他们可是会杀人抢劫的,你就不怕吗?”荀昭不由得问道。

“这片地界还不是我们的?我看谁敢!”其实是荀昭低估了汉朝百姓对世家大族的敬畏,他们的确不敢以下犯上,毕竟作为人家一根手指头就能碾死的蚂蚁,谁又敢轻举妄动呢?

荀昭就这样让他俩半引诱半逼迫的引上街去。

往常热闹的街市此时却门户紧闭,荀昭感觉还是不妥,正要与他们分说,却听有凌乱脚步声响起,往后一看见各个头戴黄巾,额间点红痣,正是黄巾军的打扮。

零头那个眼尖地发现他们,一招呼出来乌压压一片人,各个手中拿着武器,还有拿木棍炊具的,真是五花八门,领头的人自然不同,骑在高头大马上,执一柄长刀估计见他们穿的不似平常百姓,喝道:“是甚么人,报上名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