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金手指是看广告 > 第8章 8

[三国]金手指是看广告 第8章 8

作者:宋公子晏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25 20:14:53 来源:文学城

锅里的骆驼肉汤还剩些肉,谢乔全舀起来,倒进了锦娘碗里,她还处在哺乳期,正是缺营养的时候。她丈夫阿泰的大腿取出匕首后,谢乔只简单清理过伤口,再用碎布帮他缠上了,至于会不会感染只能听天命,她不是中医,更找不到金疮药。

今天来灶房帮忙的这三名厨娘都勤快好用,肉烤得不错,有她们帮忙,能省不少麻烦。谢乔跟她们唠嗑的时候打听过名字,刘婶、徐婶和马氏。她吩咐她们以后每顿都来,因为目前粮食短缺,聚落里必须得过一段时间的集体生活。

晚上这顿吃完后,谢乔留下几个精壮男性,给他们安排了一下夜里的任务。

考虑到马匪的同伙夜里可能报复,守夜是必须的,即使后面城墙修起来,仍然时刻需要有人守夜,夜袭是非常致命的。

阿泰还有腿伤,剩余的壮年男性共有八人,谢乔安排他们轮流守夜,一人半个时辰,就守在雅丹附近的高点,一看到火把或者有其他突发情况立即通报。

这一顿肉吃下去,谢乔的民忠已经上升到了93点,她的话自然能被坚决执行,不必担心偷懒耍滑之类的事情发生。

谢乔往火坑的灶里再添了几根木头,同时将镇在灶上的陶罐注满水,这样第二天一早起来她能喝到温热的开水。灶里的火慢慢烧起来,谢乔进到房间,关好门窗,躺上土炕,顿觉温热舒适。身上穿着干净的衣服,因为洗过澡,浑身的痒消散了,啃了肉,喝了汤,肚子饱饱的,全身上下舒畅无比,这才叫生活!

夜里没有紧急通报,是个平安夜。

谢乔睁开眼睛起床,只觉得神清气爽,精神百倍。大概是因为没有熬夜,也没有长时间盯着手机和电脑屏幕,视野都更亮了。她有意识地去看了一下自己的血条,33/35,接近满血。

起来的第一件事当然是签到,她调出面板,点击【签到】,字幕弹出来。

【恭喜你签到成功(已连续签到3天)!你获得了:[高粱种子x1]、[初级神奇土壤x1]、[□□]、[10天寿命],已放入[背包]。】

谢乔眼前一亮,今天的签到奖励很不错。

首先她开出了第三块[初级神奇土壤],总的种植面积可以达到三平米了,而且她发现每天几乎都会固定开出神奇土壤,这实在是种田党的福音,一路开下去,良田万顷指日可待。

高粱种子也不错,谷物既能用来酿酒,也能当主食吃。

然后是[弩具图纸],等城池里建造出[工坊]建筑,招募工匠,就能通过[弩具图纸]大量生产出弩具。而有了弩具之后,就[兵营]建筑里就能招募并训练出弩兵。

最后的重中之重是[10天寿命],自从Ace跟她提过,她已经惦记好久了。

如果按照目前的进度,开局艰难、无任何背景的谢乔按部就班地在大西北的戈壁滩上种田基建猥琐发育,大概会很绝望。她现在已经二十几了,等到真正有实力入主中原的时候,可能已经四五十岁了?

好在有[寿命]这个道具的存在,这个[寿命]不是单单延长自己的寿命,而是在使用的期间,你的生命不会流逝,不会衰老,相当于日子正常过,事情照样干,但年龄被定格住了。

如果能一直有[寿命]续着,长生不老也不是没可能。

[寿命]还有两点好处,既能用在自己身上,也能用在麾下的武将谋士身上。比如让一些短命的英才更长寿更多施展才华这种事,谢乔就很愿意去做。

另一个好处就是,如果[寿命]用在自己身上,那么这段时间是可以拉快进的,有两倍速、十六倍速和六十四倍速三个选项。这实在是极其人性化的功能,因为长生带来的时间的枯燥能被倍速抹平。

谢乔先将[10天寿命]用在了自己身上,永葆青春从当下做起。

眼前的透明面板上立即出现了倍速选项,这个功能她先不用,因为开局艰难,大敌当前,一分一秒都不能浪费掉。

“城池”南面的深坑陷阱需要立即挖起来,这样安全才有保障,一个马匪他们三个人对付起来都相当吃力,一群马匪纵马扬鞭冲锋上来,对他们这帮老弱病残而言无异于降维打击。

早饭依然交给三位刘婶他们,谢乔从【商店】花七文钱买了一公斤大米和一公斤萝卜,熬的萝卜粥。

早饭后谢乔就开始安排聚落里全部劳动力在南面挖掘深坑。她做了一个简单的分工,有力气的就挖坑,身体不便的就编干草,以便搭在深坑上做陷阱。

坑的深度定为两米五,太浅的话马匪可能一下就爬上来;宽度定为两米,太窄的话,马匹一跳就跃过去了,完全起不到作用;整个深坑的长度在八十米左右,刚好能连通西侧的雅丹土台子和东侧的城墙;挖出来的沙土还需要运到城内的空地里,以免被马匪发现端倪。

总体而言,这实在是一项不小的工程,不过他们所有人齐心协力,一天时间肯定是可以完工的,明日早起应该还有时间做一些优化。

在高民忠的作用下,谢乔的话一吩咐下去,大家迅速地动了起来。

她转到了东侧的城墙边上,经过一夜的修筑,土石城墙已经完工了。这是最基础款式的城墙,与影视剧里的高大城墙、长城都不同,只是厚度约为一米的墙体,高约一丈,不过每隔十米有一个小平台,下方连接着台阶,方便士兵快速登上平台作战,弓手也能在平台上进行射击。城墙整体不算坚固,但防御骑兵完全足够了。

如果有足够的材料,城墙还能进行升级加固,也可以随意改变布局和走势,后续城池如果要扩建,城墙不必拆除,直接移动就行。

在城墙内侧,谢乔特意留了一亩空地,长方形偏窄,这是她专门用来种植的区域。按理说应该在城外种植,但现在马匪肆掠,没有城墙的保护,必定颗粒无收。只能先等这方安定下来,马匪被扫除之后再在城外大规模开垦种植。

谢乔在【背包】里选中[初级神奇土壤],然后走到最北边靠近雅丹的位置,将视线落在沙地上,并排定格下三块一平米的土壤,最边上的那块土壤力求与城墙平行。毕竟强迫症晚期,再有一个,更规整的摆放也能容纳下更多土壤快。

定格完毕,沙地变为了肥沃的土壤。

她目前有棉花、小麦和高粱种子各一份,用锦囊装着,一份大约有两百多克的种子。

目前食物和过冬的棉被都很缺,但她拿到的棉花种子是多年生的木本植株,播撒种子后,要等它先长出树株,而后才一季一季结棉桃。显然不适合现在种植,一株棉花树株就占满整块土壤了。

三块土壤,他选择两块种小麦,一块种上高粱,后续开出更多的土壤再继续往下加。

三平米的田地,谢乔用锄头一会儿工夫就全挖开了,[初级神奇土壤]自带部分肥力,不用提前施肥,她控制好株距,有条不紊地进行播种、埋种和浇水,大功告成。

谢乔放下锄头,望着三平米的田地,心情舒愉,果然种田是刻在民族骨子里的基因,种田使她快乐,并美美地期待着一两个月后结出沉甸甸的穗子。她现在有点理解秋秋农场当年为什么能爆火了,属实是拿捏住了民族基因。

垦田完毕,接下来全部的工作重心就放在抵御明天的马匪袭击。

谢乔合计过,深坑陷阱能够拒马,将骑兵变成步兵,但他们的战斗力和剽悍的马匪相差还是太大了。除了身体因素,另一个差距是武器。马匪大部分可能来自于军队,在乱世中落草为寇远比入伍从军油水更多,这帮人多少有点军事训练,且经过不断地掠夺,装备优良。

而他们,要么是断刀残剑,要么是农具,唯一好点的,可能是谢乔昨天缴获到的那把大刀和那张长弓。大刀好几十斤重,她拿起来都费劲,更不要说挥动了。至于那张弓,弓作为古代武器,不是一般人能用的,更不是普通人上手就能拉弓射箭的,军队的弓箭手需要经过大量的训练,一名弓箭手没个三五年的训练是不可能在战斗中射中十几米外的敌人的。

弓箭有门槛,且这个门槛还不低,就像骑兵一样,也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才能形成战斗力的。

但有一种远程武器,无需经过太多繁琐的训练,就能形成相当可观的战斗力,那就是弩。弩比弓更好控制方向,操作简单,基本上练习几次,射几次标靶,熟悉熟悉箭道就能使用了。

考虑到未来需要四处征伐,入主中原,这几天谢乔时常在脑海里构想自己将打造一支怎样的军队。西凉产马,这是她的先决优势。但兵种之间还需要搭配,才能1 1方能发挥出大于2的效果。

她玩过不少古代战争的游戏,虽然游戏没办法百分百模拟出古战场的真实场景,但基本原理是相通的。

首先,兵种之间存在着克制关系。

最普遍、训练成本最低的兵种是步兵,使用刀盾,是各支军队的基础部队,主力,也是炮灰。除非是训练精良的精锐步兵或者死士才能执行特殊任务,比如高顺的陷阵营,但少之又少。而普通的步兵、步卒战斗力有限,机动能力差。

骑兵天克步兵,骑兵呈楔形队形一冲,步兵方阵就溃了。步兵一旦溃散,逃也没处逃,追击的骑兵可以肆无忌惮地杀戮。比如曹操麾下的虎豹骑就是数一数二的精锐骑兵,所谓“虎豹所至,片甲不存”。

而枪兵则克制骑兵,尤其是长枪兵,长枪阵列摆好,骑兵冲入枪阵,来一骑陷一骑。

步兵则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枪兵,因为枪兵的武器笨重,这样步兵面对枪兵甚至还能发挥出机动性。

而弓兵则独立于这三个兵种之外,弓兵相对于其他兵种都有长手打短手的优势,其他兵种的阵列未能近身,就先被弓兵的羽箭射得七零八落了。

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不能被近身,骑兵冲弓兵比冲步兵更容易。弓兵缺乏肉搏能力,同样没有机动性,需要其他兵种的保护,但如果用好了,可以最大程度减少自身伤亡,将战损比降到最低。

弓兵的进阶版本有弩兵,弩具能很快上手,训练成本低,且弩箭威力大,能破甲。但相比弓箭,普通弩箭的箭道几乎是一条直线,这也导致弩兵的射程不如弓兵。

这样一来弩兵的定位比较局限,野战严重吃亏,多于守城和巷战。

弓兵的另一个进阶版本是弓骑兵,在保证射程的同时,还拥有机动性,不怕被骑兵冲脸,只要保持好距离,可以无限放风筝。而箭镞耗光之后,还能再像骑兵一样进行冲锋。

但相应的,弓骑兵堪称是最难训练的部队,既需要精湛的骑术,也需要精准的射术,在马上骑射难度陡增。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就是这样一支弓骑部队,堪称王牌中的王牌。

其实远程部队的最优解应该是弩骑兵,弩箭威力大的同时兼具骑兵的机动性,且训练的时间成本减半。

然而世界各国的历史上均没有发展出成建制的弩骑兵部队,这其实是有原因的。因为弩上箭相当费力,人在马背上几乎不可能完成上箭的操作,需要用脚蹬,电视剧《大秦赋》里秦国的弩手就还原得很真实。

如果弩具每射出一箭,弩手就下一次马再上箭,那骑兵的机动性就彻底丧失了。

除非有连弩,诸葛亮改良的诸葛连弩,上箭后能射出十发箭镞,不过这种东西已经失传了,且在历史上是否有过连弩还存在争议。

谢乔更倾向于有,如果她有机会,她会先轻装去一趟中原,先于刘备将荆州南阳郡的诸葛亮请来凉州敦煌郡,打造一支西凉连弩骑,那将是绝杀!

不过还得等好些年,算算时间,现在的丞相,刚满周岁了。

谢乔喝了口温水,转头准备去帮忙挖深坑,作为主公,身先士卒也是很有必要的。

她刚迈出门槛,眼神瞬间弹出了字幕。

【观看本条广告,你将获得[连□□]、[连弩x1]、[弩箭x50]】

【是否观看?】

谢乔:卧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8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