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给本家写信联系家主。自己的军队首先要获得家族的支持,利用荀家世代累积的名望和财富。进而获得整个颍川士族的支持,获得整个颍川的财富。
还有就是要训练军队,提高自身实力。话说得冠冕堂皇,但是实际操作。。。
荀攸拿出了军训的那一套,先把行伍练整齐。训练那些什长识别旗语,再由他们对自己手底下管理的士兵们发号施令。
荀攸下令后由传令官举旗那些士兵就开始左右前后的转体转弯。
结果那些士兵不是踩脚就是撞一块儿,一摔倒还倒一片。
这样蹩脚的军训。看得刘儒直打哈欠,“乖乖。你确定这是能打仗的?”
荀攸被他问住,忍不住面色一红。。。“应该比那群黄巾军稍微好一点。”
荀攸还教刘儒一些指挥军队的简单方法,“首先阵以密则固,锋以疏则达。”
刘儒一听到这些拗口的话就意识到自己学不会,叹了口气,“乖乖,我听不懂的。其实吧,你自己指挥就行,不用告诉我。”
荀攸更为耐心地用大白话给他翻译了一下,“防守时军队要集结,冲锋的时候要散开。我说的都是刚刚我训练的内容。队伍行整则为军阵。作为统帅你的任务就是通过一系列指挥让队伍高效有力执行传达的命令。”
刘儒莫名恢复了些自信,脱口而出,“让士兵听话,这个还不简单。”
荀攸反问他,“我的大将军是想用你那破锣嗓子喊嘛?”刘儒被他问住,“乖乖,我那是意外。”
“听过孙子教吴王宫嫔战的故事么?其实大多数普通士兵连方向都辨不清。对于一个统帅来说,如何高效地指挥军队本身就是最简单实用的作战方法。”
刘儒。。。“对头。乖乖。我指挥自己家的两百人感觉游刃有余。七百人时,有些力不从心。现在两千人就感觉无从下手。”刘儒已经露了老底了,他就适合在几百人那里混。
“那需要我们先训练士兵识别击鼓,鸣金,还有各色旗子所代表的含义。让他们能在战场上统一协调的作战。”说这些时,荀攸想起唐朝李靖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历史上也没有记载什么奇巧谋略,仅是行军到那里就可攻城拔寨无往不利。
行军打仗,根本没有那么多计谋的,一个字莽就成了。
再是要考虑军费的问题。荀攸整理期间所有的账目,除了前期的招募士兵,给他们买铠甲,兵器外,还有后期的发粮,发兵饷,养马。
荀攸拨弄了下算盘,“一百人军费百金。千余人就是日费千金。”他们名义上是两千人,除去那些后勤,运兵粮的还有一些文职人员,真正可以打仗的也就一千九百多人。
刘儒一拍胸口,“小爷我有的是钱。”
荀攸虽然在噼里啪啦打着算盘,也不忘忙里偷闲地拆穿他,“别逞强了。你拿给我的钱越来越少了。”
“我在族人那里募了一部分。不过按现在的花费只能够用一个月的。我族里人向来清贫,没有金钱观念,基本没什么余钱。而且他们也要活命。”荀攸撕了张纸给他。
刘儒看了眼,好嘛是日常开支明细表。合着外面这些兵都是讨债鬼。
刘儒沾了沾口水,把纸沾到了自己面门上,跟个僵尸一样,“我再去催催我爹。不知道怎么回事,我爹死活不拔毛了。”
“别太难为老人家了。你看我都没有父母。好好珍惜嘛。”
好端端的乖乖提这个干嘛?是不是伤心了。刘儒凑到荀攸跟前说:“来乖乖,我给你表演个手艺。”话一落,刘儒就开始疯狂点头,带着面门上的纸也一跳一跳的。
荀攸跟他商量,“要不我们试着打几场胜仗,争取一下颍川其他士族的力量?”
刘儒想起那些走路都踩脚掉鞋的士兵,估摸上了战场他们应该也是这副衰样。“乖乖。你是不是在开玩笑?”
荀攸当然自有办法,“这时候就需要用计谋了。我去寻找最好的伏击地点,规划行军路线。”
刘儒吸了吸鼻子,凑到荀攸跟前,“那乖乖,你是要想损招了?”荀攸一把推开他。
刘儒怕荀攸出意外,还给荀攸配了个保镖。名叫铁牛身材极高大,四肢粗壮有力,经常年劳作人晒得黑红黑红的。很普通的那种庄稼汉子,一笑露出口白牙,看起来憨得很。
刚一到地方荀攸想下马时,就发现铁牛蹲地上想接住自己。荀攸摆了摆手,示意不用,很熟练地翻身下马。
壮汉子看着旁边这个文文弱弱的小军师。挠了挠头,感觉一阵风都能把他吹走,实在是不知道怎么保护他才好。好半天他才憨笑着问荀攸,“军师。你说我该看哪里?”
荀攸正专心观察着地形。随口回他,“不需要。这群黄巾军的警惕性远没那么高。”
竟然没什么事。铁牛有些后悔刚才那么认真瞪周围动静了,整得现在眼睛都有些干了,就躺在了地上想小憩一会儿,待养足精神再保护军师。
不多时,就响起了他那愉快地胡噜声。荀攸听到动静不由得笑笑。停下手头的事,把自己毛绒绒的披风解下来,披他身上。
经过了好几日观察。荀攸已经掌握了黄巾军往返路线,制定出了最佳的埋伏地点。
一处山坡上。刘儒带领大军一冲而下,几日训练好像有了成效大军勉强是稳而不乱。黄巾军阵型割裂,如潮水般散开来。
刘儒纵马跃出军阵。身后红袍猎猎作响,手里马刀不断收割着人头,开出一条血路直逼中军大旗。
敌军指挥也没想到刘儒速度如此快。未等他反应过来。刀就挟着风而至,其势如雷霆,满耳都是那种破空响声。紧接着血溅出去老远,人头落地。
刘儒冲到这里时早就杀红了眼,又砍倒几个小兵。一把扯过一旁的中军大旗,把敌军指挥的人头挂上面高高举起,“给我继续杀。他们完了。”
夜色如浓墨勾勒,刘儒马蹄下踏着无数死尸,不知道是汗还是血沾透他的衣服,不断从他身上滴落下来。手中还举着旗子长啸,散着惊天的杀意,人皆不敢近前。所谓阎罗王也就如他这样吧。
敌军见自家指挥已灭,开始四散溃逃,一群乌合之众任凭追击,连还手之力都没有。
荀攸默默观察着战场局势,最后下令鸣金收兵。黄巾军死得不多,倒是逃了一堆。他们开始打扫战场,把黄巾军的粮草,劫夺的东西一一带走。
刘儒倦极了,直接倒在了荀攸跟前。马是个有灵性的,啸了几声想提醒他起来,见刘儒还没动静又用头拱了拱。荀攸很是无奈地拍了拍马头,“好孩子。别急他只是累了。”
没想到这个马似是很厌恶生人靠近,打了个响鼻,凶狠地嘶鸣起来。看样子要拿脚踩荀攸。
这样大的动静,终于让刘儒醒过来。他抬起头来,有气无力地来了一句,“乖乖,你夸我的马是几个意思,都不夸我?”
荀攸冲他挑眉,“难道也夸你是好孩子?”
刘儒知道自己的马性子挺烈的,不是谁也能碰。他只好勉力从地上爬起来,拽过马绳。
不一会儿,刘儒就撑不住了,把头搁到荀攸肩膀上。就这样他这副德行的,还能开玩笑,“还有摸我一下嘛。乖乖。”
“乖乖。别动让我靠一会儿。我起码杀了有几百个。比他们那些人加起来都多。”
就这样荀攸靠着埋伏放冷箭,攻打小股的黄巾军,差不多都是胜仗。拿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知识打这群黄巾文盲,还不是小菜一碟。
荀攸本来想借几场胜利来获得颍川其他士族的支持来拥兵自重。可皇甫嵩领导的朝廷军日益强势,黄巾军被打击得渐露败态。朝廷军的出现让颍川士族有了更好的选择,直接打乱了荀攸的计划。
在荀攸的认知里,历史上的农民起义没几个成功的,黄巾军应该很快就可以被镇压。朝廷还有像皇甫嵩这样有能力的大将,貌似还能支撑一段时间。这个时候就应该去投靠皇甫嵩,还能得器重,日后更可得他推荐。
现在朝廷还解了党锢。荀攸又重新萌生了当官的想法。
还遇到了同样在颍川起兵的曹操。
探路的来报,发现前面大概有几千骑,人数看不清。
刘儒在三军里高声吹牛,“切,区区几千骑有何可惧?且看我破他。”心里清楚,怕是不能。人家只轻骑就有几千,步兵啥的加一起怕不是会有上万。
私底下刘儒拽着荀攸小声求救,“我咋觉得我们不行?要不你给我想个阴招。”
荀攸不觉皱眉道,“糊涂。你何时见过哪个黄巾军有了大规模马匹的?应该也是抵抗黄巾军的义士。”
刘儒还是担心。小声嘀咕,“那他们会不会以为我们是黄巾军?”
荀攸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
为避免祸端,荀攸独自引马上前。
这段时间荀攸见过的军队,不过就是那些流民组成的黄巾军,和刘儒手底下的那几个歪瓜裂枣。
他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个时代的正规军。曾在书上看到望气之说,就是说王者之师处有龙气。只觉可笑,今日才知,也不是子虚乌有。
有的军队真就看一眼知道差距。黑压压随路行进,远远一看盘旋若龙,近些只看军队严整得很。
呼啦啦,旌旗招展。乌泱泱,骑下卷起尘沙。当真是黑云压城城欲摧,走进时隐有气浪冲面而来。那种震撼感真的难以言表。
很快走在前面探路的小兵骑着马就过来了,问荀攸是何人。
荀攸开口自报家门,“颍川荀氏荀攸。”荀攸五官稚嫩得很,广袖长衫下更显得瘦小,不禁使人侧目。
随着来小兵,来到中军,坐着个将军,着铠甲,自有一番气度浑身虎狼之气,脸上有那种深深的城府感。
刚一见面将军就是一抱拳,“在下校尉曹操。原来同是抵抗黄巾的义士啊。”
还慷慨得很,“若是需要粮食辎重尽管去取。”
话一出,荀攸整个人都是懵的。曹操。。。
看出荀攸有话想说,可曹操还有军务在身,冲着还僵在原地的荀攸,行了个礼,就带着他的队伍浩浩荡荡地走了。
看着曹操领着大军擦肩而过。荀攸呆立在原地。
这个人就是曹操啊。那现在应该是东汉末年,三国时代。。。。可笑,自己在这里生活了那么久才知道。
荀攸没多少三国时期的记忆。就知道个董卓戏貂蝉。三分魏蜀吴,只模糊知道个他们的名字,曹操,孙权,刘备。别的都不知道了。
可他知道三国归晋,五胡乱华,还知道中华上下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