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灵二帝时期朝廷奢靡之风盛行,国库不足以支持帝王如此铺张浪费,于是多余的钱币都被官员一级一级从底层人民剥削出来,时间一长因此破产失去住所的流民数不胜数。流民没了户籍进不了城,他们带着家中所有人迁居城外,在城外不远的村落里落脚或是直接深入荒山野岭叫那些收税的官员找不到痕迹。
所以在深山老林处碰见人烟不是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
萧佚郭嘉带着萧平进入村庄的时候也被村民怀疑过来历,直到他们说自己是被下邳国国相笮融迫害而来的,村民才放下戒心。仔细一打听,萧佚发现这村中的人大部分来自下邳琅琊二郡,自琅琊而来的多是家中破产,而下邳来的不是因为家中信奉道教被迫害就是笮融强征家中青铜用具,不堪其掠夺趁夜奔逃出来的。
对于一样遭到笮融迫害的萧佚三人村民接纳的速度挺快的,他们抱着热心与善意借出村中空置的房屋,还准备了饱腹的食物给他们。
他们在这个村落里度过了平安的一夜。
次日萧佚去村落外面看看是否还有追兵,郭嘉留在屋中照顾身体还没好的萧平,虽然经过昨日那一天的奔波他的病情又反复了,但是郭嘉自己不是一个能闲得住的人,坐在屋门口和偶尔路过的村民聊上几句,聊得最久的还是屋对面那个名叫阿亮的男孩的弟弟。
那个男孩的弟弟看起来与萧平一般大,郭嘉和萧平相处这么多年有了经验,三言两语就从对方口中套出来许多事情。弟弟名叫诸葛均,是琅琊阳都人,母亲早逝父亲也在不久前病逝,父亲去世后族中亲戚欺他家中无成年人,哥哥诸葛亮见情况不妙带着弟弟跑了出来。两兄弟原先打算南下去寻叔父诸葛玄,途中遭遇劫匪幸得村中人相救,哥哥诸葛亮决定在这里暂时居住,等叔父归来琅琊后再做打算。
两兄弟年纪小,之前为世家子弟没做过什么农活,许多田地上的事情他们都不懂,可这么在村中白吃白喝诸葛亮也不愿意,所以每日白天诸葛亮就跟在大人身后学习务农,诸葛均则是在村中帮忙看顾着同龄小孩,偶尔也会带着孩子认认字讲一些小故事。
村中人见两兄弟这般懂事,平日里对他们更加照顾。
诸葛均原先是要与往常那般和村中小孩子混在一起,结果和郭嘉聊上几句后套出了许多信息,还被对方口中的故事所吸引,和过来寻他的小孩子一起排排坐好听郭嘉转述自己看过的一些奇闻轶事。
“好厉害!”小孩拍着掌为故事惊呼,两眼亮晶晶地看着能讲出这么多动人心魄故事的郭嘉,“接下来呢?”
他们期待着故事的后续。
郭嘉没有继续说下去反而在这里留下一个钩子,“欲知后事如何,明天再来听吧。”因为出去务农的村民都回来了。
和他们一起回来的还有背着一箩筐草叶的萧佚。
一眼扫过去的郭嘉被萧佚的现状给惊呆了,他从未见过萧佚是这副衣衫不整的模样。只见平日不染尘埃的萧佚脱下外层的大袖,露出内层窄袖衣衫,下身的裙摆扎起,裤脚卷至膝盖上方,那双如皑皑白雪的靴子上糊了一层泥巴,无法识别原先的模样。
不止靴子就是萧佚双手和衣摆处都黏上了不少泥土,若不是束发上的青玉发饰还有些辨识度,郭嘉都快怀疑自己认错人了。
“清、清长?!”
萧佚回应了一声,他继续和身边农户探讨着如何能种出品质更好结果数目更多的粟,又回答了不少农户在种植方面的问题,等送走村中的农户后萧佚才有空去看郭嘉。
可惜此时的郭嘉已经整理好自己的表情,没再像一开始那般露出不雅的表情,又听了一耳朵萧佚在农桑之事上独特的见解,郭嘉好奇地问了一嘴,“清长还去农家求学过?”
那段时间确实东奔西跑的萧佚颔首,不止农家墨家,很长一段时间萧佚为了清楚记录各家学说,化用不同名字样貌和年龄拜入各家,一边学习各家知识一边将那些沉重的书简重新抄录成书籍收纳进了自己的书室。萧佚扭头对在一旁等候的男孩说道,“稍等一会,佚去将那本农桑书取出来。”
摘来的草叶被萧佚放在小院里。
在旁边的诸葛均小声地叫着男孩,“哥哥。”
男孩就是诸葛均的哥哥诸葛亮。**岁大的诸葛亮拍拍弟弟的肩膀,他恭敬有礼地朝萧佚一拱手,“麻烦先生,亮会好生珍惜此书,在一月之内抄录完归还先生。”
萧佚进屋去寻书。
留在外面的郭嘉又用同样的方法去逗弄诸葛亮,怎料诸葛亮不同于他的弟弟,为人谨慎有礼,回答也是斟酌再三不露丝毫内情,问得多了诸葛亮还能反过来套问郭嘉的话。一来二去的,两人从随意的闲聊变成了言语上的交锋,二人在这方面上谁也没赢,说了半天都是一堆寻常可见的废话。
郭嘉不由得对诸葛亮刮目相看,觉得这孩子垂髫之年就有如此缜密的思绪,日后定有大作为。
寻到书籍的萧佚出来,他看见诸葛均缩在诸葛亮的身后面露惊怕,诸葛亮和郭嘉二人跟说谜语似的东拉西扯,两个人谁都不肯服输。萧佚无奈扶额,他用手上的书籍轻拍郭嘉肩膀示意人收收自己的好胜心,再将书籍交予诸葛亮,“这本书里写了农桑的基本概况,里面也有众多前辈总结下来的各种作物特性,你回去好好研读想必可以帮上不少。”
“若是,”萧佚顿了顿,“还有什么不懂的或者想读的书籍都可以来找佚。”
“多谢先生。”诸葛亮接过书籍,他掂量着这本用纸张编纂而成的书籍,暗暗决定一定要好好爱惜。纸张造价这么贵,若是损坏一二以现在他的家底好像很难赔得起。
诸葛亮拿着书带着诸葛均回了自己的那间屋子,郭嘉收拾起地上的草席和萧佚一同进了屋。
坐于案几前的郭嘉食指轻敲几面,待萧佚重新给萧平整理好被角在案几对面落座后,郭嘉开口问道,“下邳郡中情况如何?”
“不太好。”萧佚摇首脸色有些凝重,“走前曾嘱咐过谒舍店家如实相告我等踪迹以全店中人性命,谁料那笮融手段残忍不讲道理,直接将谒舍店家全部下狱,在狱中严刑拷打逼其以店面做抵押。街头华元化大夫也受牵连,不过幸好大夫有些本领,已经自己逃离下邳目前不知所踪。”
听闻有这么多人受到牵连郭嘉神色沉重,敲击几面的食指慢了下来,有一下没一下的发出敲击之声,他在思考如何反击、如何一击必杀让笮融不得翻身。
萧佚也在思考,他不仅打算除掉这个血债深厚的笮融,而且计划将下邳中佛教的气焰最大程度的打压下去。
“我有一计!”
“我有一计!”
两人异口同声地说道。
目光如炬的二人都看见了对方眼中势在必行的坚定目光,萧佚轻笑一声,他抬手示意郭嘉先说。
“笮融所作所为定不会天衣无缝,陶恭祖性格刚直有大节,以他性格必会彻查此事。”郭嘉表情自信的在案几前说道,“据嘉所知,笮融督管下邳、彭城、广陵三地运粮,中饱私囊导致三地强征过度,这三地太守怕是早早在期待笮融落马,此事一出三地太守定会暗中推波助澜。”
萧佚接着郭嘉的话继续说,“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徐州境内散播传言,将笮融凶残暴虐之事编成歌谣在多地流传,推涨下邳城中百姓怒火。”
“笮融有官职时百姓也许不敢动手,当他的职位被撤的消息传出来,想要报仇或是替天行道的人可不少。”萧佚引用了《荀子》中的一句话,“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对于萧佚的想法郭嘉表示高度赞同,他用陶碗替代爵杯向萧佚一敬,“知我者,清长也。”
他们二人所想计策相同,这件事情让郭嘉高兴得恨不能痛饮三大白,但一想到之前因饮酒不顾惜身体惹得清长生气,郭嘉摁住了自己饮酒的**,假装碗中有酒痛饮了三碗。
计策已出,郭嘉又开始和萧佚商量如何实施这个计划,计划的实施过程并不难,可是郭嘉一想到笮融身边那位来历不明的禅师,他心忧这禅师会坏了他们二人的计策。若那禅师只是善于心计,郭嘉还是有信心与其智斗一番,偏偏说不准禅师同萧佚一般有奇特本领,会成为整场计划中难以预料的突发因素,郭嘉因此有些把握不准。
“不必担心。”萧佚出声安抚道,“我已经通知了他的老师来领人,这两天他就会被带走。”
当然萧佚没忘记厚此薄彼,顺便让道祖鸿钧看眼二清在哪里,最好能一起带回去别留在人间到处嚯嚯。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哀公》
明天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