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穿越后成为明君预备役 > 第4章 天生神力

[三国]穿越后成为明君预备役 第4章 天生神力

作者:醉酒花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5 22:45:12 来源:文学城

*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在皇帝老师不能肉身来到到身边的情况下,荀小兵根本不带怕的。

不光不怕,还振振有词。

“空有武力那叫莽夫,有勇有谋才是真英雄。”

李世民嘴角微抽,臭小子乳臭未干还想当真英雄?知道英雄俩字怎么写的吗?

好在李二陛下大人有大量不和小屁孩儿一般计较,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是好事,有自己的想法就按自己的想法做,撞上南墙知道回头就行,不然就算做成了也老是惦记。

荀晔假装没有看到林中异样,背好弓箭光明正大朝村口走去,警惕的同时还不忘分心和李二陛下讲他的计划。

他这不是怂,他是有自己的节奏。

贼兵不可能认识村里的每一个人,看他大大方方的进村肯定会觉得他就是本村的村民。

那几个人按兵不动,他能安然无恙抵达村中和村民报信。

那几个人要是跳出来拦路就更好办了,打不过还能跑不过?当他这几年白练的吗?他一个飞毛腿就跑进村喊救命。

义父莫急,帅气招式可以回去再学,他不在生死之间顿悟也能学到精髓。

等他学成出师,他就是这个时代的天策上将。

李世民扛着长枪飘在旁边,对小憨憨的愿景表示鼓励,“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他天生力大无穷,这臭小子的力气也没差哪儿去,只要肯好好学,和他一样入千军万马如无人之境不是梦。

就是胆气不行,还得练。

村口处,垂髫小儿蹦蹦跳跳的玩耍,大人们忙着清扫屋舍搭祭供桌,忽略不远处等着烧杀抢掠的贼兵也算气氛祥和。

临近年关,每天都有要忙活的事情都很多。

灶王爷升天是汇报工作,百姓送灶神会特意选又甜又黏的食物当贡品,希望能黏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到天上别说坏话,如此来祈求来年能过上好日子。

虽然糖和粮食都很珍贵,但是祭祀和别的事情不一样,而且仪式过后贡品还能收回来分着吃,所以很少有人在这上头省。

对最大的烦恼就是如何填饱肚子的百姓而言,祭灶祈福非常重要,一万个上心也不为过。

村口玩耍的小娃娃们看到生人都一脸警惕,其中一个腾腾腾跑回村里,不一会儿就有几个布衣荆钗的瘦小妇人跑出来将孩子们全部带走。

荀晔伸出尔康手,一个字都没来得及说,村口便只剩下他自己在风中凌乱。

李世民笑的促狭,“过来报信?”

得亏离那伙贼兵有一段距离,不然一眼就能看出来不对劲。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世道那么乱,我又背着弓箭,小娃娃们有警惕心是好事。”某人嘴硬不服软,没理也能辩三分,“刚才是没来得及开口,等我找到乡老里正和他们解释清楚,他们肯定夸我英雄出少年。”

李世民不置可否,让他赶紧进村找主事人好听人家夸“少年英雄从天而降拯救全村,不得了不得了真是不得了”。

荀晔:……

找就找!

他在颍川时经常和村里打交道,世上就没有他交涉不了的里正。

少年郎气鼓鼓的进村,看到里头的房宅门都虚掩着赶紧调整好表情。只要他表现的足够清澈,就能让村人对他放松警惕。

咚、咚、咚。

简陋的木门被敲响,院中妇人听到动静以为是邻居来借东西,抬头看到门后露出一张唇红齿白的少年脸庞着实愣了一下,“你是?”

虽然没有直接让他进去,但是好歹没和村口几位那样直接变脸关门。

荀晔靠刷脸得到说话的机会,当即表示有紧急之事想见里正,“您别紧张,我住在西山里,不是坏人。”

妇人知道西山最近多了不少别处逃来避难的人家,以为山里生活不便来借东西,于是放下手里的活儿带他去找里正,“今日祭灶,小郎怎么孤身出门?”

山路难走,就算男丁少也得给这小郎君找个伴儿,路上出现意外怎么办?

荀晔笑的软和,不着痕迹的朝旁边飘着的李二陛下眨眨眼睛,然后指着身上的弓箭回道,“我带着武器,山里的野兽伤不到我。”

“还是得小心些。”妇人叹了口气,没有再多说。

里正家离的不远,几句话的时间就到了,妇人帮忙引荐完就走了,留少年郎自己和里正交涉。

村里的里正干干瘦瘦的看不出具体年纪,但是看那满脸的沧桑也能看出年岁不小。

贼兵随时可能进村,事不宜迟,荀晔简单说了下他打哪儿来,然后便把有几个兵丁打扮的人守在村口的事情告诉里正。

他住在西边鸡洛山,今天本是出门打猎,不料路上遇到几个兵丁鬼鬼祟祟,一路暗中跟随才发现他们可能要进村做坏事。

“这、这可如何是好?”里正脸色大变,原地转了两圈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小郎,村口当真只有五人?”

这年头兵贼不分家,村口那几个家伙没进村还可以心存侥幸觉得他们在歇脚,等他们进村开始烧杀抢掠再防备就晚了。

荀晔点头,“只有五人,都配有环首刀,其中一人带着长戟。”

“小郎大恩,某代村民在此谢过。”里正行了一礼便匆匆回屋,很快,屋里三个妇人和两个五六岁的小娃娃都跑了出去,“村口有人,敲锣恐会打草惊蛇,只能出此下策。”

先让家人去通知各家,老人孩子躲屋里关好门,劳力带上趁手武器出来,不拘是钉耙、锄头还是棍子,手边有什么就拿什么。

近些年兵丁屠村的事情屡见不鲜,他是里正,不至于天真到觉得有士兵在村口守着会是歇脚。

五个士兵看着不多,但是五人都有兵器,依旧能对村子造成巨大的威胁。

他们村子只有六十多户人家,青壮都被朝廷募去当兵,留在家里的都是老弱妇孺。

就像他家,两个儿子在外生死不知,只有他和老妻带着儿媳孙儿生活。

荀晔看着里正匆忙召集村民,以为马上就能带着村中男丁大杀四方,然而等人到齐就傻眼了。

想象中的壮劳力一个没有,只有二十多个拿着锄头钉耙、和里正一样瘦的皮包骨头的妇人,连和他差不多大的少年郎都没有,除了妇人就只剩下个头还不到他腰间的小孩儿。

别说出去和披坚执锐的兵丁打了,就是风大一点他都担心把人吹倒。

李世民幽幽开口,“到处都在打仗,官府豪强招募不到足够的兵丁就会掠捕百姓,百姓当兵是强制还是自愿全看运气。”

很不幸,这个村子并没有那么好的运气。

老话说的好:贼来如梳,兵来如篦。

对百姓而言遇见兵比遇见贼更可怕。

经常有将领打完仗纵容士兵劫掠,一来是发泄情绪,二来是补充物资。更有甚者,招兵的之后直接讲好条件,当兵没有饷银,能抢多少就拿多少。

此法虽伤天和,但极能鼓舞士气。

李二陛下仗着其他人都看不到他也听不到他的声音,在他们家小憨憨头顶绕着圈儿的说,“密县在洛阳附近,你觉得这儿的村寨经历过多少次征兵募兵?”

朝廷派人募兵动不动就跑到千里之外,为什么?因为周边已经被“招募”干净没得“招”了。

杀良冒功也是有讲究的,大部队杀良冒功不在乎村里有多少人,五个人凑在一起想杀良冒功肯定会提前探查村里的情况。

动动那不怎么灵巧的脑袋瓜,如果村里青壮多,区区五个贼兵敢挑这里动手吗?

臭小子虽然不是锦衣玉食长大,但也从未短过吃穿,更没受过颠沛流离的苦,这辈子受过最大的惊吓可能就是见到他们几个阿飘。

荀氏再怎么受党锢牵连也还是世族,只要没有彻底撕破脸就只有他们招兵买马主动投奔的份儿,没有别人强征到他们头上的道理。

没有见识过真正的乱世,自然想象不到战火天灾之下民不聊生意味着什么。

这个村子只是开始,随着战祸蔓延,将来他们会看到更多。

饥不得食,寒不得衣,生灵涂炭,满目疮痍。

济世救民不是喊几句口号那么简单,得心里有团火一直烧着,要清醒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李二陛下有很多话想说,但是想想又觉得没有必要。孩子总是不听劝的,说的再多也不如亲身经历效果好。

吃过亏挨过打,然后才能沉下心思考这条路到底该怎么走。

就像现在,臭小子沉没沉下心不清楚,心里的火气肯定烧的特别旺。

荀晔确实又气又难受,他以为这个村子和老家的村子差不多,早知道情况是这样他就不进村了。

一打五就一打五,有阿飘陛下看着还能打死他不成?

少年郎握紧拳头,让里正先别行动,等他探探那几个贼兵的深浅再说。

里正:???

“小郎?危险啊小郎!”

里正大惊,他们村里人少战力弱不假,可他也没想让好心来报信的少年郎替他们去送死。

听说前不久搬到西山的都是当地的殷实人家,小郎君鲜眉亮眼衣着整齐,一看就是家里宠着长大的,这要是出事了他就是十条命也不够赔。

荀晔对里正的阻拦充耳不闻,闷声不吭大步往村口走,一边走一边懊恼刚才进村的选择。

他要是在外头把那几个贼兵解决了,村里人哪还会像现在这样担惊受怕?

荀阿牞,你糊涂啊!

李二陛下再次祭出长枪,“像刚才说的那样,先抢长戟,不会用没关系,看我怎么打一样能打他们个落花流水。”

小憨憨胆气忽大忽小,习武的天赋却是不俗。

在山里试他本事的时候他就发现了,他使过的招式这小子下一瞬就能模仿。

只要动作复刻的到位,怎么着也能发挥出六七成的威力。

若非如此,他也不敢让从来没碰过枪剑戟的傻小子上来就和贼兵打。

荀晔咬牙切齿的应道,“好!”

有超级六边形战士李二陛下手把手教导,他肯定能把对面的家伙揍的哭爹喊娘。

也是出来的巧,他刚到村口的小道上就和那五个要进村的贼兵打了个照面。

得,连一丢丢冤枉的可能都没有。

几个人已经将整个村子当做待宰肥肉,看到有人出来当即狞笑着举起手里的环首刀。跑是跑不掉的,乖乖给他们当军功吧。

万万没想到迎面撞上的布衣少年根本没打算跑,反而加快脚步上来就是一个飞踢。

荀晔这会儿只顾得生气了完全顾不上害怕,他也不知道他气什么,反正就是生气。

让你们烧杀抢掠!让你们打家劫舍!让你们欺负百姓!

都给老子死!!!

手持长戟的士兵来不及反应便身体腾空,只觉得一股巨力击中腹部,剧痛瞬间传遍全身,然后重重砸在村口那棵叶子全部掉光的老树上。

其他四人被这突来的变故吓了一跳,正要举刀反击,长戟已经带着凌厉的攻势冲到眼前,随后几个人全部步了刚才那位的后尘。

眨眼间横扫一大片的少年郎单手执戟,抬脚踩住离他最近的一个,然后长呼一口气。

爽了。

李世民:???

刚还凶神恶煞的贼兵全都面目扭曲的满地哀嚎,他们家小憨憨逆着光踩在贼兵身上,看上去比无恶不作的贼匪还凶。

等等,这还用得上他吗?

荀晔将长戟倒过来扎进地里,等上头的热血被冷风吹走,反应过来自个儿刚才一打五大获全胜后倒吸一口凉气,赶紧搓着胳膊从贼兵身上跳下来。

“感谢义父战神之光的笼罩!”

“义父万岁!”

守护阿飘:……

有没有可能,你那叫怒壮怂人胆?

李二陛下无语的再次收回长枪,感觉自己像是来拖后腿的。

不远处,里正和拿着锄头钉耙的妇人们目瞪口呆,直到荀晔喊他们拿绳子才如梦初醒。

兵丁不好惹,是得拿绳子捆起来。

五个身着甲衣的士兵被堵上嘴捆的结结实实,里正和村人对路见不平的英勇少年千恩万谢,夸的小英雄本人都开始不好意思了。

嘿嘿,继续夸继续夸,不要停。

不过危机虽然解除,事情却没有结束,村里没法处置这几个贼兵。

“送官?”荀晔搓搓下巴,“这儿离县城好像有点远。”

不光有点远,还不一定能让这几个人受到惩罚。要是这几个人逃脱处罚后怀恨在心卷土重来,他们的麻烦就更大了。

里正犹豫片刻,然后小声说道,“昨日村人出去捡柴,发现河边驻扎了一支军队。营门处围有鹿砦,想必不会立刻就走。”

荀晔不太放心,“安全吗?”

经过李二陛下无死角全方位立体环绕式的播放,他现在感觉当兵的没一个好东西。

里正也不敢保证军营一定安全,将这些贼兵送去官府可能无济于事,将他们送去军营好像更可能被他们逃脱。

荀晔皱紧眉头,下意识看向旁边的守护阿飘。

——干爹,人捆了,现在怎么处理?

李世民摸摸鼻子,没敢说他最开始的想法是将这几个作恶的贼兵处死然后随便挖个坑埋了。

这等宵小能有个坑埋已经很不错了,要他动手就直接曝尸荒野,还省了挖坑的力气。

好吧,他反思,教孩子要循序渐进,不能上来就血渍呼啦。

就在荀晔和里正对着愁的时候,几辆牛车出现在远处的官道上。

整个村子都在官道一侧,官道并没有延伸到村里,不过不知道为什么,为首的那辆牛车竟然下了官道朝村口驶来。

天冷的厉害,车厢盖的严严实实,丝毫看不出里面是什么情况。

里正的表情越发愁苦,他们村人少,大伙儿都穷的叮当响,谁家都没有用得起牛车的阔亲戚,这又是闹的哪一出?

牛车在村口停稳当,一只修长瘦削的手掀开车帘,神色恹恹的青年文士探出身子,看到地上捆的结结实实的士兵顿了一下,然后假装什么都没有看到,缓缓开口问道,“请问此地可是鸡洛山?”

里正小心的打量来者,躬着身子格外谨慎,“鸡洛山在西边儿,郎君找错地方了。”

“多谢老伯。”略带病容的年轻文士拱手道谢,谢完之后却没有让车夫调转车头,而是慢吞吞从车上下来,“阿牞侄儿,见到叔父为何不打招呼?”

阿牛([问号]):我叔?家谱上没这个叔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天生神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