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穿到荆襄名士圈的我主公在哪里啊? > 第24章 难民

[三国]穿到荆襄名士圈的我主公在哪里啊? 第24章 难民

作者:夷风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01 21:58:51 来源:文学城

第一批难民涌入襄阳了。

黄家庄地处樊城以南,襄阳城以北,南下而来的流民还没来得及涌入城内,就被黄家庄收拢住了。

与此同时,黄月英拜托了张仲景在黄家庄暂住一月,以防流民中有疫病发生,无医可看无药可救,张仲景也欣然应允。

难民的数量没有想象中多,行状也没有特别悲惨,应是北方的仗正在一场一场地打,如今还在彼此试探。

黄月英一边安排健康的、排除疫病的难民加入建房建工厂的事业中——好给他们合理派粮食,一边询问他们知不知道北方具体的情况。

难民们一边干活一边说:“吾等听说,董太师和袁将军如今正在河南郡集结大军,周边的郡县都······”

都要被搜刮一番粮草。

黄月英沉默片刻,这时的军队打仗,物资消耗不就是靠掠夺,不然朝廷哪里有钱粮。

这十几路诸侯也不过是名声好听一点,从所属阵地强征强收罢了,最好的也不过是和士族商人合作,从中取粮,但想来这样能收的粮草也多不到哪里去。

还没等黄月英想清楚,就听说,荆州刺史王叡被顺路北上的孙坚给杀了。

黄月英:?

黄义去长沙郡去的巧,正好赶上孙坚出发,他把印信呈递,孙太守没多说什么,就让黄家在不为难庶民的情况下可以自专,他则赶着去杀董卓。

话说得可真霸气啊!

黄义的信传来的当天,黄月英信还没看完,就听到了王叡身死的消息,和她爹在书房里面面相觑。

而孙坚为什么要杀王叡呢?

你一个长沙郡太守,凭什么杀荆州刺史呢?

这事得分两个维度看,从大面上讲——

黄承彦肯定地说:“袁公路想要荆州,荆州刺史不死,他就无法筹谋,孙坚依附于袁术,自然是听命于他,矫旨构陷不在话下。”

如今的世道,只要有兵,官位尊卑已经什么也不是了。

而从小事上说,“听说孙文台记恨王叡怠慢他······”

孙坚出身微寒,也正是因此,明明一身胆才还要依附袁术,这样的人,平生最恨他人看不起他,听闻士族出身的王叡接见孙坚多次无礼,孙太守怀恨在心,才会明知旨意有假的情况下,还顺水推舟把人杀了。

柳廷话才说完,屋子里的众人都看着黄承彦,除了不明所以的杨虑小朋友。

黄承彦:······

这祸事,基本就是另一个版本的张虎、陈生案啊!只除了这两个人没有孙坚的能力和骨气。

黄承彦有些许不自在,且他理由很充分:“我当初可没有故意怠慢他们······”

嗯,是啊是啊,虽然你确实是看不起他们,但你根本没见到他们呢。

问题就是,真让你见了,说不定就会真“怠慢”了!

黄月英叹气:“阿父,你长点心吧!”

黄承彦气结,你瞧瞧这说的什么话!结果抬头就看见屋里的人都点头,就是杨小虑,不知道为什么,都跟着点头了。

“真是反了天了······”

黄承彦气的在三月的天气里用扇子给自己扇风。

“话说如今,是不是可以养蚕了?”黄月英才不理她爹呢,她爹这个脾气,再惯下去就要上天了。

一旁的黄安回:“回女郎,桑树都抽了芽,清明前后就可以育蚕种了。”

黄月英想了想:“去年留的蚕种够吗?今年咱们要扩大产量,桑叶不够也要多买,明年咱们也要多种桑树了。”

黄安笑答:“女郎放心,安都安排好了。”

黄月英竖起大拇指——真不错,全能型总助非你莫属,想想又说:“我那有一本养桑指南,一会儿让秋罗拿给你。”

黄安笑着点点头,如今黄家庄对女郎不时的怪言怪状已经见怪不怪了。

“阿父,我想让宋立带着剩余的部曲出去找矿。”黄月英打了个岔又回来问她爹了,就算只是一会会儿,能消多少气是多少。

黄承彦本不欲理会她,家里唯一一个尊师重道的孩子眼看着就要被黄月英教坏了,虽然他是打定主意教不来一个有理有节的当时君子,但品德能力什么的另说,这都不尊敬他了怎么行!

正打算把杨虑带回自己身边养呢,就听见黄月英问矿,黄承彦疑惑:“你想找什么矿?襄阳怎会有?”

黄月英掏出一本书,一边翻一边回:“有哦······铝矿,铜矿,铁矿,金红石矿,白云岩矿,花岗岩矿,石灰岩矿······”

“停!”

黄承彦被黄月英念叨的头疼,抬起手打断。

但黄月英一意孤行,指着书上的字继续念:“磷矿,硫铁矿,煤矿,粘土矿,砂岩矿,石英岩矿,重晶石矿,都有哦。”

说完了,她还补充道:“其实也不多,襄阳的矿产确实还是挺匮乏的······”

黄承彦哽住,你管这叫匮乏,整个襄阳要是有这么多矿产还能留到今天?

这些年来,大汉近三十处大大小小的铸币铜矿,从没听说襄阳有啊……

黄月英看出了黄承彦的怀疑,她把书举起,将襄阳市的那一页抬到黄承彦的眼前,毫不迟疑地说:

“有肯定是有的,只不过不知道具体的方位……”

这书里写的是后来21世纪成立的各个矿产公司的名字,什么襄阳城灵泉寺煤矿什么的。很多地名也不知道是汉代以后历史演变的还是现在就有的,不过……

黄月英:“应该可以凭借这些名字打听一二,就是······”

“找到以后,可能还存在开矿难度的问题······”

要是在地下几百米这样的,那还是回去做做梦吧。

黄月英:“不过,先找找总是好的。”

黄承彦盯着看了会儿黄月英拿出来的书,倒是点了点头,又问:

“如何找矿,宋立几个恐怕不行,不得寻几个老师傅······”

“哦······”黄月英一副“姐都拿捏了”的姿态掏出另一本书。

“这有几个土法制作的简易探测仪器,还有总结下来的寻矿方法······”

黄承彦:“······”

黄承彦:“那你来问我做什么?”

黄月英犹豫了一下又理直气壮的:“我是想问,咱们这找到了矿,是不是得小心不让人知道啊,黄家是不是守不住啊?”

黄承彦:“······”

行,原来是过来质疑她亲爹的根基的,问题是,他确实很憋屈地回道:

“先不要让城里的杨、宋、史几家知道,且看一下张、陈二人下场如何再说。”

走不走关系的,也得看看县令是谁啊,如今襄阳有个什么县令!

“哦。”

黄月英平平淡淡的一句,噎了黄承彦半天,他这心高气傲的性情,自己在这气得郁卒。

最后黄月英要出去盯进度的时候还上赶着补上一句:“其实,阿父你要是能找到老师傅就更好了,我不怕人……”

“出去!”

“好嘞~”

脾气好差的!

黄月英腹诽着走掉,不知道的是,她前脚刚走,她这位亲爱的老父亲就以一种“上辈子恶贯满盈这辈子生女月英”“这都是他纵情教女应得的的报应”这样的心情写信找人去了。

黄月英刚走出门外,张仲景就在门口等着她,她赶紧收起不正经的样子,端端正正地问:“张大师怎么了?”

张仲景每次听到“大师”两个字都惭愧,但黄家小主坚持,他几次推脱,黄家主都不愿改,他也只好就这么受了,如今竟然也习惯了。

张仲景找黄家主,还是一半是为他现在照顾的流民,一半是为前次提到的所谓“医院”。

如今这批流民身上并没有受太重的伤,只是一路颠簸,吃住既简陋又脏污,于是生了些许黄家主提到的“感染”类的病症,这类病,药物并不好用,最好的方法还是吃住都精细些,靠自身慢慢调养。

黄家主既收拢了他们,又每日自费伙食让他们建房,听说新建的房屋一大半还是为了收拢接下来不断南下的流民,乃真正的为国为民仁心慈肠。

但个别的一些病患,其难处又和组建作为“医院”合到了同一处。

因为——

“药材不够?”

张仲景点头道:“黄家······月英不知,我等行医总是四处游历,即不是为了奇货可居让人不好寻到,也并非全是为了集百家所长精进自身……”

说到这里张仲景不免叹气:“实在是各地的药材都只在各地产出,有时便是有对症的方子,找不到药也是眼睁睁看着病人痛苦。”

“便是本地的药,也不是时时都有的,要看有没有山民进山采回来,药材短缺,不若我们自己上山去采药了。”

“采药?”

黄月英愣了一下:“所以张大师,你们的药都是野生的?”

张仲景奇怪于月英的问题:“自然是,这······”

不上山采药,哪里来的药材?

张仲景直言:“这个所谓‘医院’恐不好建成也是难在此处,月英你想法是好的······”

黄月英懂了,哦,对哦,中国古代是不是医药不分家的?

看病的钱都是算在药材里,实际为医术付的诊金大部分都在药材费上,毕竟开了方子没有药也没有用啊,后世的医疗体制改革好像也是在将这两者进行分离的。

所以,黄月英疑惑道:“那不能试试产业化养殖吗?”

“野生的药材,不好得是一方面,生长在不同的环境里,有效的药物含量也可能千差万别吧,这样的话,固定的方子不就很难对症了吗?”

正是这个道理,所以好医难得,真正能够根据药材气味、形状、年份估计其药效从而调整药方的医者,那得是多少年的积累求证啊。

但是……

“产业化养殖……”张仲景疑惑地喃喃出声,突然觉得醍醐灌顶!

黄月英:“用同样的土壤、日照、温湿度条件培育出一批量的药材,药效上总不会差太多了吧。”

至于生长条件——

黄月英摸着下巴脑洞大开:“可能需要大棚,襄阳的日照条件还可以,温湿度找山的南北面控制一下,多建几个养殖基地?”

塑料暂时没有,可以用纸先试试?

菖蒲他们好像研制出更薄的纸了,第一次看见这东西的时候,黄月英就跟第一次在博物馆看到汉代薄如蝉翼的纱衣一样惊讶。

很难相信,他们是怎么用这种科技水平实现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