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方夏和郭嘉离开刘辟家的时候,黄巾军又进行了一次试探性的攻城。
管亥本来都要断粮了,若不是周仓虽然自己也饿着,但是十分义气的支撑了他一波,根本都无法坚持到谯郡,但是周仓那边也是一大堆人张口等食物,在粮食不够的情况下,他必然只能选择战争。
虽然黄巾军之中没有智囊,智商稍微突出点的只有管亥这个头领,但是管亥智力不高,却也是知道,军中粮草已经告罄,自己支撑不了多久的。正好谯郡这边态度似乎非常软弱,那么他们再接再厉,吓对方一下,顺便甩几具尸体,这么一来也可以省点粮食。
若是运气好点,直接打入谯郡之中,那一切都是予取予求了,根本不用再提什么谈判。本来管亥是有牺牲三分之一人的觉悟,尤其是一些老幼妇孺,这些人嘴巴张的大,但是关键的贡献又是一点都没有,只要死一些人,日后打发人也有了基础。
不过梁习为人沉稳,及时指挥卫兵应对,而且黄巾匆忙而来,附近又早被方夏坚壁清野,人畜皆无,甚至连草木都极少,就地伐木做攻城器械都是难事儿,只能靠人命去堆,因此死了不少人,也没有登上谯郡并不高大的城防。
方夏收到消息,本来打算再去现场督战,但郭嘉笑着说:“有子虞在,定然无忧,主公不必奔波了。”他其实话语未尽,剩下那一句,自然便是方夏并无丝毫勇力,纵使去了,倒要让人分心保护,反而不美。
但是作为一个聪明人,郭嘉当然不会把话说透彻,说的太透了,没别的缺点,但方夏很可能会揍他。虽然方夏武力值不算高,若是上了战场,恐怕连个二流的将帅都打不过,不过至少收拾他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其实,方夏一直想揍自己这一点,郭嘉早就看出来了,他当然是不会给她任何机会的。凭借天生的,出色的转移话题的能力,只需要说起正事儿,自然不愁方夏再揪着这点不放。
郭嘉一向看人很准,哪怕之前与梁习素未谋面,如今也只有一面之缘,但他对梁习颇为信心,甚至比对许褚的信心还高。许褚虽然功夫了得,但归根究底,就是有个小聪明的莽汉,仗着武力威慑,或许可以得一时之静,但必然长久不得。
而且许褚这样的人,涉及自身利益的小聪明有些,但真正的智慧,却是没什么的,让他上战场,最多只能当勇将斗阵,若是指挥军队,只需得一两个谋士,就能算计的他找不到北。许褚不走,郭嘉都要想办法弄掉他手上的军权,换人指挥,他回去许家坞堡,倒是正合心意。
相比之下,梁习有勇有谋,虽然都算不得极上等,但若是雕琢一番,当有大帅之风。不是郭嘉小看黄巾,从天公、地公、人公三位头领行事儿来看,就知道黄巾里面没什么智谋之士了,不然也不至于败亡的如此之快,管亥又只是其中一个分裂山头的小头目,聚众啸野,不足为虑。
方夏并不知道郭嘉想了那么多,但也知道,这人的话绝对不能简单地听,得顺着,倒着,甚至打乱顺序重新组合着来听。她思考了一下,道:“主将身先士卒,下属必然竭力相随,我虽无百人敌之能,到底也是一军主帅,若是去了,必然能够激励士气。”
郭嘉神色认真了些,他看了方夏一眼,才道:“主公所言甚是。”说罢,他道:“不过,嘉倒是有一个想法,可比此番守城重些,主公可有闲一听?”作为一个一向不坦诚的人,这一次郭嘉似乎显得格外的坦诚。
话都说到这个地步,方夏点头,道:“好吧,我们走。”
方夏无法亲自去,即使去了她没有指挥守城战的本事儿,只能寄希望于梁习真的像郭嘉说的那么给力了。
不过,直到两人回到谯郡太守府所在,还没有坏消息传来,方夏到底松了一口气。
郭嘉拉着钟繇,邀他一起议事。
“元常,嘉与主公有事儿相商,同去同去。”
钟繇与荀彧关系尚可,毕竟两人都是世家子弟,与陈群也有些交流,只是不深,与郭嘉倒是真的没什么关系,他小声道:“奉孝,君子相交,拉拉扯扯,成何体统?”而且如今还有谯郡原本太守府的人在,这么着不是给主公丢人了?
郭嘉却不在意,但因为体弱,拽不动钟繇,只得自己一人先去。
方夏与钟繇紧随其后。
三个人坐在屋中,之前郭嘉道三策之中,无论上策还是中策,都需要刘辟助一臂之力。现在搞定了刘辟,他明天就会来报道,郭嘉也不再装神秘,终于说起了,他之前三策之中,最后没有点透的上策。
这就到了郭嘉发挥的时间了。
他原本病怏怏的,清减瘦削,看着没几两肉,仿佛风一吹就倒,可是说到谋略,却自有一股慑人的风采。
上策其实说透了,非常简单,便是劝降。
郭嘉觉得,打退黄巾不算本事儿,得收编了黄巾,那么这些人就会成为方夏管理豫州,甚至称霸天下的资本。当然,这个劝降的人选,自然只有刘辟了。至于话怎么说,该做些什么,这就是他这个谋士应该考虑的了。
管亥性子其实很好琢磨,是个硬骨头,乍一看软硬不吃,但实际上,却并非油盐不进,还是听得进去话的,从周仓劝他改道谯郡就可以看得出来,而周仓的仇恨也是针对许家,针对那些豪族,却并非整个谯郡。
也就是说,两边的仇恨,并没有想的那么大。
这就是收编黄巾的前提。
而管亥当然不会轻易就范,但是若他攻不下谯郡,粮草的问题迫在眉睫,已经不容许他再想别的办法了,比如向着许昌进军,而许昌其实一穷二白,方夏发手下粮饷,还是打秋风来的,根本没粮让管亥抢,至于原路返回,再打徐州甚至北海,那更是无稽之谈。
只要先让刘辟在管亥心中种下一个种子,走投无路的时候,他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手下那些黄巾弟兄考虑,这才是管亥最大的软肋。他是一个很亲民的将领,而是单自己想要荣华富贵,早就成了,根本不会落到如今地步。
而貂蝉之名,整个大汉,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又是就近,管亥投靠的几率,就会变得很大。
郭嘉虽然谋略如天马行空,但其实很少解释,都是一脸神秘,表示听我的,你们这么做就行了,此番这么解释一通,顿时有些口干舌燥的,转脸便是一副无赖模样,找方夏要水喝,画风转变的浑然天成。
方夏全神贯注的听着,本来都有些目瞪口呆了,郭嘉来这么一出,她顿时回神。
因为这里就他们三个,没有旁人,方夏只得起身,给郭嘉倒了一杯。
钟繇慢了一步,只能摇头。
郭嘉挑剔了一句不是酒,见方夏看他眼光不客气了,这才撇撇嘴灌了下去。心中也是知道的,虽然方夏没说什么,但是他身体本来就不好,还这么冒险从许昌跑到谯郡,方夏不压着他回去或者喝药已经是极为不错的了。
他们这么一番商讨,时间便很快的过去了。
这么久的时间,一直没有人来打扰,而战争的时候,没有消息,其实就是好消息。
在天色转暗的时候,管亥仍然半点便宜都没有占到。黄巾本来战斗力就有限,而且大部分都是贫苦百姓,患有夜盲之症,到了夜晚一片雾蒙,更是什么都看不清楚,本来攻城就很吃亏,在这样的情况下攻城,那就跟送死没什么区别。
如此一来,管亥无奈之下,只能退兵。黄巾粮草剩余微末,好在攻城死了些人,又借助战争转移了注意力,人力疲乏,并没有造成动乱,最后勉强找人生火做饭,分食最后一点食物,微微垫了垫肚子,便就地睡去了。
梁习这才下了城头,亲自回来跟方夏复命。
“习不负貂蝉大人所托。”
方夏见他一身战火,甚至左臂还被流箭擦到,亲自替他重新包扎,道:“子虞,辛苦你了,我对内政还能有些见解,这守城之术,实在是一窍不通,全拜托你了。”
梁习脸上涨红,这完全是激动地。
毕竟要说礼贤下士,这一点各路诸侯,还真没有谁比方夏做得好,而且她名声又是开了挂的,自然不可与旁人同论。而且古人就吃这一套,哪怕是作秀,只要有本事儿做一辈子的秀,人家也是吃的。
更何况,方夏一直觉得,她就是一个万年游戏宅妹子,对于如今时代的了解,除了来自貂蝉那一点可怜的记忆,部分对游戏对历史进程的了解,大部分的知识甚至还比不过这些古人,要不是开了挂,估计早就被玩死了。
因此,根本不会存在什么,因为自己身份高,而看不起别的出身低的人的想法。
这种优势,其实是非常大的。
哪怕袁家四世三公,袁绍借助诸侯讨董盟主一职,狠狠刷了一波声望,引得无数名士、有才之辈来投,但是他说是礼贤下士,但是事实上简直把眼高于顶写在脸上了,若非相貌长得好,再加上名气极大,想要见到袁绍一面都不容易。
所以袁绍虽然表现出来了礼贤下士的一面,但是大部分去投靠他之后,都觉得传言实在是夸张了,未免有些不实。求贤倒是真的,不管是谁来,只要来就愿意接收,只是待遇奇差,一顶帐篷就给打发了,他们来投靠是希望展露抱负的,又不是来蹭吃蹭喝的,这么一来当然有人不满。
这么一传十十传百下来,大家都会觉得,哦,袁绍说是求才,可他那样子,一看就是觉得贤才已经够了啊,每一个人当然都不会觉得,自己就比袁绍帐下所谓的贤才差,只不过晚来一步,就要一直坐冷板凳,不能施展抱负,那何必呢?还不如不去。
而曹操倒是一个礼贤下士的,而且也借助诸侯讨董刷了一波声望,作为唯一对董卓军造成了实质伤害的,也算得上是个人杰了。只是他的出身不好,跟宦官有些关系,而汉朝末年,党锢之祸发生,宦官乱政,因此上到士族,下到普通读书人,他们对宦官的态度都不好。
虽然曹操不是宦官,但是受到祖辈影响,别人评价他的时候,免不了要来一句阉党之后,因此,许多名门宁可不出仕,也不愿意选择曹操。倒是郭嘉这样的寒门,若不出方夏中途杀出,他现在应该已经去了。
这种情况,直到后来荀彧代表世家出仕曹操,并且在曹操抱怨贤能不够的情况下,摸了摸口袋,掏出一堆文官之后,才得到了缓解。说真的,要不是荀彧投靠,曹老板前期日子真的要苦上十倍百倍。
所以方夏是不是真的看得起自己,是不是拿他当盘菜,梁习当然也是看得出来的。这一刻,他完全生出了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想法。貂蝉大人如此待他,哪怕他死,也要把谯郡给守下来。不然的话,怎么对得起这份沉甸甸的信任。
方夏又道:“天色已晚,子虞可安排好了巡夜?黄巾军虽然夜袭攻城可能不大,却也不能不防。你也累了一日了,若是安排妥当,不妨早些歇息吧。明日若是黄巾攻城,我可全都得指望你呢。”
梁习知道方夏对于战争这一块了解不多,而且她的语气十分温和,与其说是命令,更像是建议和关心,这种态度若是跟武将说话,说不得就得让这些粗人信以为真,然后蹬鼻子上脸了,但是跟文人说话,却是效果极好的,梁习虽然不算是单纯的文人,倒也读了些书,明事理的。
哪怕方夏有些错漏之处,他也并不生气,只细心解释了一番,他如何认定黄巾不会攻城的理由,并且大胆让士兵全部休息。
方夏仔细听着。
这一二三说的一气呵成,在她听来也有几分道理,不过方夏也去瞥了一下郭嘉和钟繇,见他们两个露出的都是赞同之色,便放心道:“既然如此,便按子虞安排便是,我这个外行,就不给你添乱了。”
梁习拱手,连说不敢。
他以前一直是作为许靖的副手,而且还是文官,如今第一次掌军,而方夏还报以全心全意的信任,自然除了尽心,没有别的什么想法了。原本有个想法,他本不打算说的,此时被方夏感动,认为不能藏私,便道:“貂蝉大人,除此之外,习还有一个想法。”
方夏微笑,道:“子虞请讲。”
梁习便直说,他之前说了黄巾奔波而来,直接攻城,结果又是失利,人困马乏的情况下,是绝对不敢夜间奇袭的,毕竟谯郡这边以逸待劳,就算是打夜战,黄巾也决计占不到半点便宜,管亥只要还有脑子,肯定会让手下先休息一下。
但是黄巾不会夜袭谯郡,他们可以反过来为之啊。
这一波偷袭若是打得漂亮,一旦占得先机,黄巾士气大降,这一次的攻城之危,等于直接解开一半了。虽然以管亥的本事儿,不可能不留下守夜的部队,但是人数必然不多,而且黄巾疲乏之下,纵使被叫了起来,仓促应战,也剩不下几分战力。
梁习越说越激动,甚至开始比划起来了。
若非此时他手上并没有地图,恐怕当场都能给方夏演示一遍。
方夏道:“子虞说的有理,不知两位意下如何?”
她不把梁习当外人,直接就问旁边两位谋士。
梁习看到这里,心中又是一阵感动。
钟繇性子沉稳,这种行险之事,他自然不怎么赞同,而且之前观察黄巾排兵布阵,竟然还算得上有有些门道,并不是随意扎营,因此他觉得,夜袭恐怕建不了什么功业。
而且晚上雀蒙眼这个弊端,并不是黄巾才有,基本上大部分底层百姓,都是有这个毛病的,夜战都很吃亏。
郭嘉笑道:“嘉觉得,倒是可行,不过……”
这个不过,让梁习看了过来。他知道郭嘉是貂蝉大人信任的谋士,自己的计策成不成,就是看他的话了。
“强攻不需,只需佯攻即可。”
梁习本来就是这个计谋的提出者,一听郭嘉的话,到底察觉出了几分味道,只是郭嘉到底想了什么,又谋划了几分,他却是看不出来的。
方夏道:“佯攻?”
她若有所思。
现在是话唠时间
倒履相迎
典故出自三国志魏书王卫二刘傅传
这个王,指的就是这个典故的主人公,王粲。
说的就是在大儒蔡邕,也就是我们的蔡姐姐蔡昭姬她老爹。
大概就是蔡邕毕竟是个大儒,家里客人特别多,藏书也特别多,但是有一回,他待客的时候,突然听说王粲来了,立马跑出去迎接,然后发现,哎呀,连鞋子都穿反了,后来还跟人介绍说,这个就是王家的天才公子啊,以后成就绝不在我之下,这些书籍若是他想看,我全给他看,反正以后都是他要继承的。
然后呢,我们的罗灌水,不对,是罗贯中大神,看到了这个典故之后,估计是觉得这个梗真的好棒啊,充分体现了逼格,然后呢,古人史书也没有版权,人都死了几百上千年了,也不能从坟墓里面爬出来找他要版权费,所以呢,他就用了这个梗。
在《三国演义》第三十回里面,有这么一段话。
时操方解衣歇息,闻说许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先拜于地。
这是原文,大概就是在官渡之战的时候,曹操和袁绍对持,然后袁绍吞兵乌巢,还派了个喝酒误事的坑货驻守,许攸给袁绍提了建议,跟他说你这个样子是不行的你造不造,主公你是标准的不作死就不会死,吃枣药丸。
但是袁绍是那种会听建议的人吗?不是啊,于是他把许攸打发走了。
许攸很不爽啊,他觉得自己大才却不得重视,反正袁绍马上就要完蛋了,那么他不如提前找条后路吧,于是就跑去找曹操投诚了。
其实呢,曹操这边,早就想到了许攸这一茬了,但是还需要用到他,自然就得演一出戏,在许攸来的时候,曹老板立马做戏,哪怕要睡觉了,正在脱衣服,也当即鞋子都不穿,就这么跑出来迎接他,并且行礼说,大哥你终于来了,我等你等得好苦啊。
其实呢,这一段就是从这个典故里面化用出来的,可能是罗灌水大大觉得,写小说必须夸张一点,于是鞋子穿反了,直接就变成不穿鞋子了,一看逼格直接up三个档次。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