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三国]闭月 > 第45章 大忽悠

[三国]闭月 第45章 大忽悠

作者:寸海江心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3-28 22:35:00 来源:文学城

郭嘉带方夏去拜访的,自然便是刘辟。

刘辟之前乃是黄巾军,曾经在颍川一带作乱,后来黄巾平定,便老老实实的当起了他的大汉民众。他无论在哪方面,都没有什么突出的才干,就是一个路人甲,但是哪怕是路人甲,只要在关键的时候,也是很有用的。

譬如现在。

郭嘉说的很明显,他有时候会卖关子,但是在这种分秒必争,有大事需要决断的时候,他是不会拖沓的。

无论中策还是上策,都需要一个中间人,去说服黄巾军,让他们改变主意。

最拿手说客的,自然是纵横家,想当年上古先秦之时,苏秦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硬是说服了六国的国君参与合纵之策,自己更是身配六国相印,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来也无来者的境地,虽然他最后失败了,但是依然可见他的强大。

可是自从世宗孝武皇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除了儒家以外,也只有法家得到了一顿程度的保留,其他的诸子百家,都渐渐地没落了。纵横家这个职业,更是不知道消失在哪里去了,现在的说客,基本上都是谋士们客串。

不过这个时候,还有一个更好的人选。

那就是刘辟。

同为黄巾军,虽然刘辟跟管亥与周仓没有直接的交情,但是也是一个很好的人选。刘辟之前与管亥、周仓等人处境相似,只不过他急流勇退,另两人继续领军。尤其是他曾经与何仪一起在颍川作乱过,同为颍川黄巾,两人关系也算不错,以何仪为话题,说服刘辟并不是一件难事儿。

郭嘉一一为方夏道来。

“主公,应付此人,你只需如此如此,便可。”

方夏点了点头。

她本来也打算拜访刘辟的,反正下属不嫌多,多发一份工资而已,本来如果不是管亥闹出攻城这事儿,估计人都已经招到手了。这些方夏腹中都已经有了成算,郭嘉一说,自然举一反三。她唯一想不透的,便是郭嘉如何不战而屈人之兵。

可是郭嘉乃是谋士,就是靠这个吃饭的,他的目的可以透露,但是手段显然是不会说的,真说了方夏还需要他么?反正不到最后时刻,他是不会揭穿事情真相的。哪怕就只剩下一层窗户纸,事情捅破就能想清楚,但是没有捅破之前,你根本想不到那里去。

管亥如果真的想仕官,找一个诸侯依靠,那是再简单不过的。甚至自立成为一位诸侯,以他手下的兵力,完全可以做到,再找个城池作为根基起兵,仔细经营,也不是什么难事儿。他现在仍然是黄巾,到处流窜,就可以看出他心中的想法了。

从头到尾,管亥的都没打算放弃黄巾的身份,作为一个统领,他放不下手底下那一拨黄巾军,不然但凡他有这个想法,他早就可以做到了,根本不会落到这个地步。因此要说服管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还是得从说服刘辟开始。

刘辟住在城东,一人独居,之前谯郡征兵,他借故躲了过去。因为出身黄巾的关系,他最近比较低调,大家都知道黄巾要攻城了,此时谯郡之中正是同仇敌忾的时候,他的身份一旦爆出来,说不定就要被群情激奋的谯郡民众给宰了,哪怕一人一口唾沫也要淹死他了。

管亥与刘辟没有什么交情,跟他有交情的是在许昌的何仪,他甚至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前黄巾战友在这里,因此自然不会跟刘辟考虑,根本不关他的事儿。当然,要是刘辟愿意投他,管亥也不会拒绝。

方夏与郭嘉走到刘辟的房屋前,对身边的人道:“叫门吧。”

“是。”当即便有卫兵应了,上前叫门。

刘辟的声音很快从屋内传了出来,说:“谁啊?”

方夏道:“征兵的。”

刘辟听到这话,心中一紧,一时半会也没有去想,为什么征兵的竟然是个女声。

他连忙道:“辟身体不适,正卧病在床,无法起身迎接……”

刘辟并不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因此一时之间,能够想出这么一段话,已经是绞尽脑汁了。

方夏语气未变,只反问道:“是么?”

就这两个字,便让刘辟额头上冒出了一丝冷汗,第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现在当然不可能还反应不过来了。在谯郡现在能够说得上话的女子,除了貂蝉大人以外,难道还有有别的吗?他竟然在貂蝉大人面前撒谎,心情顿时极为复杂。

刘辟刷的一下子拉开了门,他的脸色惨白惨白的,看上去似乎真的病了一般。

方夏见此,立马上前关心道:“还不快去歇着,既然病了,何必起来呢。”一边说着,她甚至弯下腰亲自去扶了刘辟一下。方夏说:“倒是我的不是了,你既然病了,还在此时打搅你,不好意思。直接喊一嗓子就好,何必亲自起来开门呢。”

刘辟看上去越三十来岁,个子偏矮,胡茬浓密,大半张脸都藏在胡子之下,只看得到半个鼻子和眼睛。他的眼神显得并没有什么神采,一副好像病了的样子,如果不是之前的调查,很难让人看出,他竟然也是带过兵的将领。

见方夏如此,刘辟顿时有受宠若惊之感,道:“小……小人无碍,不必劳烦貂蝉大人了。”

方夏道:“不必如此客气,说起来,我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来此是有一事相求。”

刘辟道:“貂蝉大人请说。”

方夏与他介绍道:“这位是郭奉孝。”

郭嘉与刘辟也互相见礼。

这个时候,他非常安静的呆在一边,任由方夏与刘辟寒暄。

方夏才道:“说起来,黄巾攻城一事,你已经知道了吧?”

刘辟点了点头,要是说这都不知道,未免太假了一点。

方夏才道:“黄巾攻城,谯郡危急,城中可用之兵太少,我实在是迫于无奈,这才下令征兵。”说起来方夏还是很仁道的了,凡是征来的士兵,她都管了一口饭吃,在这样的饥荒年代,除了她之外,还没有谁这么做过。

刘辟静静听着她说。

说到这里,方夏笑了一下,说:“可是之前听下面报来,说起你身体不适,正好黄巾之前退了,有点空闲,便来看看。”

刘辟心中极为复杂,脸上隐隐发烫。方夏给他留面子,说他是身体不适,但他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儿就是逃兵役罢了,竟然将百忙之中的貂蝉大人也得引了过来,实在是很愧疚。貂蝉大人这么关心自己,自己却做出这样的事情,刘辟自己都瞧不起自己了。

本来因为金手指的存在,刘辟对于方夏的好感度就是满值的,只不过因为他身份低微,心中又有鬼,并不想让人知道他乃是黄巾出身,方夏现在是许昌太守,现在又接收了谯郡,之前他却是进犯过许昌的,两人本来就有对立面,但是方夏这几句话,顿时将他说的就差当场倒戈了。

这么一招收买人心,用的当真不错。

让刘辟投靠很容易,但是要让他心甘情愿去黄巾当说客,这就得花点功夫了。

刘辟嘴唇动了动,说:“劳貂蝉大人挂心了。”

方夏神色坦然,道:“无妨,既然无碍,我还有公事要处理,就不久留了。”

刘辟点了点头,说:“送貂蝉大人。”

方夏转身便走,走出去三步以后,她露出恍然之色,说:“倒有件事儿忘了,本来你在病中,我也不好提,但是怕以后没空再来了,先说了吧。你若是病好了,可得来祝我一臂之力呀。此时谯郡百废待兴,你又是本地人,定然能够帮上我不少忙。”

刘辟神色更加复杂了,他还在犹豫着,见方夏的背影慢慢远去,顿时喊道:“貂蝉大人,请留步。”

方夏微愣,停住了脚步,道:“还有事吗?”

刘辟走到方夏面前,行大礼道:“辟愿意为貂蝉大人效劳。”

方夏先是点头说:“能够得大人之助,我当真是如虎添翼啊。”

说完这句话,她下意识看了一眼郭嘉。

郭嘉此时似乎在想事情,他的眉头微微皱起,神游天外,似乎并没有关注眼前的一切。因为眼前这些,基本上都是他之前为方夏布局好的,方夏只有差不多三成是自由发乎,大体上基本是郭嘉算计好的,他对人性的了解,几乎到了可怕的地步。

刘辟自觉自己没多少才能,但听到方夏这么高看他,心中还是很高兴地。

方夏说完这句,话音一转,道:“此时确实急需像你一样的大才,但是现在你身体未愈,还是身体比较重要,也不必急于一时,还是先去休息吧,若是需要大夫,一会我也可以与你叫一个来,你看如何?”

刘辟哪里有病,不过是借口罢了,可是他看到方夏这般模样,实在是无法揭开谎言,心中越来越严重的愧疚感又让他无法安心的坐在屋中,只能与方夏据理力争,说自己的病已经只剩个尾巴了,可以工作了。

方夏将信将疑。

两人谁也不让睡,进行了一番据理力争。

郭嘉这个时候回神了,他笑了笑,说:“既然刘大人坚持,此时天色也不早了,不若休息一日,明早便上任如何?”

方夏露出了迟疑之色。

刘辟对郭嘉好感度 10,他点了点头说:“奉孝大人说的好。”

方夏也不再推辞,便说:“就依奉孝所言。”

你们想要话唠,那么我就继续话唠吧,我一直觉得话多管不住嘴浪费流量不太好=。=

世宗孝武皇帝指的就是汉武帝刘彻,当然汉武帝这是我们后人给他加的称呼,现在东汉末年,肯定是按照汉朝的称呼来。

今天没有什么三国著名人士出场,所以八一下汉朝的制度吧。

其实初中历史课都有讲,汉朝的制度主要有两个演变。

最初汉初的时候,大家都知道,楚汉也就是项羽与刘邦争霸,最后垓下之围项羽败退,乌江自刎,刘邦胜利了。这些我也不想八,我也不萌刘邦张良刘邦陈平或者大三角,所以我们略过不提。

很多人对汉朝的印象,觉得是强汉,当然也有脏唐臭汉什么的,因为汉唐时期宫廷之中男女关系确实比较混乱,不过这也不是我们八的重点。我要是八这个,估计就要被和谐大军淹没了,脖子以下不能写。而到现在,我们自称都是自称汉人,可见影响。

汉初的时候,汉朝是非常穷困的,祖龙穷兵黩武,尽敛六国财富,所以民间本来就很穷了,然后老流氓刘邦一路征战,他早期只是一个闲混子,后来才机缘巧合之下,一步一步走到一国之主这个位置,说白了老流氓他天生的某些政治才能确实非常厉害,但是如果不是他有一个好帮手,丞相萧何,他早就穷死了。

一句话,汉初很穷,恨不得一个子掰成两半用。

然后后来韩信与匈奴联合起来叛乱,刘邦御驾亲征亲自追击,被围困到了白登山。

后来买通了匈奴单于的老婆才跑出来的,而且刘邦这一次被打破了胆子,开始了公主和亲的先例。

当然,吕雉吕后是个非常剽悍的妹子,她不可能让自己女儿去和亲,因此后来是宗室女代替的。

这就是王朝一统之后,最早的和亲记录了。

最初的汉朝没有那么强大,为了强大起来,从刘邦死后的文帝,景帝基本上都重用的黄老之学休养生息,黄老之学起与道家,主要的思想就是万物皆有定时,君主应该无为而治,轻徭薄赋,顺天应时,不要没事儿搞什么幺蛾子。

因此汉初有一段时间频繁地月食,然后每月食一次,皇帝就要下一次罪己诏,表示自己是狗娘养的,对不起天对不起地对不起大汉百姓,然后还要拿丞相背锅,表示我有错但是丞相你也跑不掉,引咎辞职吧,换一个得老天喜欢的来。

月食在我们看来很正常,但是在古人眼中就很可怕了。

同样的,虽然黄老之学在我们现在看来自然有着各种各样的糟点,但是在当时还是顺应国情的。

这么一来,确实积蓄下来了一点底子,当然后面都被刘彻给败掉了。

刘彻如果按照他做的事情来说,也当得一句穷兵黩武,使得汉朝前期的积累基本上丧尽了。

但是从结果来看,他确实也当得一句千古一帝。

毕竟他是汉朝第一个进军匈奴,甚至一度打到了俄罗斯那边去了,使得匈奴都不敢再回到漠南来。

但是刘彻最大的贡献其实不是他在军事方面,反倒是政治方面。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术其实是不适合统治者的,孔子当初奔走在各国之中,跟君主宣扬他那一套,为什么人家不care他?就是因为这一套忽悠民众可以,但是拿来治国,你TM不是在逗我?但是孔子显然不会同意让自己的一生心血就这么被拿来忽悠人,所以大家一拍两散,都不约,也没得约。

但是汉武帝时期的儒术,显然不是孔子时候那一套了,而是改良过的。

与其说是儒家,其实不如说是儒家与法家的结合,可以说是外儒内法。

披着儒家的皮,然后干法家的事儿,因为儒家那一套只能约束君子,无法约束小人,但是世界上君子总是很少的,相反而言,小人却很多,所以说法律是道德的底线,要依靠道德维护这个世界不可行的话,那么就看法律的了。因此汉武帝时期其实也出了多的能吏甚至酷吏,这也是法家昌盛的一种表现。

董仲舒改良的儒家思想,其实准确的说也可以算是大一统思想,这种思想对了希望集权的刘彻的胃口,所以勾搭在一起了。

而三国乃是汉朝的延续,时间虽然过了差不多二三百年的时间,但是很多思想其实是具有延续性的,而且相比西汉,东汉除了刘秀值得八一八,后面我就没怎么关注过了,一堆路人甲。因此到了现在东汉末年,受到这种影响,法家还是很昌盛的,如果说荀彧是标准的儒家君子,那么陈群其实就比较像法家教养出来的,一板一眼的。

所以郭嘉跟女主这么说的意思就是在暗示女主用恩威并施,单纯儒家手段拿不下刘辟这种武将的,这种人吃硬不吃软,欺软怕硬,你要用法家手段,威胁他,他才会就范。先吓他一下,然后再来施恩,这么一来,自然死心塌地的了。

这么一段下来,我突然好想写楚汉争霸文了,快穿还可以穿完继续穿隋唐,缘起缘灭问楚汉,情深情浅叹隋唐,但是我的坑已经填不完了,嘤嘤嘤,真讨厌。

好想写楚汉文啊,剑三军娘穿虞姬,CP项羽,或者CP吕雉也可以,反正百合无限好。然后继续穿李秀宁,CP的话,隋唐里面没有特别喜欢的,又不能让我CP李世民,兄妹不准写,我就喜欢兄妹怎么了,掀桌。那么大概只能跟柴绍凑合着玩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5章 大忽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