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初三年/黄武元年(222年)。
正月,夷陵。
“宣吴王旨意,命右护军、镇西将军陆议、陆伯言为大都督,统领全局统领军队,抵抗刘备!”
“臣,领旨。”
朝旭与孙权派来的大军一同到达前线,算上之前已经驻守在此地对抗刘备的大军,军队总人数达到了五万人,与刘备军的总人数相当。
等到诸葛瑾将任命文书和符节转交给陆议后,趁着各军还在清点、整顿队伍,朝旭先一步撩起幕帘,进入军帐内。
陆议已经收起了文书,眼睛盯着斥候绘制的地图,似乎沉浸在思考中,但朝旭的脚步一迈入账内,他就下意识握紧佩剑的剑柄、迅速抬起头,直到看清来人,才放松了动作。
他的脸上出现了转瞬即逝的欣喜。
“兰台令史童曦,拜见陆都督。”
朝旭记得陆议与孙权不同,像现在这样随时都有其他人可能到来的情况下,他绝对不会做多余的举动。便板正态度,将自己彻底当成被派遣到前线记录战局的兰台令史,向他作揖行礼。
“不必多礼,至尊怎么把你也派来了?”
果然,陆议的声音也完全是公事公办的态度,丝毫没有因为现在账内只有他们两人而放松,根本看不出他在见到朝旭时、有过片刻欣喜之情。
“此次战役事关重大——”朝旭本想编个理由,再一想,编理由做什么,她本来就没理由,只是因为很想看陆议作战的姿态,才要求孙权让自己过来,“是我想来的,我还没有见过您的指挥,您总在打山越,作战方式肯定与至尊不同,我十分好奇,于是请求至尊允许我前来。”
“胡闹。”陆议嘴上这么说,态度上更多却只是无奈,“我知道你之前会和至尊一同出征,至尊会保护你,这里可没有。”
“其实......”朝旭小心翼翼地从腰带上翻出兵符的一角,展示给陆议看,“至尊派了20名车下虎士随我前来,也把能调动虎士的兵符交给我了。”
“快收起来。”陆议压低声音说,“别让人看见了。”
朝旭耸耸肩,将兵符重新收好。
“陆都督不必担心我的个人安危,我的工作是如实记录您的行为和本次战事的情况,只有一件事需要您配合。”
“说。”
“陆都督也知道,我只是名女子,无法与众将士住在一起,而往日我与至尊随行,都作为将军的妻子与他同住,遇上无法同行时,才会与后勤住在一起,眼下至尊不在,而您又是我的另一位丈夫,所以......”
“你们可真是给我出了个难题,”陆议发出了绵长的叹息,“我明白了,这一定是对我意志力的考验。”
“意志力?”
“不必在意,就当是我的自言自语。”他说,“我让人往我的账内再加一张床,你就做你平日里做的事情就行。”
“是。”
朝旭四下张望后,在侧面找了一张没怎么被使用的案,在陆议的注视下,整理出一块可以写字的地方,把自己带来的空白记事簿放到上面。
“这是?”
“我平日里的工作就是如实记录至尊的一言一行,还有所有决策行为。”朝旭解释道,“现在至尊派我到这里,我自然就是记录您的行动,您大可当我不存在,做您的事情即可。”
陆议还想说什么,外面的将军们已经整理好自己带来的军队,开始陆陆续续进入军帐内,依次进行报道。陆议也依次行见面礼。
等到全员到齐,陆议迅速进入正题:“诸位好,寒暄就先跳过,既然至尊指名由我作为前线总指挥,就希望各位能够听从指挥,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请牢记军令如山,不得违反。那么现在我先与诸位汇报一下,这段时间以来,刘备的动向。
自去年刘备试图攻打我军开始至今,刘备的先锋部队已经打下了位于边境处的诬陷与秭归两城,现在他们的大部队已经在秭归完成集结,即将向我们进发。所以虽然时间紧迫,但我现在需要向诸君下达第一个指令。”
包括朝旭在内的所有人都屏息凝神,期待着陆议下达与刘备进行对决的指令。就算是朝旭也知道,打仗讲究一鼓作气、否则就要再而衰、三而竭,最好的时机就是趁现在刘备军刚准备进入夷陵一带、还没有站稳脚跟、立刻将其击退。
现在吴军比刘备军集结的速度要更快一些,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将军已带着各自的兵马在此地集合(1),蓄势待发。如果现在进攻,势必能打刘备一个措手不及。
接下来就要宣布对决了吗?朝旭心想,她的笔已经悬在了记录簿的上方,只要陆议做出决定,她就立刻将这句话写进笔记中。
“有些突然,但我们现在,立刻放弃夷陵。”
啊?
朝旭愣住了,她怎么也没想到,陆议会做出放弃这座城池的决定。
她没有想到,在座的诸将也没有想到。一时间议论纷纷,脾气稍微暴躁一些的,甚至开始质疑陆议是不是被刘备收买了。请求作战的声音愈发响亮,争执也愈演愈烈。但陆议并没有立刻做出回应,而是等到所有人都吵过一轮后、才镇定的举起手中的符节说道:“请各位冷静下来想一想。夷陵一带,山势险要,数百里山地绵延,根本不适合作战。不如就将这块地方暂且让给刘备,我们退居到后方的平原地带、在猇亭驻扎。
“在平原一带进行交战,总比在山地更为方便,而且刘备现在的大军都驻扎在秭归,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后续有多少人,后方补给又有多少,秭归距离白帝城不算很远,他们的粮草供给也会比较方便。如果能把战线往后拉长,增加他们后续粮草补给的难度,同时让他们的撤退难度增加。我们难道不是更有希望一举将他们拿下吗?
“诸位将士也都是身经百战之人,我这个想法是否有道理?诸位一想便知。若是还有不愿意接受我的看法、执意要与刘备决战的人。那我也只能提醒诸位,至尊将这个符节交给我,就是让我主导全局。
“所以,违反军规者,斩立决!”
陆议的态度坚决、语气严厉。不容一丝反抗。
众将士面面相觑,虽然心里仍有诸多的不满,但是在军令面前,也只能选择妥协。他们不情不愿的对陆议抱拳,随后挨个离开军帐内,向各自的军队下达后撤的指令。
“孙安东将军,请您稍等一下。您有另外的指示。”
陆毅拦住了走在最后的孙桓。孙桓是孙权的侄子,性格很好,在军营内也颇有人气和威望。
“陆将军请讲。”孙桓的表情里明显带了一些期待。
“我需要你到长江南岸的夷道处,那里有一个去年刚建成不久的陆城,你就在那里驻守。”
“夷道?那也太后方了,您不要因为我是至尊的亲戚、而优待我,我好歹也是一名将军。”
(注释1,参考文献:《三国志卷五十八·吴书十三·陆逊传第十三》黄武元年,刘备率大众来向西界,权命逊为大都督、假节,督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5章 第一回:放弃夷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