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志吴书]朝旭于江东 > 第191章 第十六回:九锡吴王

十一月,曹丕的使者邢贞带来了魏帝曹丕的文书。

“都站好点,别让敌人看了我们的好戏!你!衣服没拉齐!你!发冠、发冠!”

如果不是手中没有戒尺,朝旭总觉得张昭要掏出戒尺,亲自敲打孙权周围的近臣们。

孙权没有单独设置礼部,所以这种事情一并落到了张昭的头上。之后,张昭开始走向将领们所在的位置,这群人平日在外带兵打仗好不威风、不怎么出现在幕府中,今日也是因为需要接见使者,才会不情不愿地换上官服在都亭外列阵。

朝旭平日里也不怎么穿官服,裁缝给她按照标准的版型做了一套,官服都是男装,就算改成了适合她穿的尺寸,也能一眼看出是女人穿男装。

“我们不能为国家卖命,为国家攻下许昌、洛阳、巴蜀,反而让主君和这个邢贞结盟,这简直是耻辱。”徐盛一边痛斥,一边被张昭敲打着拉直衣袖,等到张昭去检查其他人的着装,他才继续和同僚们怒骂曹丕,“他曹丕算个*,*********”

朝旭默默捂住耳朵,选择性不去听徐盛逐渐开始变成吴语的骂人环节,他越骂越激动,情绪也愈发高涨,最后竟然把眼泪都气出来了(1),一边骂人一边飚眼泪的场面,实在是有些难得,让朝旭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预定的时间将近,朝旭也回到自己的队列里,平日里她都是跟着孙权,其他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在意,就算是幕府中,她也是安坐在一侧。但这次不一样,这次是孙权向曹丕称臣,曹丕遣使者给他加冕,她自然也得站到自己的位置上。

“这边。”

跟着阚泽的声音,朝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谢谢。”

“不客气。”阚泽将手揣起,原地活动了一下肩膀,站直身子,“兰台阁下,在这种场合也要做记录吗?”

“是,这是我的工作。”朝旭很感谢他以她的身份称呼她,她摸了一下袖袋里的三件套,确认今日也都带齐后,才在自己的位置上站定,等待使者进见。

……

远远的,出现了马车,想必那就是曹丕派来的使者了。

孙权带着幕府的官员还有驻扎附近的将领在都亭外迎接邢贞,只见那人的马车逐渐靠近,却丝毫没有要停下行走的意思。

朝旭皱着眉头记录下马车的行迹。

文武百官虽然穿戴整齐,但各个都在衣袖下暗握拳头,他们几个月都没能让孙权收回成命,以至于到了今天,他们要眼睁睁地看着孙权向他们的敌人低头。

那马车没有停下的意思,反而越靠越近,大有要在马车上就来到孙权近前的意思。

他是不是看不起我们啊?连朝旭都不满地萌生出这种念头,可想周围的其他近臣。

“站住!”平日就位列百官之首的张昭怒斥道,“连礼节都不遵守,入了门还不下车!你难道是认为江东势弱,连一把执法行刑的小刀都没有了吗!”

朝旭偷瞄孙权,孙权虽然表情上泰然自若,但行动上并没有要阻止张昭的意思,看起来他也不爽邢贞的行为,只是忍住了发作的打算。

马车停了下来,但里面的人依然迟迟不出现,双方僵持着,他似乎在赌孙权的安抚行为。

他不会是觉得,孙权向曹丕称臣,就会对他的不礼貌也如此宽容吧?朝旭很想在记录里狠狠说几句坏话,但是很遗憾,她作为兰台令史,只能如实记录孙权的行动,以及每日在孙权身边发生的事情,并不能在文字里发表自己的看法。

有时她看自己写的东西,也会问一句,当时我在想什么?

孙权站在原地盯着马车,抿着嘴唇、一言不发。邢贞到达时本来就已经是正午,太阳在正上方、刺目的俯视众人。

就算是冬日,那太阳的威力也一点不减,晃得让人难受。

朝旭盯了一会儿就不再注视,到处都是太阳的反光,她只得垂下眼帘,尽量尽量看向阴影处,缓解这份痛苦。

朝旭位于孙权侧方的臣子之列,与曹掾们站在一起,阚泽和刘基就在附近,平日好脾气的两人,在此刻也有些坐立难安。连他们都尚且如此,不难想暴脾气的武将们在想什么。

孙权也不出声,就屹立在阳光下,不卑不亢地抬头盯着来使。

气氛非常僵硬,加上众将士本就对这个决定不满,孙权之前又下令让他们刀剑不离身,现在不少将士已经握紧了腰上的佩剑,怒视着邢贞的马车。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如果刚才开始点香,就能看见香一点点被燃尽、上端逐渐变成易碎的灰色烟灰。

终于,那一端有了动作,御马的人搬来脚垫,掀起车前的幕帘。朝旭终于看见了曹丕的使者。

纵使他下马车行走,他的脸上也依然挂着傲慢的表情,昂首挺胸地朝着孙权的方向走去,直到近臣的表情变得难看,他才停下脚步,从怀里抽出了——

长到可以落地的公文书?

朝旭的手腕突然疼了一下,眼皮也跳了一下。

如实记录,如实记录,如实记录。

“我奉魏帝之命,开始宣读诏书。”邢贞咳嗽了两声,开始诵读那长到令人震惊的文书,“寿命君王的法度,按照德行,设立各级爵位,按照功劳,制定不同等级的俸禄。功劳大的人俸禄丰厚,德行高者礼遇崇高。这是为了表彰开国元勋的功劳,特殊厚待贤能的先哲。近代汉高祖称帝时,将肥沃的土地分给八为异姓王,此事前朝的美好事情,也是后世的借鉴。……”

朝旭奋笔疾书,写不完、根本写不完,孙权从来也不会写这么长的公文。

“后面应该会把公文直接给至尊。”刘基在她身后小时地提醒。

“这样啊。”

早说她就不写了。

于是她把笔一塞,放弃了笔录。

“……如今封您为吴王,授予您印玺、绶带、策封文书、金虎符第一到第五枚、左竹使符第一到第十枚,以大将军使持节的身份监管交州,兼理荆州牧事务……”

其实,朝旭觉得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但那文书似乎才进行到一半。

真是文化人。

她忍不住在心里嘲讽道。

“……如今再加授您九锡,请您恭敬地听好如下命令。……”

很好,还没有结束。

朝旭将重心换了一只脚,她偷瞄孙权的表情,孙权似乎没什么反应,依然保持着恭敬的姿态。

再一看邢贞,在太阳下阅读文字,似乎让他的眼睛很不舒服,眉头都快拧在一起了。

看到他近乎鬼脸的模样,朝旭的心情突然好了不少。

“……恭敬的对待吧!宣扬训典,服从我的旨意,努力辅佐治理好国家,成就您伟大的功业(2)。”

直到那公文见了底,邢贞才不着声色地咽了口唾沫,润了润嗓子,将公文叠好并抬起,身边的随从们立刻将公文中说的印绶和绶带等物品依次呈上。

“谢主隆恩。”

孙权恭敬地低下头,接受了赏赐,也接受了曹丕的策封。

虽然非常不甘心,但这件事到了这一刻,也算是尘埃落定。

朝旭在心里深深地叹了口气,就算知道是为了防止他们全力对抗刘备时、被曹丕袭击,看到孙权一个江东之主向北方称臣,还是难免感到难受。

她的男人应该更加威风、更加……

……

“朝旭,这个给你。”

晚上,结束了一天的行程回到房间中,孙权将一样东西抛向朝旭。

“什么东西?这是……”

“兵符,可以调动虎士,我担心没有我在,你去了前线会被欺负。”孙权轻轻搂住她,“我会让二十名虎士保护你,如果真的有什么急事,我就在武昌,你直接回来,我给你做主。”

她盯着手中的符牌,扭过头看向孙权,立刻被他吻住嘴唇。

一会儿后才分开。

“你同意了?”

“去吧,我答应你的事情,我确实得做到。不然王太子会觉得我对王后不好的。”孙权宠溺地笑了笑,“我这边还有点事情要做,等你回来,我就宣布你为王后,享受独一份的尊荣。”

(注释1,参考文献:《三国志卷五十五·吴书十·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第十》及权为魏称藩,魏使邢贞拜权为吴王。权出都亭候贞,贞有骄色,张昭既怒,而盛忿愤,顾谓同列曰:“盛等不能奋身出命,为国家并许洛,吞巴蜀,而令吾君与贞盟,不亦辱乎!”因涕泣横流。)

(注释2,参考文献:《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二·吴主传第二》十一月,策命权曰:“盖圣王之法以德设爵,以功制禄;劳大者禄厚,德盛者礼丰。故叔旦有夹辅之勋,太公有鹰扬之功,并启土宇,并受备物,所以表章元功,殊异贤哲也。近汉高祖受命之初,分裂膏腴以王八姓,斯则前世之懿事,后王之元龟也。朕以不德,承运革命,君临万国,秉统天机,思齐先代,坐而待旦。惟君天资忠亮,命世作佐,深睹历数,达见废兴,远遣行人,浮于潜汉。望风影附,抗疏称藩,兼纳纤絺南方之贡,普遣诸将来还本朝,忠肃内发,款诚外昭,信著金石,义盖山河,朕甚嘉焉。今封君为吴王,使使持节太常高平侯贞,授君玺绶策书、金虎符第一至第五、左竹使符第一至第十,以大将军使持节督交州,领荆州牧事,锡君青土,苴以白茅,对扬朕命,以尹东夏。其上故骠骑将军南昌侯印绶符策。今又加君九锡,其敬听后命。以君绥安东南,纲纪江外,民夷安业,无或携贰,是用锡君大辂、戎辂各一,玄牡二驷。君务财劝农,仓库盈积,是用锡君衮冕之服,赤舄副焉。君化民以德,礼教兴行,是用锡君轩县之乐。君宣导休风,怀柔百越,是用锡君朱户以居。君运其才谋,官方任贤,是用锡君纳陛以登。君忠勇并奋,清除奸慝,是用锡君虎贲之士百人。君振威陵迈,宣力荆南,枭灭凶丑,罪人斯得,是用锡君鈇钺各一。君文和於内,武信於外,是用锡君彤弓一、彤矢百、玈弓十、玈矢千。君以忠肃为基,恭俭为德,是用锡君秬鬯一卣,圭瓒副焉。钦哉!敬敷训典,以服朕命,以勖相我国家,永终尔显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1章 第十六回:九锡吴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