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志吴书]朝旭于江东 > 第173章 第二十回:孙皎卒

[三国志吴书]朝旭于江东 第173章 第二十回:孙皎卒

作者:琥珀Tora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03 19:49:48 来源:文学城

孙权本想处理完这边的事情就先回一趟建业,这次进攻荆州,本就是奔着夺回荆州而来,并不是想彻底迁都到这里,连庆功的酒宴都已经安排完毕。

夜晚,朝旭被他搂着肩膀,看着他先是朝着其中一边的全琮敬酒,道:“之前你和我提议攻取荆州,我当时怕计划泄露,一直没回你。今天我们能成功,也有你的功劳,所以我要加封你为阳华亭侯(1)。”

“谢至尊!”

觥筹交错,好不热闹,只是两个大功臣都因病请假,不在席间,孙权难得觉得喝得不痛快,愣是少见的早早结束了酒宴,抱着朝旭返回卧室休息,惹得众将士十分不适应。

实际上,吕蒙的病确实在每况愈下,不管是用风寒的治疗法还是伤寒的治疗法都无济于事,那本医书里也对不上方法。

“要是刘医生还在就好了。”

次日,孙权在殿内来回踱步,吕蒙的身体无法经受住旅途劳累,孙权干脆也先不回建业,就留守在公安,想等他的病好了再回去。

“当时与关羽一同逃跑的士兵里,有耀姐吗?”

“没有,怎么了?对啊!”孙权在朝旭的提示下,如梦初醒,即刻叫来亲信孙邵,“去,把刘耀找来,另外传我口令,凡是能治好子明的人,赏千金!”

孙邵领命后,迅速离开,差点与赶来的另一个孙绍撞上。

“至尊,”这位孙策的长子在孙权面前作揖行礼,随后带来了坏消息,“征虏将军孙叔朗,去了(2)。”

孙绍口中的征虏将军孙皎,就是孙权的堂弟,曾经因为小事和甘宁产生口角,被孙权写信教训,又随吕蒙一同攻打荆州,如今吕蒙病重,孙权全身心都埋在吕蒙的病情中时,他反而先吕蒙一步离世了。

“……”孙权漫长地呼出了一口气,“我知道了,我随后就来,你先退下吧。”

“是。”

孙策的长子、也是唯一的儿子孙绍,或许是孙策死得早,没有来得及教给他任何知识和作战技巧,他在读书做官打仗上全都平平无奇,让那些原本想等他成年后、再拥护他上位的臣子大失所望。孙权倒是松了口气,把他安在幕府中,偶尔远行时带在身边,做一些传信的活,就是仁至义尽了。至少他只是平庸,没有惹事。

“去看看吗?”

“嗯,走吧。”

朝旭为他整理好遮挡口鼻的布,两人才一同朝着孙皎的所在地走去。

孙权已经失去了很多的兄弟,亲兄弟、表兄弟、堂兄弟,到了孙皎这里,他已经有些麻木了。

孙皎被安置在一处温暖的屋子里,天气渐暖,南方的春天总是比北方来得早一些,虽然还是冬天,但也已经开始有了绿叶新芽。

“至尊。”

看见孙权到来,原本跪在孙皎床前的年轻男人立刻起身,向他行礼,仔细一看,他与孙皎还有几分相似、自然也与孙权有几分相似。

“季明,”孙权呼唤了男人的表字,“你兄长的部众,就由你继承吧。从此你就是扬武中郎将兼任江夏太守。”

“......至尊,我应该怎么做才好?”

朝旭仔细一看才发现,这个年轻的男人比孙皎还要年轻,大概只有二十多岁,在朝旭的记忆里,他先前没有任何做官记录或是出征战绩,全是跟随着兄长孙皎在行动。

“你先前一直追随你兄长,你兄长以前是怎么做的,你肯定知道吧。”

“是。”

“照做就是(3)。”

“......是。”

沿着兄长留下的道路往前走,这听起来就和孙权刚上任时所做的一样。孙权又看了一会儿堂弟的遗体,随后,拿来白布,将他的脸遮上。

荆州有伤寒,但孙皎和吕蒙都是近期才发病,又有孙权带来的大量药物补给,按理说,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病重。

可如果是人为下毒,为什么所有来看病的医师都认为只是风寒?

朝旭没有从那本讲伤寒的书里读到这种病的细节,如果连张仲景都没有记录,那有没有可能,确实就不属于伤寒?

“至尊,刘医师到了。”

“让她进来。”

“是,请。”

孙邵让出一条路,那位四十多岁的妇人提着自己的裙摆,迈过门槛,在孙权面前站定。

“我以为您会直接让我去见吕子明将军。”

“我怀疑子明和叔朗是同一种病,所以想先让你看看叔朗。”

孙皎的弟弟、刚刚接过兄长的职位的孙奂沉默着,让出一条路来。

刘耀娴熟地以布蒙住口鼻,说道:“如果医师们都认为是风寒,那你找我来也没有用。我从15岁就脱离了我父亲,没有继续跟他学习,仲谋怎么会认为我比其他医师还要强呢?”

“其他医师都是江东带来的。”孙权回答道,“荆州内部的情况,他们也不清楚。但你一直在荆州,肯定有所准备。”

刘耀带上羊肠手套,掀起白布,用手指撑开他的眼睛,又捏开他嘴,检查口鼻与口腔内部。

为了防止自己挡住光线,孙权后撤了一些,想要回到门口的朝旭身边时,他的鞋子上突然沾上了奇怪的液体。

“真是晦气,拿来的——”

孙权准备弯腰伸手擦掉那个液体,他像是想起了什么一样,停下了动作。

“耀姐,你看这个。”

“乖,我没空看你的臭鞋子。”

“不是鞋子,我好像踩死了什么虫子。”

“总不见得连室内都有蜱虫——让我看看!”

刘耀脸色一变,蹲到孙权的脚边,毫无形象地捧起孙权的鞋子,孙权的脚下是一摊已经被踩扁的、小到几乎无法被看清的黑色昆虫。

“蜱虫。”

“这么说,叔朗和子明都有可能——”

“——蜱虫入体,吸食生命。”刘耀从地上站起身,以君臣之礼行礼,“请至尊立刻启动应对蜱虫灾害的预案,防止更多军中将士、城中百姓遭遇蜱虫危机!”

“子明还有救吗?”

刘耀缓缓摇摇头:“如果已经进入体内,以现在的技术,无法找到其所在。请节哀。”

“不可能,他一定有救!”

孙权的表情有些失控,比他看见堂弟的尸体时还要崩溃,他不顾性别之分,用力地抓住刘耀的肩膀:“你是刘医生的女儿,你一定有办法!”

“父亲不是什么神医,我也不是。请您另寻高明吧。”

刘耀弯下腰,深深地行礼,无论孙权怎么怒吼,都没有抬起头。

“被蜱虫咬,这么致命吗?”虽然有些不合时宜,但朝旭不问出这个问题,自己也难受。

“是。”孙权低着头,沉痛地回答道,“一般在草木横生的山林里才会出现,我们孙家喜好狩猎,所以比较清楚。小得几乎看不清踪迹的黑色虫子,却能寄生在人与动物身上。被咬后,不痛不痒,一开始也只是像普通风寒,几日后就会被虫子钻入身体,不出个月就会死亡(4)。”

“唯一的救治方法,就是在入体之前,将其连被咬的皮肉一同挖走。”刘耀补充道,“如果遇到起初是风寒,结果迅速导致人死亡的病,很大可能就是蜱虫所咬。那日我作为使者来拜访时,也从仲谋的衣袖上丢走了一只蜱虫。或许,那就是荆州城内有蜱虫作祟的征兆。”

“……不,一定还有办法,一定……”

其实已经没有办法了。孙权自己也知道,他的表情很差,很难看,朝旭自知做不了什么事情,只能走上前,拉住他的手,看着他主动靠上她的肩膀。

“子明不可以死啊,他不可以死啊。”孙权在她的肩头喃喃自语。

(注释1,参考文献:《三国志卷六十·吴书十五·贺全吕周锺离传第十五》:及禽羽,权置酒公安,顾谓琮曰:“君前陈此,孤虽不相答,今日之捷,抑亦君之功也。”於是封阳华亭侯。)

(注释2,参考文献:《三国志·卷五十一·吴书六·宗室传第六》:孙皎字叔朗……建安二十四年卒。)

(注释3,参考文献:《三国志·卷五十一·吴书六·宗室传第六》:兄皎既卒,代统其众,以扬武中郎将领江夏太守。在事一年,遵皎旧迹,礼刘靖、李允、吴硕、张梁及江夏闾举等,并纳其善。)

(注释4,其实《三国志》中的看法就是病死,没有细说。有人认为是此时荆州城内的瘟疫,因为吕蒙、孙皎、蒋钦三人都死于攻打荆州之后。

这里的被蜱虫咬死仅是本文中的设定。被咬后迅速发病、初期症状和普通感冒一样,而且就算是现代的技术也难以被医治,结合《三国志》中说很多医师都去尝试救治,但均没有效果,我就擅自安上了这个设定。

因为确实也是户外活动和山林中经常出现的吸血昆虫,按照孙家都喜欢狩猎这件事判断,他们肯定会清楚这种昆虫的危害,所以这里孙权一听就知道,不需要等医师来解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蜱虫)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3章 第二十回:孙皎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