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志吴书]朝旭于江东 > 第141章 第四回:帐下右部督

一个月后,终于把积攒的工作和濡须口之战的后续工作处理完,孙权将返回濡须口、处理周泰和朱然、徐盛之间的事情提上了行程。

不过在回去之前,还有一件事情。

“爹爹!”

“乖女儿,在家里有没有想爹爹?”

回家的陆议将跑向自己的女儿从地上抱起,又走进前来迎接的朝旭,低下头亲吻她。

孙晟咯咯咯地笑个不停。

“果果。”

陆议空出一只手,想要将孙果也抱起,但那个小大人模样的女孩子却后退半步拒绝了陆议的拥抱。

“我也才回来一个多月。”

“看来我回来的正是时候。”他说。

“咳咳。”

孙权带这些不愉快的声音从两人后方传来,今日是陆议从利浦回来的日子,陆议提前两个月就派使者预订了今日与孙权做述职。

这才能看见如此微妙又诡异的场景:两个父亲一个母亲和他们三个的女儿们。

陆议抱着孙晟跟着走进会客厅,孙果跟在旁边,孙晟没一会儿就想跑,于是孙果主动请缨将她带到院子里去玩。

“利浦的情况如何?”孙权开门见山,询问前一年的事情。

一年前,鄱阳郡贼寇首领尤突发动叛乱,陆议配合贺齐前去征讨,斩杀几千人,被任命为授定威校尉,军队驻扎在利浦。(1)

斩杀几千人......朝旭只能勉强自己只把这个数字当数字,一旦去想象,就会对陆议变得陌生,她无法想象记忆中那双纤细的手沾满鲜血的模样。

她只能让自己不去想。

“情况稳定,没有太大的问题。”

之后,孙权又问了一些细节,陆议都一一进行回答,案面四四方方,两侧分别坐着孙权和陆议,两人的中间就是伏案记录的朝旭。

“最近各地的伤寒情况都不太乐观,又刚打完濡须口,士卒数量锐减,曹操的北方比我们还严重,我倒是不担心他们趁机打下来,就是......”

孙权皱着眉头,手指在案上来回戳着。

刘备。

如果刘备想趁机攻打他们,就麻烦了。

“刘备才刚刚和我们议和不久,而且有斥候说,他准备和曹操夺汉中。一时半会儿不会来打我们。”

朝旭从案上抬起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说完之后,才发现她的两个男人同时看向了自己。

“怎、怎么了?”

“没,很少听夫人主动参与这种话题。”

孙权想伸手摸一下她,下一秒就看见陆议捷足先登,已经把手放在她的手背上、用指腹摩挲着。朝旭也有些惊讶,她记忆里的陆议好像很少如此积极地与自己肢体接触,应该是孙权非常喜欢这些事情。

到底是离开太久,还是遇到情敌?

“没想到夫人也懂这些。”陆议赞许又温柔地凝视着她。

“那是,我可是带夫人去了不少地方。”孙权的语气里带着不满,似乎想要把主导权夺回来。

“真是谢谢至尊,朝旭毕竟是我们的夫人,我不在的期间一直有劳您的照顾。”

论如何用一句话把孙权噎住。

不过陆议也没准备让孙权难堪,他很快把话题绕回到孙权在意的事情上:“我明白至尊的意思,至尊是担心兵力空缺难以快速填补。曹操的北方有大量人口,虽然这次伤寒蔓延,对他们的损害比对我们大,但因为北方的人口基数远大于南方——我们和刘备的人加起来都没他们多——恢复兵力的速度肯定也比我们快。短时间内他们打不下来,我们也打不上去,但是时间一长,这个空缺就会越来越危险。”

“这正是我所担心的事情。”孙权点头,肯定了陆议的看法。

原来不是担心刘备。

朝旭划去了自己的猜测内容。

之后,她又听陆议说:“当今天下英雄割据一方、虎视眈眈,军队没有足够的人手万万不能成事,虽然我们没有北方那么大面积的平原土地供给庄稼农田百姓,但江东地区山川密布,到处是窝藏的山越贼寇,攘外必先安内,如果我们能让这些山越转化为兵卒或是百姓,不管是从军事角度、还是从粮草种植发展角度,都是很好的方向。”

“你说的很对,这件事之前凌公绩也和我说过,说是你和陆公纪提起过。”孙权随即又说道,“对了,正好我现在缺一个帐下右部督,你有没有兴趣?”

这个语气是真的在询问,而不是他已经有明确的想法、只等一个答案。朝旭听孙权的语气就能知道他的意思,她自己也忍不住趁机感慨,他们也太熟悉了一些。孙权很少用这种询问的语气,毕竟三十多岁之后,有些时候他连张昭的话都不一定听。

“帐下右部督?”

“掌管我的警卫部队,你可以理解为近卫队队长。”

如果朝旭的双胞胎哥哥们还在世,陆议相当于是瞬间成为了他们的长官。

如果哥哥们还在......朝旭突然有些伤感。

“这是臣的荣幸。臣自然乐意接受。”陆议立刻面朝孙权行了一个君臣之礼。

“我明日就让伟则帮忙写任命文件,在此之前,还有一件事情。”

孙权下意识地转向身后,却发现身后并不是自己在幕府时的柜子,他这才想起来,这里是朝旭家。

“夫君想找什么?”

“有份丹杨太守和仲翔上奏的公文......”

仲翔,即虞翻。朝旭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被调任去的丹杨。

丹杨......是指费栈的事情吗?朝旭抖了抖自己升级版的抄录本,在两人的注视下,翻到了其中一页。

“是这个事情吗?”

“对。”孙权看着朝旭抄录的部分,将抄录部分的文字读出,“丹杨贼帅费栈煽动山越叛乱。我需要你作为内应,去征讨费栈。他现在手下可有不少强壮的山里人。”

完全就是在说,刚才你说我们可以招揽山越填补士卒空缺,现在正好有这个机会,帮帮忙?

朝旭突然希望自己不要这么懂孙权。

“臣,领旨。(2)”

陆议恭敬地接下旨意之后,终于忍不住露出了浅浅的笑意。

“至尊大可直接下令安排我去征讨。”他笑道。

“最近跟诸葛子瑜学了点弯弯绕的说话方式。”孙权也不生气,大方地承认自己就是想说最后那句话,“说起来,之前阿恪带登儿出去玩,遇到了仲嗣,隔日张公就跟我说,仲嗣觉得子瑜的儿子不应该总带着我儿子出去玩,他现在仗着自己有点小聪明就不用功读书,以后怕不是会落下大患。(3)”

仲嗣,即张承,是张昭的次子,虽然比诸葛瑾小六岁,但两人是很要好的朋友,也因此与步骘、严畯交好。

“张公说话确实很有威严。”

“那还是比仲翔说话中听点。”

咦?朝旭回忆了一下,突然发现自己上一次听到虞翻的名字,还是他被调任骑都尉的时候。

“说起来,虞骑都尉是什么时候调任去了丹杨?也不见他回来过。”朝旭连续翻了好几次最近的拜访名单,都没有找到虞翻的名字,忍不住询问道。

“他说话太难听了,每次还要先说一句‘我说话难听您不要介意’。知道自己说话难听就不要说啊。”孙权提到那人,语气就变得有些不耐烦,“他脾气差,除了我之外还得罪了不少人,后来犯了罪,就被流放到丹杨去了(4)。”

“是什么罪?”

“......”孙权思索了好一会儿,“我忘了,事情太多了,应该是你怀孕的时候的事情。我发现没你在真不行,都没人帮我记事了。”

只是因为你本来就想找个理由把虞翻挪到离自己远一点的地方,所以无所谓理由吧。

明知道这样不太好,但如果对方真的有犯罪,朝旭也没办法说什么。

“谬赞了,我不懂打仗、不懂女红、不懂洗衣做饭相夫教子,也就只会读书算术、还有一些基本的草药学和包扎技巧罢了。”

朝旭丝毫不认为自己有什么厉害的地方,她见过很多比自己厉害许多的人,不论自己会什么,都有更厉害的人。

到了这个岁数,基本对自己的人生上限也有了认知。

“这不是非常厉害吗?世事无常,人生百态,既然各有所长,又何必媚于世俗?”孙权笑着说,同时,又与陆议交换了一个眼神,“对吧,伯言。”

(注释1,参考文献:

《三国志卷五十八·吴书十三·陆逊传第十三》鄱阳贼帅尤突作乱,复往讨之,拜定威校尉,军屯利浦。

《三国志卷六十·吴书十五·贺全吕周钟离传第十五》二十一年,鄱阳民尤突受曹公印绶,化民为贼,陵阳、始安、泾县皆与突相应。齐与陆逊讨破突,斩首数千,馀党震服,丹杨三县皆降,料得精兵八千人。)

(注释2,参考文献:《三国志卷五十八·吴书十三·陆逊传第十三》数访世务,逊建议曰:“方今英雄釭跱,财狼闚望,克敌宁乱,非众不济。而山寇旧恶,依阻深地。夫腹心未平,难以图远,可大部伍,取其精锐。”权纳其策,以为帐下右部督。会丹杨贼帅费栈受曹公印绶,扇动山越,为作内应,权遣逊讨栈。)

(注释3,参考文献:《三国志·卷五十二·吴书七·张顾诸葛步传第七》又诸葛恪年少时,众人奇其英才,承言终败诸葛氏者元逊也。)

(注释4,参考文献:《三国志卷五十七·吴书十二·虞陆张骆陆吾朱传第十二》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坐徙丹杨泾县。)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1章 第四回:帐下右部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