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志吴书]朝旭于江东 > 第125章 第五回:檄文

[三国志吴书]朝旭于江东 第125章 第五回:檄文

作者:琥珀Tora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02 13:40:21 来源:文学城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

这一年在十月份之前,发生了两件对朝旭个人而言很重要的大事。

第一件,朝旭拿着这十几年来孙权给她发的俸禄,买下了孙府附近的一处带院子的房子。

“真的不用我出钱吗?”

“没问题。你给的足够多了。而且现在没有周谷给你做假账(1),这个钱只能走孙府的账单,所以就算你想偷偷付,最后也会走到我这里审批。不过如果你还有这么多私房钱,那就不好说了。”

“我怎么会有那东西!”

之前都住在孙府,对于孙权来说,如果让自己妻子掏家用的钱,也太丢脸了,传出去会被臣子笑话——虽然朝旭不认为有臣子敢当面笑他。所以朝旭这十几年来,居然真的没有花过多少自己的钱。

“妈妈真的要搬出去吗?”

“离这里不远,小鹰随时都可以来找妈妈。如果你爹爹凶你,就来找我。”

“好!”

送走她的时候,孙登哭哭啼啼。

结果第二天他就抱着自己的玩具和经过孙权许可买的话本,与孙果、孙虑和孙晟一起,在朝旭的新家里得到了属于自己的房间。除了上课与出去骑马习武之外的时间,全都赖在朝旭家。

这个家没有孙府那么大,但孙权这些年真的给了很多钱,他对自己喜欢的部下都很大方、何况是宠爱的夫人。孙权本想拨几个孙府的仆人,结果被陆议一句“你还记得朝旭为什么要搬出来吗?”驳回。

所以最后是从吴县的陆家和孙府老宅各调了几个人手,达成合作关系。

陆议常年在外驻扎,之前每次来建业都是临时找落脚点。现在朝旭买了房子、他索性在朝旭的家里也找了个房间,对此,孙权的做法是,他也要。

“……确实,我也察觉到了,他们为了讨好我,让每次上报的数据好看,肯定多少有层层施压……”

“山越反复就是这个原因。”

陆议多次讨伐山越,让孙权非常欣赏,所以每次陆议回来,他都直接借用朝旭家的会客厅与陆议商谈治国大策(1)。

可能是因为这里人也少,消息走漏出去的概率也小吧。

这是第一件事,至于第二件事……

“恭喜至尊,恭喜童夫人。我一直以为你们早已成亲,没想到啊……”

“真是才貌双全的一对。”

孙权说,既然他同意与陆议一同成为她的丈夫,那么他完成婚礼也可以吧。

于是在步夫人生下孙鲁育之后,孙权举行了婚礼,而且是按迎娶正妻的规格、风风光光的置办。

话虽如此,因为她并没有与陆议和离,她身份上只能作为妾室与孙权成亲。

这个时代要娶正妻、需要一堆流程和许可,朝旭也不觉得所有人都能接受她同时还是别人的妻子这件事,更别说还有一些老古董如果知道吴侯和别人共娶一名妻子,得闹成什么样。

但妾室不一样,妾室只要男方愿意就行。就像周瑜纳小乔,孙策纳大乔。对她的情况有意见的人最多说几句,反正纳妾只要男方乐意,男方乐意娶别人的妻子,这个别人也不介意,那其他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要管别人家闲事就好了——特别是这个别人家还是江东之主。

只要所有人都认为她是正妻就行。

“早知道还有这个办法,能让你不与陆议和离也能与你结婚,我还忍到现在做什么?”

朝旭作为主角进行过婚礼,婚礼整个流程都好麻烦,她想从简,但孙权太期待了,她也不好浇灭他的兴致。

甚至从婚前的给朝旭家——就是朝旭买的房子——送大雁,又要去找算命先生卜卦这些繁琐的流程,他都走了一遍。

乐此不疲。

最后,在孙家的祠堂里,孙权将朝旭介绍给了孙家的祖先们。

“他们能不能接受啊……”

“昨晚与你行房后,我做了个梦。”孙权喜滋滋地牵着她的手,说,“我梦见我们一起骑在龙的背上,我们亲密无间。”

婚礼那晚的行房,孙权可以用迫不及待来形容,大概就是终于得到了心上人的那般迫不及待吧。

结果第二天朝旭差点下不来床。

当然这件事也被孙府的仆人们传遍了,他们做了什么反应,朝旭并不知道,因为等到她能走路后,她就带上孙府的账本,迅速搬回了自己家。

反正离得不远,需要找她批帐的人必须离开孙府,到她家找她。这是他们说闲话气走她应得的。

至于孙权,除了必须回府里的日子外,完全腻在了朝旭新家。听说这件事的徐琼哈哈大笑,她威胁完仆人们后就和袁昼一起回了吴县,她回到吴县后还特地写信表示支持。

听不见闲言碎语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

除了这个家里所有的房间都被占满了之外,没什么不好的。

至于街坊里的流言蜚语,那就和她没什么关系了,只要不传到她耳朵里,别人怎么评价都行。

白天回幕府,晚上回自己家,孙权大部分时候都会自觉进到她房间。有的时候孙登和孙虑来玩,也会直接在她家过夜。出于安全考虑,孙府的护卫也被调了一批过来,于是这里俨然成了孙权的别院。

这样的生活持续到了十月。

十月,曹操亲率四十万大军南下,走水路,准备从濡须口再度攻打江东。

“朝旭,你看这个文笔,写得可真好啊。就是这个内容真让人来气。”

“文笔?”朝旭从案前起身,来到孙权身侧,孙权的面前摆着一份来自曹军的檄文,“《檄吴部曲将校文》。”

最近,一份檄文在江东士族内部传播,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被檄文针对的孙权本人,很快也得到了手抄的副本。眼下,他正坐在朝旭的房间里,点着油灯阅读白天没空读完的檄文。

“作者是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张东部还在世时,他们还通过信,我之前在东部的诗赋里读到过他的信,东部与很多文人都写过信,我下次跟你说这个故事。(2)”孙权的手放在她的背上,示意她可以坐下来阅读,“不愧是建安七子,写得太漂亮了。读得我也很火大。”

他的声音像是挤出来的一样。

“看名字好像是来声讨你的。”

朝旭刚一坐下,就被孙权亲昵地环住腰,让她的身体向他倾斜。这个姿势让她有些不舒服,于是她抖了抖肩膀,挣脱他的手、重新坐好。

“我记得之前从伯言的书房里读到过他的诗,他还写过《为袁绍檄豫州文》痛斥曹操。”朝旭察觉到,孙权的手又挪到了她的腰上,讨好似的轻轻揉着她久坐后容易酸疼的部位,没有再勉强她靠过去,朝旭也就没有阻止他,“辞藻确实很漂亮。”

“和伟则比起来如何?”

伟则,即胡综,是与孙权年龄相仿的孙权的发小。辞藻优美,孙权接手江东之后,任命和调岗文书、对邻国的书函,孙权大多都交给他来写(3)。

“各有千秋。”

朝旭开始阅读那篇檄文,简单来说就是说“孙权小儿分裂汉室统治,曹操实力强劲、之前濡须口只是个意外。斥责孙权年轻气盛、狂妄无知,以为可以靠长江天险抵挡曹操大军。只要愿意投降,归顺汉室,曹操可以给予很多优待。”

“难怪你会生气。”朝旭放下檄文,“它甚至污蔑你杀了孙辅。明明就只是被幽禁,而且是他投敌在先,对吧!”

“我甚至怀疑他是故意栽赃污蔑,好让读到这篇檄文的江东子弟投奔他曹操。毕竟孙辅的事情发生在我刚接手江东的时候,后来者不清楚全貌,被误导也不是不可能。”

孙权颇为不爽。

“我记得,陈琳在官渡之战时,为袁绍写檄文痛斥曹操三代。”朝旭柔声安抚着他,手也放在他的另一只手上,轻轻握着,“陈琳追随袁绍,还为袁绍写过劝降臧洪的书信。但是袁绍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现在他投奔曹操,又为曹操书写讨伐你的檄文。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能认为,‘陈琳为谁写檄文,谁就要兵败’?(4)陈琳这是在暗示,这次吴侯必胜啊!”

朝旭一番话把孙权哄的大笑起来,他差一点就想搂着朝旭狠狠亲一口,只可惜,最近他看孙晟不像她哥哥们那样喜欢揪他胡子,他就重燃了蓄胡须的念头,可惜在刚开始的阶段,胡子刺刺的,碰的朝旭很不舒服,被朝旭抬起手阻止了他的动作。

“不能亲吗?”

“胡茬,痛。”

(注释1,参考文献:《三国志卷五十六·吴书十一·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第十一》:初策使范典主财计,权时年少,私从有求,范必关白,不敢专许,当时以此见望。权守阳羡长,有所私用,策或料覆,功曹周谷辄为傅着簿书,使无谴问。权临时悦之,及后统事,以范忠诚,厚见信任,以谷能欺更簿书,不用也。)

(注释2,参考文献:裴松之注《三国志 卷五十三 吴书八 张严程阚薛传第八》:张纮字子纲,广陵人……纮著诗赋铭诔十馀篇。【吴书曰:纮见楠榴枕,爱其文,为作赋。陈琳在北见之,以示人曰:"此吾乡里张子纲所作也。"后纮见陈琳作武库赋、应机论,与琳书深叹美之。琳答曰:"自仆在河北,与天下隔,此间率少於文章,易为雄伯,故使仆受此过差之谭,非其实也。今景兴在此,足下与子布在彼,所谓小巫见大巫,神气尽矣。"纮既好文学,又善楷篆,与孔融书,自书。融遗纮书曰:"前劳手笔,多篆书。每举篇见字,欣然独笑,如复睹其人也。"】)

(注释3,参考文献:《三国志卷六十二·吴书十七·是仪胡综传第十七》凡自权统事,诸文诰策命,邻国书符,略皆综之所造也。)

(注释4,论证:陈琳写过很多作品,其中依附袁绍时,为袁绍写过至少两篇檄文,其中一篇就是讨伐曹操的。后来袁绍败了,他就投降曹操。濡须口之战前,他又替曹操写檄文。所以女主如此鼓励孙权。

参考文献:《檄吴部曲将校文》《为袁绍檄豫州文》这两篇都很长,可以直接在网上搜到,就不附在这里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5章 第五回:檄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