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三国曹魏]当郭嘉穿成司马家的兔小主 > 第58章 英雄迟暮

时节渐近深秋,寒意如同针芒般,丝丝缕缕渗进空气中。

定军山周遭地势颇高,薄暮时分,山间吹起凉风,更添几分刺骨寒意。

司马懿火速换上曹丕的裘衣后,就立即奔去杨修帐里翻找解药。

营帐之内,满目狼藉。各类无用的文书肆意散落在地,凌乱得让人有些无从下脚。

就在这时,帐帘被轻轻掀开。郭嘉不知从何处冒出,悄无声息出现在司马懿面前。

“二愣子,你找到解药没有?”

司马懿听见动静,停下手中动作,脸色在昏黄光线下显得格外苍白。

离期限越近,食心散便发作得也愈加频繁,每一次都痛如刀绞。

才刚换上的崭新战袍,此刻已被一层冷汗浸透,湿漉漉贴在司马懿后背。

长时间奔波加上食心散的影响,司马懿仿若脱力一般,缓缓在一旁的垫子上坐下,声音略微沙哑:“还没有。”

郭嘉也在一旁静静坐下,等司马懿扛过一阵,才缓缓将之前在坟后所见之景讲给司马懿听。

司马懿好不容易缓过来,继续起身翻找:“依我看,杨修他们几个,实在是太固执了。曹植自己都不想争这世子之位,他们还非得折腾,闹成如今这副模样。”

“自从陈群那件事儿之后,曹丕早就和杨修、孔桂他们几个暗地里翻了脸。你想想,若不能保曹植上位,就凭曹丕那脾气,能放过他们?”郭嘉回忆起往昔,忽地想起什么,似笑非笑,

“你也别在这儿装无辜,别以为小爷不知道你私底下搞的那些小动作。”

司马懿双手陡然僵住,动作一顿:“你知道?”

郭嘉没有回应,只是嘴角微微上扬。

“那你不怨我?”司马懿眉头轻蹙,侧眸望向郭嘉。

“之前确实是我先入为主。”郭嘉缓缓开口,“起初你劝曹丕提防曹植,那是因为你摸不清曹植的品性。再者说了,小爷只是希望主公的公子们可以和平相待,互相扶持。如今你暗中推波助澜,借主公之手杀掉挑拨两人关系的罪魁祸首,正遂我心意。”

司马懿垂首,陷入短暂的沉默,片刻之后又转而一笑,轻声喃喃道:“这次是瞎猫碰到死耗子了,难得祭酒大人夸我。”

刚说完一半,司马懿忽地心间又一紧,不小心将肘旁的书册推落在地。

捡书之时,司马懿蓦地发现床下还有一只上锁的箱子。

“佳佳,来把铁锹来。”

“好。”

郭嘉应了一声,赶忙在角落的铁锹叼起,疾步递往司马懿。

司马懿伸手接过,双手紧握住铁锹柄一敲。

只听“咔嚓”一声脆响,箱子上那把锈迹斑斑的锁应声裂开。

箱盖开启,只见里头堆满札记,纸页微微泛着黄斑。细细翻检一番后,司马懿却并无发现自己想要的解药。

郭嘉并不意外:“杨修那厮何等精明,依我看,兴许早托人将解药交予曹植了。方才我瞧见有人递予曹植一物,瞧那模样,极有可能是解药。”

“若果真如此,直接向曹植要便是。” 一听解药在曹植手中,司马懿如释重负。

“这只是小爷的猜测。”郭嘉不忘提醒道,“曹植对你自是毫无防备之心,可是他身边那群人,保不准会耍些什么心眼。若是还有人在场,你万不可掉以轻心。”

正值二人欲抬脚跨出营帐之际,眼前门帘仿若被疾风撩起,曹植身影赫然映入眼帘。

“司马先生也在。”曹植眼中闪过一丝错愕。他从未想过会在杨修的营帐内见到司马懿,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来得正巧!”

司马懿心头暗喜,连忙上前问道:“子建,你怎么来了?”

曹植眼中的哀伤尚未褪去,眼眶依旧红肿。

“德祖去得太过突然,我寻思看看有没有重要的物件,好给他们的家人捎回去。司马先生,您又为何会在此处?”

司马懿连忙岔开话题:“子建,杨主簿可有留下什么要你转交给我的?”

“交给你的?”

“对。”司马懿满眼期待。

曹植回想了一番,轻轻摇头。

司马懿心底一凉,与郭嘉对视,仍不死心,再度追问:“当真没有?”

曹植语气笃定,毫不犹豫:“没有。”

郭嘉旁敲侧击道:“那他可曾给你留下一个白瓶?”

曹植微微一愣,几秒之后,眼中满是诧异:“祭酒,你怎会知晓?”

见此情形,司马懿与郭嘉一直悬着的心,这才缓缓落地。

“子建公子,实不相瞒,那白瓶之中所装,正是食心散的解药。” 司马懿将之前发生在丞相府主院的种种事宜,一五一十告知曹植。

“未曾料到,德祖竟会瞒着我做出这种事情。” 曹植赶忙将袖中白瓶递与司马懿,心中五味杂陈,“他曾托人带话于我,称会有一人辅佐我成为世子,却万万没想到,竟是用如此下作的手段胁迫司马先生。”

“逝者已矣,死者为大,不提他了。” 司马懿迅速将瓶中药丸倒出,吞服而下。

“兄长可知此事……”曹植唯恐此事被曹丕知晓,仿若一个犯错后等待宣判的孩子。

司马懿摇了摇头:“放心,他不知。”

“多谢司马先生,先生之恩,子建永生不忘!”

曹植忽地屈膝跪地。

“你可是金枝玉叶,莫要轻易行此大礼。”司马懿赶忙一把将曹植扶住拉起,“我并非心胸宽广,只是你与曹丕一母同胞,不忍见到你们为一个世子名衔而争得头破血流。”

曹植眸中蒙上一层水雾,声音略带哽咽:“兄长往后必能成为一代明公,司马先生也定会是兄长的左膀右臂。”

“多谢。”司马懿微微欠身,恭敬回道,“子建公子于文学上的造诣非凡,日后定当名垂青史。”

恰逢此时,外边号角声起。

两人都不曾在军中带过,故而对一些约定俗成的信号并不知晓。

郭嘉开口提醒:“二愣子,子建公子,军议会开始了。”

**

听闻号声后,众将领纷纷奔赴主营。

火光人影之中,曹操微微合上双眸冥思——

拿下汉中,不过是锦上添花;为丕儿将来铺路,处理好身后之事,才是如今的重中之重。

如今自己在汉中僵持太久,身体每况愈下,是该班师回朝,安排身后之事了。

想到此,曹操眼窝深陷,面色凝重:“今日召大家来,是为两件事。一是行程安排,二是赏罚之事。”

司马懿和曹植跟着郭嘉的步伐,来到最末端。

“虽说未能将汉中全数保全,但刘备那方亦是损失惨重。此前多亏仲达献策,如今汉中居民大多已迁走,蜀军所得不过是一片空地。眼下汉中久攻不下,依孤之见,不如暂且退兵归去。众卿可有人反对?”

自打杨修之事后,军中人人皆知丞相不欲久留。故而场下寂静无声,无一反驳。

“既无人反对,就这么定了。”曹操轻轻咳了几声,“今次征伐,诸将奋勇,功绩卓著,孤必当论功行赏,以彰其劳。夏侯将军为护我大军,血洒疆场。折损此等良将,孤痛心疾首。特追封夏侯渊为愍侯,厚葬于祖坟之侧,以酬其为国捐躯之大义。”

张郃等众位苦守汉中的将领及其麾下将士相继犒赏加封,几位不在场的将军也相继晋封,其中还包括司马懿守城之功。

曹操目光逐一扫过人群,忽地落在曹丕肩头,逐渐柔和下来:“这次丕儿围攻上庸,解我燃眉之急,此乃大。丕儿,你想要何赏赐?”

曹丕还是第一次被曹操在众人面前夸奖,有些受宠若惊,连忙谦逊回道:“儿臣惟愿父亲身体安康。”

曹操似乎对这个回答十分满意:“丕儿许是还未想好。无妨,待你想好,随时来与孤说。”

曹操目光一转,见到人群最末端的曹植,心中忽地一堵:“这次植儿因酒误事,险些酿下大祸,即刻收回所有兵权,等回邺城后,闭门思过三月。”

曹植神色黯然,闷声道了句恩,缓缓屈膝跪地:“身居其位,却未能恪尽职守,此事确是儿臣之过。时至今日,儿臣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曹操眉头微蹙:“是何请求?”

曹植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道:“杨德祖身为主簿,虽无赫赫战功,却也兢兢业业,苦劳多年。儿臣恳请父亲,为杨主簿追封。”

曹植说完后,在场众人皆脸色大变。

曹丕回头,急忙去扯曹植的袖子,轻声骂道:“不是让你别在父亲面前提杨修的事么?”

曹植依旧不为所动。

曹操冷哼一声,面露不悦:“杨修扰乱军心,几近毁我大业,如今竟还妄想追封?”

丁仪见状,心急如焚,正欲下跪求情,却见司马懿抢先一步,跪地陈情:“仲达愿以‘拿下汉中’为誓,在此立下军令状,弥补杨主簿之过。若成,还请丞相为杨主簿追封;若不能成,则任凭军法处置。”

郭嘉猛然抬头,目光中满是惊愕。

若说之前的虚与委蛇是为谋取解药,那如今毅然立下军令状,又是所为何事?

“仲达,据孤所知,德祖与你素有结怨。我命你辅佐丕儿,你如今却为一个死去的杨修求情?”曹操面色更冷,“大军不日便要班师回朝,你立下军令状,手底下可有兵卒?”

“儿臣有!”曹丕毫不犹豫挡在司马懿身前,跪地请命。

“妇人之仁!” 曹操见曹丕此举,恨铁不成钢。

“儿臣并非妇人之仁,实乃手足情深!”曹丕坚毅道。

曹植眼眶泛红,相继跪地:“儿臣愿以邺城兵权相换。”

曹彰见曹丕跪地,亦步亦趋,一同跪下:“儿臣也愿出此力,只求能在此杀敌报国!”

“丕儿、彰儿,你们经验尚浅,不可胡来。”

郭嘉挺身而出:“主公,嘉愿作保!”

熟悉的声音一出,在场众人无不惊愕失色,窃窃私语。

“是郭祭酒的声音。”

“郭祭酒不是很早就死了么?”

……

“奉孝,你……” 曹操与人群之中的白兔相视,眼中满是不可置信。

前世合拍的君臣,还是第一次站在对立面。

押上前世所有的恩情和名誉作筹码,郭嘉目光坚定,直视曹操:“主公,信我。”

历经三生,归来只为盼魏能有个圆满结局。

扫平四海,成就伟业,彼时蜀吴必除。

曹操沉吟良久,面对郭嘉,终是选择妥协:“奉孝,孤唯有一个要求。此战之中,丕儿万不可涉险。”

此话一出,众人皆知,世子归属,早已成定局。

郭嘉郑重点头,保证道:“主公放心,嘉定当护子桓公子周全。”

“奉孝,你做事,孤自然信得过。” 曹操话锋一转,目光如炬,直指司马懿,“倘若丕儿与彰儿有半分闪失,孤拿你司马全族是问!”

司马懿(懵逼):差别对待?

回过神来,司马懿嘴上仍恭敬回道:“是!”

“愿意留下的,便留下继续奋战;想要随孤回朝的,可以解散了。”

杨修所言不虚,这汉中,当真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但区区一个汉中,与曹魏的十个州相比,孰轻孰重,曹操心中还是自有定数的。

曹操本欲即刻班师回朝,却见场内无人有离去之意,不禁疑惑:“怎么?”

“主公,夏侯大哥惨死于黄忠之手,此仇不报,我等心中恨意难消!” 张郃与夏侯渊同为守将,此刻挺身而出,眼中满是悲愤。

虽说归乡之情切切,但在汉中驻扎一年,碌碌无功而返,又有何颜面去见家乡父老?

“臣愿追随子桓公子,继续留守汉中,杀万敌,守疆土。”其余兵将亦是齐声高呼。

曹操负手而立,望着帐中诸将,听闻众人各抒己见之声,思绪逐渐飘远。

蓦然间,一阵愁绪涌上心头。曹操惊觉时光如流矢,自己已然垂垂老矣。这大好河山,这纷扰天下,终有一日要交予新一代手中。

念及此处,曹操那原本紧蹙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眼中竟闪过一丝期许。

*

军议会后,众人各自回到帐中。

原本杨修帐内,篝火明明暗暗,光影在墙壁上晃荡跳跃。

“你为何要立下军令状?” 郭嘉满心疑惑,率先发问。

司马懿微微一笑,并未直接作答,反而反问道:“那你又为何要替我作保?”

“自然是为了大魏。” 郭嘉不假思索,语气间有几分调侃,又有几分嗔怪,“不过呢,看你可怜,顺便保保你。你想啊,就凭你一个没经验的,若不是小爷开口求情,主公怎会许你乱来?”

司马懿眼眸轻转,莞尔一笑:“我立下军令状,一则是为曹丕积攒战功,稳固根基;二则是还清曹植的人情,自此两不相欠;三则是求个心安;四则,也是为了你和你心心念念的大魏。”

“你……” 郭嘉一时语塞,仿若被司马懿这番话击中了心底某处柔软之地,当场愣住。

“好啦,我既敢如此说,自然是有应对之策。” 司马懿从容不迫道。

“你有对策?我没听错吧?” 郭嘉瞪大双眼,满是诧异。

“从杨修房中寻得的好东西。” 司马懿翻开手边竹简,上面满是杂乱无章的草稿,“你可知,为何曹操久攻不下汉中?”

郭嘉略一思索后回道:“我总觉的部署没有问题,难道是刘备请了位军师。刚才军议会上,我听张将军说此人擅长夜观星象……”

“非也非也。”司马懿故意卖弄,将竹简拿在手中轻轻摇晃,“佳佳,你可别忘了。你擅长兵谋,我精通内政,而他杨修,最擅长的,乃是洞察人心。喏,答案全在这上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