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初春的夜晚还是有点冷,微草俱乐部宿舍楼早已熄灭了大部分灯火,唯有高英杰的房间还透着一抹微光。电脑屏幕是这方小小空间里最亮的光源,映着他专注而略带紧张的脸庞。
“英杰,准备好了吗?”商征羽的声音透过高质量的设备清晰地传了过去,带着一种奇特的质感——年轻,清朗,像山涧初融的雪水,却又沉淀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和洞悉力。
这声音的年轻程度让屏幕另一端的高英杰明显愣了一下。他之前见过商征羽在训练时极具攻击性的垃圾话,也听过他简短指令时模糊的电流杂音,但从未如此清晰地捕捉到他真实的声音底色。听起来……似乎比自己大不了多少?二十岁出头的样子?这与他展现出的那种仿佛浸淫荣耀多年、洞悉一切的老辣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啊?哦!准备好了,陈老师!”高英杰连忙回应,压下心头的惊讶,集中精神。他非常珍惜这种一对一的指导机会,尤其是在集体练习后的额外小灶时间。
“好。”商征羽的声音平稳地响起,打开了线上会议室,无缝开始了他今晚的课程,“王队在这里选择侧翼切入,表面看是给对方的治疗施加压力,但核心目的是什么?”
商征羽打开了一段录像,操控着光标在王不留行和对方治疗之间划了一条线,“是为了迫使对方的守护使者将这个关键群抬技能交在你身上,而不是留给即将被集火的狂剑士。”
他切换了视角,放大了战场另一侧。
“看,叶下红和飞刀剑的位置。刘小别和柳非的走位不是随意的,他们在封锁治疗支援狂剑士的路径,为队友的技能释放争取了时间和空间。你的佯攻逼出了治疗的大招,叶下红的火力压制让对方另一个治疗无法有效支援,飞刀剑的干扰让守护天使无法安心读条,这时候,控制技能落下,狂剑士孤立无援,集火条件达成。”
高英杰恍然大悟,飞快地在笔记本上记录:“原来是这样!我一直以为王队的切入是主攻点……”
“团队赛里,很多时候个人的锋芒是服务于整体链条的。你的魔道学者机动性强,骚扰、分割、创造局部优势是你的强项。但记住,优势需要队友去兑现。就像这个点,”
商征羽把屏幕快速切换成了一张新地图——暮色钟楼。
“钟楼二层的这个平台视野好,能覆盖下方广场和通往顶层的楼梯口,看起来是个绝佳的压制点,对吧?”
“嗯,是的,可以扫射压制很多人。”
“但这是陷阱。” 商征羽斩钉截铁地说,“地图设计很精妙。这个平台看似居高临下,实则三面都是开阔地带,没有足够掩体。如果是神枪手或者枪炮师站上去,对方只需要一个能快速近身的刺客或者剑客,从侧面钟摆的阴影里摸上来,或者一个元素法师在楼下死角吟唱一个范围法术,你就成了活靶子。真正安全的压制点,是这里——”
光标指向钟楼内部一个不起眼的、堆满杂物的狭窄走廊拐角。
“视野受限,但背靠实体墙,左右只有一条通路,对方想强攻,必须承受你的火力覆盖和可能的地形杀。你的扫把飞行可以快速在几个类似的安全点之间转移,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让对手疲于奔命,这才是魔道学者在这种地图上的生存和压制之道。”
“今晚我们的重点就是地图理解和团队战术的切入。你们队长在空间感上的造诣是顶级的,但他的‘魔术师’打法对个人天赋要求太高,团队需要的是更普适、更可复制的协作逻辑。”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再比如这张图,‘风蚀城堡’。”
屏幕上显示出风蚀城堡的3D模型。这是一张中型地图,主体是一座废弃的古老城堡,内部结构复杂,布满回廊、残破的房间和高低错落的平台,外部则是被风沙侵蚀形成的嶙峋怪石和狭窄通道,开阔的视野与逼仄的角落并存。
“这张图,核心就在于复杂多变的空间。你看城堡内部,看似四通八达,但关键节点就那么几个。中央大厅的旋转楼梯连接上下层,东侧塔楼的瞭望口控制外部石林入口视野,西侧回廊的断墙是连接内外的捷径。外部石林,看似开阔,但那些风蚀柱形成的天然门洞和凹槽,就是天然的伏击点和转移通道。”
商征羽用鼠标在地图上快速标记了几个点,动作流畅。
“团队作战,不是五个人冲进去各打各的。而是要在进入地图的瞬间,根据对方的职业构成和可能的战术意图,快速划分这张图。把看似庞大的战场,分割、压缩成几个关键的单元。”
“对方如果有强力远程控场,比如元素法师或枪炮师,他们必然会抢占城堡制高点或石林开阔地。这时,我们的划分的策略就是利用石林的复杂地形快速接近城堡外墙,然后通过西侧回廊断墙这个点,瞬间将战场从开阔的外部划进狭窄的城堡内部,剥夺对方远程的视野和射程优势。负责开路的先锋——通常是战斗法师或拳法家——和负责策应的魔道学者,你们的任务就是精准地找到并打开这个空间,把敌人‘塞’进我们预设的、利于近战爆发的战场。”
高英杰飞快地在笔记本上画着简图,标注着“关键单元”、“视野剥夺”等关键词。商征羽的声音像有魔力,将复杂的战术理念拆解得条理分明。
“反过来,”商征羽切换了视角,“如果我们防守,对方强攻城堡。那我们的划分策略就是:主动放弃一些看似重要的外部区域,将敌人诱入城堡内部复杂的回廊和房间。然后,利用地形,进行二次划分。比如,在狭窄的回廊里,骑士一个‘英勇冲锋’卡住关键位置,就能将对方整支队伍逼迫挤压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这时,魔道学者的熔岩烧瓶、元素法师的暴风雪,甚至是牧师,都能打出恐怖的AOE效果。这个关键点的创造,依赖于骑士对地形和时机的把握,以及队友瞬间的集火配合。”
他讲得很细,甚至模拟了具体的技能释放时机和走位路线。
“英杰,作为魔道学者,扫把掌握赋予了你无与伦比的机动性。在这种战术里,你是最灵活的部分。你需要敏锐地感知战场被分割成的各个单元,利用飞行能力快速穿梭其间,哪里需要支援就飞去哪里,用熔岩烧瓶封锁关键路口,用寒冰雨减速分割敌人,或者用暗影斗篷配合队友进行关键控制。”
高英杰听得两眼放光,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以往王杰希的指导更侧重于个人技巧和直觉,而商征羽则提供了一套清晰的、基于地图和职业特性的框架,让他明白了团队配合中每一步行动背后的逻辑。这已经属于战术布置的范畴了。
他忍不住提问:“陈老师,那如果对方也对此有所研究,提前在关键点设伏呢?”
“问得好,这就是战术博弈的乐趣,也是比赛里最具魅力的一环。划分不是死板的公式。首先,我们要有Plan B。比如西侧断墙是首选的分隔点,但如果对方在那里布下重兵,我们就要立刻启动备用方案——强攻正门,或者利用骑士的减伤技能硬抗伤害,让远程职业从外部石林进行火力压制,逼迫对方离开预设的伏击点。其次,划分的关键在于突然性和协同性。行动要快,快到对方来不及反应;配合要默契,五个人要像一个人的五根手指,同时发力。这就需要大量的练习和磨合,形成肌肉记忆。”
商征羽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赞许的笑意,那清朗的声线微微上扬,像拨动了一根悦耳的琴弦。
在讲解战术时,他是冷静理性的,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沉稳洞察力,但当他在模拟操作细节,或者在讨论一些天马行空的变招时,那声音里又会透出一股少年人特有的、带着点狡黠的兴奋感,语速稍稍加快,尾音会略微上扬,像发现了什么有趣的宝藏急于分享。
高英杰难得开了一瞬间的小差。他想起刘小别总是在嘴边叨叨的什么音质,什么高频低频,现在才直观感受到高质量的设备带来的效果。
“你的角色定位和王杰希不一样。”商征羽话锋一转,再次强调,“在团队里,你既是策应点,也是节奏变化点。你的存在感要强,但目的不是达成击杀,而是要他们难受,让他们的阵型脱节。”
他喝了口水,喉结滚动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也清晰可闻,那细微的吞咽声,配合着清越的嗓音,竟有种奇异的安定感。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阅读战场。地图是死的,人是活的。对手的意图、他们的阵型变化、关键技能的冷却时间……所有这些信息,都要在战斗过程中快速收集、分析。优秀的选手,能在电光火石间判断出哪里是当前最优的解法,哪怕它和战前计划的不一样。这种即时决策能力,是区分顶尖选手和优秀选手的分水岭。”
“英杰,你的大局观和冷静是优势,要相信自己的判断,敢于在关键时刻做出改变战术的决策。”
接下来,商征羽又针对高英杰个人的魔道学者技术进行了细致的指导。他调出高英杰最近几场训练赛的录像,一帧一帧地回放、暂停、讲解。
“这里,你用扫把旋风走位规避对方剑客的三段斩,方向选得很好,但高度控制可以再精确一点。再低15个身位,就能完美蹭到那个石柱的边缘,利用碰撞体积获得一个额外的难以预判的变向加速,不仅能躲开,还能瞬间拉近和对方牧师的距离。”
“还有熔岩烧瓶的落点。你习惯性地扔在人群中心追求最大AOE伤害,这没错。但在对方有治疗且站位分散时,可以考虑点控。”他快速切换画面,展示了一个新的场景,“看,对方骑士和牧师站位有脱节。这个时候,可以扔一个精准的熔岩烧瓶在两人中间靠后一点的位置,不是为了大面积烧伤,而是制造一道持续的火墙,彻底切断骑士回援牧师的路线。配合队友集火牧师,效果会比单纯烧掉骑士一点血好得多。技能释放的目的性要更强。”
“……以及驱散粉的使用时机,不要只盯着对方身上的Buff。在对方剑客开启‘剑定天下’准备强冲我方后排的瞬间,一个预判性的驱散粉撒在他冲刺路径上,即使没能驱散掉状态,也能造成短暂的视野剥夺和干扰,打断他的冲锋节奏,为我方争取宝贵的反应时间。控制技能,有时候干扰比硬控更有战术价值。”
商征羽的声音清晰、流畅,带着一种循循善诱的耐心,每一个指令、每一个分析点都精准地传递过来。那些复杂的战术思路、地图理解、职业对抗的细节,在他条理分明的阐述下变得异常透彻。
“这部分内容有点多,你消化一下。接下来二十分钟,你自己进训练软件,模拟一下我刚才说的几个点,特别是利用地图元素制造假动作和逼退走位。”他暂时了关闭麦克风的主动拾音,只留下环境音。
但商征羽并不会离开座位,只是切换了界面,去做自己的事情。于是耳机里只剩下一些细微的背景音,如同平静湖面泛起的涟漪,规律而稳定地传入高英杰的耳中。
呼吸声是均匀而轻浅的,透过高品质的麦克风,那声音被清晰地放大,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感,仿佛能感受到主人此刻的放松与专注。远一些的是键盘敲击的声音,并非训练时那种疾风骤雨般的狂暴敲打,而是带着某种独特节奏的轻响。
商征羽的指法显然极快且精准,每一次敲击都短促有力,如同雨点落在芭蕉叶上,嗒、嗒、嗒嗒……错落有致,形成一种奇特的韵律。偶尔伴随着清脆的鼠标点击声,像是乐章中点缀的清脆音符。
不知过了多久,耳机里除了键鼠声和呼吸声,忽然极其轻微地响起了一声……哼唱?非常非常短暂,只有不成调的两三个音节,像是某人极度专注时无意识泄露出的声音碎片,带着一种少年人特有的随意和轻松,转瞬即逝,快得让高英杰几乎以为是错觉。紧接着,键盘敲击声似乎停顿了半秒,然后一切又恢复了之前的节奏,平稳的呼吸,清脆的键鼠声。
商征羽那边,似乎只是某个瞬间的走神。但高英杰的心却被那极其短暂的不成调的哼唱轻轻撞了一下。
那声音碎片,和他讲解战术时沉稳清晰的声音,以及之前击败黄少天时在公屏上文字表现出的那种游刃有余甚至带点戏谑的感觉,形成了某种微妙的反差。
这让他想到了平时看的那些A**R视频,或许……也适合在睡前聆听?那种由清澈讲解和纯粹白噪音共同营造出的令人无比专注和安心的氛围,就像是专门为他定制的A**R,能帮助他彻底放松下来,告别一天的疲惫和赛场内外的压力,沉入安稳的睡眠。
高英杰没有深想,只是将这份细微的触动也默默收藏进了心底,而那片持续不断的白噪音,和先前的讲解一起被录屏软件诚实地记录了下来。
而在商征羽这边,在宝贵的“静默”时间里,他切换到另一个工作窗口。屏幕上打开的是复杂的武器设计图纸和材料属性列表。为斩楼兰设计的几件银武已经到了关键的收尾阶段。
他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手指,就立刻投入到高速的键盘敲击中。设计图的线条要调整,材料的应力模拟数据需要重新计算,属性搭配的微调得反复验证。偶尔,一个复杂的算式卡住,他会无意识地轻轻吸一口气,或者因为灵感突然闪现而加快敲击速度。
他完全不知道,自己关闭发言键后,那些被高品质麦克风捕捉到的白噪音,正成为千里之外那个少年魔道学者专注练习时最安心的背景音,更不知道其中某个瞬间无意识泄露的、不成调的短暂哼唱,让那个少年心头微动。
直到耳机里传来高英杰恭敬又满足的道别:“陈老师,我下线了,谢谢您!您也早点休息!”
商征羽才猛地从银武设计的深海浮出水面。他长长舒了口气,捏了捏发胀的眉心,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脖颈和手腕,关节发出轻微的咔咔声。
“嗯,去吧。”他对着麦克风应了一声。
关掉与高英杰的连接,商征羽看了眼屏幕上才完成了不到三分之一的银武设计图,又想了想明天一大早就要返回杭州,无奈地叹了口气。要不是陪叶秋去了,今晚真不一定需要熬夜。
但他没有立刻回到工作状态,而是起身,走到酒店房间角落,那里堆放着下午在游乐园买好的礼物。他拿出包装纸、丝带和剪刀,在宽敞的桌面上铺开。
暖黄的落地灯光线下,商征羽耐心地拆掉商店的简易包装,然后开始仔细地重新打包。他很少这样送礼物,所以动作有些笨拙,远不如操作键鼠那般行云流水,但异常认真。
和叶秋分别后他就去酒店旁的商城挑选回礼了。给刘小别的礼物最先选定,一个设计简约但材质极佳、带缓震凝胶的护腕。那小子手速快得像抽风,训练起来又狠,手腕负荷肯定不小。柳非的是一套包装精美的进口零食礼包,小姑娘训练间隙总爱偷偷摸点吃的。
袁柏清……商征羽逛街时想起他被点名时的哀嚎,挑了个据说能解压的捏捏乐。周烨柏的礼物就比较常规,一个高颜限量版游戏手办,但他特意选了对方某次提过想要的冷门角色。
而乔一帆需要一点鼓励,一点方向感,但绝不是那种会让他感到压力的东西。商征羽选择了一枚书签。金属材质,造型简洁流畅,主体是一道向上蜿蜒的水波涟漪,末端镶嵌着一颗温润的墨绿色仿玉珠。
这枚书签没有花哨的图案,却有一种沉静内敛的力量感,像一条静静流淌、终将找到出路的溪流,很符合他对乔一帆的印象,安静,努力,蕴藏着尚未被发掘的潜力。
他留了一句话——“水滴石穿,自有回响”,然后用一张印着朦胧水纹的包装纸仔细包好。
至于高英杰,商征羽挑选了一个深绿色、皮质封面的笔记本上,内页是点阵设计,方便画草图也方便书写。他在扉页用笔尖顿了顿,最终只写下了三个字母:G.Y.J。未来的微草队长,需要承载更多的东西。
给王杰希的礼物最难选。魔术师的心思和品味都难以捉摸,最终是在一个售卖植物标本和生态瓶的小店,他看中了一个用特殊工艺封存、永远不会枯萎的微型苔藓景观。深绿色的苔藓在透明的玻璃罩内生机盎然,下方是细腻的白沙和几颗小小的、温润的鹅卵石,带着一种沉静而恒久的美感。
低调、特别,又蕴含着顽强的生命力,商征羽觉得这很“王杰希”。
每一个盒子都被妥帖地用素雅的包装纸包裹,边缘折叠得整整齐齐,再用银灰色的丝带系好,打上简洁的结。包装完毕,他拿出便签纸,又给每个人都写了一张简短的卡片。没有太多花哨的词语,只是简单的“好好训练”、“注意休息”、“希望你喜欢”、“加油”之类的朴实话语。落款是统一的“格陵兰”。
商征羽看着地毯上排列整齐的礼物小山,拿出手机,拍了一张礼物的照片,然后点开那个熟悉的通讯软件,找到王杰希的头像。
格陵兰:【图片】
格陵兰:王队,给小朋友们的回礼已经准备好了,明天寄出,记得取。
格陵兰:顺便谢谢你们的设备,很好用,已被种草。
手机屏幕几乎是立刻就亮了起来,王杰希的回复简洁而迅速。
王不留行:收到,费心了。
王不留行:背景墙纸和地毯纹路……很像东三环君悦的风格。你在北京?
格陵兰:你可以猜一猜。
王不留行:……
商征羽嘴角微不可察地向上弯了一下。屏幕那头传来的省略号,隔着网络都能想象出王杰希那副惯常没什么表情的脸上,此刻可能正微微蹙着眉,带着点被戳破心思又无从追问的别扭劲儿。这种微妙的破防,反而让他觉得……挺有意思。
格陵兰:来北京陪一个老男人坐摩天轮^-^
王不留行:嗯。
王不留行:队员训练报告还没看完,下了。
王不留行:礼物会取。晚安。
正文无关的一点絮叨:
今天码字码得很艰难,主要还是因为LPL和ivl的主队都输了,而且在当下或是过去都是众矢之的。至于kpl主队没输是因为他们今天没比赛(
虽然我追竞和全职没有关系,但总是会把现实和虚构的小说做对比,然后就发现全职的世界简直就是桃花源。蝴蝶蓝当年写全职高手的时候应该是参照了现实的竞体,要说他不懂那些骂战大概是不可能的。可是他依旧创造了一个这么……澄澈美好的世界。热血、坚持、冠军、梦想、团队就是一切,闪耀着竞技精神最本真的光芒,场外的东西有但不多,基本上,所有职业选手都仅仅只是作为追逐荣耀的电竞选手而存在。
现实不是这样的,在竞圈你可以看到最纯粹的的恶意和诅咒,各种辱骂、阴阳怪气、回旋镖、扣帽子,还有云玩家白子黑子串子彼此发泄着恨意,随口就会带上家人,仿佛生死大仇。有时候会让我迷惑,人和人之间真的有这么大的仇恨吗。而在职业选手或者管理层中,刘皓和陶轩这类角色的比例也不低,甚至行为还要更加过分。打胎、砂仁、出轨、瓢虫、背刺……现实得不能再现实。
何况我还看足球,那更是群英荟萃。
所以我不太理解有些同人把现实竞圈代入到全职中的行为,叫着这杂那杂,感觉看一眼这种文我的女神就要被玷污了。有点自作多情哈,不用在意我的看法,我也没有去评论ky。
全职在我眼中的样子就像没有混血种的世界在小商眼中的样子,这是我写这篇文的一个出发点,也是全职众对于小商的吸引力所在。他们的纯粹遥不可及,而我爱着这样的遥不可及,愿意用文字添砖加瓦,去拉近、拓宽这个美好世界的边界。
啊,唠唠叨叨说了好多矫情的东西,纯粹是主队被喷成半个太空电梯之后有感而发。就这样吧,希望美好的东西一直美好下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7章 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