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清穿]给乾隆当弟弟的那些年 > 第11章 第 11 章

[清穿]给乾隆当弟弟的那些年 第11章 第 11 章

作者:醉酒花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13 17:23:19 来源:文学城

*

和亲王越说越气,恨不得提刀冲到富察氏府上把马齐砍了来泄愤。

“怎么这样啊?”弘曕也很不高兴,他觉得听到这种消息后没人能高兴的起来,“五哥,你怎么知道这些事情的?”

谈判的时候向着敌方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马齐回来后能继续当官说明他藏的严实,不然以他们家汗阿玛那眼里容不得沙子的性子不可能让他继续当大官。

那么问题来了,连他们家汗阿玛都不一定知道的事情,老哥是怎么知道的?

和亲王有气无力的趴在桌子上,倒也没有藏着掖着的意思,“罗刹人给马齐的贿赂是通过商队送过去的,咱们大清和罗刹国关系不好,上书房有专门教俄罗斯语的先生,你五哥我闲着没事儿就多学了几句,没想到出门溜达的时候阴差阳错就听到了这些。”

大清和罗刹国之间一直不太平,双方交流不算多,但也绝对不少。

康熙二十四年的时候大军攻克雅克萨,当时俘虏了上百个罗刹人,那些罗刹人来到京城后被安置在东直门附近的关帝庙里。

因为里头关了罗刹人,所有民间都管那间关帝庙叫“罗刹庙”。

弘曕举手提问,“大家是不是都觉得关帝爷能镇压住罗刹鬼?”

和亲王把人摁回去,“别插嘴,听我说完。”

小豆丁捂住嘴巴,拉上不存在的拉链示意哥哥继续说。

和亲王继续,“那间罗刹庙就是后来的罗刹馆,朝廷给那些罗刹俘虏的待遇非常不错,一切和满洲旗人相等,不光分发四季衣裳,还给他们安排住处仆从,甚至将步军统领衙门收押的女犯配给他们为妻,有些表现好的甚至还能娶到大户人家的姑奶奶。”

他觉得朝廷待那些俘虏还挺好的,在此之前他就没见过谁家俘虏能这么大爷。

因为那些罗刹鬼信仰那劳什子东正教,朝廷还特意批准将关帝庙旁边的佛殿给他们改成教堂。

康熙朝的罗刹馆有两个,上面那个是北馆,还有个南馆在京城南东江米巷玉河桥西,在前朝是外藩朝贡的南会同馆的“高丽馆”,康熙朝时朝鲜的使节来朝也都安排在那儿。

后来大清和罗刹国签订《尼布楚条约》,双方往来的文书要分别用满、汉、俄还有拉丁文书写,一直让蒙古人和西方传教士从中传话不太妥当,于是罗刹国那边派人来京城学习满语汉语,京城这边也派人去学罗刹语。

那些来京城学满语汉语的罗刹人就住在南馆。

到雍正年间,南馆已经不单单是罗刹国商人和学生居住的地方,而是理藩院管辖下专门接待罗刹国人的俄罗斯馆。

当然,民间还是更习惯称那地方为罗刹馆。

南馆越来越大,还特意新建了一座教堂,原本在北馆的圣像也被挪到了新教堂,北馆的存在感趋近于无。

后来朝廷和罗刹国的来往越来越多,矛盾也越来越多,罗刹国那边贪得无厌老想抢他们的地盘,朝廷也不可能一直挨打不还手。

乾隆二年,罗刹国商队的进京贸易被禁止,南馆只剩下传教士和学生,商人一个不剩全被轰回了老家。

小豆丁煞有其事的晃晃脑袋,“所以马齐私通敌方谈判团的事情四哥也知道。”

和亲王挺直腰杆,“那当然,我告诉他的。”

他和皇帝老哥关系那么亲近,好不容易听见个大秘密肯定不能藏着掖着。

可惜他们知道了也没什么用,当时离谈判已经过了七八年,私底下探查又是小半年的时间,等他们找到给马齐送贿赂的商队并确定当年的确有这么一出事儿的时候,他们的亲王四哥已经变成皇帝四哥。

这不,康熙雍正两朝威风赫赫的马齐在乾隆皇帝继位第二个月就称病退隐,现在更是连面都不敢往外露。

他也不知道老东西是不是知道了什么消息,反正提心吊胆的不是他。

小豆丁皱起眉头,“还挺复杂。”

他这些年接触的人不多,还真不知道外面有那么多弯弯绕绕。

不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想现在是什么时候,再想想这个时期西方已经发展到什么地步,这四面受敌的局面也很好理解。

乾隆朝是个盛世,连他这个历史不太好的人都知道这个盛世在后世的评价可以说是两个极端,可见这个时候已经有隐患埋下。

都说富察氏一族在康熙雍正两朝很风光,没想到风光背后还藏着那么多见不得人的事情。

五哥说那一大家子现在处在青黄不接的境地,如今看上去依旧风光,实际上的地位却很是尴尬。

马齐那一辈兄弟四个如今活着的只剩下他自己,下一辈的年轻人都资质平平,自从马齐称病退隐,富察氏中能在皇上面前说得上话的大官就一个也没有了。

皇后出身富察氏又能如何,后宫不得干政,枕头风这种东西在本朝皇帝身上不管用,看当今圣上的执政手段,在他身上尤其不管用。

马齐自己贪得无厌搞出来的事情,富察氏落得如今的境地也是他活该。

如果富察氏接下来没有能让皇帝看重的人才,那一大家子就真是没落了。

无良老哥说起这个的时候很是幸灾乐祸,不过他大概率要失望了,人家富察氏接下来不光出了个傅恒还出了个福康安。

这父子俩牛逼到什么程度呢?俩人齐齐配享太庙!

“听不懂了吧?我就知道你听不懂!”无良哥哥脸色变的飞快,看着弟弟皱起来的小脸乐的不行,“傅恒是个好脾气的小孩儿,和他玩可以,富察氏的其他人就算了,要是有人凑到你跟前你就和我说,我来帮你看看能不能一起玩。”

弘曕:……

“哥,我不是三岁小孩儿。”

这算什么,交友先过筛?

听上去怪怪的,不过好像还可以,省得他自己花心思琢磨了。

和亲王轻哼一声,“也没比三岁小孩儿聪明哪儿去。”

小豆丁的表情瞬间凶残,“我明天就去四哥那里告状!”

兄弟情——啪——碎啦——

俩人又闹了一会儿,弘曕扯扯哥哥的衣袖问道,“五哥,上书房真的卯时开始上课申时才下课吗?真的一年到头只有五天假期吗?背书真的要背一百二十遍吗?背不出来真的要挨打吗?”

和亲王看了一眼弟弟的表情,斟酌着言辞回道,“不会打你们,你们要学不会挨打的是你们的伴读。”

此话一出,小豆丁眼里立刻泛起水花。

挨打的是伴读怎么了?伴读挨打也是挨打啊!

他们只是背不会书而已,为什么要这么对待他们?

和亲王不觉得这样有什么,“背书才哪儿到哪儿,等你们开始学四书五经,那时候才是真的摸不着头脑。”

弘曕:呆滞.jpg

小豆丁愣愣的转过头,大有泪水冲倒雷峰塔的趋势。

和亲王啧了一声,怕把人吓坏了赶紧开始找补,“其实也没那么难,学不会就慢慢学,大家都是从不会过来的,上书房的先生对你们的水平有数,不会上来就难为你们。”

只是这个不难为也分情况,学《三》《百》《千》的时候能背会就行,到四书五经就开始难为了。

他们家没有满人不用学汉人的东西这一套,相反,前头几任皇帝对汉人的东西很是看重,不争馒头争口气,为了不让天下人说满人是蛮夷不会治理国家,学到吐血也得学。

所以上书房的课程才排那么满。

不满不行,他们要学汉人的东西,但是要学的不只有汉人的东西,满语、蒙语、拉丁语还有西方传教士带来的几何、音乐那些乱七八糟的都得学。

满人以骑射得天下,弓马骑射更不能放松。

一来二去,自然就忙活的脚不沾地。

当然,这些都是乖巧听话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小阿哥要过的日子,如果不听话想逃滑也不是没有办法,他当年上学的时候就经常逃课。

上书房人多,各家阿哥和哈哈珠子加起来得有上百号人,先生只会在课前点人,点完之后就能偷偷跑出去。

还有就是,上书房的假期虽然少,但是没说他们不能请假,只要理由找的好,那还不天天都是放假?

弘曕终于听到他想听的内容,立刻收了眼泪雨销风停。

和亲王站起来活动活动手脚,天色不早了,他得赶紧回家,免得走到半路撞上夜禁被抓起来送到宗人府。

小豆丁挥挥手送走哥哥,看着外面空空荡荡的大街,唉声叹气的回去睡觉。

后世的电视剧里一到晚上就灯火通明,真到了古代才发现全都是假的。

夜禁制度严防死守,这边敢点灯那边就敢抓人。

外城的情况他不太清楚,他没去过那边,只知道外城分五城十坊,归五城察院和巡捕五营管。

巡捕五营现在归步军统领衙门,还兼管京城九门事务,在外城遇到打架斗殴的事情时过来处理的官兵就是他们。

内城不一样,内城住的都是旗人,直接按照八旗军队的旧例来管理,听上去比外城严格的多。

内城有很多栅栏和堆子,栅栏设在大街两侧的胡同口,堆子设在闹市口,旁边还有专门的执勤房,每个栅栏和堆子处都有专人负责巡查。

顾名思义,栅栏就是栅栏,有木头做的也有铁铸的,早启晚闭防偷防盗,主要用来加强治安管理。

堆子又叫推拨,是满语的音译,意思是驻兵之所,简单点理解就是派出所和消防队的合体。

城里每条街都有特定的八旗兵看守,一旦出事直接追究旗兵所属的佐领乃至这一旗的责任。

按照规矩,起更之后街上不能有人。起更是晚上七点,这个点儿之后除非有急病或者生孩子这种紧事必须得出门,其他但凡被抓到就是违反禁令。

普通旗人不行,贝勒王公也不行。

普通旗人被抓需要挨鞭子,官员被抓是罚俸禄,贝勒王公被抓住没人敢打,就是得被扭送去宗人府处理。

宗亲被送去宗人府大概率不会挨打,但是架不住丢人,所以一般也没人敢大晚上的出门溜达。

主要是大家都守禁令,大晚上的一个人跑出去不光危险还没人陪,怎么看怎么不值当,不如早睡早起身体好。

穿越有风险,选择需谨慎,他可以用亲身经历来证明清朝真的没有夜生活。

小豆丁(竖起手指):我发四,我没有骗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第 11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